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帅上任一年,南京银行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新帅上任一年,南京银行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担任“舵手”一年后,谢宁领导下的南京银行交出了一份出彩的“答卷”。

2024年,南京银行实现营收502.73亿,同比增长11.32%;实现归母净利润201.77亿,同比增长9.05%。

wind金融终端统计,截至5月8日,A股42家A股上市银行全部披露2024年报,南京银行营收增速排名位列前三,归母净利增速也位列前茅。

而在2023年,南京银行的营收仅同比增长1.24%,归母净利润仅同比增长0.51%。对比之下,2024年的南京银行显著反弹。

然而,由表及里地审视,南京银行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01 “债券之王”依然硬气

从数据看,过去一年,南京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主要来自非利息净收入的贡献。

2024年,南京银行非利息净收入236.46亿元,同比劲增19.98%,占总营收的比例达47.04%,同比扩大3.4个百分点,近乎可以与“压舱石”的净利息收入相抗衡,占比也明显高于其他头部城商行。

探幽索隐,推动其非利息净收入壮硕的最大功臣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多年来,南京银行以卓越的炒债能力,被誉为“债券之王”,也深刻体现在经营中。

图源:南京银行财报

图源:南京银行财报

2024年,受债券市场走牛影响,南京银行斩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3.7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29.48%;债券投资利息收入162.65亿元,同比攀升12.62%。

但东边亮了西边暗,报告期内,其非利息净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继续下行,仅为25.93亿元,较上年大幅减少28.55%。

拉长时间轴,2021年—2023年,南京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为58.01亿元、53.44亿元、36.29亿元,呈“步步退守”的态势。

新帅上任一年,南京银行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这意味着,尽管该行管理层多次强调“拓宽中收来源”,但实效并未真正落地。

此外,本期南京银行投资收益同比下降8.08%,只录得136.18亿元。

不难洞悉,正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爆发出的“洪荒之力”,才撑起南京银行非利息净收入条线,并对维稳整体业绩状态,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但不容忽视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持有期间价格变动暂时形成的收益或亏损,即账面的浮盈或浮亏,亦大家常说的“纸面富贵”,且多寡程度往往仰仗于股市、债市的走势,具有波动大,不确定性强、脆弱性等特点,无法保证企业的长线成长力。

更直白地讲,若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南京银行的业绩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姿态,或许就要另当别论了。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一季度,南京银行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骤然回落到-2.16亿,导致非息收入下滑4.47%至64.38亿元。

02 个人银行业务亮“红灯”

除了过度依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南京银行的个人银行业务也在本期点亮“红灯”。

2024年,该业务板块出现南京银行自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失血”额高达11.99亿元,上年则为盈利28.49亿元。

探幽索隐,营业成本飙升是个人银行业务由盈转亏的关键因素。

财报显示,2024年,南京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的营业支出为137.43亿元,相较2023年增加了41.3亿元,增幅高达42.92%,但录得的利息净收入仅同比增长了13.78%,为134.75亿元。

图源:南京银行财报

图源:南京银行财报

窥斑可知豹。南京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的“失意”,也大体反映出其零售业务发展状况。

截至2024年末,南京银行个人贷款金额为3,201.94亿元,同比增长12.75%,占比25.49%,较2023年缩小0.35个百分点。

并且个人贷款的利息收入同比仅增长了1.87%至193.90亿,相比2023年10.17%的增速,已明显放缓。可见,零售贷款体量壮大对收入的拉动效应在迅速减弱。

反观公司贷款和垫款金额,则依旧激昂高亢:增速14.86%,规模从8150.99亿元膨胀到了9362.04亿元,占比从74.16%扩大到74.51%;相对应的利息收入363.40亿元,同比上扬11.92%。

图源:南京银行财报

图源:南京银行财报

从中折射出南京银行“瘸腿”的现状,即过于依赖公司银行业务,且这种失衡局面还在恶化中。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南京银行对公贷款金额突破10181.54亿元,较年初增长8.75%;个人贷款金额3279.66亿元,较年初只增长2.4%。

此外,南京银行的零售业务本身也存在结构性矛盾,即消费类贷款占比过高。2024年,该行消费类贷款同比增长17.37%至2038.38亿元,在个人贷款中的占比提升到了63.67%。

由于个人贷款天生蕴含的高风险属性,这为南京银行零售业务不良率埋下隐患。

以旗下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为例,2021至2023年的不良率分别为2.38%、2.59%、1.23%,2024年上半年为1.58%。

2024年,南京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29% ,虽然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但仍远远高于对公贷款不良率0.66%,也高于其整体不良率0.83%。

03 细看资产质量

越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越是要关注银行的资产质量。

截至2024年末,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3%,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已连续15年维持在1%以下,优于大多数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在城商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低位,为0.83%。

虽然总体向好,但水面下仍藏“暗礁”。截至2024年末,南京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占比从2023年末的1.17%扩大至1.2%。

通常情况下,不良率与关注类贷款占比的变化是正相关的。换句话说,关注类贷款是最有可能转化为不良贷款的,相当于不良贷款的“预备队”,某种程度上,这代表南京银行潜在不良贷款的压力正逐渐加大,后续资产质量或承压。

同时,南京银行的资金“安全垫”变薄,风险抵补能力有所弱化。截至2024年末,该行拨备覆盖率335.27%,较上年末直降25.31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指标进一步下行至323.69%,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33.26个百分点。

新帅上任一年,南京银行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放宽视线,2021年—2023年,南京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97.34%、397.2%、360.58%,划出的是一条45°向下的曲线。

众所周知,释放拨备,有助于提振盈利。南京银行这几年净利润的增厚,离不开拨备的贡献,但也说明,其在不断透支未来的盈利空间。

此外,报告期内,南京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末的0.61%攀升至2024年末的2.25%。

为了应对潜在的不良资产增大风险,南京银行不得不计提更多的信用减值损失。

2024年,南京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05.25亿元,较上一年增加了17.56亿元,涨幅高达20%;2025年一季度仍在上行通道,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1.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7亿元,涨幅13.9%。

作为城商行标杆,南京银行在谢宁掌舵下短期成绩诚然可圈可点,但若不能平衡业务结构、夯实零售根基并筑牢风险防线,长期增长动能或将受限。未来,如何在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间找到平衡,将是其破局关键。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5月 16日 15:39
下一篇 2025年 5月 16日 22:34

相关推荐

  • 鸿蒙智行智能技术再突破,尊界S800引领智能汽车迈向智能新时代

    2025年2月20日,鸿蒙智行尊界技术发布会重磅推出多项“自主智能”核心科技。涵盖首发的途灵龙行平台、天使座主动安全防护系统、星河通信,同步升级鸿蒙ALPS座舱2.0、华为车语系统2.0、华为巨鲸电池2.0,引领智能汽车从被动智能到自主智能的全新跃迁。 发布会上,华为集团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表示:“从被动智能,到…

    2025年 2月 20日
  • “炫技”的小米汽车,智能不够,价格来凑?

    文|奇偶派 叶子 编辑|钊 2023年的12月末,雷军扔出了新能源车圈最后一颗炸弹,也是小米汽车首次亮相于世人面前。 而这场发布会,也继承了小米品牌一贯的风波,引发了车圈巨大的舆论争议。 在发布会前,雷军在微博致敬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华为友商就引得车企高管们吐槽,其中吉利集团副总裁杨学良转发微博表示, “人要是总想着被致敬就完了,但人要是总想着致敬别人…

    2024年 1月 22日
  • 消费升温,分众先知

    当前的分众,坐拥稳固的基本面,具备长期增长的潜力和动力,更掌握了顺周期生长的贝塔。从这个角度讲,2024年的分众有望迎来历史性突破,我们也完全可以对其保持乐观。

    2024年 4月 30日
  • 全球首个AI流媒体音乐平台Melodio正式发布

    北京时间8月14日,昆仑万维正式发布全球首个AI流媒体音乐平台Melodio,并同步推出AI音乐商用创作平台Mureka。 两款产品均搭载昆仑万维新款自研DiT(Diffusion Transformer)架构音乐大模型Skymusic 2.0,这是业内首个能够持续稳定生成特定风格歌曲的AI音乐大模型。相较于上一代模型,Skymusic 2.0支持500字以…

    2024年 8月 14日
  • 吉利要做新能源时代的大众;AITO问界成新势力第一| 节点AUTO周报

    1、吉利要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大众 1月29日,在吉利控股集团的年会上,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表示吉利控股集团要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大众集团,这在汽车行业引发了热议。 吉利的底气在于好成绩。2023年,吉利总销量达到了168.65万辆,同比增长18%,超额完成了165万辆的销量目标,在内卷的2023年汽车行业中,是少数能够完成既定目标的车企之一。在刚刚结束的2024…

    2024年 2月 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