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京东财报,解码零售背后的深层博弈

面向未来,零售战事或许仍旧吃紧,但京东已经拿到了竞逐下个周期的“底牌”。正如其在财报首页写的那句话:“零售的本质,是永远比消费者多想一步。”

透视京东财报,解码零售背后的深层博弈

文 / 七公 

来源 / 节点财经

就在零售“团战”如火如荼之际,京东发布了最新一季“成绩单”。

2025年一季度,京东实现收入为3,011亿元(约4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增速创近三年来同期最高,也显著跑赢社零大盘,引领行业。

经营利润为105亿元,同比增长36.8%;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1亿元上涨了52.7%。均远超市场预期。

而在收入攀升的同时,本季度京东的活跃用户规模继续扩大,同比提高20%以上。

看完京东的这份“答卷”,《节点财经》总的感觉就是:更稳固的“基本面”和更宽深的“护城河”,并以实力回击舆论纷争。

01 更稳的“基本面”和更宽的“护城河”

前段时间,美团和京东的商战打得轰轰烈烈,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知乎回答网友提问时,不忘“内涵”对手,大意就是团子的即时零售进展神速,特别是非餐饮订单突飞猛进,让京东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但现实情况如何呢?

从财报来看,京东非但没有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反而冲破云雾,势如劈竹。

本期,京东活跃用户数、平均购物频率、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三大指标皆竿头日上,由此也为集团“压舱石”——零售业务的全面进步,注入“活水”,滋养沃土。

2025年一季度,京东零售业务收入大幅上扬16.31%至2638.45亿元。其中,包括手机、3C在内的带电产品收入增长了17%,综合商品收入增长了15%,步伐均较上个季度明显加快。

透视京东财报,解码零售背后的深层博弈

细化到综合商品品类,京东管理层透露,一季度日用百货类目维持双位数收入增长,超市和时尚类目同比增速均达到双位数,环比进一步加速。

报告期内,京东与小米等众多头部品牌深化战略合作,推出多款契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

4月,京东宣布推出出口转内销计划,目标是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通过该项目,京东将与国内制造企业合作,助力他们开拓国内市场,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质优价廉的好物、好货。

管理层预计,带电产品将在二季度延续健康上行的销售态势,巩固并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在《节点财经》看来,虽然美团现阶段的非餐饮订单跑的较快,但还远远达不到能撼动京东身位的地步,二者的定义和用户体验是截然不同的,GMV差距也很大。

美团更像一家小型杂货铺,售卖点暖宝宝、充电器、电动牙刷这类小百货,而京东是博而专,广且深,不但有小东西,还有送货上门,同步安装调试,实时售后的家居黑白电大件。

据业内测算,美团闪购2024年的GMV大约为2620亿到2700亿,而京东去年的GMV大约为3.5万亿。

直观数字给出答案:在更稳固的“基本面”和更宽深的“护城河”的双向加持下,京东展现出越战越勇的韧性,也为集团向更远、更高处锚定供给连绵不绝的能量。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中,京东的这张“喜报”,体现的不仅是对商业的远见:不打嘴仗,专注社会价值,亦是对商业本质的认识和淬炼:如何化解成本、效率、体验的不可能“三角”?如何深化用户体验?

02 “胜负手”在于看不见的供应链“神经网”

硝烟弥漫的“热战”的背后,比拼的从来都是回归事物第一性原理、久久为功的冷逻辑。

王莆中抨击京东,很醒目的一条,是说京东的自营电商模式落后,“把那些大而无当的仓配体系扫进历史垃圾堆。”

但数据已然证明,京东的自营电商模式已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和信赖,正迸发出越来越强的活力。

商海沉浮,成本、效率和体验,这三件事往往无法既要、又要、还要,也因此被各行各业视作不可能“三角”。

但京东的自营电商模式,打掉传统线下零售的中间商,践行源头直采,从而深化品控管理,以及最大化减少转手次数,压缩了商品在流通中的费用,叠加规模化采购的方式,掌握了议价权,又降低了商品价格。

同时,自建配送队伍,货物无论大小、轻重,皆送货上门、同步安装调试、实时售后,既缩短履约时效,强化用户体验,又为提振消费做出贡献。

透视京东财报,解码零售背后的深层博弈

以号称“家庭影院”的百吋电视为例。过去,百吋电视由于尺寸过大,用户下单后,商家还要派遣师傅上门测量勘察电梯尺寸和楼道空间等,后续再敲定入户方案等。如果电梯和楼道空间过窄,弄不好还要使用吊机甚至破窗等,非常麻烦,并常常伴随有收费不透明、责任推诿等风险。

但京东凭借着自营电商模式的优势和自建配送队伍下高效、专业的服务能力,提出新解法——送装一体,即配送和安装同一拨人负责,一次完工,一步到位。

这样一来,用户无需用分头预约,厂商也能更专注于产品本身,同样也惠及京东。

《节点财经》获悉,在京东平台上,去年Q1,75吋以上电视的占比尚只有40%,到Q4就扩大到了63%。

2025年一季度,涵盖京东物流、达达快送的物流板块同样表现亮眼:收入增速同比达13%,环比增加3pct。

回归商业本质,通过商品采购→仓储管理→终端配送→售后服务的全链路供应链“神经网”,京东破解了成本、效率和体验的不可能“三角”难题,也成为自身基业长青的“护城河”和博弈未来的“胜负手”。

透视京东财报,解码零售背后的深层博弈

反观美团闪购,或许速度是快了,但安装、售后的欠缺,如何让客户买的放心、用的安心?打个比方,我们在美团闪购买了充电宝,万一炸了,索赔就是个老大难。

综合比较,《节点财经》觉得,美团闪购就好比是“急诊”,临时解个围、随便应个急是可行的,但再高的要求它估计就做不到了,京东则如同底蕴深厚、经验丰富的“全科门诊”,满足的是用户多样化、体系化、长效性的诉求。

03 以长板撬动增量

今年开年,京东和美团的外卖大战异常焦灼,也引发多方关注,刘强东本人更是身先士卒,冲锋在一线。

战绩如何?京东在本期的电话会上率先揭开面纱:外卖业务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达到接近日均2000万单的体量,入驻商户数超过百万。

2025年一季度,京东包括外卖业务在内的新业务录得收入为57.53亿元,同比增长18.1%,超过集团整体营收增速。

京东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庞大,“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并强调,外卖战略深植于京东生态系统,短期投入后将寻求长期协同效应,现阶段更关注用户体验。

从大盘来看,外卖市场有着较高的“天花板”。据Gangtise预估,2023年-2027年,中国外卖规模有望从2023年的1.2万亿增长到1.9万亿元,行业渗透率有望从2023年的22.6%提高至30.4%。

透视京东财报,解码零售背后的深层博弈

该背景下,京东进军外卖,在原有供应链“神经网”基础上做延展和深挖,以长板撬动增量,在第一曲线的电商之外培育即时零售的第二曲线,实乃应时应势。

但京东此举也意味着,其将深入美团腹地,给对手造成不小压力。

首先,京东主打品质外卖,严格筛选入驻商家,通过审核营业执照、门店照片以及销售人员实地拜访、考察等方式,确保只有“堂食餐厅”,且还得是“尖子生”才能在平台露面,符合当下老百姓吃的美味、卫生干净等口腹之欲,也与美团的白牌商家形成差异化。

其次,在骑手端,京东外卖逐步为签订劳动合同的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这让在外漂泊、无依无靠的外卖小哥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和退休养老的依靠。

稳定的配送团队,有助于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也为行业树立标杆。

在《节点财经》看来,京东入局外卖,不止于撬动增量,亦会反哺第一曲线——零售业务。

正如徐冉坦言,“我们看到了外卖业务对于京东整体的平台流量和新用户的拉动作用,同时提升了平台整体流量的转化率。”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外卖业务对京东用户流量增长及电商主业交叉赋能的潜力值得持续关注,或为电商主业的经营效率提升提供额外帮助。

不容忽视的是,下注外卖,会在短期内透支京东的利润。

不过,随着业务规模效应的放大,配送运力和技术的精进,推动运营成本下降,将释放协同价值。二季度的财报将是一个更合适的观察窗口。

总的来讲,京东又一次用实力证明自己,资本市场也给予肯定。财报发布后,京东美股涨幅超3%,港股涨幅接近3%。

面向未来,零售战事或许仍旧吃紧,但京东已经拿到了竞逐下个周期的“底牌”。正如其在财报首页写的那句话:“零售的本质,是永远比消费者多想一步。”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5月 13日 17:11
下一篇 2025年 5月 16日 13:22

相关推荐

  • vivo全新AI战略“蓝心智能”发布 原系统5亮相开发者大会

    10月10日,2024 vivo开发者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会主题为“同心·同行”。会上,vivo正式发布全新AI战略——“蓝心智能”,同时带来全面升级的自研蓝心大模型矩阵、原系统5(OriginOS 5)、蓝河操作系统2(BlueOS 2)以及vivo在安全、人文、生态合作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vivo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施玉坚首先登台,重点回顾了…

    2024年 10月 16日
  • 小鹏汽车“失血”百亿,何小鹏如何对抗余承东?

    文|雷达财经 肖洒 编辑|深海 3月19日,小鹏汽车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3年,小鹏汽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03.8亿元,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下滑至1.5%,其中汽车毛利率转为负的1.6%。 2023年小鹏汽车销量为14.16万辆,落后于理想、蔚来,也不敌零跑。简单算下来,小鹏汽车卖一辆车亏掉7万多元。只是相比深陷亏损泥潭,销量看起…

    上市公司 2024年 3月 23日
  • 铜行情的逻辑没有硬伤

    文 | 巨潮 小卢鱼 编辑 | 杨旭然 铜作为重要的工业金属,价格一直在不断走高。重要产铜国智利总统加夫列尔·博里奇明确表态,“我们已经注意到了铜价的上涨。” 从历史数据来看,铜价基本紧跟中美制造业PMI走势,而当下美国的ISM 制造业PMI时隔16个月重回荣枯线上,中国1-2月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达到9.4%,对宏观经济的预期改善支撑着铜价的基本面。 在宏…

    上市公司 2024年 4月 25日
  • 东方甄选,Costco和李佳琦不可兼得

    文|新熵 樱木 编辑丨月见 是下一个Costco,还是下一个李佳琦?进入双十一时间的东方甄选似乎还在左右摇摆。 一方面,在双十一之前刚刚推出199元会员的东方甄选,有意发力会员制与APP。努力玩积分、搭建专属社群、加码自营产品,成为粉丝眼中的“线上Costco”。 而另一方面,身兼抖音、淘宝两大平台头部直播间的东方甄选,却也不得不化身另一个李佳琦模式,批量上…

    2023年 11月 3日
  • 2024爱奇艺如何「热辣滚烫」?|节点五个预测

    短剧、出海、漫改、周边、降本,对俨然看到未来的爱奇艺而言,2024年能否将这些玩法系统化、规模化、实操化的开展,将是决定“热辣滚烫”的“胜负手”。让我们静待市场的答案。

    2024年 2月 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