商米科技IPO之前,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商米科技IPO之前,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提及商米科技,很多人并不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随处能看到商米科技的产品,它就是支付宝刷脸支付、“碰一下”背后的企业。

据港交所近日披露,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节点财经》获悉,这并非商米科技首次IPO,2021年商米科技曾在上交所开启上市进程,但上交所在两轮问询中对其科创属性、产品智能化程度、毛利率等问题提出问题,2022年商米科技主动撤回了其上市申请。

提及这家企业,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其创始人林喆。

19岁中专毕业后创业,从电脑销售起家,到打造全球最大的安卓端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商米科技创始人林喆的创业史堪称一部“潮汕人商业基因”的活教材。

如今,这家由他创立的企业正以“年入35亿、产品覆盖200多个国家”战绩,开始向港交所发起冲刺。

01 潮汕中专生,年入35亿

商米科技的故事,远比你想象的精彩。

在最近一段时间冲刺港交所的项目中,商米科技创始人林喆算是最草根的一位。不同于各家创始人的豪华背景和履历,林喆来自汕头,19岁就开始创业,骨子里有着潮汕人经商的DNA。

林喆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高才生,一直希望他能上清华大学,但林喆渴望自主掌控人生,不愿被既定轨迹束缚,高中毕业后便开始创业。

出于对电脑的兴趣,林喆第一次创业做的便是一家电脑销售公司,两年后单月销售额超过300万,成为潮汕地区最大的零售商。2010年林喆开始关注O2O移动互联网领域,并在2013年成立上海我有信息科技公司,落地上海杨浦,经营“我有外卖”O2O智能硬件系统,一年就达到外卖行业第二梯队第一名。

2014年,美团和饿了么大战,2个月烧掉3亿。面对第一阵营的美团、饿了么和百度外卖,当时的外卖市场拼的已经不是团队的能力而是资本。

不过,有了这段创业经历,让林喆意识到,在外卖领域存在一个更大的机会。2016年,林喆成立了商米科技,开始通过智能IoT做数字化门店,帮商家提高运营效率。

商米科技IPO之前,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2008年安卓系统面世,商米科技推出V1外卖接单神器,快速打开智能POS机市场,在3个月之内就做到了中国安卓POS机市场的第一。

而真正让商米爆发的,还是与支付宝的合作。

2018年,商米科技在上海总部举办春季发布会,首次面向消费者推出了与支付宝合作研发的全球首台刷脸支付设备。此后,商米科技又与支付宝合作开发了“碰一碰”商用终端——消费者手机解锁后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

根据招股书,商米科技2024年营收达34.6亿元,净利润1.8亿元,市场份额超10%,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月活跃智能设备超490万台。

这位来自潮汕的中专生,开始带领商米科技冲击港交所。

02 冲击港交所前,商米仍需回答的三个问题

虽然凭借自研的设备和开发平台迅速崛起,在短短三年内便成为估值10亿美元的行业独角兽,但《节点财经》看来,对于商米科技而言,当前仍然面临业务模式单一、毛利率低于同行、生产依赖代工等挑战。

在向港交所发起进攻前,商米科技仍需回答三个问题:

问题一、如何破解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

根据招股书,商米科技在过去三年中保持了稳健的收入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4.04亿元、30.7亿元及34.56亿元。

商米科技IPO之前,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但从盈利结构看,智能设备是商米科技最大的收入来源。

2024年智能设备收入占比99.5%,其中金融设备收入达14.64亿元(占比42.3%),较2022年增长约70%。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外卖平台数字化支付的刚性需求,而非技术突破带来的产品溢价。

商米科技重度依赖智能设备的销售,一旦智能设备业务出现下滑,商米的营收也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商米科技的智能设备业务本质上是“技术标准化+生产代工化”的商业模式。尽管产品线涵盖智能台式终端、移动终端、金融终端等60余款型号,搭载自研的SUNMI OS系统,支持安卓与Windows双生态,但其硬件创新能力尚未形成显著壁垒。

《节点财经》看来,盈利模式单一已经成为商米科技当前最大的问题之一。2022-2024 年,其智能设备销售收入占当期总营收的比例均超 98%。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使得公司业绩受智能设备市场波动影响,若设备销售量、价格下跌或出现质量问题,业务和经营业绩将遭受重创。

问题二、如何破解毛利率低的问题?

商米科技目前采取的是代工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重资产投入,但却会导致毛利率长期受制于上游供应链。招股书显示,商米科技毛利率分别为 28.12%,26.74%、28.85%。

2024 年,商米科技超 92% 的产品由代工厂生产,代工厂为保证利润会抬高产品价格,加上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了其利润空间。

代工模式还会产生另一重问题,就是产品质量难以管控。2024 年,商米科技就曾因屏幕触控失灵导致退货率有所上升,若代工厂出现生产工艺问题或质量把控不严,会影响公司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

在《节点财经》看来,商米科技想要控制成本,提高毛利率,就需要在加强技术壁垒的同时,减少代工、自建产能。虽然这都需要巨额资本支出,但是从长远看,却能帮助企业的业务更为良性地发展,并解决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

问题三、如何破解客户流失的问题?

商米科技当前更大的挑战在于,设备销售高度依赖头部客户——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四成收入,包括Uber Eats、美团等平台。这种客户结构使得其议价能力薄弱,难以通过提价对冲成本波动。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节点财经》,客户更换设备供应商时,主要考量的就是更换成本。如果一台设备价格异常昂贵,且更换难度较大,客户就会谨慎考虑。但智能设备体积小,客户在更换设备时的难度也就随之下降。这也导致,商米科技客户更换供应商的沉没成本较低,客户黏性不足。

当前,商米科技已经存在客户流失的问题。根据其招股书,商米科技的客户量已由 2022 年的 2506 名降至 2024 年的 2262 名。同时,公司业绩对前五大客户依赖度较高,2024 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 41.1%,客户结构使得其议价能力薄弱,难以通过提价对冲成本波动。

商米科技IPO之前,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03 产品遍布200个国家,但智能化优势仍需提高

商米科技的成功,离不开顶级资本的加持。

早在2014年,商米科技就获得小米旗下金星创投8000万A轮融资,成为小米生态链关键一环。此后,大众点评、美团、蚂蚁集团纷纷投资 。通过数年的发展,商米科技已经成长为独角兽项目。

灼识咨询最新数据显示,按2024年收入规模计算,商米科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安卓端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占据超过10%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12月31日,商米科技的解决方案已成功落地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90%以上的市场,包括全部G20国家。其业务范围涵盖15大行业及超过100个细分垂直领域,如餐厅、超市、运动健身、诊所及物流配送等。目前,公司年营收已超过30亿元,其中七成以上来自国际业务。这也意味着,商米科技在战略定位上已经走出了国际化的步伐。

不过,近几年,商业物联网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正试图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

目前,商米科技在安卓端方案排名全球第一,市场份额为11%,但相较第二名的领先优势仅有1%左右。《节点财经》看来,商米科技仍处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早期阶段,未来只有提供更加智能的产品体验,才有望进一步巩固、扩大其竞争优势。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7月 1日 22:08
下一篇 2025年 7月 2日 19:05

相关推荐

  • 中国大模型,驶入产业航海新时代

    毫无疑问,AI正引领我们迈向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里,万物与大模型交汇,一切都不同以往。

    2023年 7月 20日
  • 被央视315曝光的乱象,背后的企业都是啥来头?

    文|雷达财经 又是一年315,今年央视曝光了调出来的假香米、“打脸”化妆品、戴在头上的刀片、苦情戏直播局中局、废旧绝缘子刷刷即上市、药贩子的免费套路等多个乱象。 “泰子王”商标背后公司曾被整改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安徽香王粮油食品公司假香米问题,肥东县市场监管、公安等联合执法组第一时间赶至现场,已对该企业进行查封,对所有大米及其它原料等现场封存…

    上市公司 2023年 3月 23日
  • 跳上 ChatGPT 快车,抖音上市的最后一跃?

    作者 | 彦飞 来源 | 字母榜 上市之门展现出重启的征兆,而抖音的现有业务却已经耗尽了想象力。幸运的是,迎面驶来的时代快车 ChatGPT上,装载的全是故事。 2月9日,有媒体爆料称,抖音旗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正在开展类似ChatGPT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研发,未来将为VR(虚拟现实)部门PICO提供技术支持。 PICO相关负责人…

    2023年 2月 14日
  • 魅族21系列发布:坚持走自己的旗舰之路,能打动哪些消费者?

    文 / 道哥 近日,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揭晓了自家的新款旗舰机型,而年初重返旗舰市场的魅族也在11月30日的“2023魅族秋季无界生态发布会”上,隆重推出了其全新机型魅族21系列。 此次发布会还带来了MYVU智能AR眼镜、无界生态系统FlymeOS、全新的“手车互融”解决方案FlymeLink以及PANDAER潮流新品等精彩内容。 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CEO沈子…

    2023年 12月 1日
  • 砍价大师曾毓群

    表面上看,“砍价大师”曾毓群这招是自损八百,但也绝对不是昏招。

    2023年 2月 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