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欧元,欧莱雅又从开云集团进货了!

40亿欧元,欧莱雅又从开云集团进货了!

文 / 美科 

一笔高达40亿欧元的交易,再次将全球美妆巨头欧莱雅与法国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紧密联结。

10月20日,两大集团正式达成协议:开云集团以40亿欧元的价格,将其美妆板块业务出售给欧莱雅。交易内容不仅包括高端香水品牌Creed的股权,更涵盖了Gucci、Bottega Veneta、Balenciaga等核心奢侈品牌未来50年开发美妆与香水产品的独家授权。欧莱雅将在交易完成后每年向开云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双方还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探索奢侈品与健康长寿科学的前沿机遇。预计此次深度合作将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交割。

事实上,双方在美妆领域的合作早有渊源。早在2008年,欧莱雅就曾收购圣罗兰(YSL)美妆的运营权。在近日欧莱雅的三季报电话会议中,CEO叶鸿慕特别指出,YSL美妆业务的净销售额已接近30亿欧元,并跻身全球高端美妆品牌前五。基于这一成功经验,他对Gucci美妆的未来寄予厚望,认为其有望复刻YSL的成长路径,甚至实现规模上的超越。

《节点美妆》看来,这笔巨额交易反映出两大巨头在当下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各取所需的战略选择。一边是开云在债务与业绩压力下的战略收缩,不仅能快速变现,还可以通过品牌授权模式,实现轻资产转型。一边是欧莱雅在美妆版图的持续布局,通过收购、入股以及品牌授权的模式补齐短板,以夯实其在美妆领域的市场地位。

01 开云断腕

本次交易中,开云集团将旗下高端香水品牌Creed出售给欧莱雅,尤为引人注目。Creed成立于1760年,拥有逾265年历史,其标志性产品“拿破仑之水”与“银色山泉”在社交媒体上享有广泛知名度。然而,这一被寄予厚望的品牌,仅在开云手中停留了短短两年。

40亿欧元,欧莱雅又从开云集团进货了!

2023年6月,开云集团以35亿欧元全现金收购Creed,足以见得对该品牌和美妆业务的重视。当时,集团正积极组建美妆部门,整合了包括葆蝶家、巴黎世家、亚历山大·麦昆等品牌的香水业务,并聘请雅诗兰黛前高管Raffaella Cornaggia出任部门负责人。

今年4月,在开云集团任命Creed新CEO时,董事长皮诺还公开强调:“香水是开云美妆部门的绝对优先事项。”然而,时隔仅半年,开云便将Creed在内的整个美妆部门打包出售。

这一重大战略转向,与开云集团新任CEO卢卡·德·梅奥的上任密切相关。

梅奥于2025年9月15日正式接管开云集团。这位曾经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的职业经理人,以推行“Renaulution”重组计划、聚焦核心业务与成本控制见长。上任前后,他已明确表示将采取“明确而坚定”的措施来“简化、重组和重新定位”品牌。

据了解,截至2025年6月,开云集团债务高达95亿欧元,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同比下降16%,净利润暴跌46%,核心的时装皮具部门表现疲软。尽管美妆部门在2024年营收暴涨421%至3.23亿欧元,但其规模仅占集团总收入的1.88%,对整体业绩而言仍是“杯水车薪”,无法扭转下滑趋势。

《节点美妆》认为,此次出售开云集团美妆部门,正是梅奥应对开云严峻财务现状所展示出的“雷霆手段”。

事实上,出售美妆业务是开云一箭双雕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能迅速回笼40亿欧元现金,显著缓解债务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授权模式实现“轻资产”转型,将资源重新聚焦于Gucci、巴黎世家等核心奢侈品主业。这也使得开云集团从过去的多条业务线扩张,转向一条更为聚焦、更注重财务健康的收缩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梅奥上任之后,他还推迟了对华伦天奴的收购。据了解,开云完全收购华伦天奴,也需要40亿欧元。

这短短一个月时间,梅奥以“一卖一推迟”,就已经帮助开云回笼了40亿欧元现金,还在短期内削减了40亿欧元的支出。对于债务高企的开云集团来说,属实缓解了不小的压力。

02 欧莱雅捡漏

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表示:“真是便宜了欧莱雅这小子了!”欧莱雅花的这40亿欧元,算不算是“捡漏”呢?

仔细盘算下来,原本就财务表现良好的Creed并不是开云放给欧莱雅的“漏”,毕竟,开云曾经为该品牌付出了35亿欧元的真金白银。

《节点美妆》认为,这笔交易的核心价值或许更多体现在尚未完全释放潜力的Gucci美妆业务上。

不过,目前Gucci美妆的运营权仍由Coty集团持有,相关合约将持续到2028年。这意味着欧莱雅需要经历数年的过渡期才能全面接管这一核心品牌,期间的运营衔接与品牌建设将考验其战略耐心与执行能力。

40亿欧元,欧莱雅又从开云集团进货了!

欧莱雅集团CEO叶鸿慕对此充满信心。他在近期财报会议上坚定表示看好Gucci美妆达到YSL美妆的规模水平。他认为,“作为时尚品牌,Gucci的规模约为圣罗兰的三倍,这自然为其美妆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一表态暗示了欧莱雅意图复制YSL美妆的成功路径,以发展Gucci美妆。不过,从品牌影响力到美妆业务的实际转化效果,仍需市场检验。

YSL美妆被视为欧莱雅运营能力的成功案例。2008年,欧莱雅以11.5亿欧元收购开云集团YSL美容公司股份,并获得品牌长期授权,如今YSL美妆已成为集团高端部门的支柱品牌。

在这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叶鸿慕特别披露了YSL美妆业务的净销售额已接近30亿欧元,“这是我们最引以为傲的成就之一,该品牌不仅在香氛品类表现亮眼,彩妆品类同样成绩突出,目前已跻身全球高端美妆品牌前五。”

的确,这一成绩展示了欧莱雅将收购品牌培育为增长引擎的能力,但其成功经验能否完全复制到Gucci美妆上,仍存在不确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欧莱雅近期在香水领域持续加大投入。从与普拉达集团合作开发缪缪香水,到投资阿曼奢华香水品牌Amouage,再到此次收购Creed并获得三大奢侈品牌授权,显示出其在高端香水市场谋求更重要地位的明确意图。

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欧莱雅对未来增长路径的积极探索。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北亚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0.5%,在经历两年下滑后首次回正。中国大陆市场出现回暖迹象,实现低个位数增长,其中活性健康化妆品部门表现突出,在中国大陆连续三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

渠道方面,欧莱雅在近三年双11期间稳定保持在李佳琦直播间热门品牌前列,旗下修丽可等高端品牌也持续受到市场认可,显示出其在中国市场的渠道运营能力。

40亿欧元,欧莱雅又从开云集团进货了!

《节点美妆》认为,此次交易将考验欧莱雅整合多品牌、应对授权过渡期的综合能力。在高端美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这次布局将直接影响欧莱雅未来在高端香水及奢侈品牌美妆领域的发展态势。

03 高端香水是下一个爆点吗?

欧莱雅与开云的合作,折射出全球高端香水市场竞争正进入新一轮洗牌期。这一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市场,因其高毛利与强增长性,正吸引美妆与奢侈品巨头加速布局。

据Statista数据,2024年全球香水市场规模已达387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4.2%。中国市场尤为关键,预计2025年规模将突破600亿元,其中高端香水占比提升至45%,高客单价与超过30%的毛利率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当前市场竞争已呈现多元化格局,各集团依据自身基因采取了差异化路径:

雅诗兰黛着力发挥小众沙龙香的协同效应。旗下LE LABO表现突出,预计将持续拓展线下渠道,以高端、个性化的香氛体验巩固细分市场地位。2025年亚太区单店坪效提升28%,预计2026年新增30家独立精品店,重点布局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高端商圈。

LVMH依托迪奥、娇兰等经典品牌,持续强化高端香水系列。Aqua Allegoria系列推出“中国限定”香型,融合茉莉与龙井茶元素,2025年Q3销售额同比增长22%,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PUIG通过潘海利根、阿蒂仙之香等品牌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密集开设独立精品店,潘海利根在北京SKP开设亚洲首家“猎犬主题体验店”,阿蒂仙之香在上海新天地打造“香氛图书馆”,以线下体验与本土化营销建立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

此番欧莱雅通过收购与授权获得多个奢侈品牌“入场券”,实力暴增,其高端香水矩阵显著扩容,有望打破现有竞争格局。正如叶鸿慕所言,欧莱雅志在成为高端香水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这一战略意图已通过近期一系列布局逐步清晰。

40亿欧元,欧莱雅又从开云集团进货了!

《节点美妆》认为,随着各大集团加速产品创新、渠道建设和品牌力建设,高端香水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市场作为关键战场,将成为检验各品牌数字化策略、消费者洞察与产品力的试金石。这场由巨头主导的香水战役,不仅将重塑市场格局,更将推动整个行业向专业化、高端化与个性化方向加速演进。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10月 23日 15:58
下一篇 2025年 10月 23日 22:43

相关推荐

  • 腾讯失焦

    文|零态LT 吴狄 编辑|胡展嘉 腾讯今年不容易。 2023年8月16日Q2财报一出,市场质疑声音不少。首先是今年Q2营收14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距离分析师的期望值少了25亿。而净利润的落差更大,尽管262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1%,但距离分析师预期少了73亿元。有分析师马上站出来高呼:别买腾讯股票了! 昔日的功臣腾讯游戏,如今却成了内鬼。…

    2023年 8月 30日
  • 小米旧臣未能造出新酷派

    文|零态LT 齐秋实 编辑|胡展嘉 如今来看,酷派喊出的“三年重返第一梯队”豪言,多少显得有些可笑。 近期,酷派集团发布了公司2022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酷派营收2.08亿港元,同比大跌68.79%,亏损6.25亿港元,同比增加9.27%。 对于亏损额的增加,酷派在此前的盈利警告中是这样解释的:其一,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国内整体市场低迷及中国手机市场竞…

    上市公司 2023年 4月 16日
  • 李彦宏:百度要做第一个把全部产品重做一遍的公司, 不是整合,不是接入,是重做,重构

    要参与规则的制定,就要先上牌桌,才能拥有话语权,才有全球竞赛的入场券。

    上市公司 2023年 5月 26日
  • 销售网络收缩,康师傅不好赚了

    文|雷达财经  莫恩盟 编辑|深海 继统一在不久前公布2022年的财务业绩之后,被外界誉为“方便面双杰”的另一名选手康师傅也于日前发布了最新的财务报告。 过去的一年里,康师傅的营收再创新高,787.17亿元的营收是同期统一营收的2.8倍。但身为方便面赛道内行业霸主的康师傅,营收增速却并不稳定,其去年的增速相较上一年再次出现下滑。与此同时,康师傅的销售网络在过…

    2023年 3月 31日
  • 独家|PICO人员优化,延迟新品或4月面市,字节砸200亿难出奇迹?

    眼下PICO面临的挑战不少,但它仍然是国内第一大VR头戴式设备制造商

    2023年 2月 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