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开始生根发芽

鸿蒙开始生根发芽

鸿蒙开始生根发芽

文 / 三生

1月18日,华为宣布HarmonyOS NEXT开发者预览版开放申请,根据官方注解,这个版本的鸿蒙系统有个更通俗易懂的名字——“星河版”,也被称为“纯血”鸿蒙。

根据官方解释,之所以取名星河版,寓意鸿蒙OS NEXT就像是通过满天星河汇集起来的强大整体。

鸿蒙开始生根发芽

与前代鸿蒙系统相比,HarmonyOS NEXT的系统底座由华为自研完成,仅支持鸿蒙内核及鸿蒙系统的应用,不再兼容安卓应用,也不支持打开安卓系统应用程序包,即APK文件。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鸿蒙系统真正拥有了底座”,全栈自研技术已全面落地,鸿蒙内核已经超越传统内核”,更适应全场景设备多样化。

就在不久前的1月2日,在余承东发布的新年全员信,他就强调:“2024 年是原生鸿蒙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加快推进各类鸿蒙原生应用的开发,集中打赢技术底座和三方生态两大最艰巨的战斗。”

鸿蒙“星河版”的发布,让我们似乎听到了两大艰巨战斗的冲锋号。

鸿蒙开始生根发芽

技术底座,真正的独立

“鸿蒙系统实现了 AI 框架、大模型、设计系统、编程框架、编程语言、编译器等全栈自研,有核心技术、全栈能力、底座和生态,是真正的操作系统,而非安卓套皮。”余承东在1月18日的发布会上表示。

可以说,鸿蒙系统已经独立生根发芽。

之所以称得上独立,首先在于系统内核的自主开发。“星河版”与目前华为手机上运行的HarmonyOS最大的不同在于,“星河版”系统底座全线自研,去掉了传统的Linux内核以及AOSP等代码,仅支持鸿蒙内核和鸿蒙系统的应用,减少了40%的冗余代码。

鸿蒙开始生根发芽

具体来说,鸿蒙的编程语言为 ArkTS/仓颉,编译器为方舟/毕昇编译器,OS 内核为鸿蒙内核等。

在这个基础上,“星河版”鸿蒙将实现原生精致、原生应用、原生流畅、原生安全、原生智能、原生互联等6大极致原生体验。

而且,“星河版”鸿蒙有着自己的创新。

在传统的系统研发中,传统方案采用的是水平分工,比如微软、谷歌负责系统层,英特尔、高通负责硬件,软件厂商负责应用层。

但是,“星河版”鸿蒙选择的方向是全部包圆,从软件、硬件、芯片和云端一起搞定并打通。同时,通过“1+8+N”的全场景战略,解决鸿蒙设备之间的互联体验。

鸿蒙开始生根发芽

这种研发战略,和苹果的路子很像,就是最核心的东西都要在自己手里。

除了系统底层架构之后,技术方面,“星河版”鸿蒙在安全、智能这两大核心领域,也有自己的研发布局。

安全方面,华为方面表示,鸿蒙内核是 “ 基于数学方法的形式化验证 ” ,在安全性上经过了“行业最高等级的安全认证 ”。

根据节点财经从发布会上的了解,鸿蒙系统在安全性方面,将重点放在了对APP权限调用的严格管理上,从之前的“管权限”转变为“管数据”,可以把隐私管理,精确到每一个文件数据。

智能方面,这次,“星河版”鸿蒙直接把AI框架放入系统层,然后给开发者们推出了AI 控件,比如AI 抠图控件、 AI 语音朗读控件等。

开发者需要什么AI能力,直接调用相关控件即可。

用华为的说法,开发者用一行代码,甚至不用代码,都可以在应用上实现 AI 能力。可以说,从架构到安全,再到AI,这个新版鸿蒙已经彻底支棱起来了。

万事俱备,只欠生态。

鸿蒙开始生根发芽

三方生态,快速发展元年到来?

搭建三方生态,是余承东所说的另一个艰巨任务。

在2023年8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曾宣布,鸿蒙生态设备数量达到7亿台。如今,仅仅5个月之后,鸿蒙生态设备已经增长至8亿台。

鸿蒙开始生根发芽

这次发布会上,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也来到现场,表示“华为总是啃最难啃的骨头,而360一直和华为站在一起,任何情况下都无条件支持华为。”

他表示,未来360旗下多个优质应用将加入鸿蒙生态版图,带来更流畅、更智能、更安全的使用体验。他同时呼吁业内各方一起加入到鸿蒙生态。

“鸿蒙一定会成为中国最大的操作系统。”周鸿祎说。

综合来看,通过此次“星河版”鸿蒙的发布,华为向外界展示了鸿蒙生态的蓬勃发展和壮大,表明鸿蒙系统及其相关应用,有能力发展的更好,也正在获得市场的认可。

目前,据华为透露,已有超200家头部应用加速鸿蒙原生开发,原生应用版图成型。

比如包括蚂蚁集团、中国银联在内的众多合作方,已经开放垂域创新能力,和鸿蒙的底座能力一起,加速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再比如华为和美团、京东等均已展开全面合作,全力支持鸿蒙。

鸿蒙开始生根发芽

根据华为方面预期,希望到2024年底,加入鸿蒙生态的原生应用超过5000个以上。另一方面,鸿蒙校园公开课已走进135所高校,305所高校学生参与鸿蒙活动,286家企业参加鸿蒙生态学堂,38万个以上开发者通过鸿蒙认证。

节点财经认为,2024年,有望成为鸿蒙原生应用快速发展的元年。这在于,一方面,鸿蒙目前已经积累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随着Mate60系列、nova系列等华为手机强势回归,鸿蒙生态设备总量将持续增加。

从2019年正式发布,鸿蒙已经走过了四年时间。

这是厚积薄发的一个过程,鸿蒙生态,已经度过最困难的时期,开始真正走向市场。

鸿蒙开始生根发芽

鸿蒙:从0到1,从1到N

按照华为的计划,“星河版”鸿蒙将在2024年二季度发布开发者Beta版,四季度将正式发布面向消费者的商用版本。

回顾鸿蒙的进化历程,开始华为采用的架构,也是谷歌开源的安卓系统。在2019 年 8 月的鸿蒙发布会上,华为并没有展示任何一行代码,一度被质疑是“PPT造系统”。

对于这种声音,华为选择的是用实际行动来说明一切。

鸿蒙开始生根发芽

一年后,华为发布鸿蒙OS 2.0,建立起手机系统和 lot 设备链接的基本框架。到了2021年6月,鸿蒙OS 2正式搭载在多款终端设备。2023 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推出了鸿蒙OS NEXT开发者预览版。

华为内部有一条关于鸿蒙操作系统的 ” 生死线 “:跨越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的16%。只有这样,鸿蒙系统才可以在没有内力的作用下,逐步扩大生态,最终生存并发展壮大。

据Counterpoint的数据,截至 2023 年三季度,鸿蒙系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3%,是安卓、iOS之后的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也达到3%,距离16%的 “生死线”虽然仍有距离,但并非遥不可及。

对此,申港证券判断,鸿蒙生态要完成生态的打造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其分析认为,2024年鸿蒙生态可能主要侧重于头部应用的迁移。而接下来1年至2年,鸿蒙生态可能将逐步拓展至腰部及尾部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鸿蒙系统拥有分布式、元服务技术优势,算力底座深厚,具备跨平台、跨设备的能力。节点财经认为,其不仅适用于手机等个人终端,同时也能连接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多种智能终端设备,在多设备间实现高效协同运作。

随着“星河版”鸿蒙夯实技术底座,生态布局稳步推进,闭环逐步形成,开发和部署效率更好、安全性更高的鸿蒙,将有望成为安卓系统的有力挑战者。

正如《繁花》中爷叔所说:目标从来就不遥远,一步步,一天天。只管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时间。

或许,我们可以见证,世界第三大操作系统从0到1,从1到N的发展全过程。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1月 19日 23:07
下一篇 2024年 1月 22日 11:13

相关推荐

  • 京东大事件,刘强东将直播卖货

    4月15日,节点财经获悉,以京东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为形象的“采销东哥”数字人将在4月16日下午6点18分,在京东APP开启“直播首秀”,同时亮相京东家电家居、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 今日早些时候,有知情人士透露,刘强东即将在京东APP上开启直播,预计很快(本周内)就会正式上播,不过会采取新的形式。 就在今天京东放出的视频片段中,刘强东的AI数字人分身在音…

    2024年 4月 15日
  • AI眼镜:是下一代「革命性」产品,还是「昙花一现」?

    文 / 十界  来源 / 节点财经  如果你还觉得智能眼镜只是极客玩具,那你可能错过了一个“时代拐点”。 2025年,小米、Meta、Rokid等巨头与新锐轮番入场,AI眼镜从冷门边角走向消费电子的话题C位。 近期,小米在其“人车家”发布会上推出首款AI眼镜,起售价1999元,引发市场热议。据京东官方数据显示,小米AI眼镜开售12小时销量…

    2025年 8月 12日
  • 巨头围猎美团,打响本地零售的多维战争

    文|巨潮  程度 编辑|杨旭然 互联网行业,就像挖矿。 这是多年前,一个互联网行业的资深人士做的比喻。 挖矿这个行业,乍一看很没技术含量,听起来就是“裤管有泥,LV包里全是百元大钞”,一副土豪状。但是从挖矿行业出发,很能理解当下的互联网。 做矿业公司,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你挖的是什么样的矿。首先是地表矿还是地底矿,这是非常关键的要素。比如,在山西的煤矿,如果地…

    上市公司 2023年 8月 24日
  • 重估名创优品:下一个泡泡玛特?

    万事俱备,对名创优品来说,自有IP爆发只是时间问题,目前名创优品因为业务多元,资本市场上,其潮玩IP的估值还没有完全释放,

    2025年 9月 9日
  • 路特斯(LOT.US)发布2024年一季报,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18%

    5月29日晚间,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路特斯科技(LOT.US)发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未经审计的财务公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累计交付量达2,194辆,同比增长731%;毛利率对比2023年进一步提升3个百分点至18%。得益于研发服务和配件高毛利业务的增长以及轻资产模式,公司营收达到1.73亿美元,同比增长811%。

    2024年 5月 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