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连续六季度盈利,前置仓模式跑通了?

文|伯虎财经 灵灵

01 叮咚买菜实现连续六季度盈利

一季度,叮咚买菜发布了一份“相当喜人”的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叮咚买菜在该季度的GMV达到 55.3亿元,同比增长1.4%;营收50.2亿元,同比增长0.5%。同时在报告期内,叮咚买菜的毛利率为30.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的标准下,净利润率为0.8%,净利润为4148.2万元,是去年同期的6.8倍。

这也意味着,叮咚买菜已经实现连续六季度的Non-GAAP盈利。最新的季度财报,是对叮咚买菜盈利能力的进一步说明,也被认为是前置仓模式的“胜利”。

实际上,关于叮咚买菜与前置仓的这股春风,早在去年春天就已经出现。

去年情人节前夕,叮咚买菜发布了2022年Q4财报。

财报显示,叮咚买菜Q4总营收约62亿,较去年同期的54.84亿元,同比增长13.1%。相对于上一季度的59.4亿元,增长了4%。净利润4990万元,Non-GAAP的净利润为1.16亿元。

这意味着,叮咚买菜正式首次实现盈利,结束亏损之路。

2023年全年商品交易总额达到了219.7亿元,尽管环比有所下降,但在刨除疫情和经营区域调整的影响后,一些核心经营数据的表现远超预期。与2021年相比,叮咚买菜的整体客单价增长了23%,达到了72.1元。此外,华东市场商品交易总额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而江浙区域的商品交易总额及订单量也实现了同比增长超过8%。

2023年,通过开发自有品牌和平台“爆款”产品,叮咚买菜保持了较高的用户黏性和渗透率。财报显示,四季度自有品牌商品的用户渗透率已达73.6%。

回顾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模式,以及基于这一模式的“历险”,或许才能更加体会连续六季度的Non-GAAP盈利背后的重量。

02 叮咚买菜的前置仓历险记

2021年6月25日,每日优鲜率先开盘,成为“生鲜电商第一股”。这个第一股带来的“惊喜”是——破发。发行价13美元,首日开盘价每股10.65美元,收盘价9.66美元,市值蒸发超四分之一。如今,这家“生鲜电商第一股”已经轰然倒下了。

同年6月29日,叮咚买菜在美股上市交易,发行价每股23.50美元。当日开盘价28美元,收盘价23.52美元,很险地保住了发行价。

让市场“敬畏”的,正是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所选择的“前置仓模式”。

2017年,已经在上海创业将近5年的梁昌霖,前往一个叫大华锦绣华城的小区调研。他发现,小区很多业主都需要跑腿服务,而其中一半的订单是“请帮我到菜场买个菜。”

之后,梁昌霖创立了叮咚买菜,开始用前置仓卖菜。即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建立仓库,辐射周边3公里以内的区域,由总仓配送物品到前置仓,用户下单后,一小时内蔬果将被送到家。

“线下店起步快,但天花板低,一个生鲜店一天1万,一年只有300多万元。一个300平米前置仓,营收更高。按一天2000单计算,客单价60元,一年营收为4300万元,相当于一家四星级酒店,利润超过10%。”梁昌霖如是盘算前置仓的发展前景。

未来或许能够触达理想,但前置仓当下的挑战却也实实在在。

一方面,生鲜本身就是一个高损耗率的品类。由于农作物流通的距离,哪怕可以做到在产地直接对接批发商进货,也要按照物流原本的时间距离提计损耗,在到达目的城市之后,至少要进行两层分拣“城市仓储和前置仓储”,这些都会造成损耗。

另一方面,前置仓最大的成本是履约成本。要保证即时配送,要建仓储空间保证食材新鲜,工人分拣要快,运输还要用上大量的骑手去实现配送。2020年,叮咚买菜亏损20亿,与之对应的是20元/单左右的履约成本。

在前置仓的疯狂烧钱下,2022年7月,每日优鲜就被曝无法正常经营,引发大量投诉。与此同时,叮咚买菜也持续面临亏损。2019-2022年间,叮咚买菜净亏损分别为18.7亿元、31.8亿元、64.3亿元和8.07亿元。

2021年,梁昌霖将公司的战略重点从“规模优先”转变为“效率优先”,从零散的二三线城市退回到华东市场,开始了降本增效之路。

2022年,叮咚买菜开始撤销多城市的站点;到了2023年5月,它直接关停西南地区的业务和100多个站点;2024年1月30日,其还陆续撤掉了位于广深地区的38个站点。

规模收缩下,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叮咚买菜2023年第四季度总运营成本和支出为50.298亿元(约7.084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61.545亿元下降18.3%。

力控成本之余,叮咚买菜也积极探索自有品牌。2023年叮咚买菜率先推出“清洁标签”计划,倡导尽可能少添加或不添加。在这之前,叮咚买菜还上线了“营养选择”分级标识。

从目前取得的成绩可见,叮咚买菜的商品能力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目前,叮咚买菜已经上线了蔡长青、叮咚好食汇、叮咚王牌菜、拳击虾、叮咚大满贯等20多个自有品牌。其中,蔡长青2023年的GMV约8.4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了43%。

有人因此认为,叮咚买菜印证了前置仓模式的胜利。

03 前置仓的模式跑通了吗?

叮咚买菜的成功究竟能否意味着前置仓的胜利?伯虎财经认为,比较难。

一方面,叮咚买菜虽然实现首次年度盈利,但盈利水平仍然非常低。接下来,叮咚买菜可能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业内观察者认为,每日优鲜暴雷之后,市场围绕前置仓模式产生的质疑从未停歇。这份财报证明叮咚买菜已经解决了生死存亡问题,具备了在市场活下去的能力,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前置仓生鲜电商通过自身调整和探索,从而跑通模式实现正常盈利的可能。

对于叮咚买菜而言,未来如何保持持续增长,将是一个更重大的课题。

另一方面,前置仓模式的盈利艰难,过往已经有诸多活生生的案例。不管是每日优鲜的倒下,抑或是其他同行的消逝,都彰显着前置仓模式的盈利挑战。

“撅着屁股捡钢镚”,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曾如此形容前置仓模式。

更进一步而言,前置仓模式背后本质上是生鲜电商的艰难闯关。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盈亏平衡,88%亏损,7%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侧面说明生鲜电商高成本、高损耗、低客单价及利润的商业模式难以跑通。

眼下,叮咚买菜的春天,未必是前置仓的春天。但与此同时,叮咚买菜的成功盈利有望为生鲜行业、前置仓模式带来新的转机。

参考资料:

1、壹览商业:叮咚买菜,该考虑如何增长了

2、36氪商业:叮咚买菜连续6季度盈利,给生鲜电商打了强心针?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6月 3日 10:25
下一篇 2024年 6月 3日 21:02

相关推荐

  • 熊猫不走创始人跑路罗生门:创始人否认,员工9月被要求转签第三方公司

    文|奇偶派 光尘 编辑|钊 “如果他真的有意向有诚意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把钉钉群给解散了,让我们去仲裁呢?”上周末刚刚曝出倒闭风波的“熊猫不走”蛋糕店一名员工,在和奇偶派聊起公司倒闭时愤恨不平地质问。 3月16日,网红蛋糕店“熊猫不走”官方微博突然发布了一则消息,“大家好,我是熊猫不走的一名普通员工,3月15日,熊猫不走创始人杨振华失联,近千员工三四个月工…

    2024年 3月 23日
  • 良品铺子们成为了“松哥打虎”带货的流量密码?

    事到如今,我们不愿意看见“职业打假人”对付良品铺子这一套手段,下次再对待别的公司,也希望有更多良品铺子站出来,还自己清白的同时、积极主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让职业打假人牟取不当得利时,没有可乘之机。

    2024年 12月 2日
  • “母乳研究国家队”再传捷报!飞鹤牵头“十四五”重点专项获阶段性新突破

    5月25日,中国飞鹤发布国内首个应用型飞鹤母乳低聚糖(HMOs)全谱系结构数据库。HMOs具有调节免疫、帮助大脑发育、调节肠道菌群等重要功能,但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导致行业在检测分析与产品应用上长期面临挑战。飞鹤HMOs全谱系结构数据库突破了HMOs检测与辨认难题,经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专业评价,技术国际领先,开启了我国母乳精准分析新纪元。该数据库基于“十…

    2025年 5月 26日
  • 从旁观者到「上桌」 一大批女CEO正强势登场

    文 / 五行  来源 / 节点财经  一直以来,人们谈论商业传奇,C位总是属于“马云”“马化腾”“马斯克”们。他们是资本宠儿、技术狂人,是这个时代的商业偶像,备受追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商业舞台上的叙事正在发生变化——一批女CEO开始崛起。 今年年初,安踏集团时尚运动品牌群CEO姚伟雄功成身退,接棒者是一位年轻女将…

    2025年 2月 13日
  • 付费会员渗透难,腾讯音乐的触顶挑战

    文|新熵 晓伊  腾讯音乐此次营收同比正增长的到来,殊为不易。要知道,此前已连续四个季度出现营收同比下滑的态势。 11月12日,腾讯音乐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季度公司总收入达到70.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6.8%;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9.1%。 近年来,受到行业用户规模增速放缓、音乐短视频的强劲冲击…

    2024年 11月 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