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由《节点财经》、《昆仑学堂》与令心国际联合主办的第二期“节点问道CEO沙龙”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为“AI时代·品牌与出海”,令心国际创始人史旨铭出席本次沙龙,分享了他对中国企业出海及对中亚国家塔吉克斯坦的投资前景洞察。
演讲金句
1.塔吉克斯坦还处于一个发展的上升期,很多的技术人才,资金,甚至商业模式,都没有成熟发达,所以咱们是有机会带着国内的这些已成型的产品模式、技术人才去那边做落地,做复制。
2.这个国家特别像咱们90年代左右那种状态,百业待兴,各行各业还有点机会。对中国企业家来讲,又是一个机会,因为潜力巨大,其产业结构特别简单,基本上还是围绕农业、矿业,基础的一些手工业为主。
3.KFC的开张有两个标志性:第一是政策开放了,就像当年咱们这在前门开第一家KFC差不多一个这道理。第二个是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能消费起这些东西了。
4.他们整个首都所有的出租车,大部分都是比亚迪跟广汽埃安的新能源车,然后可能掺杂了一点哪吒,所以汽车需求量和增量空间很大。
以下为演讲精华(有删减):
非常感谢能有这个机会,在这个平台上,为大家系统性地介绍一下塔吉克斯坦的基本情况和其中蕴藏的巨大发展机遇。
01 塔吉克斯坦概况:发展上升期
作为中亚五国之一,塔吉克斯坦是1991年从苏联解体后独立出来的国家。现任总统拉赫蒙先生,从国家独立之初的1991年至今,已经执政超过三十年,这为国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大环境。
当然,在独立初期,由于苏联解体遗留下的历史问题,包括复杂的内部派系、政治、民族矛盾等,塔吉克斯坦在1991年到2005年前后,经历了长达十几的动荡时期。拉赫蒙总统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和平的基石。真正意义上开始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推动改革开放,大约是在2011至2012年才正式拉开序幕。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塔吉克斯坦,其放开政策、允许外资大规模进入、鼓励基层民众致富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才刚刚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
得益于政局稳定,当前这种对华友好、鼓励外资、聚焦经济发展的稳定政策,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得到延续和保障。

在社会层面,经过三十年的调和与努力,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集中,民族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相处比较和谐。虽然其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但得益于多年的开放政策,社会风气相当世俗化和现代化。尤其是在首都杜尚别,当地居民的穿着打扮、思想观念都非常国际化,与我们国内几乎没有差异。
人口方面,目前,塔吉克斯坦的总人口为1050万。虽然绝对规模不大,但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非常高,近年来一直维持在2.5%到3.2%的区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十年前,他们的人口还只有大约600万,短短十几年时间,人口数量几乎翻了一倍。这意味着,每年都有超过20万的新生儿,整个国家非常年轻化,平均年龄仅为23岁。这一独特的人口结构直接催生了两大确定性的产业机遇:
母婴产业:每年新增20多万人口,意味着对婴幼儿相关的产品、服务有着持续且刚性的需求。
教育产业:新增的人口意味着每年都需要新建数百所学校,以及所有与教育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同时,政府也积极鼓励和欢迎国际学校的进入,希望将下一代送到中国、俄罗斯、英美等国家接受国际化教育。
再来看经济基本面。塔吉克斯坦去年的GDP增长率高达8.4%,虽然114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基数还比较小,但也正因为基数小,才意味着广阔的上升空间。他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上升期,许多领域的技术人才、资金储备乃至商业模式,都远未达到我们国内的成熟度。这为中国企业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可以带着国内已经验证成功的成型产品、商业模式和技术人才,去那里进行“降维”复制和落地,分享其高速增长的红利。
目前,该国的人均GDP约为1400美元,在中亚五国中处于较低水平。作为对比,哈萨克斯坦的人均GDP接近1.4万美金,乌兹别克斯坦为3500美金。

当地的生活物价水平其实相当高,我拍了超市的照片,换算一下,一公斤(五个)西红柿要将近30元人民币,一公斤牛肉更是高达145索莫尼。这种“低收入、高消费”的现象,也反映了本地物资生产的匮乏,为我们发展消费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供了市场空间。
这种差距,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也意味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02 塔吉克斯坦的投资机遇:生产出来就不愁卖
塔吉克斯坦的产业结构相对简单,目前仍以农业、矿业和基础手工业为主。这种结构性的短板,反而为外部投资创造了遍地的机会。
矿业领域:该国矿产资源丰富,以铅、锌、金、锡矿为主。已经有中国企业在此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西藏珠峰旗下的上市公司塔中矿业,就在当地深耕多年。

制造业与建材:华新水泥是一个标志性的案例。自从华新水泥进入塔吉克斯坦后,仅凭这一个企业的力量,就成功地将塔吉克斯坦从一个水泥进口国转变成了水泥出口国,彻底改变了该地区的产业格局。我本人在当地合作的产业园里,也看到了很多基于本地需求兴起的制造业工厂。比如,生产玻璃门窗的工厂,其设备全部来自中国的二手设备,铝塑框架从土耳其进口,玻璃从中国进口,在当地完成切割、组装和安装,生意非常红火。
日用消费品: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对消费品和日用品的需求旺盛。目前市场供给主要依赖从中国、俄罗斯、土耳其等国进口,本地生产能力非常初级。我在当地的产业园看到,有生产肥皂、洗手液、洗发水和通心粉的工厂。这些产品的原料成本很低,如果在当地建厂生产,可以有效规避成品进口所需承担的高昂物流和关税成本,从而获得极高的毛利率。目前市场基本处于增量阶段,只要能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这与国内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房地产与建筑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首都杜尚别的房地产市场很火。市中心KFC旁边的一个楼盘项目,三栋楼在建,但80%的房源已经被抢购一空。
这家去年开业的KFC是塔吉克斯坦的第一家,这和当年第一家KFC在北京前门开业的道理一样,它代表着两件事:一是这个市场的政策真正开放了;二是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已经提高到能够消费得起这些品牌了。
目前首都的房价大约在每平米850至1200美元,一套房总价约10万美元。但令人惊叹的是其租金回报,这样一套房的年租金可达16000美元,租售比非常可观。虽然目前政策不允许外国人直接购买房产,但这背后带动的建筑、建材、家居、家装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充满了机遇。我在路上随处可见的工程车,很多都还印着“山东”等中文字样,几乎都是国内运过去的二手设备,因为对于当地市场来说已经完全够用。
另外说一个我的观察,目前在首都所有的出租车,几乎清一色是比亚迪和广汽埃安的新能源车,偶尔夹杂着红旗和哪吒。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其他国家的竞争,尤其是韩国。韩国企业在当地涉入非常深入,特别是在房地产、建材、建工等领域。
我们在塔吉克斯坦最大的外资竞争者,不是欧美人,反而是韩国人。
03 塔吉克斯坦的营商环境:给力的税收减免
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塔吉克斯坦提供了几个很有吸引力的核心政策。
第一,外汇汇进汇出自由。这意味着我们的投资款可以很方便地进入,在当地经营获得的利润,也可以轻松、合法地汇出,并且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审批和缴税。这对于出海投资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确定性保障。

第二,优厚的税收减免政策。针对制造业投资,可以享受长达五年的免税期。对于投资额较大的企业,还根据投资额度提供不同年限的利润税免税政策。而对于政府最希望发展的农业深加工行业,有长达12年的免税期。
第三,政府发展本地产业的强烈意愿。塔吉克斯坦目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由于本国产业落后,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导致大量年轻人选择去俄罗斯工作。全国1050万人口中,常年在俄罗斯务工的人员高达120万。这些劳工的侨汇收入,竟然占到了国家外汇储备来源的第一位,占比高达40%。因此,塔吉克斯坦当局非常迫切地希望发展本地产业,吸引海外投资,创造就业岗位,让这些年轻人能够留在自己的国家,或者从俄罗斯回流。这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渴望,为我们的投资项目落地提供了强大的内部驱动力。
在中塔关系上,目前可以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去年,总书记访问中亚期间,应邀与塔方举行会晤,共同宣布将中塔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充分说明了中塔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战略重要性,是全方位合作的坚实基础,涵盖了经济、国家安全等各个领域。
这种友好关系也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塔吉克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公路、政府大楼、体育场等,基本都以中国援建为主。

为了帮助中国企业家更好地抓住这些机会,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前期的布局。我们与当地一个大型工业产业园达成了合作,这个产业园去年刚刚开业,总统亲临剪彩。我们还与当地一位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商合作,计划在他市中心的新楼盘里,设立一个永久性的中国产品展示交流中心,为未来所有去塔吉克斯坦考察对接的中国朋友,提供一个落脚点和交流平台。
更令人振奋的是,下个月,塔吉克斯坦的国家工商会(相当于正部级单位)将在中国正式设立办事处,放在咱们这边(令心国际),届时也会邀请他们工商联领导、大使馆领导,也包括咱们中国相关领导出席,以一个正式官方身份,给大家做后期的一些工作。
今天我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希望这些基础信息能帮助大家对塔吉克斯坦有一个初步的、立体的认识。谢谢大家!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