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糖酒会,分化的白酒行业

文|伯虎财经 灵灵

01 平平淡淡,白酒行业怎么了?

3月15日,第110届全国糖酒会酒店展在成都开幕。成立于1955年的糖酒会,有着中国食品行业“晴雨表”之称。

今年,多位参展的酒企人士反映,今年春糖会氛围相对平淡。另有媒体报道,今年糖酒会,除锦江宾馆、岷山饭店等热门酒店外,成都酒店普遍好预定,价格较平时涨幅不大。此外,今年糖酒会酒店展的展位价格,整体上也较去年低一些,甚至最后一度出现“甩卖”。

糖酒会的“平淡”,某种程度上正是白酒行业当下的一大写照。

2023年,白酒资本市场的情绪不高。有媒体统计,从年初到12月15日,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里,一半左右的股价都在下跌。即便是茅台这样的A股之王,也仅微涨0.6%。万得数据显示,2023年白酒上市公司总市值减少10.13%,蒸发近4384亿元。

中信证券酒类分析师江旭东指出,在前期市场对消费的悲观情绪影响下,酒企估值总体回落至合理偏低水平。

去年11月,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发布通知,由于经销商、代理商的参展热情不足,原计划将于12月中旬举行的2023杭州国际酒业博览会延期至2024年5月下旬。

白酒行业究竟怎么了?

库存问题,成为了白酒行业近年来的主要发展障碍。据统计,从2021年开始,上市公司成品酒库存显著增长。根据同花顺数据,去年前三季度,A股白酒上市公司存货总额1363.5亿元,同比增长12.6%。20家公司,19家存货增多。

迫于库存压力,经销商开始降价,进行薄利多销。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称,因经销商急于变现,部分名酒和二三线品牌市场成交价低于经销价,价格倒挂现象严重。

而库存积压的背后,本质上还是白酒销量不佳。自2016年期,“减产”成为了行业中的一大关键词。2022年,白酒产量是671.2万千升,不到2016年的一半。到了2023年,产能进一步显著下降。行业不断减产,库存积压问题仍然严重,反映出来的正是市场消费需求的低迷。

02 向头部集中,向区域分化

今年春节,白酒的表现可圈可点,也给白酒行业注入了一些信心。

3月26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综合考虑2024年春节白酒动销略超预期、节后表现良性、以及酒企当下库存批价情况,我们预计白酒龙头企业2024年一季报业绩整体平稳。我们预计,高端酒企均将保持双位数增长;区域酒企分化加剧,动销优秀的酒企将延续20%以上的快增趋势;次高端酒企中有望延续靓丽表现、保持业绩快速增长。”

正如酒业分析师蔡学飞表示,白酒行业像渠道价格倒挂等情况依旧需要时间去修复,但整体来看,中国酒特别是中国白酒的刚需民生属性是没有变化的,毕竟白酒是宴席标配,是礼赠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行业在进一步持续分化。

整体来看,白酒行业正呈现龙头集中、区域分化趋势。

行业的第一个趋势是,呈现龙头集中效应。

过去几年,尽管行业存在库存积压问题,但依然有不少酒企在提价、扩产。

去年底,贵州茅台旗下系列酒酱香经典、金王子,剑南春旗下水晶剑,舍得酒业旗下品味舍得均宣布提高出厂价。五粮液则在年初宣布,第八代五粮液出厂价上调约5%。

此外,根据新京报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少有贵州茅台、五粮液、今世缘、山西汾酒、舍得酒业、水井坊、泸州老窖7家上市白酒企业宣布实施技改、产能扩建等项目。

一面是头部酒企顺风顺水,另一面行业却正在承压,经历周期。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达到1593家,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经下降至963家,有近四成酒企业从市场中消失。

正如泸州老窖所理解的:大家一直诟病白酒产能过剩,实际是指低质产能过剩,而有品牌有品质的纯粮固态酒产能仍然有更多市场需求。

换言之,行业存在的问题是,“整体产能过剩,优质产能不足”。而实力强劲的酒企,接下来依然有望在行业竞争中拔得头筹,拥有更多机会。

今世缘就有类似的研判,“现在市场风险比较多,但是我们相信经济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未来的白酒行业可能是20至30家企业集团瓜分最主要的白酒市场份额,我们会保持战略定力,努力争先进位。”

行业的第二个趋势,是区域分化。

一方面,市场多元化需求,以及经销商的发展需求,为区域名酒上升通道提供了基础。

业内观点认为,尽管区域名酒相较于头部名酒存在差距,但区域名酒所蕴含的品牌价值、文化价值尚无可取代,它们既有符合本地的口味,也有符合本地的文化认同。特别是头部名酒的大单品战略,为区域名酒的产品特色和价格空间提供了施展机会。

市场调研显示,尽管某头部名酒在河北全系产品销售额高达50亿,但具体到了沧州、张家口等区域市场,丛台、板城等区域名酒的销量足以与其分庭抗礼。

据中金公司调研,宴席正在成为白酒的主要消费场景之一,约占白酒行业总收入的40%。县级和地级市等低线市场的宴席场景主流价位有望从100-300元升级至300元以上,驱动规模增长。

北京卓鹏战略创始人田卓鹏表示,宴席市场目前还没有名酒品牌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除定位明确的剑南春在全国均有一定市场外,区域性白酒通常是大众宴席的主流,名酒和高端名酒则是商务宴请的主流。

这也意味着,宴席将成为区域性白酒破局的重要增长路径。

另一方面,在全国名酒的竞争下,区域名酒想要省外攻坚并不容易。

以今世缘为例,在江苏省内营收占比常年维持在九成以上。2023上半年,今世缘的省内营收占比达92.11%。

在2月5日披露的一份投资者交流纪要中,今世缘提到,公司已经做好了省外3到5年持续投入不盈利的准备,长期还是希望江苏周边市场能够和江苏一体化。

今世缘在书面回复中阐释了公司的全国化战略打法:“公司明确现阶段的全国化就是周边化,省外市场的开拓中,以环江苏的山东和长三角为主,启动‘再造江苏’工程,细化聚焦举措,重点以板块市场为基地,梯次开发周边市场。”

整体来看,国内人均酒精消费支出呈总体增长趋势,2005年时在200美元上下,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可以想见,中国的酒精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4月 14日 14:13
下一篇 2024年 4月 14日 14:14

相关推荐

  • 第三季度营收超85亿,小鹏造车开始“上道”

    文|伯虎财经 鹿丸 小鹏2023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还不错。 财报显示,Q3营收超85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68.5%,总交付量超过4万。 与之前的数据相比,Q3财报对小鹏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就在上一个季度,小鹏交出的Q2财报被称为“史上最差财报”,各项数据基本都跌落谷底。几乎同一阶段发生的,是小鹏G6车型的发布,这款车型灌注了何小鹏相当大的期待,他…

    上市公司 2023年 11月 23日
  • 华熙生物出资10亿,搞了个医疗消费基金,有何企图?

    “玻尿酸顶流”华熙生物出资10亿又搞事情。 节点获悉,4月17日,华熙生物、朗姿韩亚、海南自贸港基金、海口国家高新区基金,共同设立了海南华熙元祐医疗健康消费品产业基金(简称“华熙元祐基金”),规模达10亿元。 这是华熙生物所发起设立的首只针对医疗健康消费品领域创业公司进行产业孵化的股权投资基金。节点了解,未来将通过此基金引进更多先进的生物科技项目落户华熙生物…

    2024年 4月 18日
  • 当“高端”遇到低谷,家居首富卖股求生

    文 | 巨潮 老鱼儿 编辑 | 杨旭然 “美好的生活需要诗和远方,更需要沙发和床。”  这是红星美凯龙官方网站上醒目位置显示的、董事长车建新的名言。 靠着无数张沙发和床,红星美凯龙2015年6月26日完成了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2018年1月17日完成了A 股上市。 顶着国内家居零售行业首家“A+H股”公司的称号,红星美凯龙创始人兼董事长车建新也因此一度被称为…

    2023年 4月 14日
  • 兴业银行:同业之王的幻灭与重塑之路

    文 / 十一  来源 / 节点财经 2015年的一个冬日,兴业银行的高管们举杯相庆——他们刚刚以5.29万亿资产规模将股份行的龙头老大招商银行挑落马下。然而没人想到,这场巅峰狂欢竟是暴风雨前的恬静。当监管风暴席卷而来,这个曾攀上同业王座的金融巨舰,不得不用十年时间完成了惊险的“途中换擎”。. 2025 年5月,完成蜕变的兴业银行以 “存款换实习” …

    2025年 6月 4日
  • 华夏人寿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原董事长终身禁业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一则消息,引爆了保险业。 华夏人寿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原董事长终身禁业。 8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华夏人寿因报送的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客户信息不真实、产品宣传材料不合规等问题被罚。 近几年,华夏人寿的日子不好过。从业务高速发展到因风险问题被接管,再到业务转让、最终被吊销许…

    2025年 8月 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