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石开始喝燕窝,燕之屋开启新突破?

当王石开始喝燕窝,燕之屋开启新突破?

文 / 三生 来源 / 节点财经

近日,港股“燕窝第一股”燕之屋交出了最新的成绩单:2024年全年其营收为20.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9.64亿元增长4.37%。;毛利为10.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95亿元增长1.79%。

在去年整体消费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这样的增长态势似乎已是难能可贵。当然,这份财报背后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净利润下滑至1.6亿元。曾经靠明星代言和“她经济”风光无限的燕之屋,也正在面临增长瓶颈和成本压力的双重挤压。

当王石开始喝燕窝,燕之屋开启新突破?

其实,在行业增长的大背景上,燕窝行业的增长潜力仍然相当可观。据国燕委在2024年燕窝行业年会上发布的《2023-2024年度燕窝行业白皮书》显示,即便是在消费市场低迷的2023年,燕窝市场规模逆势上涨达到623亿元,同比增长12%,跑赢2023年中国GDP 5.2%的增速,也优于很多产业的增幅。

从1997年创立至今,燕之屋已连续八年稳坐高端燕窝销售额全国第一,拥有“全球最大燕窝工厂”,这成为其走上转型突破之路的底气。而这条路上难免阵痛,到底是黎明前的蓄力蛰伏,还是被质疑者不幸言中,值得深入分析。

1、业绩背后,品牌首选率稳步增长

单从最新发布的业绩来看,2024年的燕之屋喜忧参半,其中净利润的下滑最为扎眼。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在《节点财经》看来离不开其销售与经销开支的大幅提升。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燕之屋的销售与经销开支为6.7亿元,上年同期为5.63亿元。这一增长幅度表明,燕之屋在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拓展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短期来看,这或许对利润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但在竞争激烈的燕窝市场,品牌有必要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提升市场份额。

营销费用增长的背后,其实是企业在品牌心智建设与短期利润平衡上的主动选择。

当王石开始喝燕窝,燕之屋开启新突破?

3月18日,燕之屋高调官宣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成为其最新产品–“全球首款男人燕窝”总裁碗燕的品牌代言人。此外,燕之屋还签约了巩俐、王一博等国民级代言人,连续三年冠名《中国诗词大会》,在消费分级时代持续强化高端认知。尽管短期利润空间收窄,但用户调研显示,其品牌首选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至29.7%。

此外,燕之屋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在短期内也对利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其实,此前燕之屋的研发投入常被诟病为“轻研发”,而公司的科研布局却不容小觑。目前,公司已拥有国内外授权专利190项,发明专利26项,位居全球燕窝行业专利总量榜首。

值得重点关注的还有燕之屋8.3万㎡的智能工厂,其不仅是行业首个实现AGV机器人全流程搬运、AI杂质识别精度极高的标杆项目,更大幅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尽管短期拉低现金流储备,但随着2025年全面达产后,其对燕之屋业绩的长期拉升效果将逐渐显现。

这里需要提一下的还有分红,1亿元的派息计划体现对投资者的诚意。按当前股价计算,股息率超过3%,在消费板块中颇具吸引力。这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平衡,显示出成熟企业的决策智慧。

2、“燕窝经济”乱象面临终结?

作为燕窝这一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燕之屋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整个市场的增长潜力。而据《节点财经》观察发现,近年来,燕窝市场发展也呈现出很纠结的局面。

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燕窝作为一种传统的滋补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在女性市场。这为燕之屋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行业天花板很高。

但另一方面,随着燕窝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个领域,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乱象。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品牌涉足燕窝市场后哦,凭借灵活的营销手段和较低的价格,对传统品牌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这种挑战下,燕之屋作为行业标杆,虽然在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上占据了一定优势,但面对竞争也不得不加大营销投入,这也是导致其销售与经销开支增长的重要原因。

而且,这里不得不提到的问题还有,燕窝行业始终笼罩在“奢侈品化”与“功效质疑”的双重阴影之下,消费者对燕窝的品质和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燕窝产品也确实被曝光存在质量问题,这也引发了消费者对整个燕窝行业的信任危机。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说,燕窝行业的乱象对于燕之屋这种头部企业来说,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因为随着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消费者认知的改变,头部效应终将显现。

比如燕之屋就在不断推动行业规范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早在2014年,燕之屋就牵头起草国内首个燕窝行业标准《燕窝质量等级》,结束了行业长期无标可依的困境。去年,其主导的《燕窝制品》行业标准(QB/T 5916-2023)正式发布,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品质话语权上的地位。

所以,对于燕之屋来说,行业困境在短期内或许成为增长的瓶颈,但公司仍具备非常多的突围条件。至于能不能最终成功,就要看其未来的作为。

3、深层次变革,未来需要“长期主义”

当前的全球经济大背景下,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这是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燕之屋也不例外。

在《节点财经》看来,首先,面对营销比重不断加大的现状,燕之屋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营销模式。营销固然重要,但过度依赖营销推动企业增长,并不是长久之计。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更具科技含量、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唯有如此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燕之屋也意识到了研发和创新的重要性,比如其“115℃精炖锁鲜工艺”,通过高温灭菌实现常温储存,使燕窝小分子蛋白吸收率提升至普通炖煮的7.28倍,既解决了传统鲜炖燕窝的冷链依赖,又以科技突破回应了“营养玄学”的质疑。

产品之外,如何加强产业链整合也应该成为燕之屋关注的重点。燕窝这种“奢侈品”,其产业链涉及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产业链较一般滋补品更为复杂。如果能较好的整合产业链,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可以为燕之屋解决利润下滑的困境创造更好的条件。

综合来看,与其盯着燕之屋短期的业绩波动,不如深入观察其战略定力与产业布局。比如智能工厂的建设与投产、文化营销对消费认知的改变、科研投入的最新成果等。目前,燕窝行业正处于消费分级与产业升级交织的新周期之中,燕之屋的增长突围之路,正在为整个传统滋补行业书写一份“长期主义”的参考答案。

2025年,随着产能释放与新品放量,燕之屋能否用硬实力回应市场期待,时间会给出答案。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3月 28日 22:53
下一篇 2025年 3月 30日 08:51

相关推荐

  • 海伦司“小酒馆第一股”背后,一场短暂的繁华

    文|伯虎财经 灵灵 酒精消费市场越来越热闹,除了原来的白酒、啤酒等选手,轻度酒、小酒馆等业态也在不断丰富酒业赛道的发展。 2021年,海伦司拿下“小酒馆第一股”,一度让外界以为,这个赛道的繁花时代来了。 殊不知,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01 收缩规模的海伦司 海伦司主营连锁小酒馆,第一家酒馆于2009年在北京开业,凭借“10元一瓶啤酒”的低价策略,深受年轻人的喜…

    上市公司 2024年 4月 14日
  • 明星纷纷“抛弃”直播带货,遥望科技还能挣到钱吗?

    文|奇偶派 最近双11刚结束,遥望科技的日子可谓冰火两重天。虽然爆出旗下当家主播贾乃亮双11总销售额超13.6亿元,远超去年的3.2亿元,创下明星主播销售额的纪录,但围绕的争议也是一直不断。 贾乃亮曾在采访中表示,做直播一定要做到价格是独家的,价格就是他的护城河。为了专心做好直播带货,旗下4家影视文化相关公司均已注销,相反全资控股了海南六月天贸易和博学思行(…

    2023年 11月 30日
  • 腾讯触底反弹

    在经过了数个财季的疲软走弱和长达两年的降本增效后,腾讯发布了一份亮眼的财报。 3月20日,腾讯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腾讯2023年营收累计6090.15亿元,同比增长10%;调整后,净利润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下(Non-IFRS)为1576.88亿元,同比增长36%。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腾讯毛利、经营利润(Non-IFRS)和净利润(…

    2024年 3月 27日
  • 100万开一家奈雪,加盟商真开不起了

    文|新熵 樱木 编辑丨月见 奈雪似乎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软肋”。 2月28日,奈雪宣布2024事业合伙新政策,其中最大的变动是调降了加盟门槛,加盟费由100万降低至58万,同时2024年上半年完成签约的门店,还可以享受6万元的营销补贴。 从2023年7公布开启加盟以来,奈雪的加盟业务从数据来看有些不温不火,截至加盟新规发布前近7个月内,奈雪共开出200余家加…

    上市公司 2024年 3月 5日
  • 十月稻田,站在十字路口的「网红大米」

    文 / 九才  来源 / 节点财经 现代社会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捧出了很多网红品牌,比如“网红大米”十月稻田。 近日,十月稻田正式披露2024全年业绩公告。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十月稻田实现总收入57.4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8.0%。经调整净利润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5.5%;股东应占利润为2.04亿元。 相比去年同期亏损648…

    2025年 4月 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