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再扩资本版图:欲赴港二次上市,旗下公司“A拆A”

又有一家企业欲赴港二次上市

美的集团再扩资本版图:欲赴港二次上市,旗下公司“A拆A”

又有一家企业欲赴港二次上市!

近日,家电三巨头之一的美的集团发布公告,公司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同意公司研究论证公司境外发行证券(H股)并上市事项的议案》。

实际上,这并不是美的集团第一次涉足港股。早在2004年,美的机电产业就曾借壳华凌集团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并更名为威灵控股,后于2018年退市。

除了运作集团层面的整体上市,美的集团还在今年前后推行两次“A拆A”计划。

2023年4月,美智光电二度冲击创业板,提交的IPO招股书已获深交所受理。据悉,该公司专注于照明及智能前装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3年7月,美的集团旗下供应链科技公司安得智联启动启动申请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目前的美的集团已转型为一家集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和数字化创新业务五大板块为一体的全球化集团,成功搭建ToC与ToB并驾齐驱的业务矩阵,拥有美的、小天鹅,华凌、COLMO,库卡,威灵等多个品牌组合。

换言之,如今的美的集团,虽然大家还是习惯称之为家电企业,但实际上其已从骨子里蜕变为另一个美的。

得益于多元的结构优势、先发的出海优势,以及智能化、数字化等创新举措,美的集团业绩稳步向上。

2022年,其实现营业收入为3439.18亿元,同比增长0.79%;归母净利润为295.54亿元,同比增长3.43%。

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2.63亿元,同比增长6.51%;归母净利润80.42亿元,同比12.04%。其中,工业技术事业群同比增长达10.6%;楼宇科技事业部同比增长40.6%;机器人和自动化事业部同比增长27%。

这意味着,在ToC端的家电业务逐渐步入成熟期,并加速向衰退期过渡的背景下,ToB端业务已成为美的第二增长极。

此番筹划H股上市,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或是美的集团“深化全球战略布局的需求”,既是资本的战略性选择,也是企业的科学化决策。

站在投资的角度,由于A股限制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不得超过30%,若发行H股,将突破这一桎梏,使美的集团更大力度吸引到全球高价值的投资者。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考虑到对内地和香港两地股东的权益平衡,发行H股可能会对美的集团的股价和股息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截至8月16日午盘,美的集团A股股价报收54.93元,总市值3857亿元。

作者:七公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8月 15日 22:37
下一篇 2023年 8月 16日 16:36

相关推荐

  • 崔大宝: 董宇辉独立后会有哪些挑战?

    崔大宝 | 节点财经创始人 董宇辉离职,和东方甄选一别两宽,现在除了买了东方甄选的股民在骂娘之外,其他人似乎都乐见其成。 当然,对东方甄选和董宇辉来说,这种结果多少都有些让人唏嘘无奈。但裂痕既然已经无法弥合,网络的汹汹人言更无法控制,分开也是一件好事,都是解脱。 目前,这件事在短期内还引起了不少争议,比如是否涉及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信披违规等等。中小股民的愤…

    2024年 7月 29日
  • 从微盟十年看中国SaaS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可以预见的是,下一个十年,更好的微盟,更好的中国SaaS,已在路途中,渐行渐近。

    2023年 9月 25日
  • 几万元的新能源智驾:车企亏钱,消费者嫌贵

    文|Tech星球 任雪芸 踩下刹车的一瞬间,刘元的辅助驾驶系统就退出了。 “当时我在环路上,开启了智能辅助驾驶,设置的是90公里/小时,一辆车以非安全距离变到了我的车道上,犹豫了一下后,我立刻选择了自己接管”,他告诉Tech星球。 随着技术的成熟,国内智能驾驶行业正处于L2向L3过渡的重要阶段,L3阶段的代表功能如高速、城市NOA(Navigate On A…

    2024年 1月 29日
  • 下沉就爆单,“蔚小理”要和比亚迪抢饭碗?

    文|Tech星球 王琳 蔚来汽车阿尔卑斯项目组和小鹏汽车的员工们,正沉浸在一种久违的兴奋中。这两家企业在经历了长达近2年的销量低迷后,他们终于体验到了爆单的快感。 虽然官方并没有公布具体数据,但蔚来创始人李斌在乐道L60发布后结束后的当天媒体采访中表示,“乐道爆单了,服务器扩容了5倍”。为了庆祝小鹏MONA 03达到销量预期,鲜少露面的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甚至…

    电商零售 2024年 10月 9日
  • 800亿,资本爱上「坐月子」

    现象级的商业案例,往往对应着现象级的资本叙事。故而,资本纷纷赶去“坐月子”,其实,亦合乎情理。

    2022年 11月 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