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掘金演唱会:三级代理囤票400万,单张最高溢价21万

文|Tech星球  翟元元

线下演出行业,正迎来疫情后第一波消费高峰。

周杰伦、张杰、薛之谦、张韶涵、刘若英等明星歌手,先后官宣自己的巡回演唱会,摩登天空、开心麻花等机构各类音乐节、喜剧专场定档。有网友打趣道,“朋友圈里,一半的人在讨论演唱会,一半的人在规划去哪个音乐节”。

据Tech星球不完全统计,票务平台上现在全国范围内,大概有1000多场演唱会或LIVEHOUSE举办在即。

报复性消费在演唱会上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周杰伦作为演唱会“卖座之王”,即使公布了包括天津、海口、呼和浩特、太原、香港在内的5站19场演唱会,粉丝们还是一票难求。每次门票开售日都能形成一种现象级奇观:秒罄。其中香港站门票开售当天,7场14万张门票一秒售罄。每次因为门票一秒抢光而迅速冲上微博热搜。

不止周杰伦演唱会叫座,其他如张杰、薛之谦等明星演唱会,很多场次也处于门票售罄状态。明星效应屡屡应验,举办演唱会城市周边酒店价格也连带着一起水涨船高。

每一场明星演唱会,既是粉丝的集体狂欢,也是黄牛的职业高光时刻。业内传闻,周杰伦演唱会点歌位已经被炒至21万元。一张票面价格2000元的内场票,几经倒手后被炒到2万,价格飙涨10倍。即使原本面值最便宜的看台票,也有几百到千元幅度的上涨。

硬币的另一面却是,粉丝抢不到的门票,散落在小红书、闲鱼、微博、微信群等各个社交平台上。“黄牛”的春天,跟着演唱会的复苏一起到来了?

主办方,或为“第一手黄牛”

作为明星演唱会天花板之一,周杰伦今年演唱会门票难抢程度再创新高。很多网友吐槽,购票页面都没看到,再刷新就显示售罄。上百万人表达出想去现场的意愿。在票务平台大麦小程序上,截至发稿,周杰伦太原站演唱会想看人数是154.2万,海口站130.6万人想看,呼和浩特站也有84.2万。

正规授权票务平台一票难求,但小红书、闲鱼、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到处是倒手转卖门票的身影。“黄牛”卖家们一个个化身为买了又因为距离或其他非可抗因素去不了的粉丝,坚称自己非“黄牛”,只有单张或两三张连座门票。加价几百元,甩卖。

在“黄牛”的推波助澜下,周杰伦演唱会门票很快被炒到离谱的价格。原本900元的看台票溢价成2000多,内场第一排更是炒到2万以上。

主办方也曾煞有介事地出面正式警告“黄牛”。3月13 日,周杰伦演唱会主办方发布公告称,对于部分未授权平台出现高价兜售的“黄牛”行为,希望涉及以上违规操作的平台在收到《公告》后立即停止上述行为,并即刻关闭相关销售通道。但公告似乎并没有起到震慑作用,倒票行为依然泛滥。

“黄牛”们除了通过人海战术抢到的票,其他要多少有多少的门票从哪儿来的?

从事票务工作3年的吴鑫告诉Tech星球,现在演唱会一般是会放出大部分的票,有部分票特别是VIP票会留给合作方和主办方,30%的票给到工作室,很多票务售出的票就是主办方给的。而从主办方流出的票,已经加过第一次价,“因为主办方也要赚钱呀,演唱会的开销从普通票里根本拿不回来”。

票务公司进行第二次加价,距离舞台更近的VIP位置,票务一般默认是卖五位数。票务卖一张门票赚100-300元的差价。今年演唱会爆发,一名兼职票务人员一个月差不多能挣3000元。

同属于加价售票,票务平台与“黄牛”之间也存在严重的鄙视链。票务公司会与“黄牛”做明显切割,强调自己的正规军身份。交易流程是用户先付订金然后补尾款,定金支付也有一定比例。中途如果想中止购票通常预付的定金可以全额退款,另外公司有正规营业执照。

“黄牛”们则处于鄙视链底层,鱼龙混杂,没有这么多基本的行业规范。他们更随意,更多套路,有时候可能一票多卖,即一张票卖给好几个用户,有时候手里根本没票空手套白狼。

主办方与票务、“黄牛”共同促成了一场演唱会的溢价。在吴鑫看来,举办一场演唱会很多时候并不赚钱,甚至会亏很多。主办方需要在挣钱与粉丝购买力上做平衡。太贵的门票粉丝们也不太愿意买单。

如果赶上明星不卖座,票务公司也需要承担很大风险,吴鑫称,他此前真的见过某明星签售会票务工作室卖不出去票,打折销售也没卖出去。

所以,反而是演唱会里的灯光舞美更赚钱,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三级代理,囤票400万

门票到了“黄牛”手里,价格弹性就很大,造富故事也由此而来。

明志自称三级代理,从业时间长达10年,不仅销售各个明星演唱会门票,还倒卖各种音乐节、话剧、电影首映礼、微博之夜门票。

他与主办方之间,隔了一层二级代理。从二级代理手里盲盒式拿票,各种票价都有。每经过一层黄牛代理,价格就要翻番。像周杰伦演唱会香港站1380元的内场随机票,在明志那里溢价卖4500元左右,涨价幅度达3.3倍。

上游“黄牛”的挣钱门路不止于此。倒卖门票加价空间有限,他们延伸出一条比卖票更赚钱的方式:招下级代理。黄牛体系像极了分销模式,上级需要通过不停地发展下线才能挣到钱。击鼓传花一样把门票价格炒得越来越高。

成为明志下级代理,需要交给他一笔5800元的代理费。然后他会以底价将各类演出门票给到下级代理,代理们可以自行加价销售,溢价多少完全就看个人能力。不过,明志称,不会跟下级代理承诺给出的票比市场上其他同类票价格更低。自主加价权全在上游代理手里,越是下游的代理,议价权越低。

代抢票也是上级代理在招募的对象,他们会招募想做兼职的学生为他们抢票,抢到一张周杰伦门票,费用是300元起。没有门票可以抢的空档期,可以去抢茅台、手机。“代抢”原则就是什么抢手,就抢什么。

“黄牛”们那里也总结了一套确定性比较高的经验。哪些明星演唱会值得做,哪些明星演唱会门票保值。要看粉丝基数大的,有消费能力的明星,通常周杰伦、陈奕迅、张学友、刘德华的门票是保值的,微博之夜也有倒卖价值。明志称,他从上级代理那里9500元拿的微博之夜门票,转手卖了13500,一天卖了5张,净赚2万元。

从业十余年,明志感慨,最挣钱的时期是淘宝兴起的时候,大家都在淘宝上买票,那时候他一年能挣100多万。疫情三年,线下演出几近暂停,没有门票买卖,他开始转向特效药,后者利润空间更大,“一个月收入顶半年”。

今年疫情结束,演唱会井喷,他开始重操旧业,最叫座的周杰伦演唱会,他跟其他三个合作人一起每人出资100万,囤了400万的门票。在他的手下,有800多个下级代理帮忙兜售门票。“你把它当成主业也行,当成副业也行”,明志称,把卖票当成主业的上游黄牛,承担的风险也会更大。一旦卖不出去,票就有可能砸在手里。目前100万投入,他个人收回了60-70万左右的成本。

散装“黄牛”:票务系统神经末梢

上游“黄牛”门槛最高,因为需要更大的财力提前囤票,下游“黄牛”门槛比较低,更多是散装,个体户,不需要承担囤票风险,找到买家再从上一级“黄牛”那里拿票交易就行。

下游“黄牛”像毛细血管一样最终触达各个粉丝用户,使得门票从主办方流出最终完成了交付。

下游“黄牛”也有一颗发展下级代理的野心。没有拿票优势的他们,代理费也不敢要价太高,只收上游黄牛5800代理费的零头。“黄牛”小白告诉Tech星球,他的代理费是688元,成为他的下级代理,他会手把手教引流,卖票给客户,终身有效。

“黄牛”师徒化的具体流程是,他会发引流指南给下级代理,一般是微博、小红书、闲鱼这些平台,老客户一般都在微信,那代理就需要每天发朋友圈。到了依靠朋友圈维系客户的阶段,就证明一名合格的“黄牛”已养成,是一名成熟的代理了。

代抢、代拍人员也随时可能摇身一变成为“黄牛”。原本专业代抢只帮忙抢票,只收事先约定好的代抢劳务费,通常300-500元不等。但抢票难度系数比较大,人工抢票又比不过专业工具。小红书上,有粉丝晒出自己的抢票神器,花1500元就可以抢到心仪的门票。代抢人员的生意就不太好做,抓瞎的概率比较大。所以这类人群很容易转战成为下级代理“黄牛”,如果有买家跟他们咨询抢票,他们以自己的谈判技巧说服买家从他们那里直接买票,因为当代抢+门票价格超过从他们那里直接拿票的价格,买家自然就改变交易方式。

代拍小西向Tech星球透露,之前她主要是做代拍+票,现在因为演出增多,门票需求量特别大,代拍就暂停了,只卖票。

几经倒手后,门票价格上涨500-1000元左右。像薛之谦门票内场位置,票值1717元的区域,随机分配价2250元,指定位置价格会更高,需要2500-2700元。张杰演唱会门票,内场1680元票价,现在卖2600元。周杰伦门票,则“贵得发光”,看台票(500、600、700、900元四档)溢价1000元,内场票(1000、1400、1700、2000元)价格更高,差不多都要1万元起。

演唱会门票最挣钱的角色集中在一二级代理,下游“黄牛”加价空间小,后者更挣钱的来源是周边。一位票务告诉Tech星球,门票不挣钱,最赚钱的是周边,特别是签名照。签名照价格夸张程度也是不遑多让,票务称,一张成本几元钱的的签名照可以被炒到几千元。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黄牛,黄牛问题差不多属于多年行业顽疾。行业人士认为,“黄牛”泛滥成灾,某种程度也是主办方背后纵容的结果,甚至主办方就是票价上涨的主要推手之一。“黄牛”并非无法根除,国外音乐人已经身体力行,the Cure乐队不仅拒绝采用动态定价(即根据需求调整票价),还规定门票不可转让。之前因为门票收费过高还专门退还部分费用给粉丝。

爆火的演唱会,终究,还是追星粉丝最后买了单。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3月 27日 23:53
下一篇 2023年 3月 27日 23:53

相关推荐

  • 杭州AI六小龙,北京海淀「一群龙」?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过了农历年,全国的招商办都在发愁。 “你们怎么就招不来梁文锋?”某地招商办主任发出了如此怒吼。招商专员们也是无可奈何,“现在去哪招人工智能企业?” 焦虑像潮水,一浪高于一浪。 以杭州为核心,这波招商焦虑症候群正在向南,往广东传开,同时向北,让北京也有了竞争的实感。 深圳似乎是率先感受到“卷”的城市。 …

    2025年 3月 1日
  • 爆火的Sora,摩拳擦掌的出海人

    文|霞光社 麻吉 编辑|刘景丰 一年前AI智能涌现的场景又重现。 2024开年,Sora就引发了全球科技圈的集体躁动。 当地时间2月15日,OpenAI发布最新视频生成模型Sora。根据OpenAI描述,Sora可根据用户输入的简短文本指令,生成长达1分钟的高清视频,并创建具有多个角色、特定类型的运动以及准确的主题和背景细节的复杂场景。 让全球受众感到惊叹的…

    2024年 2月 23日
  • 硅片新贵,困在负债里

    文 | 财经无忌 白嘉嘉 “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光伏企业退出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财务脆弱的、技术不够领先的、早期品牌通道不够完善的企业可能会首先受到伤害,能否在洗牌过程中活下来是存疑的。” 今天看来,隆基绿能(601012.SH)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在SNEC光伏展期间所说的这段话更像是“挥动屠刀之前的预告”。 6月30日,隆基绿能官方发布的价格信息显示,…

    2023年 7月 5日
  • 从一个阿里巴巴到N个阿里巴巴

    文|零态LT  安舆 编辑|胡展嘉 互联网最大组织变革在24岁的阿里内部轰轰烈烈展开。 2023年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 其中“1”是阿里巴巴集团,在此之下,设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以及多家业务公司。每家公司均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

    2023年 3月 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