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 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全球首款的全栈华为乾崑智能越野SUV终于登场了!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云以及鲸鳍通信,这一刻全栈华为的含金量具象化!能在越野SUV上感受到这么多的智能体验,越野爱好者和大型SUV用户大满足!城市和旷野,日常与远方,原来都可以兼得!真正诠释了“可城可野可远方”的含义。

全栈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 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90%舒享旅途+10%硬核攀爬 豪华智能越野SUV就要这么玩

与传统越野车以机械性能为核心不同,猛士M817重新定义了越野的出行结构。凭借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的赋能,城区NCA、高速NCA和P2P 2.0功能,支持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能通勤。截至目前,乾崑智驾为车主提供辅助驾驶的累计总里程超过35亿公里,智能辅助泊车累计使用2.3亿次,累计总防撞次数238万次。强大的智能化实力,帮助猛士M817打破“越野无需智能”的认知边界,让用户在90%的通勤旅途中轻松惬意,将专注力保留给最后10%的关键越野征途。

全栈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 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带来全场景智能体验 越野多了N新种可能

猛士M817搭载的HarmonySpace 5基于全新MoLA架构,彻底打破车内“信息孤岛”限制,实现人、车、生态系统之间的高度融合,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全场景”智能体验。猛士M817还配备了百万级影音资源与主题空间定制能力,让用户在返程途中或驻车休息时,享受完整的视听放松体验。鸿蒙座舱与整车智能能力的深度融合,使猛士M817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移动智能第三空间”,让越野不再枯燥,N种多功能与乐趣等待探索。

全栈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 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华为乾崑与东风猛士的强强联手,不仅将传统硬核越野与前沿智能科技完美融合,更开启了智能越野新时代。猛士M817以其卓越的全栈华为乾崑智驾和舒适的驾乘体验,打破了越野车与智能化的边界,满足了用户“可城可野、可远方”的多样出行需求,引领智能越野浪潮,成为越野爱好者和大型SUV用户的理想之选,推动中国越野汽车迈向更加智能、舒适的未来。

全栈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 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全栈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 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7月 17日 22:25
下一篇 2025年 7月 18日 14:49

相关推荐

  • 带你看看,全球自动驾驶第一城

    你敢相信吗?一辆完全无人驾驶的汽车,成功驶过了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新场景诞生了。 2月26日,百度萝卜快跑全无人自动驾驶车辆驶过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及白沙洲长江大桥,萝卜快跑率先提供横跨长江的全无人出行服务。 此次横跨长江,是全无人车首次上高架桥,意义重大。它标志着,百度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个提供全无人跨江出行服务的企业,武汉也…

    2024年 2月 29日
  • 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更多「魏建军时刻」

    当监管的利剑遇上“开悟”的行业,也意味着魏建军的呐喊终于听到了回响,中国汽车这场延续多年的“高烧”,正草蛇灰线地展露“烧退”迹象,迈向健康、有序的轨道。

    2025年 5月 23日
  • 余承东:华为车BU会在2024年扭亏为盈

    “华为车BU2024年会扭亏为盈”, 3 月16日,华为常务董事、车BU董事长余承东出席电动汽车百人会时,提到了华为车BU的一些新进展,其中提到了车BU的业绩情况。 余承东坦言,华为车BU此前的亏损达到了100亿元,在任正非“减亏”的要求下,车BU在去年大幅收窄了亏损,规模减少至60亿元。 AITO问界的热销是华为车BU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余承东特地提到了新…

    2024年 3月 16日
  • 理想冲刺智能化,过去14个月进行了20次升级

    节点AUTO获悉,理想汽车在昨天正式发布了OTA 5.0,将通过智能驾驶(AD Max 3.0)、智能空间(SS 3.0)和智能增程(REV 3.0)三大软件升级。过去14个月,理想汽车共经历20次OTA版本升级。 智能空间方面,理想汽车也紧跟了大模型潮流,上线了全自研多模态认知大模型 Mind GPT(已开启内测),它可以成为车主的用车助手、出行助手、娱乐…

    2023年 12月 11日
  • 哪吒失意,都是营销惹的祸?

    撰文 / 天玑 自从出道以来,哪吒就经常被拿来和小米作比较,两者都是各自行业内的价格屠夫。回顾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哪吒选择和小米相似的策略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新技术普及前,做性价比既可以俘获价格敏感客户,也能提高新技术普及率,形成正循环。 但是,小米也用自身经历证明了另一点,这条路不好走且向上突破的难度大。 2016年,小米出货量暴跌36%,成为了“…

    2024年 1月 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