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道哥
“我们决心清空过去,以归零的心态,为AI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钉钉。”钉钉CEO无招表示。
今年,已经是钉钉的第十年。
8月25日钉钉召开发布会,发布了8.0版本。相对于此前的版本,8.0版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协同办公APP正式走向AI原生。

回首2015年,钉钉1.0版本横空出世,在过去这十年里,它成功塑造了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模式。而此次8.0版本取名“蕨”,要知道蕨类植物可是地球上最早的高等植物,象征着生命系统真正走向成熟,在《智百道》看来,这不仅是无招上任后的野心,也寓意着钉钉要向下扎根行业、从内革新自身、向外拓展生态。
在这场发布会上,全新钉钉直接对过去的办公产品形态来了个大颠覆、大重构,一口气推出了超10款AI产品,像钉钉One、企业AI搜索引擎“AI搜问”、AI表格、AI听记以及智能硬件DingTalkA1等,重新定义了AI时代人们工作交互、处理信息、搜索知识和创建应用的方式。
围绕AI,钉钉从系统到硬件进行了覆盖,而产品背后,是钉钉无招打造AI原生办公平台的决心,更是阿里“AI ToB”的野心。
01 全新钉钉One,让办公软件变成“AI模式”
《智百道》现场了解到,这次钉钉发布的新产品,核心就是一句话:让工作变得更简单,而方法就是:办公软件升级成“AI模式”。
会上推出的几款产品都挺实用,《智百道》看来,这些产品的背后,是三层逐级向上的能力:
产品功能创新与提升办公效率
最实用的是“钉钉One”,以前上班得在群聊、待办、文档、表格里来回切换找信息,现在AI会自动把这些分散的工作内容按重要性整理成信息流卡片,像刷短视频一样推给你,不用再“人找事”;长按按钮还能语音指挥AI,比如“发起明天10点的会议”“汇总上周销售数据”,AI直接帮你操作,省了不少点来点去的功夫。
软硬件结合拓展应用场景
钉钉推出的首款硬件DingTalkA1,表现非常亮眼。《智百道》现场获悉,在发布会现场限量首发的1000台产品,已经售罄。发布会结束后很多人晒出下单截图。从产品看,这款硬件就几张信用卡厚,能吸在手机上,开会时8米外的声音都能录清楚,还能实时转文字、生成纪要,续航能到45小时,免费给1000分钟转写时长,不管是开例会还是记培训笔记,都不用手忙脚乱记东西了。
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
钉钉的新产品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比如“AI搜问”解决了“找资料像大海捞针”的问题,不管是查同事联系方式、问项目进展,还是要“2023年Q3华东区销售额”,它能自动整合你有权限看的聊天记录、表格、文档甚至CRM数据,直接给整理好的结果。
AI表格也变“聪明”了,以前做表得学函数、调格式,现在跟AI说需求,比如“做一个月度考勤统计表”,它就自动生成表格和仪表盘;还加了100多种“字段Agent”,像山东魏桥的巡检员拍张设备照片,AI能自动识别隐患、写整改建议,再把通知推给负责人,不用人工再整理一遍,事故率都降了不少。

《智百道》看来,钉钉这次是想靠AI“重新定义办公”——以前办公软件只是“工具”,现在想让AI变成“助手”,帮人处理重复工作。
更重要的是,钉钉 8.0 版本的发布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规模最大的协同办公 APP 正式走向 AI 原生。通过 “平台 + Agent + 硬件”,钉钉的新策略是,构建一个可连接企业数据、业务流与人的 AI 基础设施。
这一战略的背后,不仅是搭建功能更强大的操作系统的目标,更藏有阿里AI To B的野心。
02 无招出招:放弃“功能堆砌”,操刀AI“原生操作系统”
无招回归近5个月时间,这场发布会,成为检验其成果的一次考核。
2025年,随着蔡崇信、吴泳铭等“创一代”回归,阿里启动全面AI化转型,亟须一位既懂ToB业务又具创业精神的领军者。无招的回归成为必然——将其重新纳入体系,并赋予钉钉“AI原生办公平台”的新定位。

上任后,无招进行了一场雷霆变革。核心就是精简化,从“功能堆砌”到AI重构。
无招回归首日即启动“产品体验歼灭战”,要求团队排查所有功能的最小可用场景(MVP),并与竞品逐一对比。例如,针对用户诟病的登录流程,钉钉将多端同步时间从15秒压缩至3秒;针对网络不稳定场景,优化消息重发机制,成功率提升至99.9%。
更具颠覆性的是,无招重启创业初期的共创模式。他带队暗访北京、广东、华东三地客户,要求中层管理者每周至少拜访3家企业,直接获取一线需求。
此前钉钉因过度追求付费转化,导致用户体验受损,如开屏广告、功能付费墙等。无招上任后立即调整策略:
第一步,拆除付费壁垒:下线考勤统计、审批模板等基础功能的付费限制,将付费门槛从功能模块转向价值增值。
第二步,优化付费结构:2025上半年财年,钉钉ARR(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2亿美元,其中AI增值服务贡献占比从15%跃升至40%,客户续费率提升至85%。
第三步,组织架构升级:无招进行了手术刀式调整——打破“总部-区域”的科层制,建立“行业纵队+产品横队”的矩阵式架构。
《智百道》看来,钉钉8.0的发布,本质上是阿里对企业服务操作系统的重新定义——通过AI原生功能、开放生态与垂直行业深度绑定,构建覆盖“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硬件”的完整闭环。
这一战略若能成功,钉钉将不仅是工具提供商,而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基建。当前钉钉面临的挑战是,AI原生功能的落地速度、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的深度,以及生态开放的诚意,这将是决定这场“操作系统”争夺战终局的关键变量。
03 阿里的ToB野心,“工具提供商”到“生产力引擎”
当前中国协同办公市场形成钉钉、企业微信、飞书三足鼎立的格局,三者合计覆盖率达92%,但竞争逻辑已从功能对标转向生态与技术的深度博弈。钉钉8.0版本发布之余,三大巨头均以AI为核心驱动力重塑产品。
这背后,是协同办公平台正从工具提供者向能力赋能者转型。
《智百道》看来,未来,协同办公领域的胜负手在于AI落地的行业深度——能否将技术与场景深度绑定,这决定了参与者能否从“办公工具”升级为“数字生产力平台”。而钉钉的优势恰好就在于其场景化的能力。
如果协同办公领域的贴身肉搏仅仅是浮在水面上的竞争,那么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钉钉此次新产品发布与无招回归的双重动作,标志着阿里在AI时代对企业服务赛道的战略重新划定。
这不仅是产品功能的迭代,更是一场从组织架构到行业生态的系统性变革,其背后折射出阿里对于ToB业务的野心。

钉钉被定位为阿里的战略级入口,承担流量转化的使命。钉钉现有ISV(独立软件开发商)超30万家,如何让头部合作伙伴加入其平台化战略的一环?
无招的破局之道是技术赋能,通过开放AI模型训练平台,允许合作伙伴基于钉钉数据训练专属模型。效果是显著的,目前,钉钉已吸引2000余家企业参与。
从战略端看,无招的回归是阿里押注AI ToB赛道的关键落子。其被赋予的核心使命,是将钉钉从协同工具升级为“AI原生办公操作系统”——这需要重构人与工作、企业与技术、生态与竞争的关系。
未来三年,钉钉能否守住市场份额,能否通过AI创新实现从“工具提供商”到“生产力引擎”的跨越,将决定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的终局。
而无招的每一步决策,都将在这个万亿级市场中激起千层浪。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