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镜片的炸裂业绩,靠什么驱动?

进一步研判明月镜片的研发能力,几乎都是和外部合作,鲜见引进核心技术人员,又暴露出研发体系的缺口。

明月镜片的炸裂业绩,靠什么驱动?

养娃败家三件套:眼睛、牙齿和身高,似乎只要占住一样,日子就能过的不错。

明月镜片便是其中典范,身处全球近视第一大国,干着“银眼”生意,业绩相当炸裂。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23.80%;实现归属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40.34%;实现扣非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2.27%。

不过,于可观的数据之下,明月镜片也面临着“轻松控”第二曲线体量过小,重销售轻研发等挑战。

一、“轻松控”的第二曲线形成了吗?

在近几期的财报中,明月镜片花费了大量篇幅介绍最新推出的用于管控近视的离焦镜产品,包括“轻松控”(简称“一代”)及“轻松控 Pro”(简称“二代”)。

何谓离焦镜片?它是近年来市面上流行的一种新兴光学矫正产品,区别于一般的近视眼镜,其原理是通过镜片形成周边近视性离焦,从而达到抑制青少年眼轴过快增长和近视度数加深的效果。

目前该领域的选手主要有外资品牌蔡司小乐园、豪雅新乐学、依视路星趣控等,国产品牌星视佳、普诺瞳、睛鹰MyoDISC镜片等。

值得注意的是,离焦镜片的价位显著高于普通镜片,一般在2000-4000元之间,甚至更高,比如豪雅新乐学标准版3980元一副,医疗版高达4980元一副。

基于光明的市场前景和澎湃的赚钱效应,离焦镜片快速跃迁为行业趋势,各商事主体毕其功于一役的对象。

某业内人士告诉节点财经,离焦镜的直接材料费用并不高,因为都是树脂塑料片,只不过设计工艺稍微复杂一点,且有更强的医疗属性,但最终和普通镜片也不会差很多。

明月镜片上市时的招股书曾披露,2019年其镜片的单位成本价为6.23元,镜片平均出厂价约为13.5元,成镜价约为56元/副。随便在脑海里做道算术题,就大概知道离焦镜有多“暴利”了。

具体到“轻松控”的功效,明月镜片在半年中写到,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陇黔教授公布的香瓜临床研究报告,最近一季度,轻松控Pro延缓近视加深有效率达82%;戴镜 12 个月,轻松控Pro延缓近视加深有效率为60%。97%受试者能在1天内适应镜片。

明月镜片的炸裂业绩,靠什么驱动?

图源:明月镜片财报

同时,明月镜片一再强调“轻松控”的强劲增势。

相较传统的常规镜片业务,离焦镜片代表着更新的技术、更强的成长动能和更大的增量市场,对捅破发展“天花板”,扩大创收创利的半径,并强化投资预期,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

然而,虽然“轻松控”系列产品的增速远快于明月镜片营收的整体增速,但体量较小,要说“挑大梁”仍有较长的距离。

2023年前三季度,得益于暑期旺季的亮眼表现,特别是在更多的知名医疗机构和头部连锁持续热销,“轻松控”品类录得销售额为9,971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4%。9971万元之于5.63亿元,贡献比只有17.7%。

鲜为人知的是,“轻松控”早在2021年6月就已经推出,两年多的市场拓展才收获了这一成绩,这说明明月镜片营收主要还是靠之前的基本盘,离焦新品的实力有待继续验证和提升。

二、炸裂的业绩靠什么驱动?

接前文,在近几期的财报中,明月镜片花费了大量篇幅介绍最新推出的用于管控近视的离焦镜产品。

由于离焦镜产品相对的特殊性和先进性,公司往往会围绕背后的科创动作,以及由此支撑起的产品力和品牌力等,做重点阐述。

明月镜片表示,其先后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上海理工大学、全球知名光学专家庄松林院士及团队,日本三井、韩国 KOC等顶尖机构建立合作,推动自主研发进程,诸如2008年的KR 超韧镜片,2014年的1.71 非球面镜片,当下的“轻松控”,都是技术“护城河”的体现。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拥有 161 项专利,其中115项实用新型专利、21 项外观设计专利、25 项发明专利。

落地到财务数据上,2017年-2022年,明月镜片营收从4.26亿元增长至6.23亿元,归属净利润从0.17亿元增长至1.36亿元,除了2020年,其余年份均收获营收、利润双增。

明月镜片的炸裂业绩,靠什么驱动?

但深入肌理地分析,相较研发,销售才更像是驱动明月镜片业绩上行的主力。

财报显示,从2017年至2022年,明月镜片的销售费用从4928万元一路狂飙至超1亿元。近几年,销售费用率一般维持在20%左右。

细分来看,销售费用中广告支出最为庞大。据节点财经了解,明月镜片在广告投入方面非常慷慨,渠道也很多样,包括登陆央视《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黄金档,开展“明月轻松控照亮航天梦”为主题的现场观礼火箭发射、航天博物馆游学活动, 组织刘昊然现场见面会、明月大咖说眼科专家科普专题等,以及在抖音、 小红书、知乎等线上平台做推广。

2022年,明月镜片广告费用2811万元。而在2017年,明月镜片的广告费仅633万元,6年间广告费用涨幅超过4倍。

今年前三季度,明月镜片的销售费用1.12亿元,同比增加了将近4000万元,增幅更是达到35.5%,超过营收增速;销售费用率19.98%,较上年同期提升约四个百分点。

但在研发方面,明月镜片的投入就显得“吝啬”的多。2017年-2022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1520万元、1535万元、1627万元、1762万元、1787万元、2237万元,研发费用率均为超过5%。

明月镜片的炸裂业绩,靠什么驱动?

换言之,明月镜片对营销的依赖性更强,而非研发塑造的科技硬核力。

进一步研判明月镜片的研发能力,几乎都是和外部合作,鲜见引进核心技术人员,又暴露出研发体系的缺口。

节点财经认为,眼镜作为“半医半商”的特殊行业,关系到消费者的眼健康,市场营销和专业技术好比企业的左腿和右腿,既不能缺了谁,也不能过度偏向谁。如何平衡研发和营销的关系,明月镜片还需要多斟酌。

文 / 七公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12月 12日 14:29
下一篇 2023年 12月 12日 23:14

相关推荐

  • 市值较高点蒸发1400亿,片仔癀的独门生意不好做了?

    文|雷达财经 肖洒 编辑|深海 交出三季度业绩的片仔癀,遭遇资本市场“用脚投票”。 10月17日和18日,片仔癀的股价分别下跌了5.1%和0.17%,且10月17日盘中一度跌幅超7%,股价刷新近1年以来低点,最新市值为1513亿元。 不少投资者认为,这次股价“闪崩”与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有关,尤其是旗下核心产品“片仔癀锭剂”提价后仍出现毛利率下滑。 今年5月份…

    上市公司 2023年 10月 20日
  • TikTok Shop封禁背后:焦急的卖家,狂喜的本土电商

    文 | 霞光社 衡之 编辑 | 刘景丰 距离TikTok Shop在印尼被封禁已经一周了,但争论还在发酵。 当许多人把目光聚焦已经“乱成一锅粥”的印尼电商市场时,这背后隐藏更深的是当地复杂的政商环境。肉眼可见的政策性压制的背后,同样也与印尼电商行业几大巨头的往来角力密切相关。 在印度尼西亚的电商赛道玩家中,TikTok Shop作为“社交电商”黑马,在印尼上…

    2023年 10月 16日
  • MCN需要新故事

    文|Tech星球 林京 随着超级头部主播纷纷退居幕后,背后的MCN机构也正发生巨变。薇娅、雪梨背后的MCN机构,先后斥资在杭州买地自建企业总部大楼,罗永浩“交个朋友”成功借壳世纪睿科上市,成为继遥望科技、东方甄选之后的第三家直播电商概念股。 距离淘宝直播上线已经过去7年,抖音、快手短视频直播电商也已经发展5年,这些MCN机构踩中流量红利时代,迅速崛起,他们一…

    上市公司 2023年 8月 24日
  • 上市首日大涨40%后,如何看待沪上阿姨(02589.HK)的长期价值?

    5月8日,沪上阿姨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后股价大涨逾68%,收涨40.03%,市值突破181亿港元。在此之前,沪上阿姨亦获超3400倍孖展超购,申购额超940亿港元,带动近期港股茶饮板块齐涨,俨然创造新茶饮赛道又一现象级IPO。当茶饮行业竞争加剧已成共识,资本仍踊跃入场的实质无疑是对沪上阿姨核心竞争力和长期价值的认同。也进一步折射出新茶饮逻辑的深层转变:具备轻资产扩张、下沉市场深耕等能力的企业,能够在红海市场中开辟蓝海空间,这种结构性竞争力正在重塑行业估值体系。同样能够预见,沪上阿姨未来有望持续释放增…

    2025年 5月 9日
  • 前三季大赚730亿,谁在给华为「补能」?

    站在财务角度,当下华为“已过万重山”,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业绩的增减都只是时点上的结果,是报表对过去经营成果的总结展示,接下来,华为将继续攀登5.5G、新能源、云计算以及车业务的高峰。

    2023年 10月 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