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1000万元的销售额,在《无名》目前8亿多的票房中只是个零头。春节期间,猫眼和淘票票(以下简称“猫淘”)一天就能卖出1000多万张电影票。
王一博在直播间遭遇的冷清,只是抖音进军在线票务市场的一个缩影。
今年春节档被称为“大年”,为了分得一杯羹,抖音不仅在宣发方面十分卖力,还在直播间中直接链入自己的售票平台——影托邦,形成从电影营销到在线票务的链条转化。然而,大张旗鼓进军电影票务市场一年多,67亿元的春节档总票房中,抖音吃到的蛋糕少得可怜。
在甘肃省金昌市经营一家独立影院的卫姐告诉雪豹财经社,她的影院猫淘结算收入占比超过90%,影托邦只占不到2%。她去年春天入驻影托邦,一年时间过去,她对这一新平台的期待已经消失殆尽。
抖音入局在线票务市场,野心不只是卖电影票,而是涉足从制作、宣发到售卖的整个产业链条。但未能在票务市场掀起风浪的抖音,至今还在大门口艰难跋涉。
01 票补大战,抖音败北
《无名》正式上映前,导演程耳和主演王一博、大鹏集体现身抖音直播间,一边聊电影创作,一边卖电影票。主持人在一旁不断提醒屏幕前的粉丝:“点击小黄车,原价40元的电影票,在抖音平台只需要28.9元。”
但和其他渠道相比,即使有王一博的明星光环加持,这个价格的吸引力也并不大。
在第三方在线票务平台猫眼上,《无名》海报上标出的票价最低只要15.9元。淘票票和《交换人生》合作,推出会员积分兑换买一送一观影券。《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也跟第三方平台合作,给出了11元、22元不等的观影优惠券。
就连疫情三年中最艰难的院线,今年也积极加入了票补大战。
“万达都冲在了降价第一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雪豹财经社,今年万达在四五线新开的加盟店,多数票价降到了19.9元,武汉的万达影城平均票价比去年便宜5~10元。哈尔滨多家独立影城都推出了春节档特惠卡,105元购买5张电影票,相当于单价21元。
票房67.58亿元,观影人次破亿。今年春节档,电影行业强劲复苏让不少业内人士感慨,“仿佛回到了2015年市场井喷的黄金时代”。这场票房神话背后的重要推手之一,就是“低价票补”。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的预售平均票价54.4元,较去年同期58元的预售价格下调了3.6元,这是自2016年以来春节档首次降价。
抖音虽然玩起了票补,但多少显得有些“囊中羞涩”。
雪豹财经社注意到,今年春节档期间,抖音送出的观影优惠券多为5元,限时售卖的28.9元电影票只可用于40元以下电影,相当于只优惠了11.1元。此外,这些28.9元的影票只有在电影直播宣发期间限量售卖,最多的一场是《无名》的33万张。
抖音与电影主创人员直播售票 图源:抖音App
即便在平时,抖音电影票和猫淘相比也缺乏价格优势。
雪豹财经社注意到,万达、博纳等连锁影城在3家平台上的价格基本一致。此外,猫淘上还有联合信用卡、多买享折扣等活动,抖音上通常没有其他优惠。
“票补力度不大,很难撬动用户的购票习惯。”一位从业13年的影院经理告诉雪豹财经社,猫淘占据线上票务市场超过90%的份额,抖音可能连大盘的5%都没有。
02 抓不住的救命稻草
抖音大举进军在线票务市场的野心,早在两年前就已显露端倪。
2021年春节期间,抖音推出“抖音邀你看电影,4亿电影福利免费送”活动,邀请春节档电影的主创团队在直播间卖票,并提供站内购票服务。如果把电影票、代金券都算在内,抖音掏出了价值4亿元的补贴。
但当时,抖音还没有自己的售票平台,用户购买电影票只能跳转外链,相当于给猫眼和淘票票做了嫁衣,用户数据也都沉淀在这两个平台。
2022年春节档,抖音再次邀请电影主创团队来直播间送福利,当时送出的优惠券为16元。此外,用户还能以5.9折到6.2折购买100~300元的观影券。
图源:抖音App
此时,用户在抖音上购买电影票,可供选择的购票渠道除了猫眼和淘票票以外,还多了一个被置于页面最上方、标记了“推荐”字样的影托邦。
影托邦是抖音在2021年10月收购的一家在线票务平台,类似于to B版本的猫眼和淘票票,为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观影卡、营销礼品卡、积分兑换电影票、电影娱乐营销等服务。
图源:抖音App
对影院来说,开通更多售票渠道,意味着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特别是在电影市场萎靡不振的2022年,抖音成为影院老板们急于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
去年春节前,抖音的推广人员曾频繁地拜访卫姐,还谈了票补。去年春节档过后,卫姐的影院入驻影托邦,她希望抖音的算法能将影院推送给更多本地影迷。“此前对影托邦的了解不多,但有抖音做背书,大家都愿意相信。”
不少影院老板还在抖音上开通了团购服务。
“抖音电影票只是第三方渠道,对急于自救的影院来说过于被动,直接做短视频营销、做团购来得更直接。”北京朝阳区一家独立影城的经理马辉告诉雪豹财经社。“如果能把抖音的内容做好,我们就可以跳过猫淘等平台,吸引影迷到线下,通过影院自己的系统兑换影票,省去了要给猫淘的服务费。”
为此,马辉专门为市场部招聘了一名新媒体运营专员,负责运营影城的抖音号,以及寻找达人探店、入驻团购活动等。
2023年春节档,影托邦已经更名为抖音电影票,从第三方平台转变为“自己人”,猫眼和淘票票则被踢出了抖音的购票系统。
苦猫淘久矣的影院老板们等来了期待已久的鲶鱼,但他们也已经意识到,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03 既是良方,也是毒药
在抖音闯入前,电影在线票务市场几乎是猫眼和淘票票二分天下的格局。
2017年,猫眼电影并购微影时代,与淘票票形成双雄争霸局。通过巨额票补投入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猫淘为影院导入大量用户,在市场中异军突起。接下来数年,猫淘逐渐向影视行业上游进军,涉足电影宣传和发行领域,甚至成立了投资和制作部门,成为电影出品方。
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的弊端很快显现,猫淘与院线、发行方之间的利益博弈逐渐尖锐。
一方面,影城自己的会员体系难以为继,还要向猫淘缴纳不断上涨的服务费;另一方面,猫淘开始通过低价预售的方式,干预院线排片。
“猫淘当时得罪了很多大连锁影城。”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雪豹财经社,在猫淘出现之前,连锁影院会员的持卡率在50%以上。如今,即便是万达,也没有多少影迷购买影院的会员卡了。
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博纳总裁于冬曾“炮轰”猫淘,希望猫淘在影院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降低服务费。“不能在电影市场这么困难的时候提高服务费,还高于2019年的平均水平。”当时,猫淘每张影票的服务费在2元左右,目前已经涨至3~5元,且这笔费用并不参与最终分账。
猫淘参与电影制作宣发后“倒逼排片”的做法,更是让院线怨声载道。
横店影城某影院经理告诉雪豹财经社,在排片之争尤为激烈的春节档期间,猫淘和发行方都会来“指导排片”,有的会给一些排片费用,有的则直接表示“票已经在猫淘上卖出去了,影院不排片不行”。
在这种情况下,小型影院或加盟影院很难和有资金实力的猫淘抗衡,即使是博纳影业也要忌惮三分。于冬在“炮轰”猫淘后,又连忙表示“得罪了得罪了,对不起”,并开玩笑称,“我几个片要发行了,怕两家公司制裁我”。
在院线看来,猫淘干预排片的行为无异于“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后来者抖音,能否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搅动这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深水?
04 成为第三极?道阻且长
官方数据显示,影托邦已覆盖了全国8000多家影院,与猫眼、淘票票的差距不大。以北京为例,入驻猫眼的影院数量有292家,抖音电影票上显示的影院数量为276家。
入驻抖音电影票一年多的卫姐,认为这一平台有点鸡肋。
文章声明:本文系作者雪豹财经社授权节点财经发表,并经节点财经编辑,文章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立场,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jiediancaijing#163.com (#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