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了」的汪俊林,「敲山震虎」瞄准郭广昌?

「急了」的汪俊林,「敲山震虎」瞄准郭广昌?

文 / 九才 

一边是2024年胡润富豪榜上以590亿身家蝉联“白酒首富”的汪俊林,一边是大名鼎鼎的千亿“复星系”实控人、“上海首富”郭广昌,白酒江湖风云突变,围绕一个“郎”字的争夺进入白热化。

近期,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郎酒与夜郎古酒纠纷案作出判决,法院审判决认定夜郎古酒等被告侵犯了郎酒公司“郎”商标专用权,判决被告停止生产、宣传、销售相关产品白酒,并要求夜郎古酒被告三十天内变更企业名称。

「急了」的汪俊林,「敲山震虎」瞄准郭广昌?

最为吸引眼球的是,夜郎古酒还被要求向郎酒赔付约1.96亿元人民币。据《节点财经》了解,这家酒厂一年的销售额也就两三亿,如果真要赔上近两亿现金,无异于将其置于生死存亡的处境。

接到判决书之后,夜郎古酒在其公众号上开始“鸣冤叫屈”,对判决结果深表震惊与遗憾的同时,表示将依法向四川省高院提出上诉。

众所周知,当下的白酒行业正处于存量竞争的激烈“内卷”之中,判决公开后,很快在白酒圈引发热议。甚至有不少人表示,郎酒这是在为夜郎古酒“引流”,后者虽然输了官司,但赢了流量和口碑。而在《节点财经》看来,郎酒为什么对体量不足自己零头的夜郎古酒“痛下杀手”,背后原因更值得关注。

这就要从“郎”字最早的纷争开始说起。

01 二“郎”之争,大戏还在后面? 

众所周知,酱香白酒产地均分布在赤水河两岸,郎酒和夜郎古酒同样离得不远,相距不过40公里。

其中,汪俊林的郎酒,主体产区位于赤水河左岸,得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的二郎镇。夜郎古酒则位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夜郎古”源自贵州夜郎文化。

早在此次纠纷发生之前的十多年,两家酒企就发生过矛盾。2011年,夜郎古商标注册成功,当时郎酒公司就曾经向国家商标局提出过异议。当时,国家商标局明确表示,“夜郎古”商标和“郎”商标未构成近似,且郎酒公司主张夜郎古公司恶意注册其驰名商标证据不足,作出裁定并驳回异议。

「急了」的汪俊林,「敲山震虎」瞄准郭广昌?

此后,郎酒没有再提起复审和行政诉讼,“夜郎古”和“郎”两大商标相安无事,持续了十多年。所以,在夜郎古酒业看来,与“郎”字商标之间的争议,应先交由行政机构解决,法院没有管辖权。

其实,对于这样的纠纷,郎酒有成功经验。2015年时,郎酒曾和同在泸州的蔺郎酒业爆发过类似的商标之争。2022年,四川高院最终判决蔺郎酒业更名,停止在企业名称中使用“郎”字。

但是,这一次郎酒虽然暂时赢了官司,但恐怕仍无法放松,因为“大戏”还在后面。

《节点财经》观察发现,判决结果公布后,郎酒的口碑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比如就有网友认为,郎酒的规模是夜郎古的百倍以上,是以大欺小,没有格局。更重要的是,后者的“郎”字同样很有历史渊源。

「急了」的汪俊林,「敲山震虎」瞄准郭广昌?

泸州中院面对本地龙头企业与外地企业的官司,其判决受到质疑。对此,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就对媒体公开表示,“夜郎古酒已经上诉,我认为改判的可能性较大。”

而且,郎酒作为四川酱酒代表,向对岸的贵州酱酒品牌“发难”,很可能引起贵州酱酒群体的“抱团反击”。虽然夜郎古酒规模不大,但茅台镇其它酱酒品牌非常多,还有“老大”茅台坐镇,背后阵容庞大。

那么,郎酒为什么在忍了十几年之后,冒险开启“战端”呢?

02 压力之下,汪俊林“急了”?

在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看来,“直接对簿公堂,可以感受到郎酒最高决策者‘着急了’。”    

为什么着急?从行业大环境来说,生意不好做已经基本成为白酒行业的共识,郎酒有着一定的业绩压力。

这种情况下,“内卷”必然日趋激烈,抢渠道、抢终端、抢场景、抢消费者。为了脱颖而出,郎酒曾一度在营销上“捆绑”茅台,号称“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营销投入非常大。

2019年,郎酒多次抬高旗下青花郎的价格,紧跟飞天茅台,最终将产品建议零售价抬高至1499元,试图将其打造为千元以上的高端酱香白酒。

但是,高端品牌的打造,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同,市场对青花郎并没有那么买账,一度导致经销商库存压力激增、串货、价格混乱等问题出现。

「急了」的汪俊林,「敲山震虎」瞄准郭广昌?

如今,青花郎仍存在价格倒挂的问题。当然,目前的行业环境下,这个问题很多酒企都存在。但是,郎酒的“着急”也不难感受。

这是因为,在《节点财经》看来,首先在于郎酒对自己的业绩目标要求很高。根据规划,郎酒明年总营收的目标是300亿元。此外,郎酒还给出了公司千亿营收目标,计划到2030年实现。

在行业激烈内卷、价格倒挂、屡次上市失败、兼香市场开拓受阻的现实下,郎酒的压力可想而知。

由于郎酒并未上市,目前具体的财务数据外界不得而知。但是,也并不非完全无迹可寻。据《2024胡润百富榜》显示,汪俊林是以590亿元财富位列榜单第65位,稳坐白酒行业的头把交椅。但如果对比往年,他的排名和财富分别较上年下降18位、缩水17%。

所以,从郎酒的状况谈不上乐观。但即便如此,汪俊林有必要冒着网友“倚强凌弱”的不满发动进攻吗?

完全有必要。

03 敲山震虎?汪俊林VS郭广昌

之所以《节点财经》有此判断,在于对夜郎古酒的了解。其实,在很多网友的印象中,夜郎古酒面对郎酒处于一个弱者的地位。目前来说确实如此,但这仅限于以前和现在,并不代表未来。

2023年初,在第二届“夜郎古酒超级品牌节”上,郭广昌率领众高管及白酒行业内专家为夜郎古站台,表示“让支持夜郎古酒的经销商有好的酱酒卖、有钱赚、赚大钱”。

「急了」的汪俊林,「敲山震虎」瞄准郭广昌?

当时,由舍得酒业与夜郎古酒业合资成立、由舍得酒业控股的贵州夜郎古酒庄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这代表着夜郎古酒正式搭上了“复星系”这艘大船。而众所周知,郭广昌在白酒行业已深耕多年,“复星系”体系庞大。如果真如郭广昌所说,对夜郎古酒的经销商现进行全面“赋能”,完全有可能成为郎酒的“劲敌”。

夜郎古酒对这方面的“野心”也没有藏着掖着。2021年时,其曾公开表示要成为酱酒头部品牌,而且要把企业上市。

2023年7月,复星酒业合伙人、夜郎古酒总裁王强强调,力争用10年时间实现百亿夜郎目标,迈入酱酒品牌头部阵营。

这不就是昔日郎酒的翻版吗?

“恐惧导致攻击”,郎酒无法坐视赤水河对岸的这个对手崛起。素以“狼性”著称的汪俊林必须要有所行动,哪怕对手身后,是中国商界声名赫赫的郭广昌。

「急了」的汪俊林,「敲山震虎」瞄准郭广昌?

综合来看,《节点财经》认为,汪俊林此举可谓“一石三鸟”。其一,通过官司为不理想的业绩寻找“借口”,安抚全国经销商,转移自身压力;其二,遏制夜郎古酒及其它潜在的竞争对手的扩张速度;其三,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敲山震虎”,通过敲打夜郎古酒,阻止其背后的“复星系”和郭广昌在酱酒赛道的布局。

精明如汪俊林落下这步棋,应该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但是,夜郎古酒及郭广昌会知难而退吗?存量竞争的时代,后退就意味着出局,谁也输不起。汪俊林和郭广昌的“酱酒战争”或许才刚刚开始,值得持续关注。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12月 3日 16:15
下一篇 2024年 12月 4日 20:17

相关推荐

  • 丰田安全测试造假,日系造假为何频频发生?

    节点AUTO获悉,12月20日,丰田汽车与全资子公司大发工业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存在174项违规操作,括丰田汽车等其他公司品牌车辆在内的64款车型存在违规。同时,大发工业领导层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公众道歉,表示将停止所有汽车发货,并召回100多万辆汽车。 丰田副社长中岛裕树和大发社长奥平总一郎在发布会上代表丰田和大发做了道歉,奥平总一郎称“由衷道歉,责任在经营层”…

    2023年 12月 23日
  • 要下沉还是「宏大叙事」?星巴克陷入两难

    文 / 五行  星巴克又有人事调整了! 12月10日,《晚点 LatePost》独家报道,星巴克中国已任命杨振(Tony Yang)为公司 CGO(首席增长官)。这是星巴克中国首次设立首席增长官职位,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在竞争愈发白热化的中国咖啡市场,找到第二条增长路径。 确实,星巴克最近的财报数据不太好看:10月31日,星巴克发布的2024财年第…

    2024年 12月 26日
  • 吉利要做新能源时代的大众;AITO问界成新势力第一| 节点AUTO周报

    1、吉利要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大众 1月29日,在吉利控股集团的年会上,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表示吉利控股集团要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大众集团,这在汽车行业引发了热议。 吉利的底气在于好成绩。2023年,吉利总销量达到了168.65万辆,同比增长18%,超额完成了165万辆的销量目标,在内卷的2023年汽车行业中,是少数能够完成既定目标的车企之一。在刚刚结束的2024…

    2024年 2月 4日
  • 阿联酋新能源战略下的阿布扎比:为最后一滴油做准备

    文|伯虎财经 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在告别石油方面,一向充满紧迫感。 早在2019年,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就提到,阿联酋已经在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随时准备告别最后一滴石油。 不久,它就用实际数字证明了他们的行动效果:2022年,非石油部门GDP同比增长8.4%,首次达到阿布扎比GDP总量的50%。2023年一季度非石油GDP创9年来新高,达到5…

    2023年 10月 8日
  • 梅见拉着江小白走

    梅见要想在青梅酒赛道持续增长,除了在产品品质上下功夫,还要紧跟年轻人的时尚潮流与口味喜好,这样才能形成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

    2024年 6月 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