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21亿买票上车,争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天才少年21亿买票上车,争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

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

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份,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交易代价21亿元。

图源:上纬新材公告

图源:上纬新材公告

一石激起千层浪,智元机器人“借壳上市”的猜想喧嚣尘上。

01 步子迈的过大?

智元机器人的工商登记日为2023年2月27日,才过完两岁生日不久。相比同业,这它是一名年轻又稚嫩的“后浪”。

图源:智元机器人官网

图源:智元机器人官网

查阅天眼查,宇树科技、极智嘉、云迹科技、卧安机器人、仙工智能、乐动机器人等同业,任一家都是智元机器人的“前辈”,最晚的仙工智能在2020年成立,最早的云迹科技2014年便出山了。

也因此,当智元机器人突然祭出“借壳上市”的实质性举动,有不少声音质疑其步子迈的过大,行动过于激进。

《节点财经》分析,智元机器人此时推动和上纬新材的交易,有着源自多重因素的深刻考量。

一方面,站在资本市场的“风口”,具身智能赛道(人形机器人)的玩家正集体吹响IPO号角,智元机器人不甘人后。

当前,无论是A股,还是H股,都处在主升浪周期,恒指更是突破24000点,来到近三年新高的位置。

常言道,苏州过后无艇搭。涨势如虹的大盘,创造了充裕的资金、高涨的情绪、抬升的估值,叠加机器人行业的高景气度,抓住上市的“窗口”期,是识时务者的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7月9日,仓储物流机器人领域的龙头极智嘉在港交所敲锣,云迹科技、卧安机器人、仙工智能、乐动机器人等已赴港递表,A股有关企业如埃斯顿、石头科技等,也将境外发行提上日程。

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醉翁之意不在酒,其于5月底完成股改,被传将在2025年底前递交IPO申请,上市地点大概率先选择A股,后续择机再登陆港股。

如火如荼的氛围和争先恐后的竞友,不难解释智元机器人基于上纬新材的草蛇灰线。

较大程度上,智元机器人是 “顺势而为”—— 用较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资本支持,同时借助市场东风加速自身发展,这既是理性的财务决策,也是成熟的战略布局。

另一方面,抢滩生死竞速的筹码。

具身智能赛道长坡厚雪,吸引众多企业入局,除了前文提到的宇树科技一众,包括小米、华为、理想汽车、科大讯飞等,都已杀入其中。

在“前有专业选手领跑,后有强势巨头包抄”的态势下,所有参与者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挑战,也驱动行业进入”拼量产、拼落地、拼现金流”的下半场竞赛,而上市则是角力下一阶段的关键筹码,既能缓解资金压力,又能加快产业链整合与市场拓展。

02 “暂无”承诺的时间策略与资本暗流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外界普遍解读的“借壳上市”,智元机器人迅速筑起“防火墙”,不仅表示此举仅涉及控股权,且强调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上纬新材)主营业务做出重大改变或调整的明确计划,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含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明确计划,或上市公司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大重组明确计划。

另外,就多家媒体报道的“赴港上市目标不变,正稳步推进中”,智元机器人也予以否认,称消息不属实,公司暂无明确赴港IPO计划。

但在《节点财经》看来,智元机器人的三个“暂无”回应看似斩钉截铁,实则暗藏辩证张力——短期承诺的确定性,恰恰为长期意图的模糊性预留了战略通道。

图源:智元机器人官网

图源:智元机器人官网

首先,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收购人需要披露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资产、业务、人员、组织结构、公司章程等进行调整的后续计划。

智元机器人否认12个月内重组计划,技术上完全合规,甚至可视为对监管的主动示好。

其次,为36个月窗口留出“后门”。

根据《重组办法》第十三条,借壳认定需同时满足“控制权变更”和“资产注入超100%”两个核心条件。

智元当前只完成第一步,但法规留出关键窗口:控制权变更后36个月内注入资产达标即触发借壳审核。

从2025年7月控股完成算起,2026年2月智元成立满3年时即满足经营年限要求,而合规注入窗口将持续至2028年7月——“暂无12个月计划”大概率为2年缓冲期打掩护。

而回到收购事件本身,若智元机器人此番仅为财务投资,21亿元控股一家净利润不足1亿元的传统材料公司,出手阔绰可见一斑。资本向来不为低协同性买单,高溢价隐含对“机器人资产注入”的强烈预期。

财报显示,2024年,上纬新材实现营收14.94亿元,同比增长6.73%;实现归母净利润8868.14万元,同比增长25.01%。

另外,《节点财经》了解,智元机器人迄今累计收获了11轮融资,身后集结了众多机构股东,包括腾讯、京东、比亚迪、高瓴创投、红杉中国等顶级VC、PE,且平均投资周已近2年。

图源:企业预警通

图源:企业预警通

但业界估计,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仍需3-5年,这意味智元机器人们,还需要大量“输血”。

据36氪报道,“智元机器人”在最近获得大机器人的战略投资。正大机器人将助力智元机器人在生命科技、新零售,新消费,康养服务等垂直领域进行全场景业务的探索开发。

而常规IPO排队需18个月以上,借壳或类借壳几乎是“金主”们退出时限最快的路径,也是智元机器人募集资金的最佳平台。“暂无赴港计划”的声明,也反将A股平台推向唯一出口。

站位该视角,若成功跨越三年之槛(2026年满足经营年限+盈利能力验证),则智元机器人今日“借壳前夜”的操作或被赞为资本谋略的精准卡位,但一切都存在变数。

两岁的智元,正将命运的赌注押在“时间差”的刀刃上——这步看似太大的步子,可能也是没有退路的不得已。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7月 15日 22:05
下一篇 2025年 7月 17日 21:54

相关推荐

  • 聚焦私域运营,微盟集团稳了吗?

    目前看,业绩反馈是正向的,微盟集团去年的收入规模是业内第一。不过,这其中依然有几个问题待解。

    2022年 12月 13日
  • 盐津铺子:量贩和爆款之后,该向什么要增长?

    文 / 三生  2024年即将过去,如果给这年选一个关键词,“内卷”应该是候选项之一。竞争日趋激烈的休闲零食赛道也是如此,而最能体现“内卷”的特征之一,就是价格战。 在低价的背后,则是量贩零食店的崛起。面对渠道的变化和新模式的出现,休闲零食品牌要保持持续增长,必须要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否则被“卷”出市场就成为必然。 这种情况下,传统休闲零食品牌中的盐…

    2024年 12月 30日
  • 微信公开“补课”

    文|新熵  熊小宇 编辑|月见 似乎是听进去了外界的议论之声,继今年1月10日被评为“史上最冷清”的一届微信公开课后,微信团队决定为上一次不完美的公开课,再补上一课。 3月28日晚,2023微信公开课PRO·微信之约在广州召开,这一次仍没等来张小龙。但与1月份公开课上“各业务线派出一位同事念PPT”的拘谨不同,昨晚微信生态内的视频号、小程序、企业微信、微信支…

    上市公司 2023年 3月 31日
  • 从跟跑到领跑!国奶终结20年「进口迷信」

    正如中国高铁、中国航天等”国家名片”的崛起轨迹,以伊利为代表的中国乳企,也以全链路、全方位的产业实力,在全球乳业赛道发起冲锋

    2025年 7月 21日
  • 闷头搞钱的唯品会,难改夹缝生存现状

    文|雷达财经 肖洒 编辑|深海 在线折扣零售商唯品会,交出了史上最好的成绩单。 2月28日,唯品会公布去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业绩。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公司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81亿元,同比增长28.9%;Non-GAAP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长39.1%。 唯品会董事长兼CEO沈亚直言,“我们在 2023 年取得了超出预期的业绩”。从国内电商格局来…

    上市公司 2024年 3月 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