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系「三杰」,浙商银行为何掉尾了?

浙系「三杰」,浙商银行为何掉尾了?

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浙系“三杰”:宁波银行、杭州银行、浙商银行。从财务表现来看,浙商银行已经落在了后面。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浙商银行实现营收332.4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31亿元,降幅5.76%;实现净利润76.6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2亿元,降幅4.15%。

相较之下,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都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双增答卷:前者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91%、8.23%;后者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9%、16.66%。

站位行业角度,2025年上半年42家A股上市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0.8%。

同处民营经济发达、信贷资源丰富的江南,浙商银行怎么跑输大盘,还掉尾了?

01 浙商银行为何掉尾?

对于业绩“双降”,浙商银行在近日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做了详细的解释和回答。

《节点财经》梳理,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主观因素。

浙商银行行长助理侯波表示,“年初做预算的时候,我们基于整体内外部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我行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主动调低了资产、营收以及利润增长的目标。”

二是净息差掣肘。

“整个行业的净息差还处于一个下行的通道,所以量不抵价,利息净收入是有所下降的。”

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已经从2020年末的2.1%降至2024年末的1.52%,并进一步降至今年二季度末的1.42%,且有继续下探的趋势。

多家银行的掌门人亦在公开场合传递出类似信号:净息差承压但趋势可控。

具体到浙商银行身上,2021年—2024年,净息差分别为2.27%、2.21%、2.01%、1.71%,跌幅逐年扩大;本期为1.69%,较去年全年收窄2个BP。

浙系「三杰」,浙商银行为何掉尾了?

同时,浙商银行坦言,息差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三是非息收入不如去年给力。

“去年整个市场行情比较好,国债收益率以下行的态势为主。而今年上半年是震荡行情,而且是偏上行的态势。所以非息收入较去年的上半年也有所下降。”

简单解释,炒债这次没赚到大钱,对业绩的支撑力度减弱了。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浙商银行录得非利息净收入102.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35亿元,降幅12.33%。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2.93亿元,同比下降17.64%;其他非利息净收入为79.09亿元,同比下降10.66%

02 细看资产质量

“当前我行继续把化解风险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计提减值和加快风险处置,充分体现了本行着眼长远,夯实基础的决心。”就外界关心的不良资产问题,浙商银行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潘华枫强调。

此前,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三年来,浙商银行始终把风险化解作为头等大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化解和处置风险,成功地卸下了历史包袱。”

体现在财报上,浙商银行资产质量有所改善: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255.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51亿元;不良贷款率1.36%,比上年末减少0.02个百分点。

浙系「三杰」,浙商银行为何掉尾了?

图源:浙商银行财报

拉长时间轴,浙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20年末的1.53%降至2024年末的1.38%,连续4年下降。

细分地看,截至2025年6月末,浙商银行公司贷款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其他行业不良贷款率高居不下,分别为6%、2.77%、1.41%;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也是值得警惕的信号,较上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至1.97%。

且本期的关注贷款达到470.37亿元,比2024年末增加25.49亿元;关注贷款占比2.50%,比2024年末扩大0.1个百分点。

浙系「三杰」,浙商银行为何掉尾了?

图源:浙商银行财报

通常来讲,关注贷款是最有可能转化为不良贷款的。浙商银行该项指标的变化,暗示其不良贷款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在危机,后续资产质量或承压。

若以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这两位“老乡”为“镜”,截至2025年6月末,二者的不良贷款率均为0.76%,浙商银行仍有长足的进步空间。

另外,《节点财经》注意到,浙商银行抵御风险的资金“安全垫”明显变薄:截至2025年6月末,其拨备覆盖率169.78%,比上年末下降8.8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31%,比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浙商银行通过调节拨备释放部分利润,对盈利起到支撑作用。

03 内控仍是大问题

在2024年的业绩发布会上,谈及浙商银行高管频繁涉案被查的现象,陆建强直言不讳,称“穿越了风雨,懂得了正和严的重要性”。

但从2025年收到的罚款数量、罚单金额来看,浙商银行难言穿越风雨,内控仍是大问题。

今年初,因为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信贷业务不规范经营、资产池业务未纳入统一授信管理等15项违规行为,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被罚1680万元。

但这张天价罚单似乎并未让浙商银行警醒,其在后续不断遭监管重“打板子”。

没多久,浙商银行杭州分行、重庆分行,又因存贷挂钩、员工异常资金往来等问题,总共被罚240万元。

整个第一季度,浙商银行累计被罚没金额超1900万元,单季罚没金额已经盖过2024年全年约1364万元的总额。

进入二季度,情势仍在延续。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至今,浙商银行总计罚款金额接近3000万元,在股份行赛道“遥遥领先”。

此外,自2019 年以来,浙商银行的高管生态持续震荡:先是上海分行原行长顾清良“落马”,接着董事长沈仁康、副行长张长弓、产融副总裁徐兵、董事会秘书刘龙等任陆续爆出“失联”。

去年,新任行长张荣森被带走,萧山分行行长李旻、合肥分行行长李洋紧随其后“出事”。

今年,浙商银行外部监事高强,宁波分行行长姚伟标被传“失联”,一连串震荡让浙商银行成了业内茶余饭后的高频话题,也暴露出该行严重的内控漏洞。

对浙商银行来说,虽然取得了些许短期进步,但前行之路依然挑战重重,亟需夯实风控根基,重拾市场信心。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9月 2日 21:48
下一篇 2025年 9月 3日 22:25

相关推荐

  • 安踏&奥运:运动品牌与中国体育的双向奔赴

    观安踏,正是这样的一个样本。它与奥运,与中国体育的双向奔赴,将伴随着巴黎奥运会的跑、跳、投、走,继续前行。

    2024年 6月 12日
  • 商米科技IPO之前,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提及商米科技,很多人并不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随处能看到商米科技的产品,它就是支付宝刷脸支付、“碰一下”背后的企业。 据港交所近日披露,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节点财经》获悉,这并非商米科技首次IPO,2021年商米科技曾在上交所开启上市进程,但上交所在两轮问询中对…

    2025年 7月 2日
  • 珠江钢琴,迎来暴击

    文 | 巨潮 小卢鱼 编辑 | 杨旭然 哈尔滨的爆火,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座亚洲唯一的“音乐之都”。然而在云端或现场体验过后,人们就会发现无论是街头表演还是音乐厅里的交响乐,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距离普通民众的生活似乎还是太遥远了。 即便是在国人心中有着特殊情结的钢琴,也开始逐渐脱离大众视野。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乐器行业的需求转弱,库存压力持续上升。叠加…

    2024年 1月 22日
  • 修一次赚三次,啄木鸟维修「围猎」年轻人

    文 / 二风   来源 / 节点财经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维修服务平台「啄木鸟家庭维修」(以下简称‘啄木鸟’)的维修乱象。央视记者调查表明,啄木鸟存在严重高价维修、对维修师抽成比例过高等系列问题。 在3·15晚会曝光后,重庆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执法人员,会同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迅速抵达啄木鸟家庭维修办公地点,立即开展调查…

    2025年 3月 16日
  • 大涨60%又回落,优必选怎么了?

    3月7日,“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09880.HK)开盘继续昨日涨幅,大涨约60%,但随后大幅回落至跌6%。截至收盘,该股报204港元/股,当日微涨0.59%。 去年12月29日,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成功登陆港股主板,成为年内最后一支上市新股。 去年优必选上市时,可谓星光熠熠。在优必选的身后,集结了一支庞大投资队伍。不仅有柳州、重庆、珠海、杭州、九江等多…

    2024年 3月 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