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年扭亏为盈,诺辉健康打了谁的「脸」?

无论是宏观层面的β红利,还是微观层面的α收益,诺辉健康都丰厚充裕。真金不怕火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好公司迟早会兑现逻辑。

提前一年扭亏为盈,诺辉健康打了谁的「脸」?

文 / 八真

出品 / 节点资本组

被做空机构质疑财务造假不到一周,诺辉健康正式公布2023年中期业绩。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诺辉健康录得收入8.23亿元,同比增长264.6%,超过去年全年的7.7亿元;毛利7.4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85亿元,同比增长303%;经调整净利润6130万元,2022年同期则为经调整净亏损1.06亿元。

这意味着,诺辉健康首次实现过去12个月经常性盈利,且较之前预期目标提前一年实现盈亏平衡。

于此同时,诺辉健康也在8月21日下午的媒体沟通会上,针对“做空报告”中“压货创收”、应收账款高企等问题,做出一一回应,并强调这份报告在非公开渠道传播,截至目前没有在任何公开媒体、媒介上发布,甚至没有任何落款和联系人。

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妨抽丝剥茧,去伪存真。

提前一年扭亏为盈,诺辉健康打了谁的「脸」?

囤货盈利?实则商业路径差异

“做空报告”称,诺辉健康通过不断压货方式,营造九成虚假销售收入,“根据我们善意推算,诺辉公司2022年全年实际销售额为7695万元,与其公布的7.65亿相差9倍”。

若吃透吃准诺辉健康的商业模式,就不难发现该说辞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诺辉的产品既是严肃医疗产品,同时也兼具消费医疗属性。”诺辉健康董事长朱叶青曾表示,这是产品成为爆款的重要原因。

某种程度上,“兼而有之”的属性决定了诺辉健康的变现路径有它的独特性,并能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现实中,大部人看到医疗产品的时候,往往遵从“最好的销售渠道在公立医院”的传统认知,进而推算整体收入,但对诺辉健康来说,这显然是极不准确的。

据节点财经了解,诺辉健康已经获批的三款产品常卫清、噗噗管(结直肠癌筛查)、幽幽管(幽门螺杆菌筛查),均已率先在医院、消费医疗、体检中心等领域落地,但由于产品的迥异,不同渠道收入的贡献不太一样。

提前一年扭亏为盈,诺辉健康打了谁的「脸」?

 

就以明星产品常卫清为例,其在2023年上半年收入增幅超560%,其中,公立医院销售带来收入共1450万元,占医院渠道收入比例仅为5%;各类民营医院和诊所、私立医院反倒是出货主阵地,创造的收入量占到医院渠道的95%。

提前一年扭亏为盈,诺辉健康打了谁的「脸」?

原因很好理解。作为一款技术先进,理念超前,可居家使用的产品,常卫清旨在让人们便捷、舒适地接受检测,提前知悉未来的健康隐患。

由此,也对它的用户群体提出一定要求:有早筛意识,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属于癌种范畴的高风险人群。

比起普惠、大众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私人诊所等中高端医疗机构的定位无疑更契合,依从性更好。

截至6月30日,常卫清累计准入民营医院、社区医院、诊所和门诊部近1000家,累计准入公立医院近300家,又以浙江省进展最为迅速,已准入公立医院51家,包括40家三级医院。

此外,消费医疗也是诺辉健康销售的主力渠道,2023年上半年贡献了常卫清收入的43%、噗噗管收入的66%、幽幽管收入的78%。

目前,诺辉健康在消费医疗(DTC)渠道主要采取To B—To C模式。

提前一年扭亏为盈,诺辉健康打了谁的「脸」?

区别于医疗渠道中药品调配权几乎由医生掌握,消费医疗渠道则由隐性刚需驱动B端,诸如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互联网平台、连锁药店等,把检测盒子送到用户手中。

比如,诺辉健康自2021年起和平安集团合作,陆续在几年间,和后者旗下的平安健康、平安寿险、平安财险、平安银行等主体达成全面合作,由对方帮忙引流、筛选、获客,并给他们的高净值客户提供服务,共同打造了一个纳入噗噗管、幽幽管产品的惠民保创新体系。

所以,诺辉健康的商业路径从一开始就打破“医疗产品最好的销售渠道在公立医院”的思维桎梏,也凭借多元的销售渠道,斩获更多收入增长机会。

提前一年扭亏为盈,诺辉健康打了谁的「脸」?

应收账款高企?源于“回检”模式的长链路

“做空报告”提及诺辉健康应收账款高企,试图佐证其“囤货盈利”的事实。

经节点财经分析,这其实又是一处因对经营逻辑缺乏深度研判,导致理解偏颇的地方。

审视任何公司的财务数据,都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不能脱离业务割裂空谈,更不能不顾及产品特性、销售策略、运营机制、供需关系、收付款方式等,一叶障目。

一方面,医疗产品,尤其针对医院渠道,通常涉及到繁琐的审批手续和冗长的核准流程,尤其是在销售量庞大、交易复杂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结算周期。

另一方面,不同于众多C端产品,只要卖给用户,就算完成销售,就可以确认收入,常卫清属于“售后回收”,即患者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常卫清,只有把检测样本寄回公司的实验室,实验室出具了检测报告后,相关渠道方才能跟诺辉健康结算,才能确认收入,而且这个程序由德勤的审计师在每年的财报季,盖章定论。

2023年上半年,常卫清完成检测服务的收入为4.72亿元,占其收入比重的96%,较2022年中期提高9个百分点。

提前一年扭亏为盈,诺辉健康打了谁的「脸」?

故而,像“做空报告”里说的靠堆积库存形成收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样一来一去的“回检”结构,也在有形中大大拉长诺辉健康的回款时间,其账期短则90天,长则180天,直接推高应收账款规模。

2023年上半年,诺辉健康的应收账款达到9.66亿元,相较去年底的5.84亿元增长70.54%,但对照264.6%营收增速,应收账款的增速又慢了很多,说明公司加大了应收账款的核销力度,实际的资金回笼速度在不断提升。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整个早筛行业,囿于业务模式的特殊性,销售前置,收入格外后置,账期普遍都在150-200天之间,更甚者,有些公司基本接近于250天左右,比如贝瑞基因,就曾因227.85天的账期遭证监会问询。

横向对比,当下诺辉健康90-180天的账期在合理范围内,且优于同行水平。

而从账龄结构看,2023 年上半年,诺辉健康 0-90 天账期的应收款大约 5.48 亿元,占比大约57%,较2022年同期的54%有所改善,公司预计未来12个月-18个月争取实现现金流转正。

提前一年扭亏为盈,诺辉健康打了谁的「脸」?

三重逻辑,重估早筛龙头

业绩高速增长固然是诺辉健康的亮点之一,但就资本市场而言,投资者更关注预期。

事实上,技术壁垒+独家品类+竞争格局的三重底层支撑,叠加蓝海赛道簇拥的广阔前景,早筛龙头已然夯实未来的成长力。

首先,诺辉健康开发出针对中国人肠癌特点的筛查产品——常卫清,该种无创、无痛、非侵入的基因检测技术:通过分析粪便中的遗传物质(粪便DNA),常卫清可以检测出直径1厘米以上进展期腺瘤和肠癌病灶,及时发现早期肠癌基因突变,从而比医院确诊早5年发现肠癌,拥有很高的原创技术壁垒,并在产品矩阵逐渐丰富的进程中,创新力持续外溢,加速业务条线新陈代谢,以致源源不断地正向循环。

提前一年扭亏为盈,诺辉健康打了谁的「脸」?

目前,诺辉健康的在研产品有宫证清(宫颈癌)、苷证清(肝癌)、易必清(鼻咽癌),以及泛癌种早筛早诊队列 PANDA 研究项目等。

其中,宫证清已经完成基线入组,正式进入三年随访期,预计2026年完成整个前瞻性筛查临床研究,2027年有望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也就是说,多癌种布局,至少在3-5年的中短线,诺辉健康的储备还是比较充足的。

提前一年扭亏为盈,诺辉健康打了谁的「脸」?

其次,因诺辉健康专属专利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技术而诞生的常卫清,可谓独家品种,既能解决胃肠镜排队的痼疾,又能消释高龄患者和敏感群体的麻醉风险等。

通常来讲,独家就代表着稀缺和价值,随着癌症早筛概念在中国普及,消费者教育深入,常卫清将迎来快速放量。

再者,就市场格局而言,常卫清不仅是迄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中国首个,也是唯一的消化道癌症早筛产品注册证,唯一进院的早筛产品,被列入肠癌筛查指南,而其它都是辅助诊断的证书,不能用作诊断标准。

仅此一证,常卫清现阶段就足以坐拥强势地位,把众多竞争对手挡在门外,而遵循经济规律,这种强势的地位还会朝着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演进,助力公司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综上,无论是宏观层面的β红利,还是微观层面的α收益,诺辉健康都丰厚充裕。真金不怕火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好公司迟早会兑现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于媒体沟通会次日,即22日早盘,诺辉健康股价高开超3个点。很显然,不惧短期波动,资本市场依然看好诺辉健康的长期价值。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1)
上一篇 2023年 8月 23日 16:22
下一篇 2023年 8月 23日 18:52

相关推荐

  • 美年健康要靠AI,再造美年?

    就在明天(4月15日),美年健康AI应用新产品——“健康小美”数智健管师将内部试运行。节点了解到,这是国内首款健康管理AI机器人。 这是一款什么产品? 据节点获悉,用户可以在上传个人生活习惯、运动情况等信息后,一键生成适配自己的健康管理计划;也可以基于个人健康数据、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获取专属的体检、预防方案。 简单理解,这是一款24小时在线的健康AI顾问。…

    2024年 4月 14日
  • 单车刺客来了,共享神话破灭?

    文|新熵 王思原 编辑|伊页 继共享充电宝悄悄成为“价格刺客”后,共享单车也有步入后尘之势。 近日,关于美团、哈啰等共享单车平台假期涨价一事引起热议。据不少用户反映,在扫码用车时会弹出一条价格变更提示称,“当前城市单车服务价格为:法定节假日起步价1.8元(含15分钟),时长费1.0元/15分钟;其他时段起步价1.5元(含15分钟),时长费1.0元/15分钟”…

    上市公司 2024年 4月 14日
  • “羊了个羊”们熄火,中重度游戏王者归来

    文|Tech星球 陈桥辉 不可否认,这两年来,小游戏成为了游戏行业中最亮眼的一个细分领域。无论是《合成大西瓜》,还是今年年初爆火的《羊了个羊》,都将小游戏推向了新的高度。 然而,近段时间开始,这种高光再次被中重度游戏所淹没。近3个多月来,包括腾讯游戏、字节游戏、米哈游等,都推出了爆火的中重度游戏,涉及开放世界、射击等领域。 比如,字节朝夕光年旗下的《晶核》上…

    上市公司 2023年 8月 17日
  • 路特斯上市首份财报:去年交付6970辆汽车,毛利率高达15%

    近日,路特斯公布了其赴美上市后的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2023年,路特斯营业收入为6.79亿美元,2022年该数值为955.7万美元。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为3.61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环比增长92%。 节点财经看来,之所以营收大涨,得益于路特斯首款纯电生活用车Eletre在去年第四季度生产和销售的扩大。去年,路特斯全年交付6970辆汽车,其中电动车型占…

    2024年 4月 12日
  • 金种子酒,背靠华润,寻找“赚钱密码”

    众所周知,白酒企业很赚钱,几乎碾压绝大部分行业,平均毛利率能够超过50%。而很多酒企如“茅五泸”等知名品牌,赚钱能力更是惊人。似乎,做白酒生意,想不赚钱都难。 但事实并非如此,就像再好的学校也难免有“学渣”,并非所有的酒企都有那么强的盈利能力,甚至有的酒企可以连续多年亏损,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比如,已连续三年亏损的金种子酒。 好在,现在的金种子酒似乎终于看到…

    2024年 5月 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