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举牌」,民生银行能否看到「新希望」?

刘永好「举牌」,民生银行能否看到「新希望」?

文 / 八真

最近,沉寂已久的民生银行(60016.SH、01988.HK)在资本市场迎来一波涨势。

11月18日和19日,其A股股价累计大涨超10%,创出近三年新高,虽然后续有所回调,但整体仍维持高位震荡。

“事出反常必有妖”。探幽索隐,或是来自新希望集团的“举牌”,让股民终于看到了民生银行的“新希望”。

一、新希望“举牌”,刘、林打响排位战?

18日晚,民生银行发布《第九届董事会第二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新希望集团子旗下新希望化工拟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

增持后,新希望化工与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民生银行总股份比例将超过5%,根据相关规定,该行将就持股5%以上股东变更事项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报送核准申请。

刘永好「举牌」,民生银行能否看到「新希望」?

图源:民生银行公告

其实,新希望集团和民生银行渊源已久。

1996年,因为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联合泛海控股实控人卢志强、东方集团实控人张宏伟、巨人投资实控人史玉柱等一众知名企业家,发起成立了民生银行。

可以说,刘永好为民生银行的奠基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民生银行前10名普通股股东中,新希望六和投资有限公司以持股比例4.13%,把持着第六把交椅,排在前面的分别是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产品、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同方国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囿于过于分散的股权结构,导致各方势力,明争暗战,民生银行的股东席位变化一直颇受关注。

今年6月,民生银行正式落定第九届董事会人员,张宏伟、刘永好、史玉柱、宋春风、赵鹏、梁鑫杰、林立为非执行董事,高迎欣、王晓永、张俊潼为执行董事。

对比之前,刘永好、张宏伟、史玉柱、宋春风、赵鹏等“老面孔”仍在,卢志强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深圳市立业集团(下称深圳立业)实控人林立。

据《节点财经》了解,深圳立业自去年7月起在二级市场买入民生银行股票,到2023年末,其持股比例已经达到3.37%,位居第七大股东。

次后,深圳立业继续“上攻”,于2024年一季度末成为民生银行第四大股东。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深圳立业持有民生银行4.49%股份,座次未变。

不出意外的话,本次刘永好大手笔“出手”将很快获监管核准。这意味着,新希望集团将超越深圳立业,晋升为第四,而刚刚“出炉”的第九届董事会名单,其股东排序也恐再次生变。

二、业绩尚未走出低谷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刘永好掌舵的“希望系”和民生银行一同出现时,内容几乎都是减持。如今突然调整策略,多少有些出乎外界意料。

按照新希望集团给出的解释,是看好民生银行的长期发展。但从民生银行最新公布的经营“成绩单”看,并未走出低谷。

2024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实现营收1016.60亿元,同比减少46.44亿元,降幅4.37%;实现归属净利润304.86亿元,同比减少30.91亿元,降幅9.21%。

单拎Q3出来,营收为345.33亿元,同比下降0.67%;归属净利润为80.12亿元,同比下降18.24%。

拉长时间轴,民生银行的营收、归属净利润分别在2020年达到1850年亿元、538.2亿元的巅峰后,近些年整体跋涉在“下坡路”上。

刘永好「举牌」,民生银行能否看到「新希望」?

到2023年,其营收只剩下1408亿元,比2020年缩水超400亿元;归属净利润只剩下358.1亿元,比2019年少赚近100亿元。

分析原因,一方面,宏观层面,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持续下调,政策强调支持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等因素的影响,银行普遍感到“亚历山大”。

另一方面,微观层面,民生银行自身问题较多,特别是股东关联交易问题。

该行2023年报显示,泛海系贷款余额高达187.26亿元,规模仅次于大家保险的269亿元;2023年1月与2024年5月,民生银行两次起诉泛海系下属企业,两家企业合计偿还欠款民生银行超85亿。

此外,恒大“暴雷”,民生银行同样深受其害。根据之前曝光的恒大欠债名单,截至2020年上半年,对民生银行欠款高达293亿,在86家金融机构中“独占鳌头”。

种种“掣肘”之下,民生银行逐渐掉队,无论是业绩情况、资产质量还是市值,基本都在股份行队伍的尾部。

三、与头部股份行的差距越拉越大

和大部分行业一样,银行也有马太效应,头部选手随着体量的壮大带来各内涵能力的边际递增,最终呈现出二八分化的强者恒强。

据《节点财经》梳理,过去十年,民生银行不进反退,与队伍前列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差距越拉越大,处在全国12家股份行的尾部。

就拿202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来说,招商银行营收2527亿元,归属净利润1132亿元;兴业银行营收1642亿元,归属净利润630.1亿元。

反观民生银行,营收1016.60亿元,归属净利润304.86亿元,创收和创利指标显然难望前二者项背。

再看资产质量,2024年前三季度,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4%,拨备覆盖率432.15%;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8%,拨备覆盖率233.54%,民生银行则为1.48%、146.26%。

刘永好「举牌」,民生银行能否看到「新希望」?

事实上,回溯十年变化,民生银行也曾是股份行里的“尖子生”。

2014年前三季度,招商银行营收为1250亿元,归属净利润为458亿元,排名股份行第一;兴业银行营收为908.5亿元,归属净利润为383亿元,排名股份行第二。

同期,民生银行营收1017亿元,归属净利润为367.8亿元,营收比兴业银行还高出百亿元,归属净利润也只少15亿元。

继续看资产质量,2014年前三季度,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1%,拨备覆盖率227.99;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4%、199.96%,虽然不及招商银行,但也比现在优秀不少。

可以说,在这十年间,烙印在民生银行身上的只有光阴,而非成长。

糟糕的“基本面”反馈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

犹记2013年2月,民生银行曾以A股3245亿元市值,超越招商银行A股3187亿元市值,夺得股份行市值的桂冠,被外界冠以“小微之王”称号。

截至12月3日,民生银行总市值1764亿元,大概也就是10年前的一半。

对于新希望集团的增持,固然是好事,但民生银行若不彻底反思,继而拿出切实有效办法的话,也很难看到“新希望”。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12月 3日 16:40
下一篇 2024年 12月 5日 19:31

相关推荐

  • 我在欧洲做共享充电宝,一小时收费25元

    文|霞光社  郭照川 编辑 | 宋函 本期我们将讲述在欧洲推广移动共享充电设备的出海团队,在英国、法国、西班牙、马耳他等欧洲国家铺开覆盖欧洲的,来自中国的共享充电网络的故事。 关注出海赛道的投资人李沐走进北京一家小酒馆,他本想在吧台租借一部移动电源,却发现窄窄的台面上挤着“小黄”“小绿”“小红”等等来自于不同品牌的移动充电宝,让人难以选择。 共享充电宝在国内…

    2023年 3月 23日
  • 古井贡酒:贡献文化为根,品质求真为本,四品五香全国化

    品质求真,品行求善,品牌求美。

    2024年 8月 26日
  • 王健林要重拾“文旅梦”?

    文|雷达财经 莫恩盟 编辑|深海 王健林掌舵的万达又双叒叕有新动作了。这一次,万达集团将旗下万达文化集团的名字变更为了万达文旅集团。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其实在此次更名之前,万达文化集团及其控股的万达投资就曾数次转让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万达电影的股份。万达电影股权频频变动的背后,王健林的燃眉之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出让股权及更名万达文旅…

    上市公司 2023年 8月 7日
  • 内斗连场黯然退市,陈默和图森还有未来吗?

    文|雷达财经 莫恩盟  编辑 | 深海 历时不到三年时间,图森未来在美股的旅程即将驶到终点。 从屡获融资的明星创业公司,到登陆纳斯达克摘得“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的称号,再到当下即将从美股黯然退市,曾经风光无限的图森未来市值已大幅缩水。相比上市首日近85亿美元的市值,图森未来如今的市值仅在1亿美元附近徘徊。 回顾图森未来的创业历程,有着连续创业经历的陈默以及有…

    上市公司 2024年 1月 22日
  • 抖音处罚东方甄选,「货架电商」走到关键时刻

    在接连创造电商奇迹的路上,抖音将新的野望寄托在了货架电商之上,这将杀入众多对手的核心地带,更大的机遇与风险同时会来到。

    2023年 7月 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