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五源、高瓴如此看好地平线?

为何五源、高瓴如此看好地平线?

作为智驾科技龙头企业,地平线机器人(9660.HK)的禁售期将在4月24日结束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

关于本轮解禁,格隆汇从早期领投方五源资本和高瓴处获悉,在地平线解禁后不会急于减持,会长期支持。

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称,地平线始终以产业终局的思维来布局未来。当前,智能驾驶正在经历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落地的关键拐点,其重构出行生态的价值远未充分释放。我们看好地平线的长期价值,不因解禁而急于减持。我们相信,真正颠覆性技术带来的产业影响深远,需要时间释放它的价值潜力,给予长期资本实现价值创造的回报机会。五源资本会持续寻找、坚定支持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与新一代的科技创新企业共同进化。

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则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科技资产正在被全球投资者重估。刚上市半年的地平线正好印证了中国科技创新的独特路径——余凯博士及团队不仅以前沿技术突破树立行业标杆,更以扎实的工程化能力和产业生态构建,让创新真正落地生根。这种贯通技术与产业的特质,正是中国科技产业从追赶到引领的关键。

李良进一步强调,当前,中国工程能力的规模优势正在向创新效能加速转化。我们坚信,像地平线这样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宽度的长期主义者,将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看好地平线的长期发展,不会在本轮解禁减持,会坚定持有、长期支持,也会持续发掘、支持这类具有定义未来的技术远见的团队,期待与更多科技创新者同行至远。

可以看到,五源、高瓴看好地平线长期发展态度十分明确,作为耐心资本将会给地平线提供长期支持。

为何五源、高瓴如此看好地平线?

回顾五源资本和高瓴在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两家均聚焦于“硬科技”赛道,比如自动驾驶、半导体、AI制药,注重公司技术壁垒和产业变革潜力。此次表态长期持有地平线,无疑也是两家机构践行上述投资风格的真实写照。

上市前,五源资本和高瓴作为地平线的早期投资机构,已进行了多轮次连番加注,也是最为坚定的投资机构。从2015年与高瓴联合领投地平线种子轮开始,五源共投资地平线7轮、合计8640万美元,而高瓴总计投资地平线7轮、合计6725万美元。

那么此次五源资本、高瓴等早期领投方进一步表明对地平线长期持有的态度,透露出耐心资本看好这家公司的技术卡位而不只是短期回报。这无疑直接传递出对地平线价值和成长潜力的认可,凸显出长期投资者信心。

从普遍的历史规律看,创业与投资实际是鱼和水的关系,每一个惊艳全球的公司都离不开杰出的创业者与投资人。站在时间的维度理解,创业与投资的本质是见证时代并相互成就。

而地平线用领先的技术推动智驾普及和智驾安全,在智驾路线与战略布局上坚持长期主义有目共睹,本身就和两家投资机构的长期主义理念相互契合。

同时,地平线获得了前两大产业投资方上汽、大众持续看好并加深合作,产业规模正快速扩大,并且汽车智能化时代到来,有广阔的智驾市场和政策支持为依托,公司处于行业领先身位……基于这些因素考量,期待未来在智驾领域里开花结果,奔向广阔的星辰大海自然才是创业者与投资人共同认可的终极目标。

从资本市场来看,双方携手同行继续前进,坚持长期持有,也符合耐心资本的价值投资理念。

地平线业绩表现亮眼,获多家国际投行看好

地平线,正是智驾领域“千里马与伯乐”相互成就的典范,在五源、高瓴等早期领投方加持下,公司近几年迎来了迅猛发展。

从公司此前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来看,公司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达到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毛利润18.41亿元,同比增长68.3%,营收与毛利润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地平线的业务规模持续扩张,毛利增速快过同期营收增速,对应毛利率稳中有升,公司的经营质量也进一步提高。

此外,地平线研发投入保持增长的同时,占收入的比例也逐年趋向合理水平,2021年-2024年分别为245.0%、207.6%、152.5%、132.4%,公司研发正转化出更大体量的收入规模。

上述亮眼的财务数据表现为公司的股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本质也是耐心资本长期持有地平线的重要底气。

面向未来,智驾赛道无疑是长坡厚雪,是价值投资选择的绝佳赛道。

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全球智能驾驶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738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超20%。而中国凭借47%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57.3%的L2级智驾新车覆盖率,正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战场,这个趋势意味着智驾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进一步看智驾领域最新的市场份额,每三台中国智驾车就有一台流淌着地平线的智驾“基因”,地平线已合作40多家车企推动智驾平权,2025年百万订单蓄势待发。公司面向广阔的市场前景,具备充足的成长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投行对地平线的未来表现也纷纷看好。

星展3月份发布报告指出,地平线机器人受惠于约20%的电动车年复合增长率、自动驾驶渗透率上升和市场份额增加,预计集团2024至2027财年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45%。预计地平线机器人的电动车相关第三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AD)芯片安装市占率将由约40%,至2027年升至约50%。由于集团下半年推出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料将成为主要催化因素。随着公司研发开支正常化,料2027年盈利将录得收支平衡。星展予地平线机器人“买入”评级,目标价10.4港元,相当于预测2026年企业价值与销售的23倍。

国际投行大和也在近日发布研报预计,客单价将成为地平线机器人2025年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预期将在2025年交付同比增34%至390万颗晶片,并预测其晶片平均售价达391元人民币,相较于2024年的229元人民币,同比增71%。同时,该行预计从2025年开始,地平线机器人将会找到更多的方式来实现软件产能的变现。

格隆汇总结上述观点后发现,国际投行一致看好地平线的价值逻辑,而“技术落地”与“盈利拐点”是其中的关键词。

研报强调下游对智驾的高需求及政策端对智驾的支持,为地平线提供长期增长的土壤,下半年高阶智驾方案会是关键催化剂,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智驾产业链的卡位优势。还指出目前地平线的盈利路径正愈发清晰,在产品量价齐升的趋势之下,公司技术优势将加速转化为规模化商业变现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地平线当前具备行业领先地位、趋于成熟的商业模型、不断巩固的技术壁垒,又有早期投资者和国际投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看好,以及市场和政策红利作为依托。因此,地平线的利好因素不断增多,未来公司保持成长趋势大概率是明确的,反映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可以对地平线的价值潜力释放给予更多期待。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4月 17日 14:15
下一篇 2025年 4月 17日 22:45

相关推荐

  • 科学家跨界演绎经典实验,“抖音科学夜”吸引520万人次观看

    6月1日晚8点,抖音联合北京卫视共同推出“抖音科学夜”晚会,抖音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次超过520万。晚会在北京卫视、北京纪实科教频道同步播出。 参加本次晚会的院士和诸多科学家都是在抖音上广受欢迎的科普创作者,包括“火山爷爷”刘嘉麒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玩骨头的卢老师”卢静、同济物理退休教授“不刷题的吴姥姥”吴於人等,晚会现场有不少粉丝远道而来前来“追星”,早早…

    2024年 6月 5日
  • 青岛啤酒,如何抓住年轻人才是关键

    文 / 三生 来源 / 节点财经 对青岛啤酒来说,2024年是个不太好过的年份,这一点在几天前其发布的202年度报告中有着明显的表现。 根据青岛啤酒2024年财报显示,其全年营业收入321.38亿元,同比下滑5.3%,直接少了约18亿元;销量753.8万千升,同比下降5.9%。在青岛啤酒过去近30年的上市历史中,这样的下滑并不多见,仅有4次,2024不幸在列…

    2025年 4月 6日
  • 中概股苦「做空」久矣,中通有何底气硬刚「灰熊」?

     面对美国做空机构“灰熊”的做空,中通快递选择硬核回应,其底气从何而来?

    2023年 3月 7日
  • 瓜子二手车转做“中间商”,杨浩涌还能讲出新故事吗?

    文|新熵 楷楷 编辑丨月见 自从2021年6月瓜子二手车融资3亿美金后,CEO杨浩涌几乎很少再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 彼时,瓜子正面临平台再次转型的关键期,这轮融资主要用于正在进行的电商化探索——从原来线上看车、线下交易的半电商模式,逐渐转为线上交易,线下履约的全面电商模式,从自营走向开放,接入第三方车商,扩大车源,向平台模式转型。 时隔一年九个月,瓜子二手车…

    2023年 3月 24日
  • 燕之屋:请来王一博,是什么效果?

    文 / 三生 上市之后业绩“变脸”的公司不少,但像燕之屋这么快的不多。 提起燕窝,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燕窝以往都是被归为高端食材。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燕窝产品的目标已经已扩大至孕妇、老年人及年轻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燕委发布的《2023—2024年燕窝行业白皮书》介绍,2023年,我国燕窝市场规模达到623亿元,三年复合增…

    2024年 10月 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