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零售
-
“新”国货@2023:质疑、回归与转机
文|潮汐商业评论 “我是真爱买国货,上到冰箱电视洗衣机,这样的家电大件儿,下到日化洗护用品,这样的日常小件儿,统统首选国货品牌,也只考虑国货品牌。”此时此刻,Grace正与大家分享着自己的“国货消费观”。 在她眼中的国货代表着有品质且价格实惠,性价比更高。显然,对国货有着同样印象的也并非Grace一人。 通常情况下,一些做工精心、品质良心的国货产品会被大家…
-
加盟亏损启示录:1000万开21家便利店,成了最后悔的投资
文 | Tech星球 翟元元 大型商超接连倒闭,不少人认为便利店的春天来了。 便利店并非新物种,自1992年,711在中国内地开出第一家便利店,便利店业态便正式拉开帷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全国便利店数量接近30万家。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便利店门店数量约27万家。 近30万家便利店中,其中数万家便利店为加盟店。跟咖啡、奶茶…
-
“香喷喷”的烘焙行业,为什么有六成门店活不过两年?
文|财经无忌 白嘉嘉 平均存活时长32个月,近六成门店在两年内倒闭——这是一组有关烘焙行业的统计数据。 在今年,烘焙行业更是迎来了“至暗时刻”。 不论是2021年横空出世的新中式烘焙双子星——墨沫点心局、虎头局·渣打饼行,还是克莉丝汀(01210.HK)这样陪伴了消费者十数年的老品牌,都陷入衰退,甚至传出消息破产清算。 其中,虎头局创始人被供应商和拿不到工…
-
为什么电商与店商都在搞低价?
文 / 电才 “洗手液变成了硫磺皂”、“化妆品从sk2直接跳水到muji”、“原来夏天买一堆裙子,今年只买了两件”…… 这是网友对身边消费降级现象的调侃。看似是一种调侃,实则是消费观念的微妙转变——从原来追求“多与贵”变为当下追求“少与实用”。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一书中对这一消费理念有详细的描述,她称:“断等于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等于处理掉…
-
中国乳企的下半场
我国乳企的品牌价值,强势的产业链地位都使得其拥有极为宽广的护城河。
-
逃离酒店“刺客”的年轻人:50元抢洗浴中心过夜,景区周边城市订房
文|Tech星球 林京 “我眼看着,酒店价格从190涨到了上千元”,为了避开热门景区,晓雨特地选择了一个小众城市,还是未能逃离酒店“刺客”,最终订下一家距离景区较远的酒店。 如晓雨一样,年轻人社交平台上,比起旅游路线攻略,他们今年开始在各个OTA(在线旅游平台)上对比酒店价格,精打细算旅游开支。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叠加,8天的长假让公众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旅…
-
童装生意,没有春天?
文|潮汐商业评论 Lisa假期回老家见到侄女后,就一直对这个漂亮可爱的小朋友心心念念,假期结束后,还时不时想要买点礼物寄回去。 不过,“没想到小孩的衣服还真不便宜,竟然比大人的还要贵”“买什么牌子好呢,怎么好像没听过小孩衣服有什么大品牌啊?”Lisa不禁发出了疑问。 随着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除了教育、医疗,吃穿无疑是儿童消费中的重点项目。 “吞金兽…
-
东鹏饮料三季度业绩向好,但隐忧仍在
东鹏饮料想要做出第二曲线,务必要补足研发投入与品牌打造上的功课。
-
穿山甲,能不能成为字节跳动的秘密武器?
不过,如果仅仅在电商领域通吃,并不能体现穿山甲更多的独立性,未来,如果进行跨行业突破,或许,穿山甲也需要更多玩法。
-
亚玛芬上市,安踏关键一役
亚玛芬IPO,安踏的新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