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谷歌投资,华人AI科学家李志飞的第一个IPO来了

拿到谷歌投资,华人AI科学家李志飞的第一个IPO来了

近日,出门问问(Mobvoi Inc.)披露通过港交所聆讯后的资料集,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出门问问公司由华人AI科学家李志飞于2012年回国创立。李志飞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后,就职于美国谷歌公司,是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专家。目前,出门问问完成多轮融资,股东包括红杉资本、歌尔股份、真格基金、SIG海纳亚洲、Google等。

据灼识咨询报告,出门问问是亚洲起步最早、收入规模最大的专注于生成式AI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是亚洲为数不多的拥有通用大模型能力的公司。

虽然称为“AIGC第一股”,但如果将出门问问视为一家生成式AI概念或者大模型企业,那么它与OpenAI等企业从规模来看并非一个量级的。

美国大模型头部企业OpenAI的估值在新一轮的融资谈判中预计将至少超过800亿美元,而OpenAI的主要竞争对手Anthropic在获得了亚马逊上周追加的27.5亿美元投资后,估值也接近200亿美元。其他位于第二梯队的Cohere、Inflection AI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司的估值也都至少达到数十亿美元。

根据PitchBook的数据,2023年投资者在美国的近700笔生成式AI交易中投资了29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60%。

 据招股书显示,自2020年以来,出门问问AIGC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900万用户,约80万AIGC付费用户。2021年-2023年财年,出⻔问问营收分别为人民币3.979亿元、5.002亿元、5.071亿元。从出门问问的招股书来看,生成式AI的收入占比仍然较小。

也就是说,出门问问并非依靠生成式AI赚钱。

从收入结构看,2021年-2023年,出门问问AIGC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682.2万元、3985.7万元和1.18亿元,占总收入比分别为1.7%、8%、24%。

节点财经关注到,出门问问近三年来亏损额持续加剧,2021年-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权益股东的年内全面亏损总额分别为2.051亿元、9.856亿元、8.674亿元,三年亏损总额超过20亿元。

不过在调整后(即去除受可赎回优先股及普通股的账面值变化等因素),出门问问在2022年扭亏,盈利1.09亿元,但2023年利润大幅下降至1753.5万元。

节点看来,利润的变化来自于大客户客群收入的减少。

2017年,大众汽车向出门问问投资1.8亿美元,双方合资成立大众问问,从事“AI车载技术”研发。此后,向大众提供AI软件解决方案成为出门问问重要的收入来源。2021年末,出门问问赎回大众汽车对其投资的份额,同时大众汽车收购出门问问持有的大众问问50%股份,双方股权层面完成“脱钩”。但在2022年,出门问问来自大众汽车的收入占比仍高达42.6%。

2023年起,出门问问向大众汽车提供AI企业解决方案及知识产权安排收入开始减少。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预计于2024年AI企业解决方案的收入、毛利及毛利率将有所下降。大众问问能否依靠其他客户来弥补来自大众汽车收入的下滑值得关注。

文 / 零度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4月 8日 09:32
下一篇 2024年 4月 9日 20:37

相关推荐

  • 小米小鹏必有一战?

    文 | 巨潮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距离2024年仅剩一个半月时,小米汽车终于拿到了自己的“准生证”。 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两款小米牌纯电轿车赫然在列。这预示着,雷军口中小米汽车2024上半年量产上市的愿景,将很快实现。 从年轻人的第一款手机,到第一只股票,再到第一辆汽车,小米以其独特的极致性价比和互联网…

    2023年 11月 23日
  • 中文在线搭上AIGC概念,股价狂飙,却难掩业绩尴尬

    文|雷达财经鸿途  吴艳蕊 编辑|深海 中文在线股价狂飙,在2023年3月1日至4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涨幅超120%。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 中文在线股价上涨,离不开AIGC概念的加持。 今年2月,中文在线就发布消息称,与北京澜舟科技有限公司拟在AIGC领域达成合作。  3月27日,中文在线均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近期投资者对人工智能产业等市场热点…

    上市公司 2023年 4月 16日
  • 腾讯汤道生:近七成新增小程序选择使用云开发

    云开发和微搭等云上开发工具的成熟和规模化应用改变了开发范式,推动 ” 开发云原生 ” 加速落地

    2022年 11月 21日
  • 明略科技:冲刺港股路,先来「技术秀」?

    文 / 三生  来源 / 节点财经  当一家企业进入IPO冲刺阶段,它的很多举动都会变得别有深意值得琢磨,比如明略科技。 6月19日,在全球市场研究、洞察及分析领先协会 ESOMAR 举办的“Renewal Tour 2025”新加坡站现场,明略科技正式发布AI驱动的全球化广告测试及优化产品——AdEff。 据其介绍,这款产品是基于明略科…

    2025年 6月 26日
  • 从微商货到美妆第一股,巨子生物凭什么?

    文 / 四海  来源 / 节点财经  要说谁是中国美妆第一股,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是珀莱雅,其实不然,上市不到三年的巨子生物早在2024年4月,市值就达到了420亿港元,超过了珀莱雅(约388亿元)问鼎中国美妆第一股。 截至2025年5月12日,一年时间里,巨子生物市值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攀升至835.84亿港元,相当于两个珀莱雅(385.3…

    2025年 5月 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