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基金重仓中国电商,两个原因不得不提

最近一段时间,不断刷到资本青睐中国电商的消息,如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在1季度3个月时间里,把阿里巴巴持仓暴增2119%。同时,该基金还新进 278万股京东,期末市值达 1.14 亿美元,京东成为其第二大新进建仓。

海外基金重仓中国电商,两个原因不得不提

还有做特卖的唯品会,同样备受资本青睐。根据高瓴HHLR Advisors公布的一季度持仓数据,唯品会是其前10大重仓股之一。还有华泰证券表示,对唯品会维持“买入”评级。浦银国际调研唯品会后认为,预计唯品会全年收入基本持平,上半年仍将面临一定增长压力,期待下半年迎来复苏,恢复正增长。维持“持有”评级。

海外基金重仓中国电商,两个原因不得不提

这么多资本看好中国电商行业,肯定是有原因的。昨天咨询了一位业内朋友,他分析的两个原因比较在理。一是,中国消费复苏非常明显,而电商就站在最前沿,最先吃到红利。今年一季度,社零消费总额达到了12.47万亿,同比增长4.6%,平稳发展态势非常明显。

包括京东唯品会的财报,也能看出消费复苏的趋势。京东在Q1营收了3011亿,同比增长15.8%,阿里Q1营收2364亿,同比增长7%。做特卖的唯品会虽说体量小,但是发展一直很稳健,1季度营收263亿,GMV达到524亿,这些平台都是吃到了消费复苏的红利。

海外基金重仓中国电商,两个原因不得不提

另一个原因是,电商们开始自我革新、追求高质量发展了。不管天猫京东还是唯品会,现在都很重视用户,如京东在财报里提到了季度活跃用户数增速超20%,唯品会1季度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8%,贡献了线上51%的消费。

大家要知道,互联网下半场随着流量红利干涸,现在各个平台就是在卷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希望让更多用户留下来。像这次618,天猫不搞满减凑单,而是坚持一件立减。还有唯品会坚持一件立减15%起,不需要消费者做算术题,便宜多少一目了然。

总之,这是一个好的信号,如果一昧的追求规模和利润,那注定走不长远,电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开端。资本的嗅觉一向敏锐,现在集体看好中国电商,可以预见,接下来中国电商还会发展得更加稳健。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5月 20日 23:06
下一篇 2025年 5月 21日 22:57

相关推荐

  • 拼多多把「新质生产力」种在田间地头

    文 / 七公 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热门词汇。 新质生产力的定义,就是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从宏观层面为企业发展明确“风向标”,也是一种普适的商业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科创筑底、共同进化、正和博弈…… 在诸多笃行者中,拼多多无疑是走在前列的那个——科技兴农,为农业农村插上了…

    2024年 3月 25日
  • 擦边AIGC股价暴涨,云从科技却难逃盈利难题

    文 / 五洲 出品 / 节点商业组 从曲折上市到业绩缩水近一半,云从科技这家CV四小龙并未给投资者任何预期的反转,相反其相对同行大幅落后的业绩反映出公司对现状调整的迟钝。 在智慧治理这个巨头林立,靠规模人脉而非技术因素取胜的细分赛道中,云从科技的竞争优势正在消退,与此同时当下时兴的大语言模型对公司的赋能效果也可能极其有限,毕竟后者的魅力在于内容生产而非技术革…

    2023年 5月 8日
  • 想读创业学院?我为什么推荐昆仑学堂

    文 / 崔大宝 阿宝最近有个观察,这几年国内创业者对“读商学院”的热情空前高涨。 连北大、清华、人大、中欧等一线学院派/教授派商学院都在扩大招生计划。同样市场上也涌现出一批以知名企业家发起的实战型商学院,比如孙陶然发起的昆仑学堂、冯仑发起的子牙学宫;还有经济学家、知名学者发起的案例教学参访型研习社,比如张维迎发起的辛庄课堂、李善友发起的混沌大学、陈婷发起的慧…

    2024年 3月 23日
  • 刘强东放话「利润超 5% 就处分人」,京东要重塑外卖格局?

    文 / 十一  来源 / 节点财经 “京东外卖赚的净利润永远不允许超过5%。超过5%,我要处分人的……听说现在(佣金费率)已经平均高达25%,再加上广告费,有的甚至到30%多。” 4月15日傍晚,京东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2024年的一段内部讲话视频流出。 这席话似曾相识,因为这已不是刘强东第一次对利润率上限做出要求。 早在2012年8月14日,…

    2025年 4月 17日
  • 东南亚,难以复制“支付宝”

    译者 | 霞光社 青木瓜 编辑 | 麻吉 编者按: 近期,TikTok Shop在印尼的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东南亚电商生态的讨论。而支付,是这个生态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数字移动支付的江山,已被微信和支付宝两巨头牢牢占领。相比之下,东南亚数字支付市场的格局,呈现出高度的碎片化和分散性。由于暂未出现巨头垄断,这对创业者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实际上…

    2023年 10月 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