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超百亿,小鹏如何止“血”?

文|伯虎财经 安晓

“我们很快会开启一个强劲的产品周期。”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信心满满地说道。

最近,小鹏汽车发布新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小鹏总营收为306.8亿元,同比增长14.2%;但净亏损进一步扩大13.57%至103.8亿元;2023年Q4,小鹏营收为130.5亿元,同比增长153.9%,环比上升53%;净亏损13.5亿元,同比收窄42.9%,环比收窄65.3%。

整体来看,小鹏营收状况是在向好,但亏损依旧。

去年以来,小鹏交付量并不理想,尤其是Q1季度处于“蔚小理”中垫底状况。而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也愈发白热化,小米、华为地加速入局,致使行业价格战打得愈发激烈。

2024年,小鹏又能靠什么绝地反击,开启一个强劲的产品周期年?

01 卖一台车只亏7.3万,这是何小鹏“止血”的答卷

2023年,小鹏汽车真正迎来了何小鹏引领的2.0时代。

去年以来,小鹏管理层内部“大换血”,包括销售体系、汽车动力总成中心、自动驾驶中心等多个部门,其中包括两位联合创始人夏珩和何涛卸任,小鹏正式迎来何小鹏完全主导的时代。

去年9月何小鹏曾表示,“2022年小鹏上市公司的财报有12个高管,如今剩下来的高管只有2位”。不过,去年小鹏也迎来了新的“二把手”王凤英,曾任长城汽车总经理。

这份新财报,同样也是王英凤自证实力的答卷。

根据财报横向对比来看,小鹏多项核心经营数据正环比上升,尤其是毛利率。

财报显示,2023年,小鹏综合毛利率为1.5%,2022年为11.5%;2023年Q4,小鹏综合毛利率为6.2%,上一季度为-2.7%。

但纵向对比,小鹏毛利率水平是远低于去年同期的,尤其是亏损幅度正不断同比扩大。2023年净亏损同比扩大13.57%至103.8亿元,Q4净亏损同比收窄了但净亏损依旧高达13.5亿元。

这意味着,小鹏2023年的业绩是一季度比一季度的好,但对比往年其实处于倒退状态。

回顾去年,小鹏上半年其实都处于滑坡期,尤其是Q1交付量垫底。

2023年Q1,小鹏交付量18230辆,低于同期蔚来的31041辆,远不及理想的52584辆。Q2也业绩也不甚理想,仅交付23205辆。

整个2023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14.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6.7%,但并未达到公司既定目标。公司曾表示,“2023年原定交付量目标为20万辆,实际完成了7成。”

小鹏全年销量增长率也未跑赢大盘。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然而去年小鹏营收及毛利率业绩能环比上涨,这得益于下半年销量的拉升。

一年亏超百亿,小鹏如何止“血”?

2023年Q4,小鹏交付量为60158辆,同比增长171%,环比增长50%,突破公司单季交付6万里程碑。据了解,Q3期间小鹏推出了爆款车型G6,仅上市1个月订单数就超4万。

销量能大幅拉升的原因,也不止是爆款车型的推出,还有小鹏内部销售体系的变革。

去年,小鹏管理层“大换血”迎来了一员猛将王凤英,其对公司多个业务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销售层面,将全国两大渠道的销售大区撤除,调整为小区制。去年9月,小鹏还推出了“木星计划”放开经销商的加盟授权,将部分经营业绩不佳的直营门店转给经销商经营。

业内人士曾分析,“小鹏从直营模式向经销模式的转变,是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鹏汽车销售门店大增,达500家,覆盖了181个城市。

不过,小鹏整体毛利率还是不佳,在同行中处于较低状况。

小鹏在财报中披露,“毛利率下滑的关键原因,是由于去年促销力度增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以及对G3i和现有车型升级相关的存货拨备及采购承诺亏损导致。本财政年度汽车毛利率才产生2.4%的负面影响,如果剔除G3i等成型原因,汽车毛利率为0.8%。”

诚然,小鹏也被卷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中,为守住市场份额也不得不降低产品的价格做各种促销活动。下半年其销量拉升某种程度上讲也挽救了业绩,但也难挽回小鹏全年亏损高达103.8亿元的事实。

若按全年14.16万辆销量计算,去年小鹏平均每卖一台车也要亏损约7.3万元,全年汽车毛利率仅为-1.6%。

所以通过此次财报,可以看出在何小鹏的带领下带领小鹏是穿越了下行周期的,迎来了业绩回暖期间。但整体来看,小鹏仍处于恢复期,难言快速增长期。2024年,小米、华为等大厂又不断加码造车,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更激烈的“大乱斗”时代,小鹏又靠什么保住市场?

02 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启末位淘汰赛,小鹏准备好了吗?

今年,可谓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卷的一年。

除开“蔚小理”,小米、华为等大厂正不断加大造车筹码;不被看好的零跑汽车去年还以14.41万辆的销量跻身新势力品牌销量前三;加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取消,玩家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真正肉搏的时代到来了。

这也侧面证明出,小鹏没有去年上半年那样的试错机会了。

今年的小鹏,也一改去年被动防守找回销量的状态,转为主动进攻的一方。

何小鹏在春节开工信中表示:“今年是小鹏第十年,业绩实现要翻倍以上,组织要补充完成所有短板。”

具体数据上,2024年,小鹏的交付目标为28万辆,较2023年实现翻倍增长,但从对一季度交付指引2.1万辆-2.25万辆来看,接下来三个季度小鹏交付压力不小。

从财报电话会上来看,小鹏接下来将有这三大动作:

一:堆量,未来3年内小鹏规划新品车型约10款,将开启大产品周期。

电话会议上何小鹏表示,“未来3年将推出10多款全新车型,加上配套全球化的左舵、右舵车型和升级的改款车型,整个SOP的车型数量会达到近30个。”

去年小鹏靠主推G6爆款车型找回销量主场,今年X9是其主推的全新车型。不过,未来三年将上市十款全新车型,靠“量”去打接下来的“淘汰赛”,势必会进一步承压公司毛利率。

毕竟,产品的量要靠资金“堆砌”的,目前小鹏首次实现了全年经营现金流转正,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小鹏现金储备约为457亿元,但高达103.8亿元的亏损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停止,都会给小鹏接下来的大产品周期产生不小压力。

况且,小鹏的大产品周期还包括难商业化的飞行汽车。在小鹏新车规划中,包括了研发多年的飞行汽车,分为一体式与分体式两款车型。据了解,小鹏的陆地航母也已经开始路试,有望于2024年年底开启预定。但大家也知道,这类新科技技术的汽车落地都很困难,更难言商业化。

二:打造品牌矩阵,或推第二品牌“MONA”杀入10-15万智驾汽车市场。

开年信上何小鹏表示,“今年将在30万+级别和15万级别的平台上发布各自的第一款车。”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进一步透露,“4月北京车展期间,小鹏将正式推出10-15万级别的新品牌,首款车型将在三季度上市交付。”

这个新品牌极可能是“MONA”。

去年8月,小鹏收购滴滴智能电动汽车项目“MONA”。业内当时就猜测,“小鹏或打造第二品牌。”何小鹏也表示,“新品牌将致力于制造年轻人的第一辆AI智驾汽车,为用户带来创新的智能驾驶体验和极致的性价比。”

目前,小鹏主要产品集中在16万-30万价格区间,从新品牌10-15万的定价来看,小鹏是想打开新市场以找到新增长空间,但同样也意味着其将杀入一个更内卷的市场。

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2023年售价10-15万的车型销量占了整个市场份额的34%,广汽埃安、比亚迪、零跑等是该市场有力竞争者。

通过上述对新品牌的定位,小鹏是想靠一条“智驾与性价比”的路线来争夺新市场的蛋糕,但他似乎忽视了如何回本。

以G6为例,这是小鹏搭载的最新一代辅助驾驶系统 XNGP的车型,但起售价最低也要20.9万,定价10-15万级别的第二品牌又如何盈利且还要保持智驾体验与高性价比?

三:加大研发投入、补足人才。

不止是业绩要翻倍,小鹏还计划加大研发投入。何小鹏表示,“将在 2024年招聘约4000人,计划年度智能研发投入3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

然而,蔚来与理想在这此方面投入一直都比小鹏多。

财报显示,2023年,蔚来研发开支为134.3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24.1%;理想研发开支为105.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6.2%;小鹏研发开支为52.8亿元,较上年仅上升1.2%。

不管小鹏研发投入多还是少,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行业级爆款产品。

小鹏G6是爆过,但是靠低价吸引来的消费者。了解G6的知道,这是小鹏与特斯拉Model Y对标的产品,然而G6顶配版售价仅为26.79万元,特斯拉Model Y起售版为25.39万元。

近期,小鹏G6全系车型宣布限时降价2万元,特斯拉却还有涨价的自信,Model Y车型售价将上调5000元。

实际上,顶配的G6在配置上是高于Model Y的,但消费者更关心的是新能源车的稳定性与能耗,然而国产新能源汽车们相关技术其实都不如特斯拉的,G6对比Model Y的稳定性及能耗上也是如此。

因此销量上,Model Y能拿下去年全球汽车销冠且有涨价的自信,G6却只能一味降价来换市场,而这也是大多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通病。

总的来看,从去年的防守到今年的主动进攻,小鹏渐渐找回了自信与销量主场。但在2024年这场行业末位淘汰赛中,亏损拉大且毛利润偏低的小鹏注定比同行更难打。毕竟在只能“拼家底”肉搏时代之下,小鹏没有再踏错一步的底牌了。

参考资料:

1、虎嗅:疗伤一年,小鹏还是没能止血

2、中国房地产报社:鹏厂“老友记”落幕,小鹏汽车进入2.0时代

3、蓝媒汇:Q4交付6万台,小鹏稳了吗?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3月 27日 10:22
下一篇 2024年 3月 27日 10:22

相关推荐

  • 240亿元特别分红外,茅台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还透露了啥信号?

    文|陆玖商业评论 ‍‍‍‍‍‍‍‍‍‍‍‍‍‍‍‍‍‍‍继去年首次特别分红后,茅台再次落地了240亿的特别分红。 12月6日晚,贵州茅台召开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议题,则是同意实施回报股东特别分红,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240亿元。 作为A股的“信仰中枢”,茅台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A股市场的密切关注。今年截至目前,茅台已分红超595亿元,再…

  • 中国新能源车企,加速开向中东

    文  | 霞光社 李小天 编辑 | 刘景丰 这个地球上最不缺石油的地方,要搞新能源。 说出来都有点不可思议。但这的确是当下发生的事。 如果现在到迪拜、阿布扎比这样的中东大城市,每一个商场里,最拥挤的停车片区,一定就是电动汽车专用停车区。 “现在阿联酋每一个消费中心、写字楼、住宅楼,都配备了充电桩,且充电车辆来往不绝。而在大概两年前,商场里的充电桩还形同虚设、…

    2023年 8月 17日
  • 世界第一!阿里云PolarDB登顶全球数据库性能及性价比排行榜

    2月26日,在2025阿里云PolarDB开发者大会上,阿里云宣布PolarDB登顶全球数据库性能及性价比排行榜。根据国际数据库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官网披露,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以超越原记录2.5倍的性能一举登顶TPC-C基准测试排行榜,以每分…

    2025年 2月 26日
  • 重塑家庭观影标准,海信激光电视探索X1斩获艾普兰奖

    3月20日,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大幕。作为全球激光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海信携行业首发1000nits全屏亮度激光电视探索X1惊艳亮相。该产品凭借电影院同源技术、健康护眼等多维度卓越表现,斩获艾普兰创新奖,为用户带来沉浸式居家观影的新选择。 艾普兰奖作为国内极具公信力的产品评审体系,由AWE组委会主办,其评审维度…

    2025年 3月 20日
  • 停产裁员,广汽三菱何以至此?

    文|雷达财经 莫恩盟 编辑|深海 7月13日,“广汽三菱全员信宣布停产裁员”的话题冲上热搜。曾经被广汽和三菱砸重金扶持的广汽三菱,如今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其实在此次网传内部信引发关注之前,广汽三菱就曾数次传出停产的消息,甚至市场上还一度有广汽三菱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尽管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雄对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予以否认,但广汽三菱仍旧…

    上市公司 2023年 7月 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