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完光伏巨头们的半年报,讲六个观点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翻完光伏巨头们的半年报,讲六个观点

截止到8月30日晚,光伏行业半年报披露完毕。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1、一体化的蜜月期,风险与机遇并存

一体化企业无一例外业绩都出现了强劲增长,就是我们去年说的“期货效应”。去年某些时候,还有大V反复宣扬硅料暴跌带来下游巨亏的假设,实际上显然从未发生过。

从组件出货来看,前四大巨头相差不大,除了J公司的N型产能较大提振出货来看有领先优势,其余三家差异不大。 T公司与Y公司进入前十,抢夺了市场份额,令组件龙头榜单重组。 美国超额利润延续,进入美国市场有效拉升单W盈利,致使企业间单W利润有所差异。

如何理解风险与机遇并存?

有人说怎么看待,组件单环节盈利走弱甚至亏损。组件大厂目前均是一体化企业,硅料、硅片、电池环节仍有较好利润,而一体化大厂为了维持市场份额,看重的是一体化盈利,而非单环节盈利。

其次部分大厂出口部分地区仍有超额利润,致使单环节整体利润仍然维持。即便是静态来看单环节是亏损,依然没有涨价,或延迟涨价,而致使专业化组件厂减少开工。

事实上,我们知道,今年N型电池放量,所有光伏企业都在加码N型产能。从而致使P型电池仍有超额利润,L公司甚至还破天荒的在本年度对外出货的电池。而N型电池受制于产能释放超额利润更足。但实际上,我们看到随着N型产能释放,包括大尺寸在内P型电池超额利润时代将终结,此外N型电池是否维持大P时代超额利润仍有待观察,致使一体化企业单W盈利蒙尘。

我在较长维度来看并不担心产能过剩对于盈利的冲击,短期会有冲击而且已经体现在财报上了。产能加码促使期货效应缩减,且组件环节顺价延后,龙头市占率少有下滑。但我们仍然看到,在年内降价潮之中,龙头企业体现出来的成本及市场优势正在拉大,如硅片环节。

那么机遇是什么?今年两大组件厂上调组件出货目标,另有两家一体化巨头的股权激励方案维持高位(或利润增速超50%或组件出货超35%)。T公司也在交流会中表达了对明年组件出货的乐观预期。并伴随一体化产能释放,利润会增加的趋势。整体来看目前一体化单W盈利,仍然处于常规水平。市场空间的迅速打开,值得按照PEG法修正估值。

2、储能长坡厚雪

今年逆变器与储能企业业绩分化明显。

巨头Y公司业绩大增,受益于渠道优势及全产品优势。

但某些逆变器和储能企业业绩大幅下滑或环比停止增长。主要因为欧洲趋于储能市场降温。哪怕是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的增速也有显著差异。比如在德国,意大利市场上表现尚好,但其他区域乏善可陈。

南非、巴西等地市场仍然高增,令部分逆变器企业高增。但整体来看,逆变器企业经历去年欧洲大爆发后短期业绩增速承压,诸多企业是拓展产业链条来维系短期增长势头。

但,我们强调逆变器与储能市场的调整并不是常态。储能市场未来是将与光伏本身并驾齐驱的市场,受制于储能时长的加码与渗透率的提高,储能时长未来增速仍将显著高于光伏本身,长坡厚雪。

3、胶膜行业分化明显

巨头率先实现利润回暖,在新型胶膜渗透率提高的背景下,产业竞争格局改善,龙头市占率企稳,盈利能力逐步恢复。但二三线胶膜企业盈利能力仍有待走出底部,但胶膜行业困反趋势也已十分明显。

4、设备企业估值下移明显

设备企业在上游大扩产中充分获得了业绩的增长或订单的增长,但肉眼可见的的估值下修。随着行业增速回归理性,且行业超额利润不复存在、资本市场新政影响,设备企业估值下移明确,但不失为一个机会。

5、专业化企业面临考验

一体化巨头L公司上半年电池对外出货3GW+,令市场大跌眼镜。T公司加速垂直一体化布局,加快全球组件网络的铺设,也是来源于其合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拒绝所致。

硅片仍然维持较好盈利,既是来源于下游需求旺盛,也是来源于下游“分散化”,在所谓供给冲击下仍然维持较好盈利及顺价能力。但未来随着一体化组件大厂硅片产能扩张,可能会对硅片盈利产生影响。

目前新增一体化企业硅片单W盈利5分钱,硅片两大巨头或0.5-1毛,差距仍有,但若打消一体化硅片扩张势头,利润将显著下滑修正至新企业亏现金成本。 虽然可能看不到这一状况,但这种趋势有可能发生。

未来一体化各环节都能做好的公司将显著受益,而不是比拼的是单环节效益最高。Q3组件顺价逻辑延后,便是一体化其余环节利润明显所致,最终比拼的仍然各环节加总后的优势。垂直一体化是挑战也是趋势。专业化企业将在长期复合增速下行后将面临压力(复合增速从50%下行至未来25%-30%)。

6、未来单W利润料将好于预期

从各家公司解读与产业趋势来看,未来市场空间偏乐观,单W利润或好于预期,但企业之间差异会拉大,从投小逻辑转变为投优逻辑。

展望未来,三季报将为重要的拐点:或行业拐点,或市场看清趋势。( 作者: 侯兵hoping )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9月 1日 21:06
下一篇 2023年 9月 1日 21:36

相关推荐

  • Temu狂飙的2023年

    文 | 霞光社 Yinting Hou 编辑 | 刘景丰 2023年,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在全球引发了热潮。除了ChatGPT,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北美等48个国家“狂飙”,也成为了全球一大热闻。 Temu成为2023年美国下载次数最多的iPhone应用,而统计信息来自Apple官方。 2023年12月12日, App Store全球编…

    2024年 1月 22日
  • 理想半只脚踏入纯电,MEGA能爆吗?

    撰文 / 天玑 理想MEGA终于来了。为了给理想MEGA造势,理想和李想都费了一番心思,前有销量小目标,后有跳楼款设计,微博上一直话题不断。即便不是这款车的潜在车主,经过这一番预热,也很难感知不到它的存在,这已经在营销层面取得了胜利。 从实际配置来看,理想MEGA也确实对得起如此高的热度。 续航方面,CLTC工况下续航为710公里,具备“12分钟500公里”…

    2024年 3月 2日
  • TikTok上的中国商品,老外买上瘾了

    文 | 霞光社 空集 拾贰 编辑 | 麻吉 在TikTok的全球影响力下,一些中国商品正实现销量的创纪录增长。 2022年底,TikTok发了其第五份“Year on TikTok”年度报告,概述了过去12个月TikTok平台上热度最高的创作者、视频内容,以及#TikTokMadeMeBuyIt标签下最热门的5大产品:食物切碎机、MAC Stack…

    2023年 6月 26日
  • 神秘富豪,接盘王健林

    文 | 巨潮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再度陷入现金流危机的中国前首富王健林,正在频繁出售旗下股权和资产,以应对猝不及防的燃眉之急,以及可能出现的年底珠海万达上市失败,而面临的巨额股权回购压力。 此时,一位神秘的80后商人挺身而出,以22.62亿元受让万达投资49%的股权。再加上万达陆续向东方财富老板娘陆丽丽、莘县融智转让股权以及减持股份,王健林暂时度过了危…

    2023年 8月 4日
  • 名创优品三季报点评:盈利持续向好,海外直营成亮点

    对于销售及分销开支的显著增加,节点财经认为市场并无必要过度担忧,毕竟当前名创优品处在扩张期,且品牌力仍需要提升,只要广告推广及IP授权开支能换来毛利率的提升,这个策略就是成功的。

    2023年 11月 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