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业绩预告的「表象与实情」

综上,就短期内用友的业绩预减,我们不妨总结成一句话:成长总有起伏,下蹲是为日后变的更强、更壮积蓄力量。

图片

文 / 六金

出品 / 节点资本组

进入一季度,又到了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年报的时刻。过去一年,受内外大环境震荡等因素影响,各行各业均面临不小的压力,业绩亦呈现出普遍的下降态势。

1月30日,软件行业的“执牛耳者”用友网络发布业绩预告,显示其2022年归母净利润2亿元-2.2亿元,同比下降68.9%-71.7%,引发外界关注。

其实,站在财务的角度,业绩的增加或减少都只是时点上的结果,是报表展示的暂时的数据。但对市场来说,往往会短视地只停留在表象,以致忽视掉一些背后的,我们真正应该洞悉的东西,比如它为何“赚少了”?“少”在了哪些地方?是短期波动的“少”还是长期趋势的“少”?

而对高科技企业来说,尤其要注意的是,“少”的内里,可能还隐藏有新的战略安排和后续在商业较量中形成的较强的裁夺力。

图片

“预减”的表象与实情
 

净利润变化,最简单的解释不外乎收入和成本的关系。

收入端,2022年前三季度,用友最大限度克服困难,录得营收55.95亿元,同比增长13.43%,但到了四季度,因为再度升温的疫情管控措施以及12月份感染高峰的突袭,阻隔了公司部分业务的商务洽谈与签约,造成项目实施交付与客户验收滞后,这对全年收入增速产生较强掣肘。

为什么四季度的威力这么大?不同于其他行业,软件行业由于客户群体特征和项目实施周期较长,收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是大型及超大型客户越多,这点会越明显。头部软件企业一般营收和利润集中在下半年体现,其中四季度又是收入确认的旺季,平均占比在4成左右。

具体到用友,2021年四季度营收39.99亿元,占全年收入比重为44.77%。

而去年四季度的情形大家都知道,几乎所有业态都受到冲击,用友收入减少亦是应对不可抗力的客观反映。

不过,随着疫情防控迈向新阶段,社会面活动逐渐恢复到正常秩序,用友正加速推动业务开展和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伊始,用友经充分研究,在参考国际国内同业厂商的业务组织运行模式,并结合咨询公司专业建议后,实施了一次高端组织架构的重要升级,将过去以各地分公司为主、“地区+行业”的组织模式,调整为以行业为主、“行业+地区”的运行模式,旨在更灵活、更准确地响应客户需求,发掘新增长点。 

显然,新的一年,用友已做好强准备。

其次,2021年因处置北京畅捷通支付技术有限公司等子公司股权,用友获得投资收益约2.14亿元,起到了增厚利润的作用,2022年则没有该类一次性或偶发性收益。

也就是说,扣除和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非经常性损益,用友2022年利润同比降幅没有那么大,也更真实。

成本端,面对企业数智化与信创国产化浪潮的历史性机遇,用友积极抢占先机,战略性引进高级人才,2022年新增员工超过4,000名,主要为研发、销售和咨询人员。

保守估算,按照收入-成本=利润,等式的左边,若一名员工的年成本为20万,4000名员工至少要支出8亿,叠加研发投入推进和业绩释放期不完全同步,等式的右边便是对当期利润的侵蚀,即利润减少。

实际上,如果我们刨除这部分成本,用友2022年的净利润基本和2021年持平,业绩彰显弹性和韧性。

然而,比起单纯的数字加减法,我们更好奇在全球高科技企业紧缩开支,集体裁员的大背景下,用友为何会逆势扩张?

原因或有两个。

宏观层面,就用友所在的软件产业,无论是各顶层文件,还是千行万业提质增效的内生需求,都佐证这是一条超级成长赛道,未来十年内最具确定性的趋势。作为头部企业,用友以前瞻的眼光,先一步行动。

微观层面,高科技企业的竞争壁垒从来都是技术,加码研发,为趋势厉兵秣马,是用友对商业博弈的自信和笃定。

图片

用友持续高研发投入的背后
 

梳理近几年用友的财报,研发投入持续高增长是一个鲜明的特征。

2018年-2021年,用友共计支出研发费用约72亿元,研发投入营收占比超过21%。2022年前三季度,其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1.7%,研发投入营收占比达到36.7%。

图片

放眼海内外,用友的研发投入率都处在前列。但正如前文说的研发投入会损耗利润,用友为何要“自我牺牲”?

事实上,商业演化一直践行这样的规律,每一个经济体由小变大,由大到强,注定是曲折和艰难的,它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途伴有N个投入期,可能会让企业失速,甚至“失血”。

但面向未来,在这条任重道远的长路上,只有那些敢于积聚资金抬头追光并以此凝结沉淀出技术、服务、格局等优势的企业,才能行稳致远,笑到最后。

所以说,对于科技公司,关注的重点之一便是 “驱动科技公司发展的潜在长期力量”,即其长期研发支出。

类比全球代表性企业Salesforce和亚马逊AWS,都曾因高额研发支出,有过短暂的盈亏失衡。前者在2012年-2016年的转型期,连续五年录得亏损;后者更是用了十年时间才扭亏为盈。

但事后,市场发现,Salesforce越来越成为“马太效应”中的那个最强者;亚马逊则在AWS的带动下,业绩重回高速增长通道,2015-2021年间营收增速中枢达到27.0%,归母净利增速中枢达到118.9%。

再把目光拉回国内,诸如华为、京东、顺丰、阿里等咱们自家企业,都在近几年进入到一个密集的投资新周期,也都遭遇到利润下滑。

用友的情况也是这个道理。当若干年后我们再回望,只不过就是成长路上的几处小插曲;表象的业绩预减,恰恰是对趋势的先知先觉,并保有自信,以数百亿研发投入为代价,以面向无人区的勇气和毅力,占领前沿技术制高点,使企业在后续十年、二十年间捕捉到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数级优势。

由微见著,努力的程度和不懈的投入,正清楚地反映在成果上。

2022年前三季度,用友云服务业务实现收入35.46 亿元,同比增长40%, 占据营业收入的63.4%,新的盈利曲线蓬勃生长,转型的拐点信号早已明确;截至目前,用友BIP 累计签约30000多家大型及中型企业,包括中国电子、保利集团、中国邮政、中粮集团、中国南水北调、茅台集团、三峡能源、中冶国际、吉利科技集团等大型客户,在大型企服市场的拿单底气进一步充足。

图片

不难看出,用友不仅享受到行业贝塔带来的红利,也已经跑出了自身的阿尔法。

相比Salesforce和亚马逊AWS,我们对用友的预期还可以更大,其拥有的不仅有云业务擘画的新蓝图,还有国产替代背景下软件业务的“长坡厚雪”。

换而言之,用友拥有两条成长轨迹,两个增长期。

再者,市场格局方面,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总是由散乱到齐整,即从诸侯混战走向三足鼎立,乃至两强对垒。在不断出清的过程中,优胜劣汰下来的只能是那些前瞻技术动向,知行合一的企业。

类似用友这种,本身的底蕴够深厚,在某些细分领域的市场占率很高,比如aPaaS市场、企业级SaaS、全球云ERP市场,甚至第一,又能在长周期投入“储备”新技术、孕育新市场,从而在更长维度上加固“护城河”,迎接他的必然是集中度最大化。

而遵从经济法则,市场集中度最大化的意义,用大白话来说:“剩者为王”,夯实企业市场地位,使之获得长期利润保障。

综上,就短期内用友的业绩预减,我们不妨总结成一句话:成长总有起伏,下蹲是为日后变的更强、更壮积蓄力量。对这样的公司,市场不妨多一点耐心和更深入地了解。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1月 31日 21:14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日 18:26

相关推荐

  • 带货大牌被嘲低俗,“疯狂”标签反噬小杨哥

    文|雷达财经  李亦辉 编辑|深海 身处聚光灯下的网红主播们,在享受瞩目和围观的同时,其一举一动也被无限放大,因此也面临着更多的舆论争议。 这两日,“疯狂小杨哥”及其徒弟“红绿灯的黄”,皆因低俗带货上了热搜。据媒体报道,近日的一场直播中,“红绿灯的黄”披头散发、表情狰狞,手中拿着印有圣罗兰品牌标识的气垫,此举被不少网友质疑太过低俗。随后,又有网友曝出小杨哥过…

    上市公司 2023年 10月 31日
  • 79元“泼天富贵”后,老国货们如何留住消费者?

    文|雷达财经 李亦辉 编辑|深海 近几日,李佳琦“怼”消费者事件过后,众多国货品牌参与商战的词条频频登上热搜。名为商战,实则朴实无华。蜂花、莲花、鸿星尔克等品牌纷纷推出79元的产品套组,郁美净连夜在抖音注册并发布短视频,追逐这“泼天的富贵”。 商战还在持续,这些不花大价钱请代言人、打广告的老牌国货,常年维持着相对稳定的低价,让心存“涨价焦虑”的消费者直呼良心…

    上市公司 2023年 9月 20日
  • 营收增速放缓、市值蒸发300亿,贝泰妮苦战双11

    作者 | 艺馨 豆乳拿铁 排版 | Cathy 监制 | Yoda 出品 | 不二研究 今年双11,贝泰妮主品牌薇诺娜在天猫美容护肤首日GMV排名第7;但贝泰妮的业绩承压困局写在最新的三季报里。 10月29日,“国货之光”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300957.SZ),公布2023年三季报,其营收净利增长背后隐忧暗藏。 据贝泰妮三季报发现:今年前三季度,贝泰妮毛利…

    2023年 11月 3日
  • HarmonyOS NEXT Beta重磅发布:有史以来最大一次升级

    (中国,东莞,2024年6月21日)2024年华为开发者大会(HDC)今天正式开幕,带来全新的 HarmonyOS NEXT、盘古大模型5.0、昇腾AI云服务、GaussDB数据库等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分享鸿蒙生态开放的新能力,持续为消费者和开发者带来创新体验。 鸿蒙生态 星河璀璨 在主题演讲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分…

    2024年 6月 25日
  • 奇富科技的大模型,飙到了哪一步?

    综合看来,奇富金融大模型仍处在第一阶段,预计年内推出相应的产品级应用。只是,在大模型混战已呈水火态势的当下,奇富科技能否把握住先发优势仍是个未知数。

    2023年 10月 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