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佳二季报背后暗藏隐忧,爱奇艺苦寻下一个《狂飙》

文|雷达财经  莫恩盟

编辑|深海

爱奇艺最新发布的财报,交出了过往历史以来第二季度的最佳成绩。

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爱奇艺的营收达到78亿元,同比实现17%的增长。具体至各项业务来看,爱奇艺包括会员服务、在线广告、内容发行、其他在内的几大核心营收板块的收入,同比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利润方面,公司第二季度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为3.65亿元,而上年同期公司归属于爱奇艺的净亏损为2.14亿元。

不过,爱奇艺此番交出历史最佳二季报的同时,其“爆款制造营”的称号却短暂失灵。内容输出有所疲软的背景下,爱奇艺本季度包括营收、归母净利润、日均订阅会员数在内的指标环比均出现下滑。

雷达财经统计得知,今年4月至6月,与优酷和腾讯视频同档期播出的剧集相比,爱奇艺独播剧在骨朵热度指数排行榜上的表现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而已经过半的第三季度和即将进入尾声的暑期档,爱奇艺接连推出的《莲花楼》和《七时吉祥》两部重量级作品,也没能复制去年《苍兰决》的热度。

爱奇艺交出历史最佳二季报

8月22日,爱奇艺发布截至6月30日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财报。在当天举行的财报电话会上,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兴奋地说道,“高品质内容助力公司实现历史上第二季度最佳业绩表现,在总营收、利润、自由现金流和日均订阅会员数等关键指标上均表现稳健。”

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爱奇艺共录得营收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17%的增长。拆分来看,会员服务仍是爱奇艺最大的营收来源。第二季度,该板块为爱奇艺贡献4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5%。对此,爱奇艺解释称主要归因于订阅会员总数的增加以及其不断完善运营以提高变现能力。

今年第二季度,爱奇艺的日均订阅会员数达1.112亿,相较去年第二季度的9830万增长13%。若不计入试用会员,爱奇艺第第二季度的日均订阅会员总数为1.107亿,而2022年第二季度的日均订阅会员总数为9770万。

本季度,爱奇艺的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ARM)达14.82元,相较2022年第二季度的14.53元、2023年第一季度的14.35元,同环比均实现增长。

对于目前可以算得上是爱奇艺营收支柱的会员服务,龚宇表示,“爱奇艺会员业务的目标是最大化依靠提升用户体验,强化会员服务营收。相较于单纯的会员数量增长,未来我们将更关注整体会员收入增长。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努力持续提升会员业务的整体健康度和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这关键在于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

为公司贡献第二多营收的板块,则是爱奇艺的在线广告业务。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在线广告共为爱奇艺斩获15亿元的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25%的增长,是本季度爱奇艺营收增长最为强劲的一个板块,这主要是由效果广告业务的增长以及较小程度上的品牌广告业务的增长所推动。

此外,第二季度,爱奇艺通过内容发行和其他板块分别收获5.53亿元、8.07亿元的收入,两项业务的营收规模同比分别实现15%、16%的增长。

对此,爱奇艺解释称内容发行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易货交易平均单价上涨所致;而其他收入增长则主要是由第三方合作收入推动,部分被直播业务分拆所抵消。

截至上半年末,爱奇艺预付款项和其他资产中包含的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短期投资和长期限制性现金以及其他资产为61亿元。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以现金回购了1.336亿美元的2026年到期的4%可转换优先票据。

降本增效成盈利利器

至于外界较为关心的长视频平台较难盈利的情况,爱奇艺在本季度依旧取得了较为亮眼的表现。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为3.65亿元,而2022年同期归属于爱奇艺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14亿元。

今年第二季度,爱奇艺的收入成本为5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这主要受到内容成本上升的影响。今年第二季度,由于平台推出的原创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数量有所增加,爱奇艺收入成本中占比较高的内容成本同比增长7%至41亿元。

不过,爱奇艺的毛利,从去年第二季度的14.09亿元上涨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20.28亿元,同比涨幅高达44%。与此同时,爱奇艺的毛利率也从去年第二季度的21%上涨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26%。

费用方面,由于营销支出增加,爱奇艺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达到9.7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2%,环比下降12%。而由于人员相关薪酬费用减少,爱奇艺的研发费用同比下降9%至4.39亿元。整体来看,爱奇艺第二季度的营业费用控制在了14.18亿元的水准,同比上升10.54%,环比有所下降。

由前述数据可知,爱奇艺本季度的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的同比涨幅均在10%左右,这一涨幅明显小于其营收17%的涨幅,借此爱奇艺整体的盈利情况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其营业利润率从上年第二季度的2%上升至今年第二季度的8%。

有分析认为,爱奇艺当前实现盈利,与其近来一直坚持的降本增效策略有一定的关系。早在2月发布的《致投资人的一封信》中,爱奇艺CEO龚宇就曾提到,公司一方面将聚焦主业,砍掉或收缩非核心业务,减少非必要投入;另一方面,更加专注于加大头部原创内容的投入,减少投资低投入产出比的内容。

虽然从数据上来看,爱奇艺本季度部分成本和费用呈现出同比上涨的趋势,但从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指标的上升可以得知,相比以前,爱奇艺将钱更多的用在了刀刃上,争取每一笔钱都尽更大可能地产生回报。

爱奇艺难寻下一个《狂飙》

回顾过去的2022年,爱奇艺曾陆续推出《人世间》、《苍兰诀》、《罚罪》、《卿卿日常》、《风吹半夏》等多部热度颇高的剧集,爱奇艺也因此一度被外界送上“爆款制造营”的美誉。

对此,爱奇艺CEO龚宇还曾在《致投资人的一封信》中自信放话,“我们长期坚持的原创策略效果卓著,实现了由‘爱奇艺能打造爆款’到‘爱奇艺是爆款制造营’的转变。”

根据云合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爱奇艺剧集市占率已连续六个季度领跑行业。不过,爱奇艺看似一片丰收的景象背后,也藏有隐忧。

今年第一季度,现象级爆款剧《狂飙》让爱奇艺刷足了存在感,也再一次证实了爱奇艺打造爆款的能力。在以《狂飙》为首的优质出圈内容的助力下,爱奇艺单季度的营收达到83.49亿元的水准,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更是达到6.18亿元。

然而,即便是已经打造过多部爆款剧集的爱奇艺,也很难保持持续输出爆款的能力。在没有与《狂飙》同等影响力剧集问世的第二季度,爱奇艺的营收、净利润虽然仍旧实现了同比层面的增长,但环比来看,爱奇艺的这两项业绩指标均出现了下滑。其中,爱奇艺今年第二季度78亿元的营收环比下降7%,而本季度3.65亿元的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则环比下降近7成。

与此同时,爱奇艺大书特书的日均订阅会员数,也没能逃过环比下降的命运,该指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1.29亿降至第二季度的1.11亿,足足减少1700万。而爱奇艺的会员服务收入,随之也从今年第一季度的55亿元下降至第二季度的49亿元,环比下降12%。前述多项指标的下滑,很难否认与爱奇艺第二季度略显颓软的内容输出没有关系。

雷达财经通过骨朵热度指数排行榜统计得知,今年4月热度排在前10的剧集中,来自腾讯视频的独播剧数量多达5部;优酷虽然仅有1部独播剧《长夜烬明》上榜,但该剧却霸占当月榜单榜首的位置;爱奇艺独播剧有2部登榜,但排名处于相对靠后的位次(第7名、第8名)。

到了5月,该榜单前10中来自腾讯视频的独播剧数量减少1部至4部;优酷独播剧上榜数量增加至3部,且排名均处于相对靠前的位次(第2名至4名);而爱奇艺本月独播剧的在榜数量则直接消失,不及另外两个平台独播剧的表现。

6月,爱奇艺凭借《长风渡》、《花戎》两部剧成功拿下榜单第2名、第4名的名次;同期,优酷独播剧的在榜数量与爱奇艺持平,均为2部,但优酷独播的《偷偷藏不住》本月强势夺冠;腾讯视频本月上榜的独播剧集整体排名相对靠后,但上榜数量(5部)要明显多于爱奇艺独播剧的上榜数量(2部)。

而爱奇艺难造爆款的势头,似乎已蔓延到了第三季度。7月23日,爱奇艺打造的由成毅、曾舜晞主演的古装剧《莲花楼》上线,随后该剧成为了爱奇艺历史第10部、年内第3部站内内容热度值破万的剧集。

8月10日,爱奇艺意图复制《苍兰决》成功模式的《七时吉祥》,也紧接着赶在了学生党放假的暑期档上线。雷达财经了解到,《七时吉祥》与《苍兰决》均改编自九鹭非香的小说,并邀请当红流量明星出演。制作班底方面,《七时吉祥》与《苍兰决》均由恒星引力操刀,且均选择在爱奇艺平台独播。种种迹象表明,爱奇艺将其视为暑期档的重量级项目。

然而,这两部被爱奇艺寄予厚望的剧集,却被腾讯视频出品的《长相思 第一季》压住了风头。据猫眼专业版显示,8月14日至8月20日期间,《长相思 第一季》的猫眼热度值为9796.84,而《莲花楼》和《七时吉祥》的猫眼热度值分别为9437.92、8905.74,爱奇艺并没能借助这两部剧重演去年《苍兰决》引发全民追剧热潮的戏码。

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有春节档加持的第一季度和有暑期档加持的第三季度,第二季度向来是各大视频平台内容排播的淡季,但如不考虑这个因素,爱奇艺想要再造《狂飙》同等体量的剧集也并非易事,爱奇艺若一年内能推出多部类似《人世间》、《苍兰诀》、《罚罪》、《卿卿日常》、《风吹半夏》的剧集,也能在市场上收获规模可观的订阅会员用户。不过,参照今年暑期档剧集市场的表现来看,包括爱奇艺在内的选手均未交出一份让广大观众都十分满意的答卷。

身处内容为王的长视频赛道,爱奇艺高管表示,内容行业取胜的关键是持续的生产和供给高品质内容,目前各核心玩家都在建立独播内容的差异化优势,这是一种良性竞争,爱奇艺将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开机和生产规划,确保精品内容供给。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8月 25日 16:04
下一篇 2023年 8月 25日 19:35

相关推荐

  • 抖音死磕外卖

    再度出击

    2023年 2月 10日
  • 奶茶界的海底捞:茶颜悦色能靠服务,挺进上市“决赛圈”吗?

    文|伯虎财经 安晓 新茶饮行业需要新故事。 年初,蜜雪冰城与古茗争先递表打响今年“新茶饮第二股”的争夺战。同时,新茶饮品牌加速扩张,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等纷纷喊出了万店目标,行业已陷入“跑马圈地”的紧张时期。 不过在刚过去315晚会,新茶饮品牌的暴雷,似乎也预制着过度的加盟扩张将会影响整个行业的质量口碑,消费者似乎也越来越不信任“新鲜、现制”奶茶了。 不过…

    上市公司 2024年 3月 23日
  • 618,电商平台上演“直播大战”

    文|伯虎财经  灵灵 01 淘宝:加码内容,打造更有看点的直播间 据战报,淘宝直播618预售期间,李佳琦、香菇来了、蜜蜂惊喜社、烈儿宝贝、陈洁kiki、林依轮等直播间交易额破亿,罗永浩、胡可、TVB识货、向佐、叶一茜等直播间交易额超过千万。  不难看出,为了迎接618,淘宝直播持续引入诸多新主播。这些新主播首次出现在战报中,如在5月20日…

    上市公司 2023年 6月 23日
  • 一年烧掉10多亿,资本煮不出“万店”面馆?

    文|Tech星球  林京 去年6月,苗田雨以月租2万的价格,在北京租下一家80平米的写字楼店铺,他本想借助疫情期间房租价格低,加盟五爷拌面大赚一笔,没想到半年时间就亏损了50万。今年3月,他决定关闭门店及时止损。 苗田雨的经历并非个例。餐宝典发文称,过去15个月里,五爷拌面关了将近600家店。过去一年,五爷拌面闭店率高达41.8%,是餐饮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

    上市公司 2023年 3月 29日
  • 小鹏汽车核心业务迁移至阿里云倚天实例,节省20%算力成本

    9月20日,在2024云栖大会上,小鹏汽车宣布车联网、官网、商城、大数据等核心业务已迁移至阿里云倚天实例,节省了超过20%的算力成本。 小鹏汽车是国产新能源车的领跑者之一,过去几年公司业务快速增长并走向全球,为应对业务快速增长的算力需求,小鹏汽车于2019年开始全面上云并采用容器化部署业务 ,为业务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两年前,为进一步降低云上算力成本,小鹏汽…

    2024年 9月 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