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3.15点名的听花酒背后,有个神奇的故事

58600元一瓶的“听花酒”,你听过吗?

被3.15点名的听花酒背后,有个神奇的故事

文 / 三生

58600元一瓶的“听花酒”,你听过吗?

即便以前不知道,现在应该也知道了,因为今年3.15晚会,听花酒被点名曝光了。

听花酒于2020年上市,定位“高端商务白酒”,标准装售价5860元,精品装售价58600元。即便是标准版的听花酒,也差不多能换两瓶飞天茅台,堪称最贵白酒品牌。

被3.15点名的听花酒背后,有个神奇的故事

据3.15晚会曝光,听花酒对外宣传称:这款酒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保障男性勃起功能、调节生理紊乱、抗衰老等功效。但是,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酒类广告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功效。

听花酒的宣传,明显违反了这些法规。

随着被点名,目前,上交所就央视报道公司产品广告宣传违法,已向青海春天发出监管工作函。在某些电商平台上,搜索“听花酒”,“听花酒旗舰店”已显示“非常抱歉,没有找到相关的宝贝”。

其实,这已经不是听花酒首次违规宣传。在此之前,因为“碰瓷”茅台、泸州老窖等名酒,听花酒的生产厂家宜宾听花酒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听花酒业)就曾被告上法庭,并在去年被判罚赔付贵州茅台30万元、泸州老窖20万元。

这瓶“神奇”的天价听花酒,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01 太上老君“点化”张雪峰?

要弄明白听花酒背后的玄妙,先要认识一个人:张雪峰。

这位张雪峰并非知名教育大V张雪峰老师,而是上市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海春天)的董事长、总经理。

被3.15点名的听花酒背后,有个神奇的故事

青海春天,就是听花酒的独家经销商。

在卖酒之前,青海春天的主要产品是冬虫夏草。当时,深谙营销与炒作之道的张雪峰讲了一个非常神奇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张雪峰曾在西藏某位活佛处做客,听说活佛最珍爱的一匹马入冬后生了一场怪病,医治无效濒死之际,活佛把朋友送的冬虫夏草混在草料中,每天喂七根。一周之后,马竟然痊愈了。

2009年,青海春天推出主营产品冬虫夏草纯粉含片“极草5X”,定价在3876元/盒-29888元/盒,单克价格远超黄金的价格,被称为“软黄金”。

为了推广,张雪峰痛下血本。有数据显示,2011年-2016年6年间,青海春天在广告上的投入超过10亿元。而凭借极草爆款,2015年,青海春天借壳ST贤成上市,成为“冬虫夏草第一股”。

但是,好景不长,2015年,在青海春天的冬虫夏草等产品被国家食药监总局检验出“砷”含量达4.4-9.9mg/kg,远超保健食品1.0mg/kg的安全标准砷限量值。

2016年3月,青海春天的核心产品被相关部门叫停,随即公司业绩断崖式下滑。

为了另觅出路,张雪峰将目光投向了白酒行业。

2018年,我们的主角“听花酒”应运而生。

故伎重施,这一次,张雪峰推出了一个更有神秘色彩的故事。

故事里,张雪峰在实验室梦到太上老君托梦,太上老君在其手上写了一个“活”字。梦醒之后,张雪峰便突发灵感,想起“水在舌边即为活”这句话。在唾液的激发下,他和团队研发出听花生津白酒,并把“活”字刻在了听花酒瓶上。

太上老君“点化”听花酒这个故事,大家听听就可以了。不管真假,听花酒的营销和广告近年来着实很猛,但同样“骚操作”不少,最终被茅台、泸州老窖等告上法庭。

02 “碰瓷”茅台,抱紧诺奖

2022年5月,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同时对听花酒业提起诉讼,理由是他们在百度上以“茅台”和“国窖1573”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在网页中出现了听花酒的相关信息,以此认为听花涉嫌侵犯“茅台”和“国窖1573”的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

2023年8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听花酒业构成不正当竞争,分别赔付贵州茅台30万元、泸州老窖20万元。对此,听花酒业表示服从判决。而除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外,听花酒业还须向另外77家酒企道歉。

被3.15点名的听花酒背后,有个神奇的故事

虽然败诉,但用50万就和茅台、泸州老窖拉上了关系,对听花酒来说似乎没吃亏。

除了“碰瓷”名酒,听花酒在营销的其它方面也可谓开足马力。

2021年,宜宾听花举行线上《中医理论指导白酒健康化研讨会》,发布《饮用听花酒对成年男性身体机能影响的探索性研究》简报,开始在网络上传播每天饮用听花酒可以“养生”等信息。

2022年,听花酒在女足亚洲杯CCTV-5比赛直播中插播广告,并在行业期刊中刊登文章,表示“听花酒能提升成年男女性激素水平”。

更让人感觉脑洞大开的是,张雪峰甚至请来了三位诺贝尔奖得主,来为他的听花酒“背书”。

2022年7月,听花酒业邀请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斐里德·穆拉德与亚利耶·瓦谢尔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其中,斐里德·穆拉德被誉为“伟哥之父”;亚利耶·瓦谢尔被誉为“计算酶学奠基人”。

随后,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致力于泛素调节蛋白质降解机制和代谢修复理论的研究的阿夫拉姆·赫什科也被曝加盟听花首席科学家研究团队。

根据我国广告法规定,普通食品不能宣传产品具有保健功能,更不能宣传产品具有治病功能。似乎,在营销上不断祭出“奇招”的听花酒,此次“踩雷”被3.15点名,是早晚的事情。

而随着上交所监管工作函的下达,张雪峰和他的青海春天日子就更难过了。

03 连年亏损,站到退市边缘

据公开的财报数据显示,青海春天已连续三年巨额亏损。2020年至2022年,青海春天营业收入分别为1.24亿元、1.28亿元、1.6亿元;三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2.49亿、-2.88亿。

2023年三季报显示,青海春天前三季度总营收为1.6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7033.12万元。

虽然年年亏损,但青海春天在营销上砸的银子却越来越多。公开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青海春天的销售费用分别为4832.48万元、5567.97万元、1.23亿元,逐年增长,2022年销售费用同比增幅甚至达到121.34%。

趋势还在继续,2023年三季度,青海春天当期销售费用1.27亿元,同比增幅43.57%。

被3.15点名的听花酒背后,有个神奇的故事

目前,青海春天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23年的年报虽然未出,但情况不容乐观。其股价也已经从最高峰时的50元/股,跌到了3月15日的6.57元/股,跌幅超过86%,说“脚踝斩”也不为过。

对于连年亏损,又很能“折腾”的青海春天,上交所没少发函,而对于自己面临的问题,青海春天似乎也很清楚。

2023年2月,青海春天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表示,造成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酒水快消业务板块经营的产品创新属性高、品牌新,仍处于市场开拓、投入阶段。此外,产品销售工作在过去三年受外部大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产品营销费用的投入未能形成相应的产品销售量提升,尚未能达到盈亏平衡点。

在节点财经看来,听花酒不好卖,几乎是注定的。张雪峰将听花酒的客户群定位在高端市场,面向的是超高收入人群。但“茅五泸”的高端客户,没有理由选择一个几乎全新的品牌。而且,茅台的价格已经是天花板,而听花酒竟打出两倍于茅台的定价,也不知道谁给的勇气?

如今,核心产品听花酒遭3.15点名,连年亏损又收监管函的青海春天,已经站到了退市的悬崖边上。

何去何从,不知张雪峰还能不能找到“神奇”的力量渡过难关。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3月 15日 21:52
下一篇 2024年 3月 16日 10:41

相关推荐

  • 小罐茶营收重回20亿,杜国楹除了道歉还做了什么?

    文 / 九才  在《详谈》一书2021年的访谈中,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曾为其列出三大里程碑事件:第一个是2018年小罐茶销售额超过20亿元,第二个是2019年的负面舆情事件,第三个是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的建立。 这一次,杜国楹为“大师作”宣传道歉事件,节点财经认为,应该足以成为小罐茶发展的第4个里程碑事件。 近日,在小罐茶的12周年庆典上,杜国楹就“大…

    2024年 7月 2日
  • “人人喊打”又“人人爱”的量化,有那么不堪吗?

    文|奇偶派 近期,被频频贴上“砸盘元凶”、“助涨杀跌”、“割韭菜”等标签的量化投资基金们又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深陷舆论漩涡。 而这一系列事件的起因,则主要因为大盘的一次高开低走与一只上市新股的快速下跌。 8月28日,受到周末印花税减半和证监会一系列利好措施的推出,周一大盘如预期大幅高开,不过此后却是一路走低,虽然最终三大指数保住了大约1%的…

    2023年 10月 8日
  • 周鸿祎车展“红”过雷军:智己、哪吒们为何没有小米的命?

    文|零态LT 张尧 编辑|胡展嘉 运营|陈佳慧 新能源、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快速发展,汽车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关注汽车行业最新动态,深入剖析市场趋势,零态LT特推出《车圈》栏目,以专业的视角,关注全球汽车行业最新动态、各大车企的新品发布、技术革新以及市场表现,通过对汽车行业进行深度解读,揭示背后的商业逻辑和市场规律,以及它们如何改变汽车行业的…

    2024年 5月 6日
  • 摸着拼多多过河,抖音、美团抢食医美

    @新熵原创作者丨茯神 编辑丨蕨影 从“女为悦己者容”到“女为悦己而容”,传统观念的转变催动了医美市场的蓬勃,主要目标客户近年来还从年轻女性逐步向熟龄女性、男性等群体延伸覆盖。 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生活美容及轻医美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已达2804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816亿元。 过去十数年间,线…

    2024年 9月 18日
  • 游戏、手机、汽车,中国厂商进军俄语市场的“三驾马车”

    作者 | 郭照川 编辑| 韦伯 中国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俄罗斯—— 一个充满潜力的新兴市场。 由于西方品牌的撤离,俄罗斯市场出现了巨大的需求缺口,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家开始“冲刺”进入俄罗斯市场,为了减少实体市场的不确定性,利用数字化的优势,中国出海人把目光投向了新兴的互联网领域。 据霞光社调研发现,驱动出海俄…

    2024年 7月 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