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饮料”的下坡路

文 | 巨潮 小卢鱼

编辑 | 杨旭然

“牲畜累了还知道休息,而牛马累了只会自己花钱买咖啡”,最近网络上流行起来的吐槽,不经意地给咖啡打上了“牛马饮料”的标签。

“牛马饮料”说法的流行,并不意味着饮料本身有什么问题,核心的原因还是城市白领对于自身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的不满,导致了对咖啡的迁怒。

普通人每天喝杯咖啡,实际上并不是很便宜的事情,毕竟十几块钱也能做很多事。但对很多咖啡品牌来说,他们同样没能从动辄二三十一杯的咖啡里赚到多少利润。中国咖啡市场9.9的价格战打了一年,库迪收缩、闭店,瑞幸则由盈转亏,就连星巴克的财报也不乐观。

咖啡行业在开店潮与闭店潮中,走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这时候再冒出来一个“牛马饮料”的名声,显然对行业来说是比较不利的。

01 规模

中国人口基数大,咖啡豆总消耗量与美国、巴西、日本等成熟市场相比,规模体量却相差三四倍。而且2022年中国人均年饮用咖啡数仅为11.3杯,远低于巴西的376.0杯、美国的288.9杯和日本的207.4杯。

一个咖啡渗透率较低而人口数较高的消费市场,反过来说也是一个增长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有瑞幸咖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例子摆在眼前,激励了众多创业者与投资者们竞相涌入这个消费赛道。

“牛马饮料”的下坡路

事实证明,中国咖啡行业规模增长速度确实很快。《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近三年来,中国咖啡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14%,2024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3133亿元,较2023年的2654亿元增长18%。

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也在增加,2023年中国人均咖啡年饮用数已经达到16.74杯,较2016年人均年饮用数9杯的数据近乎翻倍,即便同2022年相比这个数据也猛增了约46%。

消费崛起往往伴随着供应激增,毕竟2022年我国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每百万人拥有现磨咖啡馆数量仅为2.3家、1.4家和0.9家,三线及以下城市每百万人拥有咖啡馆数量仅为0.4家,完全有空间多开几家新店的样子。

瑞幸、库迪等连锁品牌,成为了过去两年两年中国咖啡门店数量疯狂增长的主要动力,GeoQ智图收录的15家典型连锁咖啡品牌,2023年开店数量达到18610家(其中8034家由瑞幸贡献),相对2022年开店增速高达252%。

连锁咖啡品牌之外,还有许多从茶饮跨界来做咖啡的品牌在积极扩店,比如茶颜悦色旗下的鸳央咖啡门店数已接近百家,7分甜创立的轻醒咖啡也快开了50家门店,沪上阿姨母公司创办的沪咖甚至达成了千店成就。

今年咖啡品牌的开店速度也是一点都看不到下降的意思,20家连锁咖啡品牌4月份新开门店1023家,同比2023年2月上升8.83%,环比2024年3月上升72.8%,门店总数已高达41583家。

新开的咖啡门店大多集中在白领聚集的写字楼附近,或者人流量较大的购物中心和居民小区,这些地方也同样是奶茶品牌喜欢聚集的地方。在竞争激烈的饮品赛道里,几乎没有什么品牌能独占好地段。

在连锁品牌高歌猛进、各显神通争夺市场的时候,各种小品牌和个人创业的咖啡店正在艰难的夹缝求生。

2023年中国新增注册咖啡相关企业近6万家,近一年倒闭的咖啡门店则有3.8万家,可以说很多小品牌和个体户都做了咖啡创业的炮灰,投资、加盟、选址、运营、品控哪一样都不简单,做咖啡店老板可能还不如打工人轻松。

咖啡创业这么难,总让人怀疑其实中国的咖啡行业早已供给过剩,消费数据看着还在涨,其实都是咖啡品牌烧钱补贴的功劳。

02 利润

咖啡并不是中国人的传统饮料,就算喜欢喝咖啡,这喜欢也掺杂了职场社交、文艺装逼等多种的因素。在这样的用户心智下,价格恐怕是比口味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后发咖啡品牌越想出头,就越不能回避价格战的问题。

瑞幸咖啡的价格本就比星巴克便宜且有大量优惠券补贴客户,其联合创始人陆正耀离开瑞幸后新创立的库迪咖啡,更是直接掀起了9.9元咖啡大战,并将瑞幸、Tims、肯德基等众多品牌卷入其中,让星巴克也不得不增加优惠的力度和频率。

“牛马饮料”的下坡路

美团餐饮数据显示,2022年人均20元以下的咖啡消费规模增速最快,2023年下半年咖啡价格战开始之后,许多消费者对咖啡价格的定位更是下调到10-15元/杯,直接逼近瑞幸等头部品牌对成本控制的极限能力。

瑞幸咖啡最近的财报中已经显示出价格战带来的压力,在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后重回亏损。根据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瑞幸咖啡当期营业净亏损为8320万元,自营门店的运营利润率也从2023年同期的25.2%下滑到7%。

星巴克的财报同样令投资人失望,截止今年3月31日公司实现营收85.6亿美元,同比下降2%,净利润为7.72亿美元,同比下降15%。财报公布当天,星巴克股价大跌15.82%,市值蒸发约1150亿人民币,创近四年来最大跌幅。

星巴克的问题来源于客户光顾频率和订单规模的减少,但认为自己还有进军县城等下沉市场的空间。瑞幸咖啡的问题则要更复杂一些,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下,本土咖啡品牌似乎很难维系市占率与利润率之间的平衡。

其实早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时候,瑞幸咖啡一边在淡季加速开店抢占市场,一边加大优惠补贴力度以应对库迪咖啡的挑战,虽然看似留住了客户的脚步,整体毛利率却比非价格战时下滑了9.3%,较价格战刚开始的三季度也下滑了5.7%。

毕竟咖啡9.9元/杯确实不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即便在巴西、越南这样的咖啡豆原产地,主打性价比的咖啡品牌价格也要13元/杯左右,瑞幸一开始高调迎接价格战,也只是想以9.9元款引流、靠15-20元款来盈利。

“牛马饮料”的下坡路

低价策略开始反噬后,瑞幸自然会收缩补贴减少失血,从全场饮品都可使用9.9元优惠券,到今年2月仅有8款产品可以使用,再到目前仅支持5款基础单品或加3元升级成超大杯。

然而尴尬的是,薅多了羊毛的客户们似乎并不能接受没有9.9活动的瑞幸,或者说对瑞幸的品牌定位没办法再调高了,这对瑞幸实现长期价值是非常不利的。

打响价格战第一枪的库迪咖啡,在淡季、补贴和加速开店的三重压力下,已经疲态尽显、后劲不足。联营商们也深陷亏损,开店速度明显放慢,原本“以低价换市场,打垮对手后再慢慢涨价”的美梦并不如想象中顺利。

03 增长 

对咖啡和奶茶品牌来说,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就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时时刻刻都有很多,而且永远都不可能“杀光”。这些品牌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做运营、做产品、开拓市场,但不可能同互联网公司一样做到垄断市场、赢家通吃。

在产品售价不适合调高的时候,咖啡、奶茶品牌想要做厚利润,还是得在供应链和加盟商身上动脑筋。蜜雪冰城早就在这一点上给同行们做出了成功的示范。

瑞幸在网络上常与蜜雪冰城“拌嘴”,但该学的也没少做。自2021年开启新零售合作伙伴计划,瑞幸的加盟店便在快速扩张,连续三年加盟收入呈现高速增长,2023年该业务营收突破 60 亿元,其中原材料收入占比最大。

瑞幸加盟店的收入会先进入公司总账户,从中收取原材料差价和毛利分成,其中毛利则采取分级抽成的方式,每月毛利8万元以上的部分抽成高达40%,可以说做的越好的加盟店给瑞幸的“贡献”就越大。

而原材料价差收入就要仰赖供应链的品质和效率,今年4月瑞幸在昆山投资1.2亿美元兴建的、年产能3万吨的新烘焙厂正式投产,一举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咖啡烘焙基地,和瑞幸开启第二竞争曲线的标志。

半年之前,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同样在昆山落成投产,总投资2.2亿美元,是星巴克在华最大的一笔咖啡生产和物流基地建设投资,标志着中国在星巴克全球各市场内率先实现 “从生豆到咖啡” 垂直产业链的规模化整合。

供应链全覆盖、高效化、本土化的能力,无疑是头部咖啡品牌保持竞争力的底牌,谁能把成本和质量控制做到极致,谁的战略纵深就更大。

对于非头部咖啡品牌来说,“咖啡+”可能会是突破重围、获得增长的方法。

例如西西弗书店就实行了“书店+咖啡”的复合式经营模式,增加了顾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机会,通过图书销售和咖啡、文创产品等业态收入获益,非书籍销售的收益甚至超过了图书本身,侧面证明了“咖啡+”的价值。

五年前才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市场的Tims,则靠着“咖啡+贝果”的双品类模式,逐步跑通了自己的差异化。

贝果有低油低糖、口味多样、适合咸口热食的中国胃等优点,Tims在发现贝果销售量和复购率都在持续增长后,就用贝果取代了原本作为“咖啡搭子”主打款的三明治和甜甜圈。

不过,要想在中国这个消费者偏好多变、喜新厌旧、精打细算的市场上长久生存下去,咖啡品牌们做好“咖啡+”的各种创新,只是基础课。

如何让打工人喝咖啡喝得心甘情愿,才是更重要的问题。毕竟,“牛马饮料”这个名号可实在太难听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5月 25日 15:29
下一篇 2024年 5月 25日 15:30

相关推荐

  • 晨光生物股价大跌,“元凶”是三季度业绩增速?

    此番股价大跌的原因,大概率要归咎到昨日晚间晨光生物发布的三季报预报。

    2023年 10月 11日
  • 小米15 Ultra、SU7 Ultra、米家中央空调Pro等高端新品重磅发布

    2月27日,Xiaomi 15 Ultra暨Xiaomi SU7 Ultra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领衔发布了小米15 Ultra、小米SU7 Ultra,以及米家中央空调Pro、小米最强AIPC办公本REDMI Book 16 Pro 2025等多款「人车家全生态」高端重磅新品,同时宣布小米SU7 Ultra量产版将于今年正…

    2025年 2月 28日
  • 黄牛掘金演唱会:三级代理囤票400万,单张最高溢价21万

    文|Tech星球  翟元元 线下演出行业,正迎来疫情后第一波消费高峰。 周杰伦、张杰、薛之谦、张韶涵、刘若英等明星歌手,先后官宣自己的巡回演唱会,摩登天空、开心麻花等机构各类音乐节、喜剧专场定档。有网友打趣道,“朋友圈里,一半的人在讨论演唱会,一半的人在规划去哪个音乐节”。 据Tech星球不完全统计,票务平台上现在全国范围内,大概有1000多场演唱会或LIV…

    上市公司 2023年 3月 27日
  • 淘宝“插足”,抖音和东方甄选终迎“第三者”

    文|雷达财经  孟帅 编辑|深海 风云突变的生意场上似乎没有永远唯一的朋友,即便是从抖音一路做大做强的东方甄选,也有一颗广交朋友的心。据36氪报道,东方甄选近期或将入驻淘宝直播,而其开播的时间最快或许就在这个月的月底。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其实在此次传出“入淘”直播消息之前,东方甄选就曾数次卷入“出抖”的传闻之中。尽管东方甄选频频出面否认与抖音平台不和的消息,…

    上市公司 2023年 8月 23日
  • 金种子酒,背靠华润,寻找“赚钱密码”

    众所周知,白酒企业很赚钱,几乎碾压绝大部分行业,平均毛利率能够超过50%。而很多酒企如“茅五泸”等知名品牌,赚钱能力更是惊人。似乎,做白酒生意,想不赚钱都难。 但事实并非如此,就像再好的学校也难免有“学渣”,并非所有的酒企都有那么强的盈利能力,甚至有的酒企可以连续多年亏损,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比如,已连续三年亏损的金种子酒。 好在,现在的金种子酒似乎终于看到…

    2024年 5月 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