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家店,营收200亿,零食新秀能否“南北通吃”?

7500家店,营收200亿,零食新秀能否“南北通吃”?

3月末,来自全国各地的加盟商、供应商齐赴北京,参与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的 2024 年度伙伴大会。这是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合并后,首次举办活动。

零食很忙创始人兼 CEO 晏周在现场公布,目前集团全国门店数已突破 7500 家,总营收超 200 亿;合并后集团在数字化、供应链和产品方面已全面打通,将以万店规模为目标不断扩张。

看上去强强联合的背后,是零食行业当前正在面临的巨大挑战。

去年开始,先是良品铺子官宣大规模降价,紧接着三只松鼠创始人发朋友圈回应,此后,零食很忙宣布与赵一鸣合并,良品铺子状告张赵一鸣零食……短短几日,零食行业纷纷扰扰。归根结底,还是零食行业进入了“加量不加价”的状态,从而引发了一场行业竞争的割据战。

节点财经不完全统计,至今为止,全国开店20家以上的零食量贩店品牌超过40个,门店总数接近1.5万家。

与此同时,头部品牌纷纷开始加速跑马圈地。据零食很忙公共关系经理易礼钧介绍,2023年,零食很忙在短短四个月时间内,就新增了1000家门店;数据显示,“赵一鸣”在七八个月时间内开出了2000家店。

零食量贩店品牌层出不穷,正在加速竞争的同时,给传统零食品牌带来冲击。

01 南北格局:两个80后卖零食,年入超百亿

年初,节点记者到汕头发现,路边每隔几百米就能见到赵一鸣零食的身影,不仅是赵一鸣零食,最近几年,零食品牌正在大规模的拓店。

零食赛道似乎开始觉醒。一级市场的投资人率先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开始在市场上遍寻那些短期内有快速拓店能力的企业进行投资。作为消费品层出不穷的大省,湖南跑出了一家叫零食很忙的企业。2017年,零食很忙在雨花区成立,以湖南市场为中心,短短数年内便发展为全国量贩零食赛道的领头雁,也成为长沙新消费的一张名片。

时间走到2021年,在一众奶茶、烘培赛道中,零食很忙宣布完成2.4亿元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与高榕资本联合领投,启承资本与明越资本跟投,投后估值达到了25亿。

自此,零食很忙开启了高速扩张模式。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零食很忙的全国门店已超4000家,营业额超百亿,而2022年底这一数字为2000家,全国门店零售营业额达64.45亿元。

另一边,零食很忙成立2年后,一家叫赵一鸣零食的企业出发,并将自我定位为“零食届的蜜雪冰城”,让消费者买到性价比最高的零食。成立第二年,赵一鸣零食全面开放加盟,这一战略使其在2022年底时,实现营收12.15亿元,全国门店总数突破700家。到了2023年,赵一鸣零食门店数量超过2500家。

投资人随之蜂拥而至,2023年4月,赵一鸣零食完成了由黑蚁资本领投、良品铺子跟投的1.5亿元A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项目的创始人都是80后,凭借加盟模式和低价,他们正在创造一个百亿生意。一个驻扎北方,一个偏居西南,零食行业开始酝酿起一场降价拉锯战。

02 竞争:合并为了南北通吃?

为了追求更多的市场份额,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曾大肆竞争,不断上演价格战,并在广西广东等区域疯狂跑马圈地,门店一家接一家,几乎有零食很忙的地方就有赵一鸣零食。

节点财经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零食折扣店数在8000-10000家之间,大约300亿规模。预计2023年底,会达到2.2万-2.5万家,销售规模将达到700-800亿元,同比增超两倍。

这样的竞争格局下,用低价拼刺刀显然无法维持下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价格战最后的解决方案似乎总是合并,以往互联网行业第一第二名合并的戏码,如今继续在消费行业上演。节点财经看来,滴滴和快的案例不断验证一个道理,价格战是不可持续的。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下,合并往往是一种优势资源的绝杀。

随着合并的到来,两家门店数量相加近7000家,一个零食巨无霸正式诞生。

节点财经看来,“低价”是量贩零食店最大的竞争力,而低价的本质是对产业链的重塑。

量贩零食的核心模式是将以往大卖场中的中转与经销商环节通通砍掉,直接与厂商谈价,省去上架费、陈列费以及物流周转等成本,通过反向重塑产业链,将价格打下来。

比如一般的传统渠道零食售价较出厂价要高出100%,而零食量贩的加价程度一般只有30%左右。

赵一鸣零食和零食很忙的合并,不仅更能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及产品品质,也将拥有更多的议价权。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北方市场,赵一鸣零食更具优势,而西南市场则是零食很忙的阵地,通过强强联合,在区域整合上实现协同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超级零食巨无霸的诞生。

03 隐忧:增收不增利,行业竞争进入“加量不加价”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零食巨无霸诞生之际,曾投资赵一鸣零食并实现退出的良品铺子称前者刻意隐瞒公司重大事项,损害小股东知情权,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据良品铺子称,在“广源聚亿”转让股权仅过22天,赵一鸣零食和“零食很忙”就对外发布“合并”声明。

一旦良品胜诉,赵一鸣零食和零食很忙的上市日期将变得遥遥无期,无论是零食很忙还是赵一鸣零食的投资人,可能会要求公司用现金回购股份,这将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压力,甚至导致烧钱补贴的突然中断。

这对仍在通过低价打市场的赵一鸣零食而言,绝非好消息。

节点财经不完全统计,去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三只松鼠、来伊份均出现营收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14.33%、14.07%、7.61%;净利润方面,良品铺子同比减少33.43%,洽洽食品同比减少19.28%,来伊份同比减少93.57%。

传统零食行业面临更大的挑战。

意识到环境变化的良品铺子,推出了“17年来最大规模降价”:针对门店在售300余款产品会员价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达45%。对此,业内一时掀起“轩然大波”。

其新任董事长、总经理杨银芬更直言,“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不变,我们真的有可能失去在牌桌上的资格”。两句话,就将零食行业面临的紧急局势展于人前。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零食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但在行业大幅发展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

节点看来,随着竞争带来的整合加速,零食行业逐步进入下半场,竞争关键因素有亮点:

其一、转向效率提升,对供应链、加盟商及公司内部管理能力突出的连锁品牌将通过效率提升最终胜出。

这一背景下,休闲零食销售渠道也成为各大资本加速布局的对象,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都已在量贩零食赛道做作出布局。比如,去年9月,万辰集团将旗下陆小馋、吖滴吖滴、好想来、来优品四大品牌合并为“好想来”。 截至2024年1月,好想来品牌体系内已开门店总数也突破了6000家。

其二、关注利润率。

不同于跑马圈地的掠夺市场时期,当前,如何提升利润,避免增收不增利的问题,才是零食品牌的核心问题。

比如,良品铺子决定要打一场硬仗,官宣“降价不降质”,重新回归“大家的铺子”,与主打低价的量贩零食企业短兵相接。

有加盟商曾表示,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因为市场上出现太多零食品牌,赵一鸣、好想来、良品铺子、来伊份等零食店纷纷出发,越开越密集的店铺,让每一家店铺的毛利率都在下滑。这样一来,加盟商的回本变得遥遥无期,门店陷入进一步的恶性竞争中。

如何让加盟商边跑边赚钱,是零食很忙们需要平衡的问题。

文 / 零度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4月 10日 09:48
下一篇 2024年 4月 10日 14:55

相关推荐

  • 燕之屋港股上市前瞻:头部品牌与消费升级共筑成长力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燕之屋有望利用燕窝第一股的标签,再次从品牌、生产、渠道营销加固公司的头部市场地位。

    2023年 11月 23日
  • 小马宋给眷茶上眼药?

    文|新熵 樱木 编辑丨月见 近日,眷茶被“品牌升级风波”搞得焦头烂额。 6月9日,眷茶正式官宣对品牌视觉、视觉形象、IP定位、标语等进行全方位升级。名字从“眷茶”变成了“眷之茶”,slogan也从“宁眷故乡一叶茶,莫恋他乡万两金”,变成了HENAN TEA“我们河南好地方,茶香花香鲜果香”。 这本是一次平常又低调的品牌升级,却引得全网骂声一片。顾客与粉丝们直…

    2023年 6月 26日
  • 瓜子二手车转做“中间商”,杨浩涌还能讲出新故事吗?

    文|新熵 楷楷 编辑丨月见 自从2021年6月瓜子二手车融资3亿美金后,CEO杨浩涌几乎很少再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 彼时,瓜子正面临平台再次转型的关键期,这轮融资主要用于正在进行的电商化探索——从原来线上看车、线下交易的半电商模式,逐渐转为线上交易,线下履约的全面电商模式,从自营走向开放,接入第三方车商,扩大车源,向平台模式转型。 时隔一年九个月,瓜子二手车…

    2023年 3月 24日
  • 店播成直播带货主流,抖音电商店播商家占比近7成

    2025年2月25日,抖音电商在京举办了“店播新常态 生意新增长”主题活动,现场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通过直播获得收入的商家中,69%的商家通过店播实现商品动销,其中超千个商家店播销售额突破亿元,全国产业带商家通过店播实现销售额超430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商业活力与社会价值。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抖音电商通过“店播”模式为商家开辟新的增长…

    2025年 2月 25日
  • 小米的决胜时刻

    文|伯虎财经 陈平安 一个月前刚交出一份不错三季度财报的小米再度冲上热搜,是因为一场争论。 争论的源头是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在日前花粉节上的一段发言: “友商对知识产权是不够尊重的。大家直接抄袭,还编成自己的名字,你也知道我们这个是双旋水滴铰链,直接变成龙骨,那龙骨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尽管这段表达并没有指名道姓,但在宣传上使用“龙骨”名词的只有小米…

    2023年 12月 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