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又牛了,今年上半年把去年一整年的钱都赚了

王宁又牛了,今年上半年把去年一整年的钱都赚了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泡泡玛特,在这一轮的全球爆火下,业绩创下新高。

泡泡玛特7月15日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度业绩预报称,同比增长约350.0%。

这也意味着,泡泡玛特上半年的业绩或将超过去年全年的表现。而过去一年,泡泡玛特的营收为130.40亿。

业绩飞天背后,是Labubu这一爆品IP在全球的走热——每逢发售,尽数售罄,二手市场价格翻数十倍不止。2024年初泡泡玛特推出的Labubu Van全球限量联名款玩偶原价599元,如今二手成交价已突破一万。

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等地的泡泡玛特旗舰店门口,永远排着长龙一般的队伍。

美银美林研究报告指出,泡泡玛特的Labubu 3.0系列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走红,4月美国及欧洲市场销售同比增长约8倍和5倍。

爆款IP走红,泡泡玛特也乘风扶摇直上,股价不断上涨,顺利突破3300亿港元市值。而在市值带动下,年轻的创始人王宁,也登上富豪榜。

01 半年赚了去年一整年的钱,泡泡玛特业绩一飞冲天

近日,泡泡玛特发布公告称,预期集团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预计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业收入为45.6亿元。按照半年报预告中的“超过200%”计算,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收入预计将超过135亿元,或将超过2024年全年收入水平(130.4亿元)。

2024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净利润为9.2亿元。按照半年报预警中的“超过350%”计算,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将超过41亿元,或将超过2024年全年净利润(31.25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泡泡玛特今年上半年业绩或将超越去年全年表现。

王宁又牛了,今年上半年把去年一整年的钱都赚了

靓丽的财务表现之下,是泡泡玛特在全球的大火。《节点财经》看来,之所以能实现这一业绩,主要得益于两个重要原因:

其一,爆品的诞生。今年以来,Labubu的持续火爆,使得泡泡玛特品牌及旗下IP在全球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持续几个月的泡泡玛特热,主要源于其THE MONSTERS家族的核心形象“Labubu”。2024年,THE MONSTERS系列营收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成为泡泡玛特旗下营收第一的IP。

4月底,泡泡玛特Labubu 3.0系列正式开启线下发售引发全球抢购潮,出现“一盒难求”的场面。二手市场涌现出大量“全新未拆盒”转让的部分Labubu“前方高能”系列产品,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溢价,原价99元的盲盒在二手平台价格区间达200-600元,隐藏款更是突破3000元。此外,一只限量款Labubu在北京拍卖会上以108万元天价成交。

其二,是出海的成功。

Labubu的命运齿轮,是在 2024 年 4 月开始转动的。

BLACKPINK成员Lisa在社交媒体晒出后,整个东南亚都迷上这个小玩意,就连泰国公主思蕊梵娜瓦瑞现身巴黎时装周时,包包上也挂着一个Labubu毛绒挂件。

之后在欧美,Labubu彻底迎来了自己的顶流巅峰。Rihanna、Dua Lipa 等明星在社交平台晒出Labubu挂件,让大量欧美人无缝认识了这个潮流公仔,之后多位明星直接将Labubu挂在了爱马仕上,拉高了产品的定位。顶流明星与王室公主亲自带货,岂有不红之理。

产品出海的成功,不仅刺激了泡泡玛特品牌的走红,在收入结构的变化上,对毛利、溢利均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规模效应使溢利显著增加。

02 Labubu成“塑料茅台”,布娃娃助力王宁登上财富榜

早在2020年,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就预言,五年后泡泡玛特可能成为中国最接近迪士尼的公司,四年过去,Labubu这个热门大IP正在加速这一目标的实现。

没人能料到,这个胖脸、獠牙的毛绒玩具,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风暴,这被泡泡玛特的粉丝戏称为BU皇“登基”。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流行起“养娃”——给自己的Labubu购买各类服饰。

兴趣购买夹杂着社交价值,让Labubu挂在了各类名牌包包上,动辄20万的爱马仕,也需要搭配一个穿着牛仔服的毛绒玩具。

这场全球热潮之下,泡泡玛特被称为“塑料茅台”,某些款式出现了高达几十倍的溢价,被不少人视为新型理财产品。

一个毛绒玩具,带动泡泡玛特业绩提升之余,也带动了股价的上涨,今年,泡泡玛特股价一路飞升,截至目前,已经突破3390亿港元。

王宁又牛了,今年上半年把去年一整年的钱都赚了

而泡泡玛特今年最成功的应该就是出海。

《节点财经》获悉,早在2018年,泡泡玛特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2019 年成立国际业务团队,2020 年成立跨境电商团队,2022年将战略重心转至DTC(即直接面向海外消费者经营),在全球多个核心城市开设线下门店,一步一步构建起了海外多层次的销售渠道体系。

2023年财报显示,泡泡玛特港澳台及海外业务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66亿元,同比增长134.9%,收入占比升至16.9%,海外线下门店数量相比2022年几乎增加了1倍。

时间走到2024年,泡泡玛特海外业务实现营收50.66亿元,同比增长375.2%,占整体收入的38.9%。《节点财经》看来,出海,正在成为泡泡玛特拉动业绩的一大利器,而今年以来,在Labubu的催动之下,相关海外业务营收应该更为可观。

产品火爆、业绩冲天,不仅让泡泡玛特股价飞升,也助推创始人王宁登上富豪榜。

就在上个月,王宁家族以2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60亿元)的身家超越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家族,成为河南新首富;而后上升态势依然不减,几天后,王宁家族财富刷新到2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0亿元),位列当日全球财富涨幅最高的富豪前三名。

他是2025全球前300位富豪榜上最年轻的中国企业家——排名(93位),超过美团创始人王兴(219位)。

这位出生于1987年的创业者,站到了自己都从未梦想过的高度。

03 系统化打造超级IP,下一个爆品CRYBABY已经登场

对于泡泡玛特,业内都在追问,下一个爆款产品是谁?

“泡泡玛特这类潮玩企业的核心价值,需要看他的IP的长期价值、运营能力,以及爆款的制造。”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节点财经》。

在过去的运营中,泡泡玛特创造了Labubu、MOLLY等头部IP,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一个专属泡泡玛特的IP特质和审美。

Labubu开挂般的走红,离不开泡泡玛特的运营。这绝非偶然的成功,而是系统性IP打造的方法论。

王宁又牛了,今年上半年把去年一整年的钱都赚了

《节点财经》看来,一方面,在设计上,IP形象是否独特鲜明,决定了能否与特定消费群体建立深层的感情链接。比如Labubu的“怪萌”美学、极具感染力的“人设”。

另一方面,IP仅仅是价值表面的体现,深层是运营与管理能力。泡泡玛特构建了IP工业化运作体系,持续高效地挖掘潜力创意,将其转化为产品,并且通过分层IP矩阵的持续迭代机制,维持IP矩阵活力,确保不同层级IP都有合适发展策略。这背后,持续优化产品成本,加强费用管控,提升盈利能力也同样重要。

泡泡玛特也在归纳总结持续创造爆款的方法,比如,不断推出新的IP系列,举办线下活动,拓展产品线。此外,泡泡玛特计划打造泡泡玛特乐园,推出动画剧集、电影等,加强内容层面“基建”。与此同时,泡泡玛特借助社交传播,比如借助明星效应和社交平台传播,扩大产品曝光度,不断提升IP的表达边界和商业价值。

而如今,投资人们都在关心的问题是,下一个Labubu是谁?

事实上,Labubu的爆火,带飞了它的“老同事”——该公司旗下的另一IP形象CRYBABY,它也被称为“哭娃”。

二手交易平台显示,“CRYBABY眼泪工厂系列搪胶毛绒挂件”的成交均价在近30天内上涨了34%,其中原价为129元棕色隐藏款挂件,在近一周内的成交均价一度飙升至2287元。

就在此前,泡泡玛特投资方嘉御资本创始人卫哲曾对外表示,他预测在Labubu之后,下一个爆款IP将是CRYBABY。

《节点财经》看来,泡泡玛特卓越的财务数据和强劲的增长势头令人印象深刻。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核心的判断在于其强大的IP创造能力和品牌吸引力是否能够穿越周期,真正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持续成功的消费品牌。 

从目前看来,王宁,正在带领这家中国潮玩品牌,创造这个奇迹。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7月 17日 21:54
下一篇 2025年 7月 18日 09:33

相关推荐

  • 廊洽会密集签约 长城商用车助力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本次廊洽会,长城商用车通过iTaaS极效一体化方案,解码“绿色、智能、协同”三个关键词,助力京津冀商贸物流生态圈的构建。

    2023年 6月 19日
  • 钟睒睒重回福布斯、彭博实时富豪榜“中国首富”

    今日(10月29日),节点发现,在福布斯和彭博的实时富豪榜单中,钟睒睒已经悄然回归“中国首富”的位置。 此前,因为资本市场的波动,从8月份起,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腾讯创始人马化腾都曾先后短暂超越了钟睒睒,“中国首富”位置几易其主。但自9月底资本市场企稳之后,尤其是10月中旬以来,钟睒睒已经比较稳定地重回了领先地位。 北京时间10月29日上…

    2024年 10月 29日
  • 高端化承压,珍酒李渡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文 / 四海  来源 / 节点财经 中国酱香第二股珍酒李渡近日交出了一份并不理想的业绩答卷。 根据财务报告数据,2024年,珍酒李渡营收70.67亿元,同比仅微增0.5%,归母净利润为13.24亿元,同比下滑43.1%,按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后净利润为16.76亿元,同比增加3.3%。摊薄后的每股盈利从2023年的0.485元降低到0.40…

    2025年 4月 15日
  • B站要做大开环

    在B站交出2022全年成绩单后,资本市场总算松了一口气。

    上市公司 2023年 3月 7日
  • 万达又被抄底了

    文 /三生  来源 / 节点财经 中国酒旅行业被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近日,在线旅游平台同程旅行宣布以约24.9亿元人民币的对价,全资收购万达酒店发展旗下的核心轻资产板块——万达酒店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万达酒管”)。 聚光灯下的万达出售资产,71岁的王健林再次“断腕”,难免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从酒旅行业来说,这笔收购也是近年来行业内规模最大的收…

    2025年 4月 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