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水牛」向东流

一江「水牛」向东流

文 / 三生 

“爱在深秋”,你感受到了吗?

面对过去一周的A股,就是一个字,中信证券已经替我们喊了:干!

一江「水牛」向东流

五个交易日,沪指总共涨了12.81%,市场的热情已经彻底被点燃,上交所直接被干宕机了。

9月27日上午开盘不久,沪市股票包括上证指数,在10点多到11点多的一个小时左右时间内,都几乎横着不动,仿佛心电图停止跳动。沪市买不进去,疯狂的散户转头狂买深市股票,创业板指在宕机的一个小时内,从5%飙升只8%,并在收盘时收获一个涨停板,全天涨幅达到惊人的10%。    

一江「水牛」向东流

9月27日全天,上证指数上涨2.88%,深成指上涨6.71%,A股全天成交1.46万亿元,创下3年来的新高。如果没有上交所上午和下午的宕机,这个交易量无疑将更高。

不只是A股,中概股也纷纷迎来暴涨。阿里、拼多多、京东、百度、爱奇艺、腾讯音乐、哔哩哔哩等均涨幅接近或超过10%;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超10%。而且,不只国内投资机构,大摩、高盛等外资也纷纷看好中国股市,对冲基金大佬高呼“要买一切中国资产”。

对很多空仓的股民来说,垂死病中惊坐起,大A已然买不起,拍断大腿者不乏其人。那么,这波来势汹汹的行情,真的就代表开启牛市了吗?

01 内外结合,史诗级利好

先看行情为什么会突然启动。    

外部环境,就是美联储终于憋不住了,9月份宣布降息50个基点。全球流动性的阀门已经开始松动,而且降息幅度超过了大部分市场人士预期的25个基点,让全球资本有了溢出的冲动。

内部环境上,就是“王炸”级别重磅利好政策的集中释放。

9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重磅政策,主要包括利率、地产、创新工具等三个核心方向,以及中长期资金入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值管理等资本市场政策。

其中,央行宣布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最为重磅:第一项工具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是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对此,央行行长潘功胜明确表示:“只要这个事儿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我觉得都是可以的,是开放的。”

第二项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潘功胜对此也做了表态,“如果这项工具用得好,可以再来3000亿元,甚至可以再搞第三个3000亿元,都是可以的。”

众所周知,股市要上涨,流动性必须充裕,放水才有牛市。央行这一次绝对是“诚意满满”,“水牛”行情呼之欲出。而且,央行还有第三项工具正在筹备中,那就是平准基金。因为发布会现场,已经有记者追问“股市期待平准基金”,潘功胜答复称,平准基金正在研究。也就是说,为了做多中国资本市场,政策面还有空间。    

紧接着,在周四(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发布了一个重磅信号:“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这是中央层面首次明确提出“提振资本市场”,比之前的“活跃资本市场”更具方向性,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一江「水牛」向东流

此外,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

而且,政策落地的效率非常高。

9月27日上午,央行宣布自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这一利好政策地迅速落地,也是点燃当天行情的催化剂。

02 机构齐看好,看涨行情发酵

除了直接作用于A股的利好政策,针对房地产市场,政策面也出了大招,包括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支持汇金加大增持等举措,这也增强了外界对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信心。

可以说,这一连串的政策“组合拳”,强度之大完全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从政策面观察,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努力提振资本市场,这一次是真的下了大决心。

对此,目前大多数的公募基金认为,此次政策“组合拳”将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权益市场有望迎来政策东风带来的反弹窗口期。

不仅是国内投资机构,更有参考价值的是外资。

美国对冲基金传奇人物大卫·泰珀(David Tepper)在本周四表示,美联储上周降息的举措,会给中国放松政策提供有利条件。即便现在已经涨了不少,但A股仍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他看的很清楚,经历过去几年的不断下跌,中国的优质资产仍然处于历史低点。他认为,“当前估值低,市盈率是一位数,增长率却是两位数。”

一江「水牛」向东流

在最新的策略报告中,高盛也指出,本轮宽松政策可以看出政策制定者关注经济增长和市场,足以催化新一轮政策性反弹,当前类似2024年4月的市场战术性复苏条件已经具备。而且,高盛还表示,相对于A股,港股的盈利修正更为强劲,其建议投资者战术性投资中国股票。

摩根士丹利则表示,从技术层面看,沪深300指数在短期内可能还有约10%的上涨空间。

总之,无论散户还是机构,无论内资还是外资,对A股看涨的情绪都在快速发酵。相比此前,A股的市场信心已经完全逆转。那么,这轮行情可以持续多久呢?

03 行情刚启动,系好安全带

对于A股的外来,监管层的总目标很明确,就是“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

所以,政策面会尽可能支持一个长期牛市,而不是“疯牛”。

对此,光大证券的分析认为,沪指强势收复3000点,大幅提升市场信心,乐观情绪发酵扩散,牛市的呼声日渐高涨。但考虑到指数短线涨幅巨大,获利盘较多,以及国庆长假即将来临,接下来市场或有反复,但向上的趋势不变。

对于如何选择投资标的,国泰基金认为,第一,继续看多前期超跌的大盘成长;第二,把握顺周期资产的交易性机会:金融最直接受益于股票市场政策,地产链亦有超跌反弹机会;第三,货币宽松推动全社会无风险利率下降,继续看好经营稳健的高股息红利类核心个股。    

行业配置上,金鹰基金认为,短期可关注超跌反弹板块,核心红利、出海&全球资源品,中央加杠杆依然是中期的指引方向。

形势比人强,大行情面前,跟随政策的大方向,先上车或许是第一位的。

相比全球资本市场,其实A股过去几年表现不好,与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完全不相符。在全球资产配置的大趋势中,中国资产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处于底部。

未来,特别是“假期”之后是政策密集落地的窗口期,如果政策能够持续落地,相信行情上涨的空间仍然相当大。当然,最后还是要提醒一下,“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即便是大牛市,也会有震荡,风浪越大鱼越贵!各位系好安全带,行情才刚刚启动而已。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9月 28日 09:03
下一篇 2024年 9月 29日 16:11

相关推荐

  • 花西子遭王海打假,官微正上演“发疯文学”

    文|雷达财经 李亦辉 编辑|深海 花西子的麻烦似乎还没有完。9月25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发文称,花西子宣传的三个卖点都是假的:首乌提取物在备案成分上排第20名,倒数第一,实际用量约等于无;宣称“画眉珍品”螺子黛(骨螺分泌物)是上色自然的秘密,但根本没添加;贬低竞品称“常规眉笔油脂含量较高”,但花西子眉笔含量最多的成分除了色素就是油脂“氢化野大豆油”。 对此,王…

    2023年 9月 28日
  • 上市三天股价跌去近四成,嘀嗒出行为何不受市场待见?

    文|雷达财经 肖洒 编辑|深海 历经五次递表,终于敲钟上市的嘀嗒出行,高光时刻却很短暂。 6月28日,嘀嗒出行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6港元,以近60亿港元估值成为“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但其上市首日的表现并不乐观,当日收于4.65港元跌22.5%,次一个交易日股价再跌22.58%。据此计算,上市两天滴答股价跌去四成。 7月3日,滴答出行股价小幅回升1.11%,…

    上市公司 2024年 7月 8日
  • AI眼镜:是下一代「革命性」产品,还是「昙花一现」?

    文 / 十界  来源 / 节点财经  如果你还觉得智能眼镜只是极客玩具,那你可能错过了一个“时代拐点”。 2025年,小米、Meta、Rokid等巨头与新锐轮番入场,AI眼镜从冷门边角走向消费电子的话题C位。 近期,小米在其“人车家”发布会上推出首款AI眼镜,起售价1999元,引发市场热议。据京东官方数据显示,小米AI眼镜开售12小时销量…

    2025年 8月 12日
  • 跨境电商的2023:大厂“混战”全球,卖家争抢薄利

    文|霞光社 Yinting Hou 编辑|刘景丰 大时代的剧变,在2023体现得尤为明显。 世界再一次回到动荡和不安,全球化裂痕急速扩大,新市场与老市场的对冲正明显发生。 对中国企业而言,四十余年的厚积薄发,在这一年汇成一股大潮——出海加速,并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的产业格局。 从跨境电商格局重塑,到物流快递产业升级,再到新能源车争霸海外,以及游戏泛娱重新洗牌,出…

    2024年 1月 15日
  • 走出免税店的中产,点开拼多多

     文|巨潮 老鱼儿 编辑|杨旭然 2023年,公认的中产阶层消费力下滑的一年。 作为低价消费标杆的拼多多,2023年业绩则继续高歌猛进。根据财报,其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899亿元,同比上一财年同期的552亿元,增长63%。 经济的凛冽,像刀一样砍到了经济基础上下浮动的中产阶层,逼着更多人点进了拼多多。 不过在消费天平的另一端,中产阶层消费升级的代表,在各大…

    2023年 11月 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