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亏了8亿,雍禾自己也“脱发”

3年亏了8亿,雍禾自己也“脱发”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过去几年,伴随消费升级的带动,医美大赛道里跑出了植发这个垂直品类。俊男靓女们对发量的关注,让地铁里充斥了大量植发机构的广告。一众竞争者中,雍禾医疗(以下简称雍禾)借风而起。

风光无限的2021年,雍禾拿到了历史最佳业绩,营业收入直奔21.69亿元,但好景不长,此后的连续两年时间中,雍禾都没有突破这一历史峰值。

而更令人关注的是,雍禾的股价也一路下跌,从当年开盘最高的15.85港元一路下行,时至今日,每股已经跌到1.17港元。市值也从86.31亿港元跌到6.15亿港元。

就在日前,雍禾公布了2024财年的财报,在长达2年的亏损后,雍禾仍未走出亏损阴霾,去年又亏了2.27亿元。

如今,资本市场的故事不好讲,雍禾何时才能植出更强韧的“头发”?

01 连续三年,累计亏了8亿

早在2020年的一份研报显示,中国脱发人群超过2.5亿人。

一年后,背靠2.5亿人都饱受脱发困扰的市场,雍禾风光上市。这一年12月,雍禾以每股发行价15.8港元成功上市,股价一度最高涨到了18.9港元。

但自从上市后,雍禾业绩同股价一样,一路下滑。2021—2023年,其营收分别为21.69亿元、14.13亿元、17.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亿元、-0.86亿元、-5.46亿元。

也就是说,上市后的雍禾,在长达两年时间里亏了近6亿。

这一局面并未缓解。

近日,雍禾发布财报,2024年其营收为人民币18.05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为-2.27亿元。

雍禾的营业收入略有增长,但却仍未走出亏损的阴影。连续三年,雍禾已经累计亏了8亿。

3年亏了8亿,雍禾自己也“脱发”

但从客户端看,雍禾的客户人数确实有了一定的提升。

过去一年,在雍禾接受植发手术的人数共59655人,这个数据相较于上一年同期增加16.3%,植发医疗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3.3亿元。即便如此,雍禾还处在亏损中,赚的钱都去哪了?

获客成本可能是最大的原因。

02 获客成本拖垮业绩

拖累雍禾的是销售及营销成本。

拉长时间来看,雍禾的销售及营销成本一直相对较高,从2021年到2023年,这一笔费用分别为10.73亿元、7.67亿元和10.44亿元,约占总营收的49%、54%和59%。

相应地,雍禾的毛利率也在不断降低。从2018年到2021年,雍禾的毛利率都保持在70%以上,但此后,其在2022年的毛利率降至61.8%,2023年为56.1%。

雍禾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2024年,其销售及营销成本降到了9.02亿元,同时,毛利率提高至60.08%。虽然略有所提升,但是成本仍然是雍禾难以止亏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然,这不仅仅是雍禾一家所要面临的挑战,新生董事长张通在3、4年前就曾表示,新生的获客成本已经达到了人均5000元,占整体成本的40%左右。

如果一单植发生意按照2万元计算,那么仅仅是获客成本就要减去四分之一,这还不包括日益增长的广告费用以及人力成本。

高昂的营销成本,却并未培养出消费者的复购习惯。一方面,植发这件事并非高频消费,消费者体验一次如果有效,短期内不会复购;另一方面,如果首次体验不佳,更不会续费同一家机构的其他相关项目。

对于雍禾们而言,培养一个第二增长曲线,就十分必要了。

03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从雍禾当前的服务看,目前,其提供涵盖植发、医疗养固、常规养护及其他配套服务的一站式毛发医疗服务。其中,医疗养固正是雍禾想要培养的第二条臂膀。

3年亏了8亿,雍禾自己也“脱发”

财报显示,2024年,雍禾养固的收入占营收的24.7%,较上一年的21.8%有略微提升,过去一年中,雍禾已经在上海、广州、深圳开设8家史云逊健发机构。但对于雍禾而言,这个业务并没有呈现较为明显的支撑作用。

与“一锤子买卖”的植发手术不同,医疗养固业务会为雍禾带来回头客。但从声量和品牌看,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在雍禾植发北京门诊,消费者在咨询植发时被建议先进行“养固发”。“咨询师告诉我,养固发是对头皮进行养护,减少脱发才是治本,如果实在没效果还能进行植发手术”。但是,每次近千元的养固费用,加之三百多元一瓶的洗发液,一年下来的价格同样不菲。“如果没效果,还不如直接植发”。

植发、固发效果的考量之下,还有疼痛管理、术后修复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雍禾。

2024年,雍禾扩张速度边际放缓后,利润端的修复相对明显一些。但现阶段的雍禾,费用端压力依然较大。未来,想要实现业绩反转,仍需苦练基本功,植发是个需求,但能否成为长期刚需,需要雍禾下苦功了。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4月 3日 20:12
下一篇 2025年 4月 6日 21:23

相关推荐

  • 深度内容和IP「双轮驱动」,触发搜狐的「增长极」

    其实内容行业的每一次变革,搜狐都没有缺席过。面对不确定的内容需求,搜狐的认知很明确,“提供价值”就是一切。

    2024年 5月 29日
  • 停产裁员,广汽三菱何以至此?

    文|雷达财经 莫恩盟 编辑|深海 7月13日,“广汽三菱全员信宣布停产裁员”的话题冲上热搜。曾经被广汽和三菱砸重金扶持的广汽三菱,如今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其实在此次网传内部信引发关注之前,广汽三菱就曾数次传出停产的消息,甚至市场上还一度有广汽三菱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尽管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雄对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予以否认,但广汽三菱仍旧…

    上市公司 2023年 7月 19日
  • 网吧2023:热闹回来了,电竞战歌起

    文|潮汐商业评论 大年初四下午,人民公园附近尚未恢复往日热闹,上海网鱼电竞负责人崔潇瀚驱车前往位于人广世贸商场的网鱼电竞。 与广场上三两路人行色匆匆相比,门店显得忙碌异常,前台的服务叫单声响个不停,员工忙着拿单子、做饮品,大厅内也坐满了人,充盈着敲击键盘、游戏连麦的声音,看在眼里的崔潇瀚第一感觉就是:“网吧消费真的已经复苏了。” 这样的场景同样也出现在上海、…

  • 陈航回归,叶军离职,钉钉变阵

    文 / 二风  来源 / 节点财经  陈航回归,叶军离职,这场人事变动揭示了阿里巴巴在AI时代的战略重构。从规模导向到价值导向,再到AI驱动,钉钉的战略转型折射出整个企业服务市场的变化。 7月14日,钉钉前CEO叶军(花名:不穷)正式离职,结束了他在阿里巴巴18年的职业生涯。据搜狐科技,叶军本人确认了自己离职的消息:“先休息,放空,放下。…

    2025年 7月 20日
  • AI编程再突破,文心快码发布行业首个多模态、多智能体协同AI IDE

    6月23日,百度AI开放日举行,百度智能代码助手文心快码迎来重大突破。百度副总裁陈洋现场发布了文心快码独立AI原生开发环境工具——Comate AI IDE,是行业首个多模态、多智能体协同的AI IDE,首创设计稿一键转代码,模型已接入文心4.0 X1 Turbo,开箱即用,为国内企业和开发者打造高效、智能、安全可靠的AI IDE。目前,百度每天新增的代码中…

    2025年 6月 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