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工业IPO:204亿营收背后,刘强东的产业数字化雄心落地

京东工业IPO:204亿营收背后,刘强东的产业数字化雄心落地

文 / 零度

来源 / 三生

“工业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中国制造效率的必答题。”刘强东在2024年京东集团战略会上的断言,如今正成为京东工业叩击资本市场、践行产业升级使命的行动纲领。2025年9月,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家长期深耕工业供应链的数字化巨头,终于以更成熟的姿态拉开登陆资本市场的序幕。​

京东工业IPO:204亿营收背后,刘强东的产业数字化雄心落地

若此次成功上市,“京东系”上市公司将增至6家,而承载着刘强东“产业数字化”战略的京东工业,正以204亿元营收、净利润暴增1586%的亮眼成绩单,向市场展现其盈利逻辑的跑通与生态价值的深化,稳步解答资本对其长期发展的期待。​

01 业绩突围:营收复合增长20%,净利润实现“跨越式扭亏”​

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清晰勾勒出京东工业高质量成长的轨迹。2022至2024年间,公司营收从141亿元增至204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进一步增至1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9%,增长韧性持续凸显。​

京东工业IPO:204亿营收背后,刘强东的产业数字化雄心落地

《节点财经》看来,这份增长背后,是“客户拓展+品类深耕”的双轮驱动:一方面,重点企业客户从2023年的约9500个增至2024年的1.06万个,且重点客户交易额存留率高达105.7%,客户黏性与复购能力稳居行业前列;另一方面,商品销售收入作为核心增长引擎,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1.7%,2024年更是以19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8.9%,印证了其供应链服务的市场认可度。​

利润端的表现更具突破性。2022年仍处于培育期的京东工业,2023年即实现480万元净利润扭亏,2024年更是迎来质的飞跃——净利润增至7.6亿元,同比暴增1586%;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55.2%,盈利增速持续领跑行业。

行业分析指出,这一“跨越式扭亏”既得益于规模效应下履约成本率的持续优化,也离不开京东集团在技术、物流、流量上的协同支持,为其初期发展筑牢了“安全垫”,更加速了其盈利模型的跑通。​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工业与京东集团的关联交易正从“依赖支撑”转向“协同共赢”。2024年,公司自京东集团平台获得的收入达81亿元,占总营收的39.7%,较2022年的47.1%持续下降,这一变化既体现出京东工业独立拓展市场能力的提升,也凸显出关联协同的“双刃剑”正向优势转化——借助母公司生态资源快速起量后,逐步建立自主获客与服务能力,为长期独立运营奠定基础。​

股权结构上,京东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合计持有78.84%股份,刘强东作为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通过控股股东集团掌控战略方向,这种稳定的架构被市场解读为“战略连贯性的保障”。从2017年独立运营至今,京东工业每一步转型都紧扣刘强东“产业数字化”的布局,战略定力成为其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

02 行业领跑:构建“广度+深度”双重优势

京东工业所处的工业MRO市场,正处于“千亿蓝海”的快速扩张期。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24年中国工业MRO市场规模突破2.1万亿元,年增速维持在15%以上,但行业CR5(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不足8%,市场分散度高,头部企业仍有巨大整合空间。

《节点财经》看来,在这样的格局下,京东工业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并通过差异化优势应对竞争,构建起三大护城河:

第一条护城河,与垂直平台比拼:以“全品类+网络覆盖”破局​

京东工业IPO:204亿营收背后,刘强东的产业数字化雄心落地

震坤行、西域等垂直平台以“深度服务+技术赋能”见长,而京东工业则凭借“全品类供给+全国物流网络”形成差异化优势。截至2024年底,京东工业已覆盖12.17万家供应商,商品品类涵盖设备配件、劳保用品、化工原料等全场景MRO需求,能一站式满足企业从“零星采购”到“集中供应链管理”的多元需求。

同时,京东工业依托京东物流的智能仓储体系,实现“小批量、多频次”的精准配送,解决MRO行业“履约难、时效低”的痛点。这种“广度优势”与垂直平台的“深度优势”形成互补,而京东工业正通过“全链路服务能力”将广度转化为壁垒。​

第二条护城河,应对综合电商跨界:以“B端基因”巩固先发优势​

京东工业的“B端运营经验”已形成先发优势。自2017年独立运营以来,京东工业累计服务超1.06万个重点企业客户,沉淀了针对工业场景的需求洞察、供应商分级体系、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例如,为企业提供“按需补货”的智能供应链系统,通过AI算法预测耗材消耗,实现“零库存管理”。这种深耕B端的经验,是综合电商短期内难以复制的,也让京东工业在跨界竞争中保持领先。​

第三条护城河,直面传统贸易商转型:以“数字化能力”赋能整合​

全国超10万家中小工业分销商中,头部企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但京东工业并未将其视为对手,而是通过“技术输出+生态合作”推动行业整合。例如,向区域分销商开放“京工云”系统的部分功能,帮助其优化库存管理与客户服务;同时,通过“平台合作”模式吸纳优质区域贸易商入驻,补充本地化服务能力。这种赋能思路,既扩大了京东工业的市场覆盖,也推动了整个MRO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实现共赢增长。​

更关键的是,京东工业的客户结构极具抗风险能力——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仅12.1%,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5%,客户分散度高意味着其收入增长不依赖单一客户,也能更好地应对行业波动,为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03 生态卡位:京东“产业数字化”战略的核心载体,激活三重协同价值​

“京东的未来不在零售本身,而在零售背后的供应链能力对产业的改造。”刘强东在2023年股东信中的表述,精准定位了京东工业的战略角色。

《节点财经》看来,在京东“零售+物流+科技”的三驾马车之外,京东工业正成为第四增长曲线的核心,通过与集团生态的深度协同,释放“1+1>2”的价值,也为中国制造供应链升级提供“京东方案”。​

与京东物流协同:打造“履约护城河”,破解MRO配送难题​

京东工业并非简单复用京东物流资源,而是与物流体系深度融合,针对MRO“品类杂、批量小、时效要求高”的特点,定制化打造“工业级履约网络”。例如,在全国布局“MRO专属智能仓”,通过“前置仓+区域仓”的分层布局,针对大型设备配件等重货,依托京东物流的大件运输能力,提供“门到门”安装调试服务。这种协同不仅提升了京东工业的履约效率,更将京东物流的能力延伸至工业场景,拓宽了物流业务的边界。​

京东工业IPO:204亿营收背后,刘强东的产业数字化雄心落地

与京东科技协同:以“技术重塑供应链”,降本增效显成效​

京东工业的核心系统“京工云”,深度集成了京东科技的AI寻源算法、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形成“从需求预测到智能采购”的全链路数字化能力。例如,通过AI算法分析企业历史采购数据,预测耗材需求峰值,帮助企业减少库存积压;利用大数据比对全国供应商报价,实现效率的提升,采购成本的下降。这种技术协同,正是刘强东“用技术重塑供应链价值”的实践落地,也让京东工业从“贸易型企业”向“技术驱动的供应链服务商”转型。​

反向赋能京东零售:沉淀B端能力,强化集团整体优势​

通过服务工业客户积累的B端运营经验,京东工业正反向赋能京东零售的C端业务。例如,其打造的“供应商分级体系”被复用至零售业务,帮助零售端筛选优质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针对工业场景的“库存管理算法”,优化零售端的生鲜、家电等品类库存周转,减少损耗。这种“B2B能力反哺C端”的模式,让京东在与阿里的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既能服务个人消费者,也能深度服务企业客户,构建起“全场景供应链服务”的生态闭环。

刘强东对京东工业的布局早有深意。2021年A-1轮融资时,他便公开表示:“工业供应链是京东必须拿下的战场,它不仅能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更能夯实我们的技术壁垒。”如今,历经八年深耕,京东工业已从“战略布局”走向“资本落地”。

第三次递表显示了京东工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决心。对投资者而言,需要看清其本质:这不仅是一家MRO分销商,更是京东产业数字化战略的试验田。其价值不在于短期盈利,而在于长期对工业供应链效率的改造能力——这恰恰是刘强东布局的核心逻辑。

随着上市进程推进,这场关乎中国制造供应链升级的资本叙事,正进入关键章节。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9月 30日 19:40
下一篇 2025年 9月 30日 20:56

相关推荐

  • 行业步入存量时代,游戏厂商谁握底牌?

    文|奇偶派 随着2024年的到来,国内游戏行业开始步入存量时代。 根据《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游戏用户规模达6.68亿人,同比增长仅0.61%。 一边是行业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的情况已经持续数年,一边是2023年游戏版号发放共1075款,数量已经超过了过去三年的平均水平,提升市场对游戏行业的乐观预期。 内卷激烈的厂商们想抓机会博出…

    上市公司 2024年 2月 2日
  • 东南亚,难以复制“支付宝”

    译者 | 霞光社 青木瓜 编辑 | 麻吉 编者按: 近期,TikTok Shop在印尼的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东南亚电商生态的讨论。而支付,是这个生态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数字移动支付的江山,已被微信和支付宝两巨头牢牢占领。相比之下,东南亚数字支付市场的格局,呈现出高度的碎片化和分散性。由于暂未出现巨头垄断,这对创业者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实际上…

    2023年 10月 23日
  • 最近有点烦的宝宝树,如何重回增长?

    文 / 三生  最近,母婴赛道的明星企业宝宝树“有点烦”。先是公司因为#员工周末不响应工作老板退群裁员#的热搜话题备受关注,甚至遭到网友抵制。 眼看着公司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宝宝树对事件进行了官方回应,声明称,王怀南作为宝宝树的创始人,目前并不参与集团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他的个人立场与集团无关。随后,王怀南也发布视频进行了澄清。 屋漏偏逢连夜雨。…

    2024年 12月 25日
  • 《清明上河图密码》「翻车」,优酷的2024没有赢在终点?

    文 / 八真  2024年的收官之作、S级大剧《清明上河图密码》,并没有给优酷带来预想中的惊喜。 该剧改编自冶文彪同名系列小说,由张颂文、白百何、周一围等一众“老戏骨”领衔,共同演绎了发生在北宋汴梁城的奇踪迷案。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清明时节,汴河两岸花灯如昼,游人如织,两浙路千艘粮船正沿着河道而来;一道虹桥飞架,货郎叫卖不…

    2025年 1月 3日
  • “垃圾大王”严圣军,拿啥完成近千亿投资?

    文|雷达财经 肖洒 编辑|深海 市值仅113亿元的中国天楹,又签下一个百亿大项目。 近日,该公司公布了一个总投资约169.5亿元的新能源综合开发建设项目,该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位于黑龙江安达市,项目新能源装机容量1.8GW,并配套建设重力储能等综合储能140MW/280MWh,绿氢装置规模10万吨/年等。 深耕垃圾焚烧发电多年的中国天楹,是由南通富豪严圣军…

    上市公司 2024年 4月 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