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依旧「头铁」,宁波银行为何被券商下调目标价?

资本市场的银行股里,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属于“遥遥领先”的唯二,被众多基金拥趸,享受着明显高于行业均值的市净率,股价摆脱个位数。

业绩依旧「头铁」,宁波银行为何被券商下调目标价?

文 / 潮汐君

最近几年,受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持续下调,宏观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影响,过去“躺赚”的银行也开始过“苦日子”了。

不过,整体里面也有出挑的个体,就像宁波银行,其业绩仍然“头铁”,保持着一贯稳健的上升势头。

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实现营收472.4亿元,同比增长5.45%;实现归属净利润193.49亿元,同比增长12.55%。

业绩依旧「头铁」,宁波银行为何被券商下调目标价?

业绩仍然“头铁”,利润双位数增长

资本市场的银行股里,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属于“遥遥领先”的唯二,被众多基金拥趸,享受着明显高于行业均值的市净率,股价摆脱个位数。

探幽索隐,这固然离不开优异基本面的支撑。

对区域性银行而言,很大程度应了那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生存的土壤,比如企业的多寡,业态的多样性,产业链深度、长度、人口红利等,往往决定其创收创利的半径和成长“天花板”的高度。

东吴胜地,钱塘自古繁华。宁波银行深耕宁波,活动范围辐射长三角一带,天然占据优渥的地理位置,并享有扎实的区域经济基础,叠加城商行本身体量小,决策机制灵活,都为其快速发展注入能量。

截至今年9月末,宁波银行的资产总额26702.28 亿元,比年初增长 12.85%;各项贷款 12167.84 亿元,比年初增长16.33%;各项存款 15852.54 亿元,比年初增长 22.22%,其中,个人存款增长44.08%,增量贡献达到43%。

业绩依旧「头铁」,宁波银行为何被券商下调目标价?

图源:宁波银行财报

尤其是存贷款规模双位数增长,这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市场利率低位运行、需求驱动不足等因素掣肘的大环境里,尤为不易。

据《潮汐榜》了解,对公端,宁波银行坚持“专业+科技”的定位,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深入钻研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经营逻辑,围绕结算、融资等资金流,迭代优化“五管二宝”、企业APP等产品,着力化解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痛点、堵点。

对私端,宁波银行不断做大基础客群,发力财富管理、信用卡、消费信贷等业务生态,形成客户资金闭环管理,使得零售存款自足率(零售存款/零售贷款)达到了86%,同比拔高了约22个百分点。

得益于一系列多管齐下的举动,在刚刚过去的9个月里,宁波银行的成果展现可圈可点,体现出其穿越周期的韧性、弹性。

不过,本期净利润增速12.55%,相较上年同期增速20.16%,明显放缓,更甚至Q3降速至8.09%,而Q1和Q2分别为15.35%、14.44%。

业绩依旧「头铁」,宁波银行为何被券商下调目标价?

于此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81.37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99.46亿元减少18.09亿元,降幅高达18.2%,也远超贷款不良率下降幅度。

由于信用减值损失直接作用于当期净利润,宁波银行此举难免有调节利润嫌疑。

再者,就关键指标净息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的净息差为1.89%,相较去年前三季度的1.99%,下滑10个基点,而同期全国性银行的净息差同比下降20-30个基点,虽然收窄压力得到一定抑制,但下行趋势并未彻底改观。

也因此,于报告期内,宁波银行营收增速只有5.45%,Q3更是录得-1.88%的反向波动。

业绩依旧「头铁」,宁波银行为何被券商下调目标价?

资产质量AB面

作为国内首家挂牌上市的城商行,并位列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颁布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宁波银行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

除了业绩,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很突出,自2004年公开财务以来,不良贷款率一直低于1%。

截至2023年9月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2.70亿元,不良贷款率0.76%,同比再改善1个基点,也几乎和2022年末的0.75%持平。

横向比较,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0.91%、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1.33%,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0.9%,宁波银行显著优于同业。

进一步聚焦风险抵御能力,截至2023年9月末,宁波银行拨贷比3.66%,拨备覆盖率480.57%,对比2022年9月、2022年末拨备覆盖率分别为520.22%、504.9%,下降39.65%、24.33%,但仍处于行业中较高的水平。

业绩依旧「头铁」,宁波银行为何被券商下调目标价?

图源:宁波银行财报

有必要指出的是,2019年9月,财政部发布《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针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面提出的规定:“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监管部门要求的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对于超过监管要求2倍以上,应视为存在隐藏利润的倾向,要对超额计提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

换言之,宁波银行过高的拨备覆盖率为逆周期调节利润,平滑业绩曲线,留足了余地,但或也存在不合规的情况。

然而,在资产质量数据出众的另一面,宁波银行却频遭罚款,暴露出风控“城墙”的缺口。

今年初,因违规开展异地互联网贷款业务等“六宗罪”,包括违规开展异地互联网贷款业务、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不到位、资信见证业务开展不审慎、资信见证业务整改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新产品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宁波银行被罚款220万元,相关负责人也被处以警告。

2022年,宁波银行更是合计被处罚金额超1500万元。

此外,宁波银行旗下宁银消金,因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10月底被罚款20万元;7月,宁银消金还被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系未按规定公示2022年度报告,目前已移出。

种种因素使然,尽管宁波银行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三季报,规模、质量、效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驱使券商集体给出“买入”或“增持”评级,可就预期股价上涨空间和估值,却背道而驰,比如浙商证券在中报时预测宁波银行的目标价为35.67元/股,但三季报后下调17.19%至29.54元/股。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1)
上一篇 2023年 11月 15日 21:45
下一篇 2023年 11月 15日 23:14

相关推荐

  • 「屡败屡战」的毛戈平,这次能如愿敲钟吗?

    文 / 三生  提起毛戈平,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这是位中国化妆界的鼻祖级人物。当年他作为刘晓庆的御用化妆师一举成名,奠定了其行业地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很有商业头脑。2000年,其先后成立多家毛戈平形象设计艺术学校,创建了MAOGEPING、至爱终生两个美妆品牌。 不仅如此,如今的毛戈平再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刺,心心念念还是去敲钟。 近日,毛戈平化妆…

    2024年 10月 15日
  • 酒鬼酒的增长,胖东来拉得动吗?

    文 / 三生  来源 / 节点财经  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之下,各家酒企都在变着花样搞营销,试图在激烈的“内卷”中闯出一条增长之路。比如酒鬼酒就搞出了大动作,联手了零售界顶流胖东来。 近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其抖音账号发布了“酒鬼酒·自由爱”新品外观,并配文进行宣传预热。而酒鬼酒相关负责人也对外证实,产品将于近期上市。 凭借胖东来的名气,此…

    2025年 7月 15日
  • 方玉友退场,侯亚孟接棒,珀莱雅步入「二代」时刻

    文 / 电才  最近几年,企二代接班进入高峰期,诸如娃哈哈的宗馥莉、洁丽雅的石展承、海澜之家的周立宸、康力电梯的朱琳昊……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开始登上商业舞台。 9月12日,A股美妆巨头珀莱雅(603605.SH)发布公告称,选举侯亚孟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三年,同时,董事会同意聘任侯亚孟为公司总经理,任期三年; 原珀莱雅联合创始人、董…

    2024年 9月 18日
  • 谢秉政闷声发大财,比音勒芬是否稳了?

    在刚刚结束的比音勒芬2022年网上业绩沟通会上,比音勒芬董事长谢秉政以及董秘陈阳向投资者表达了对2022年公司经营的满意以及未来继续稳健发展的信心。 这家从事高端时尚运动服饰的上市公司在2022年成功抵住外部环境的压力,并于2023年一季度顺利实现业绩高增。 4月27日,公司发布的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显示,2022年全年,比音勒芬实现营收28.8…

    2023年 5月 12日
  • 君乐宝投资的茉酸奶摊上大事了,过期原料40天仍在使用

    朋友们,你们喝过茉酸奶吗? 5月27日,网红品牌“茉酸奶”再次登上热搜。 有媒体报道,北京市多家茉酸奶存在大量食品安全隐患,包括使用过期40余天的原料;更换效期标签,不按时报废原料,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标签;常温存放应冷藏的水果,水果变色、出水后,仍接着使用等。 更让人气愤的是,位于朝阳区亚运村附近伊藤洋华堂商场内的茉酸奶店长在店员废弃过期原料时说:“没事,喝不…

    2024年 5月 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