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半只脚踏入纯电,MEGA能爆吗?

理想半只脚踏入纯电,MEGA能爆吗?

撰文 / 天玑

理想MEGA终于来了。为了给理想MEGA造势,理想和李想都费了一番心思,前有销量小目标,后有跳楼款设计,微博上一直话题不断。即便不是这款车的潜在车主,经过这一番预热,也很难感知不到它的存在,这已经在营销层面取得了胜利。

从实际配置来看,理想MEGA也确实对得起如此高的热度。

续航方面,CLTC工况下续航为710公里,具备“12分钟500公里”的5C超充能力。智能化方面,理想MEGA是理想的最强战力,不仅搭载了智能驾驶 AD Max 和由 Mind GPT 加持的理想同学,硬件上还使用了双英伟达 Drive Orin-X +激光雷达、高通骁龙 8295P 高性能版。驾驶方面,同时标配智能双电机四驱和魔毯空气悬架Max。这些配置都是标配,理想MEGA只有一版,售价是55.98万元。

除了配置,理想MEGA的外观设计在预热的时候也吸引了很高的关注,但是饱受争议。就在发布会的前两天,一张数辆理想MEGA并排停在地下停车库的照片流传于各个微信群。有网友评论“有点阴森森的”。有网友在观看理想MEGA发布会直播时发现,基本所有直播平台长期都无法发布评论弹幕。

理想MEGA的外观设计源于理想的两个目标,那就是把MPV的风阻系数做到和轿跑车一样,降低能耗,并创造一个引领时代的符号性设计。

从市场的讨论来看,理想MEGA确实达到了这两个目的,但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市场还关注一点,那就是理想的方法论,放到纯电和MPV赛道上,是否依然有效。

做纯电,理想没有续航焦虑吗?

科技圈对第一性原理推崇备至,李想曾经多次被人评价道“将第一性原理带入了中国汽车市场”。所谓第一性原理,可以理解为从事情的本质出发,通过理性推演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于已有的经验和假设。从理想ONE到理想L系列,理想都遵循着第一性原理。

理想ONE当初选择增程路线的初衷,是为了让车主没有补能焦虑。在当时,新能源汽车最基础的元素并非智能化,而是“新能源”。这里的新能源一方面指单次的续航里程,另一方面指的就是增程的优势,即补能效率接近加油。

理想半只脚踏入纯电,MEGA能爆吗?

所以,理想ONE和理想L系列都选择了增程路线,其他车企到2023年,也从质疑增程变为“增程真香”。2023年,理想的销量达到37.6万辆,是交付量最高的新势力,增程路线绝对是这背后的一大功臣。

不过,理想的成绩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基础,那就是在理想MEGA上市前,理想的所有车型都是SUV,而SUV是中国汽车市场中最不愁卖的车型。在2023年,SUV车型在汽车市场中的占比为47.8%,2022年为45.8%。

理想半只脚踏入纯电,MEGA能爆吗?

基于这两点,我们能看到理想确实把第一性原理应用到了中国汽车市场。那么,在纯电市场和MPV市场,这种逻辑是否依然有用呢?我认为这取决于一个前提,那就是超充的建设速度。

对于这一点,理想方面多次表示认同,并且表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会推出纯电车型。而从发布会和理想MEGA自身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理想自认为解决了。

“我们认为对于纯电车30分钟是及格,15分钟是满意。”李想的依据是,家庭用户长途出行的心理安全边界是,单次充电补能必须超过500公里,而我们进入服务区加满油的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包括上卫生间)。

因此,理想MEGA和宁德时代合作研发了麒麟麒麟5C电池,并配备了800V高压平台。理想MEGA搭载了总电量为102.7千瓦时的电池,CLTC 续航达到710公里,能做到“12 分钟充500公里”的充电速度。对比市场上的补能方式,这个速度虽然比换电(能做到5分钟以内)要慢一点,但已经足够快了,是新能源汽车补能方式的一大进步。

其实,制约新能源汽车补能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充电速度慢外,还有充电设施不够用。据统计,截止2023年12月,全年增量为338.6万台,桩车增量比为1:2.8。看起来,充电设施的数量基本跟上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节奏。

但是,充电桩资源的现状是公私、地域分配不均。在新增的338.6万台充电桩中,大部分是私人充电桩,它的规模是公用充电桩的2.6倍。同时,一二线城市里可建设充电站的场地已基本完成覆盖,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有很大的缺口。

目前,理想的公用超充桩数量是蔚小理中最少的。截止2023年底,小鹏拥有超过1100个自营充电站,截止2024年2月,蔚来拥有3714个换电站,理想目前拥有超349个超充站。

当然,理想也表示要加大超充站的投入,计划投入超过60亿元,建设超过5000个直营5C充电站,覆盖全国95%的高速和重要国道,采用加盟模式的充电站将于2024年大规模落地。

理想半只脚踏入纯电,MEGA能爆吗?

这其实是主机厂的常规操作,但很不“理想”,或者说这是理想最没有底气的一次。

回想一下,理想在前几年被质疑过于依赖增程时,理想的态度是什么?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李想偶尔会在微博上开怼。理想很清楚,是增程模式让车主告别了续航焦虑,而纯电赛道将理想和其他车企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说白了,这是先发者和后来者之间的竞争。

考虑到MPV一般以中长途出行为主,如果理想的公共超充站规模不够大,车主还是会有续航焦虑,麒麟5C电池和800V“英雄无用武之地”,希望理想能尽快让超充站的数量追上友商。

MPV需要混动还是纯电?

MPV车型可能不会对纯电车型有热烈的需求,腾势D9的表现其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现在,MPV市场的冠军是腾势D9 ,它分为纯电和混动两个版本,其中混动是销量的绝对主力。在今年1月,腾势D9 DM-i的销量为8030辆,腾势D9 EV的销量只有471辆,腾势的总销量为8501辆。腾势2023年的销量结构和今年1月是相似的,总销量是119182辆,EV的销量只有7035辆。

理想半只脚踏入纯电,MEGA能爆吗?

极氪009 和小鹏X9是去年另外两个MPV市场中备受关注的纯电车型,它们的销量表现也不算好。今年1月,它们的销量分别是704辆、2478辆。

对于这一点,理想其实上了个双保险。理想MEGA除了有超充,还有“家庭定位”,理想在发布会上直接在理想MEGA里放了一家人。

在理想MEGA发布前,理想仅靠三款L系列车型就做到了月销破5万的成绩,还实现了财务层面的全年盈利。这样的成绩,足以让那些担心新势力随时会倒闭的车主少操心了。

在2024年,理想的销量目标是80万辆。按照L系列的表现看,老款加新款的销量肯定会超越去年的37.6万辆。此外,理想今年还会发布一款售价在30万元左右的理想L6,理想给L6定下的目标是月销达到3万辆。

这样算下来,理想MEGA的销量任务应该是月销1万辆左右。纵观MPV市场,能做到稳定月销过万辆的车型是腾势D9、别克GL8,理想MEGA的目标足以让它排进前三。但正如上面说到的,目前的冠军腾势D9 ,绝大部分的销量都来自混动车型。

在年销量目标上,理想也上了双保险,除了推出新车型,理想布局了海外市场。目前,理想已经在迪拜启动了销售团队的组织工作,将于今年四季度开始在迪拜交付。

现在的理想足够优秀,理想MEGA代表理想正在从优秀向卓越发起冲击,希望理想能够跨越这条鸿沟。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3月 2日 00:00
下一篇 2024年 3月 4日 08:57

相关推荐

  • 微盟业绩回暖,SaaS业务未到花开时刻

    上半年业绩回暖或许让负重已久的微盟松了一口气,但微盟离真正走出泥潭还有不小距离。

    2023年 8月 17日
  • 1150亿陈建华范红卫夫妇,为何要牵手“土豪”沙特阿美?

    文|雷达财经 肖洒 编辑|深海 千亿“炼化茅”恒力石化,又有大动作。 4月22日,该公司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恒力集团与沙特阿美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正在讨论沙特阿美对恒力石化已发行股本百分之十加一股股份的收购,以及在原油供应、原料供应等方面的合作。 作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商的沙特阿美,算得上是A股市场的老朋友了。过去一年,这家市值超万亿美元的巨头,接连与荣盛…

    上市公司 2024年 4月 25日
  • 上海家化交出「刮骨」答卷:阵痛还是新生?

    文 / 七公  来源 / 节点财经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企业集中“晒收成”的季节,也是外界检验上市公司经营成色的“窗口期”。 近日,老牌国货代表——上海家化发布了2024年年报:营收56.79亿元,同比下降13.93%;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为-8.33亿元。 图源:上海家化财报 这是上海家化自2002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报告一出,随即遭到市场热议,正…

    2025年 4月 25日
  • 「气色」渐佳的哈尔滨银行,内里仍有「病灶」

    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自2022年起摆脱营收、归母净利大幅下滑的疲态,进入上行周期,哈尔滨银行的“气色”越来越好。 2024年,哈尔滨银行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资产总额9162.32亿元,较上年末攀升12.65%;营收142.4亿元,同比增长7.56%;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24.28%。 无论是营收的稳健,还是归母…

    2025年 4月 22日
  • 不卷了!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始「效能革命」

    互联网正在从粗放化规模增长迈入业务精细化运营的新阶段,人才带宽也随之变窄,开始从注重堆人头,变为发掘协同效能的提升

    2023年 2月 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