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大王”严圣军,拿啥完成近千亿投资?

文|雷达财经 肖洒

编辑|深海

市值仅113亿元的中国天楹,又签下一个百亿大项目。

近日,该公司公布了一个总投资约169.5亿元的新能源综合开发建设项目,该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位于黑龙江安达市,项目新能源装机容量1.8GW,并配套建设重力储能等综合储能140MW/280MWh,绿氢装置规模10万吨/年等。

深耕垃圾焚烧发电多年的中国天楹,是由南通富豪严圣军实控的民营企业。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严圣军辞职下海,走上了创业之路。为了研发出垃圾焚烧技术装备,他长时间蹲守在密闭的垃圾仓中,忍受着恶臭和高温,研究垃圾发酵和垃圾成分特性。

2014年,中国天楹借壳中国科健上市,严圣军也多次登上胡润富豪榜。上市后,不管是在资本运作还是业务发展上,中国天楹都保持着“敢冒险”的行事风格。

比如,切入储能赛道后,中国天楹选择了较为小众的重力储能技术。而在最近的这笔投资签约后,这家公司凭重力储能已“撬动”近千亿元的投资规划。

然而,对于百亿市值的中国天楹而言,近千亿规模能否顺利落地,投资者颇为关注。财报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账面上货币资金仅1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以来,中国天楹营收承压,上市以来也仅现金分红一次。

“垃圾大王”严圣军

目前,中国天楹的大股东为南通乾创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严圣军、茅洪菊夫妇。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严圣军家族合计持有公司21.22%的股份。

在中国天楹登陆资本市场后,2015年严圣军、茅洪菊夫妇首次以36亿元身家登上胡润百富榜。不过至2021年最后一次登上榜单时,其家族财富降至30亿元。

根据公开资料,严圣军出生于1968年,博士学历,曾获南通市劳模称号,其首次创业要追溯到20多年前。

1997年,严圣军辞去公务员工作,创立了海安县海安赛特环保设备厂。天眼查显示,现已注销的这家公司注册资本40万元,三名自然人股东分别为严圣军、茅洪菊和严长城,公司经营范围为环保设备生产、销售、安装。

2000年,江苏天楹赛特公司成立,严圣军的创业初具雏形。当时这家百余人的小企业,主营业务为环保工程建设、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及相关设备制造。

2005年,国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发展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而后,严圣军把垃圾焚烧发电和环保装备制造作为公司的发展方向,并于2006年成立启东市天楹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据江苏工人报,严圣军曾自述创业的艰辛:当时他带领团队从欧洲重金引进了先进的机械炉排炉技术,但由于国内外垃圾类型和热值存在巨大差异,该技术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而为了研发出适合国内的垃圾焚烧技术装备,严圣军长时间蹲守在密闭的垃圾仓中,忍受着恶臭和高温,研究垃圾发酵和垃圾成分特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九个多月的攻关,严圣军带领团队终于设计制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炉排炉,一举打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依赖国外技术的局面。

有了自主创新的技术、设备加持,严圣军的事业由此走向新阶段。2014年,天楹环保通过借壳中科健这家手机制造商实现了上市,并更名为中国天楹。

上市后,中国天楹立足垃圾焚烧,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向全产业链布局。

据媒体报道,2015年公司买断了比利时WATERLEAU公司Energize垃圾转化能源技术,该技术是世界最先进的焚烧技术之一。2016年,中国天楹还分别在欧洲布鲁塞尔及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大举推广海外市场业务。

但最重磅的交易,非对世界环保巨头Urbaser的收购莫属。

2018年,中国天楹通过向26名交易对方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88.8亿元收购“江苏德展”100%股权,从而将这家全球固废龙头、总部位于西班牙的Urbaser纳入上市公司麾下。

2019年初,随着该笔交易的完成和之后Urbaser的并表,当年中国天楹营收由上年的18.5亿元暴增至186亿元,归母净利润由2.2亿元增至7.1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天楹的债务规模也同步膨胀,由并表前2018年的55亿元,变为2019年并表Urbaser后的356亿元,增长逾6倍。这也导致公司利息支出大幅增长,2019年和2020年的财务费用分别为5.6亿元、8.5亿元。

最终,这笔“蛇吞象”交易而来的资产,在三年后又被出售。根据中国天楹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以14.7亿欧元出售了Urbaser100%股权,并在当年10月份完成交割。

相比之前的收购作价11.5亿欧元,这次出售时Urbaser增值约3.2亿欧元,且不仅一次性帮助中国天楹回笼了大笔资金,还优化来了公司资本结构。

签下近千亿投资项目

告别了Urbaser之后,中国天楹又迅速将目光投向了储能赛道。

这同样能从2021年年报中看得出来,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美国 STERA 能源公司、天空塔(北京)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中国境内首个 100 兆瓦时重力储能项目战略合作协议。2022 年 1 月 30 日(北京时间),公司控股子公司 Atlas 与重力储能技术开发商 EV 公司签署了《技术许可使用协议》。

储能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一环,中国天楹希望以此为切入点大举进军新能源产业。但在多种多样的储能方式中,中国天楹押注了国内鲜有企业从事的重力储能路线,且技术正是来自上述和EV公司签署的《技术许可使用协议》,获取到后者的重力储能系统独家技术授权。

据了解,重力储能作为物理储能中的一种,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性能稳定,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参与重力储能的企业仅有瑞士的EV公司、英国Gravitricity、美国GravityPower和ARES公司寥寥几家。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市场上,中国天楹已凭借授权而来的重力储能技术,通过数次大手笔投资,签下近千亿的框架协议。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 2021年11月,中国天楹与如东县人民政府签署《新能源产业投资协议》,首次涉及到储能等新能源业务。

2022年9月,中国天楹又宣布了一个光储氢氨一体化项目,公司计划斥资700亿元,在通辽打造风光氢储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基地,具体包括风力发电6 GW、光伏发电4 GW,重力储能2 GWh,绿氢5万吨/年,绿氨30万吨/年。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去年9月,中国天楹子公司江苏能楹与右玉县人民政府签署100 MWh重力储能项目合作协议。10月,江苏能楹宣布计划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100 MW/400 MWh重力储能项目及相关产业;11月,江苏能楹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拟投建100 MWh重力储能项目。

今年4月2日晚,中国天楹再度公告新投资项目,公司与黑龙江省安达市人民政府达成合作,拟投资建设安达市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项目包括新能源装机容量1.8 GW(含风能、光伏等),配套建设重力储能等综合储能140 MW/280 MWh。另包括绿氢装置规模10万吨/年,氨装置规模3.8万吨/年,甲醇装置规模62万吨/年。

上述项目总投资约169.5亿元,实施主体为中国天楹全资子公司安达天楹。对于资金来源,中国天楹表示,项目分阶段、分期进行开发投资建设,除公司少部分出资外,还将引入保险资金、产业基金等多种途径的资金。

然而,目前中国天楹的账上资金并不宽裕。财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中国天楹的资产总计276.27亿元,货币资金仅17.97亿元,负债总额169.04亿元。

不难发现,如果算上未透露金额的项目,上述多个协议的总投资金额或已接近千亿。即便在引入外部资金的前提下,这也势必给公司现金流带来一定压力。

上市以来仅现金分红一次

2023年半年报显示,中国天楹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城乡综合环境服务、垃圾焚烧发电、环保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业务。

去年前三季度,中国天楹实现营业总收入37.55亿元,同比下降2.89%;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158.9%。

从业务构成看,公司大张旗鼓投资的新能源暂未带来太多实际性营收。去年上半年,公司的营收构成包括垃圾处理、环保设备及其他、城市环境服务,占总营收占比分别为47.28%、31.39%、21.32%。

拉长时间来看,自2021年以来,中国天楹业绩呈现出一定的压力。2022年,该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

此外,中国天楹曾因多年未分红被投资者诟病。据媒体公开报道,早在2017年,前任证监会领导在狠批上市公司不分红的“铁公鸡”行为时指出,有一家公司自1994年上市至今没有分红,被市场人士形容为“最抠铁公鸡”。

中国天楹的前身中科健于1994年上市,正好被媒体对号入座。而股民等到中国天楹首次分红,是在5年之后了,该公司2022年3月公布2021年年报时,宣布拿出2.39亿元现金来分红,也是公司上市以来的首次现金分红。

在年报中,中国天楹还表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9号-回购股份》的有关规定,公司2021年度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7.2亿元视同现金分红,纳入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加上此次披露的2.39亿元分配预案,公司2021年度实际拟分配现金红利共计9.59亿元,占2021年实际可供分配利润的155.83%。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中国天楹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61亿元,累计现金分红数额2.39亿元,分红率14.37%。

严圣军的千亿投资能否落地,中国天楹是否会提高分红?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4月 14日 14:14
下一篇 2024年 4月 14日 14:16

相关推荐

  • 博瑞医药董事长“试药暴瘦”言论被监管关注,康惠制药、百花医药也被警示

    文|雷达财经 章蕴琪 俞琛 编辑 | 深海 近期,A股减肥药板块大热,不少企业凭借尚在研发阶段的GLP-1类减肥产品就实现股价大涨,博瑞医药就是其中之一。 据中国证券报,在10月12日公司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袁建栋表示,其亲自试药,体重从91公斤降到76公斤,减重30斤。当时博瑞医药工作人员公开回应称,个体情况不能代表临床试验数据。 不过,在“董事长亲自试药”…

    上市公司 2023年 10月 20日
  • 万物新生(爱回收):Q3营收40.5亿元,实现GAAP层面全面盈利

    北京时间11月20日,国内领先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纽交所股票代码:RERE)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万物新生集团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4.4%。集团non-GAAP经营利润突破1亿元(经调整,剔除员工股权激励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及因收购产生的递延成本,下同),同比增长40.9…

    2024年 11月 21日
  • “80后清华学霸”接任总经理,200亿郎酒在下一盘什么棋?

    老牌酒企,新鲜血液。 作者 | 高清宇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茅台镇至二郎镇49公里的赤水河左岸,是中国顶级酱酒的核心酿造区,这里也是郎酒庄园的所在地。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郎酒品牌价值1436.15亿元,连续15年名列白酒行业前三名。 想要维持或追求更高的市场地位,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至关重要。领导班子是一个企业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动各项工作的“指…

    2023年 8月 30日
  • 茅台涨价,白酒走向何方?

    文|伯虎财经 灵灵 01 茅台提价,终端价格为何按兵不动? 贵州茅台提价了。自2023年11月1日起,上调贵州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这次调整不涉及产品的市场指导价格。 在过去十几年间,茅台曾数次提价。不同的是,这一次提价的间隔时间最久。 茅台曾在2006年、2009年、2010年、2012年和2017年底进行提价,其中,只有2…

    上市公司 2023年 11月 8日
  • 中国造船业,用资本运作应对繁荣

    文| 巨潮 小卢鱼 10月中旬,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多日的松发股份,发布了资产置换重组预案,计划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获得恒力重工100%的股权。 该公司将从原来的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蜕变成造船业中重要的民营机构。松发股份和恒力重工的实际控制人都是恒力集团的当家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此举也被视作恒力集团提升造船业权重的里程碑事件。 虽然全…

    2024年 10月 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