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中报“关键词”:压力、挑战

招商银行中报“关键词”:压力、挑战

文 / 七公

难捱的“寒冬”,一再冲击着行长们的心理防线。

“坚持过紧日子,勤俭办行。”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建行中期业绩会上,建设银行行长张毅表示。

“坚持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价值,努力从微利时代的‘干毛巾’里‘挤出水来’。”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也在该行的2024年中报交流会上强调。

随着上市银行全部“交卷”,诸多迹象表明,身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持续下调,信贷需求不足、减费让利等复杂因素交织的宏观里,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早已远去。

“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历来被视为“优等生”的招商银行(600036.SH)也没逃过。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招商银行营收1729.45亿元,同比下降3.09%;净利润753.79亿元,同比下降1.38%。

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这都是一份差强人意的“成绩单”。但抽丝剥茧,也有一些细微的好转出现。

一、息差降幅有所收窄,但压力仍很大

众所周知,银行的创收手段有两个:一个是净利息收入,用放出去的贷款、做出去的投资的收益总和,减去拉存款支付的利息,即坐吃利差。

另一个是非利息收入,也就是常说的中间业务收入,比如代销基金、保险、理财,以及下属的基金公司、理财公司赚的管理费等等。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先看净利息收入。2024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1044.49亿元,同比下降4.17%,占营收比重缩小0.69个百分点至60.39%。

基于该项业务举足轻重的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对银行业绩的冲击还是挺大的。

深入肌理,又必然要归咎到净息差。近几年来,净息差快速下坠已成为行业内普遍的现象,由此显著制约银行的创收创利能力。

2024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净息差为2%,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0.23个百分点,与2024年Q1相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拉长视线看,2020年-2023年,招商银行净息差分别为2.4%、2.39%、2.28%、2.15%,划出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招商银行中报“关键词”:压力、挑战

不过,对比行业平均水平,招商银行的净息差仍处在“高位”。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

对于净息差的情况,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坦言:“上半年息差降幅虽然有所收窄,但压力还是很大。”

而在资产重定价的影响持续释放、供求关系变化,导致资产价格下降,使得总体收益下行;负债端存款成本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相对刚性,而且存款竞争日益加剧,“这一压力,接下来仍将存在。”

不过,他也认为,“招商银行净息差已经呈现两个积极趋势。”

《节点财经》总结了一下,即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招商银行净息差的降幅都在边际改善,同时,该行预计,如果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净息差预计明年会趋于稳定。

二、零售的钱也不好挣了

作为“零售之王”,招商银行在本期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84.96亿元,同比下降1.39%,对总营收贡献比为39.61%,同比提升0.69个百分点。

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83.28亿元,同比下降18.61%,是拉低非利息净收入的“罪魁祸首”。

进一步分析,则要落在代理保险收入、代理基金收入、代理信托计划收入三个细分板块。

招商银行中报“关键词”:压力、挑战

图源:招商银行财报

1)受保险市场“报行合一”降费效应延续,期内招商银行代理保险收入同比下滑57.34%至39.5亿元。

所谓所谓“报行合一”,即保险公司向监管机构报备的产品定价假设,包括费用假设等,应与保险公司实际经营过程中所实施的保持一致,坚决杜绝现金、实物奖励等”小账”。

这一规定旨在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确保其报备的假设运营成本与实际运营成本相符,避免谎报虚报,以消除行业隐患,防止系统性风险。

传导到银行端,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代销保险的佣金率降低,赚头缩水,进而使中收业务的承压状态。

2)由于基金降费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销量双双下跌,期内代理基金收入下滑25.35%至21.32亿元。

3)信托市场低迷,期内代理信托计划同比下降37.52%,仅为10.64亿元。

总的来讲,在市场调整、政策推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钱越来越难赚了。当然,这也整个行业的难题。

好在,因为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增加,特别是投资收益同比大增57.21%至194.99亿元,带动招商银行本期其他净收入达到301.68亿元,同比增长34.84%,也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不足,基本稳住了非净利息收入的局面。

关于下一阶段零售业务的发力点,招商银行副行长王颖表示,二手房业务是一个新发力点,小微贷和消费贷仍然是重要的品种。

三、风险管理的挑战在加大

业绩之外,外界更加关心招商银行的资产质量。

截至今年6月末,招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634.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48亿元;不良贷款率0.94%,较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均下降0.01个百分点,仍然是优秀、领先的一批。

但划分行业,报告期内,招商银行的零售贷款不良余额320.42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加了14.55亿元,同时不良贷款率0.90%,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其中,信用卡贷款不良余额163.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11亿元;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78%,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中报“关键词”:压力、挑战

图源:招商银行财报

另值得关注的是,建筑业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均翻倍增长,房地产不良贷款率有所压降,但仍处于较高位置,达5.12%,且期末不良贷款余额增长至173.96亿元。

此外,在个人住房贷款、消费信贷类业务、小微贷款、名单制行业等重点领域,期内招商银行发放的总贷款和垫款关注率和逾期率攀升尤为明显。

其中,关注贷款率从年初的1.08%增长至1.18%;逾期贷款率从1.19%提升至1.33%。

招商银行中报“关键词”:压力、挑战

图源:招商银行财报

针对上述情况,招商银行副行长钟德胜解释称,上半年公司的关注和逾期贷款有所上升是行业性情况,客观上是部分行业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流动性有进一步的压力,还款出现了一定的逾期情况。

钟德胜进一步补充道,当前的经营环境下,不确定性依然是存在的,风险管理的挑战也在加大。“根据我们当前进行风险排查和压力测试的情况来看,下半年我们有信心能够保持资产质量在稳定可控的水平。”

总的来说,不管是财报,还是业绩发布会,无一例外都透着压力和挑战,也是招商银行一再重申的“关键词”,而在下一阶段,行长王良表示,管理层将把继续保持住营业收入和利润降幅收窄以及积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作为努力的方向。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9月 13日 17:43
下一篇 2024年 9月 14日 12:34

相关推荐

  • 透视财报,华大智造的「击球区」出现了吗?

    穿透肌理,解码其基本盘和成长力

    2024年 4月 28日
  • 博时基金换帅,张东能否打好权益“翻身仗”?

    文 / 七公 来源 / 节点财经 又有一家万亿级头部基金公司加入行业“换帅潮”。 近日,博时基金高管变动引发市场关注。据媒体报道,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已确认调离,下一站将奔赴招商局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招商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现任总经理、党委书记张东为接替人选,目前正在走流程。 对博时基金而言,十年老将卸任,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一、江向阳卸…

    2025年 9月 28日
  • 重打价格战,这次瑞幸赢麻了

    文|伯虎财经 陈平安 今年二季度,瑞幸交出了一份堪称王炸的成绩单。 根据财报数据,本季度瑞幸咖啡总收入为62.01亿元,同比增长88%。令人瞩目的幅度自不用说,单单营收本身就超过长期霸占咖啡玩家榜一的星巴克中国,后者今年二季度净收入为59亿元,在咖啡市场的耕耘已经超过24年。 你可以说这样的成绩和规模有关,毕竟今年6月,瑞幸历史性的成为国内首家门店过万的咖啡…

    上市公司 2023年 8月 7日
  • 李书福新出一招

    文 | 巨潮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更名,不经意间勾勒出了李书福和吉利在汽车全产业链上的规划。 1月初,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吉利汽车备件有限公司,同时还增加了汽车配件批发、互联网销售以及新能源汽车销售等新业务。 大型整车厂布局零配件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但直接以集团名字命名,显示出吉利对零部件——或者说汽车供应链的重视程…

    2024年 1月 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