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A股,这次要重演「519行情」?

回头看A股,这次要重演「519行情」?

文 / 三生 

今天的行情让人想起两句股市里的俗语,一句是“千金难买牛回头”,一句是“牛市多暴跌,熊市多暴涨”。总结下来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会有剧烈波动和震荡,最后考验的都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今天大A的走势,应该就让很多跑步进场的股民体验了一把“过山车”。沪指开盘涨超10%,指数一度突破3600点,但随后不断收窄至2%,最终收盘于3489点,全天涨幅4.59%;创业板指开盘涨超18%,一度收窄至10%,最终涨幅17.25%。A股三市全天交易量突破3.4万亿元,再创历史记录。

回头看A股,这次要重演「519行情」?

之所以会出现“过山车”,一部分原因在于已在假期暴涨的港股率先跳水。其中,恒生指数一度跌超9%,恒生科技指数更是跌超13%。此外,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一度跌幅达10%。

相信很多人已经开始对牛市犹豫甚至怀疑了。今天上午,国新办的发布会似乎也没有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其实,有些股市经验的人都应该明白,节前持续大涨之后,有回调再正常不过。后续行情若出现分化,也是正常走向。

目前唯一还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一轮历史性的大行情能持续多久?

01 这一次,复刻“519行情”?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就应该先从历史经验上找答案。

股市里有这么句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很多时候,散户们都喜欢说“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但事实上发展到最后,往往仍然逃不出以前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大众的心理和行为和几十年前不会有太大的进步。

回顾过去,这一次的“924行情”尽管启动的非常突然,而且涨得这么快,这么猛,在很多人看来是史无前例。但是,在A股历史上也有迹可循,个人感觉和此次行情最为相似的,应该就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519行情”。

回头看A股,这次要重演「519行情」?

这两次大行情的相似,体现在很多方面。从表面的股价指数走势上看,“519行情”涨得也特别猛特别快。从1999年5月19日至6月30日,A股在31个交易日上涨达到66%。

当年的6月25日这天,A股交易量达到行情启动前的20倍。要知道,那是在互联网都还没有普及的25年前,买卖股票并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舆论传播也不像现在这么迅速,可见其火热程度丝毫不逊于现在。

指数的大幅快速上涨还是其次,本轮行情和“519行情”最像的地方还在于宏观经济背景,比如通缩压力、融资需求低迷、流动性宽松、外部环境恶化等等,都有着诸多“神似”的地方。

回头看A股,这次要重演「519行情」?

具体来看,当时的情况是,艰巨的三年国企改革脱困去产能刚刚启动,1998年的特大洪水又雪上加霜。接二连三的冲击下,1999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增速降为6.7%,创下同期新低。外部环境同样不容乐观,97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出口形势严峻,南海撞机更让周边风声鹤唳。

这种情况下,央行连续降息,货币政策大幅放宽,但融资需求仍然低迷,经济亟需找到新的着力点。

回看过去几年,从国企改革去产能,到疫情骤然而至,从俄乌战争到美联储暴力加息,从GDP增速放缓到A股持续低迷,内外因素对比20多年前,是不是觉得有些眼熟?

所以,这一轮行情后续怎么走,应该重点参考“519行情”的发展过程。

02 开弓没有回头箭

和“519行情”一样,此次的“924行情”也可以定义为政策式行情,完全是来自于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所以,后续行情怎么发展,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观察,一是后续政策是否能够持续推进和落地,二是一系列政策落地之后,经济基本面有没有实现好转。

先看第一个方面,即这一次的政策能不能持续。在《节点财经》看来,除非外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比如美联储突然又不降息了,甚至掉头继续加息,否则如此重大的政策“组合拳”基本没有转向的可能性。

那么,美联储有没有可能虚晃一枪,再次转向呢?

就在放假期间,当地时间10月4日,美国劳工部发布了最新的非农就业数据,非常“意外”的强劲。数据显示,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5.4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15万人,偏离超过50%。

这个数据一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跳水,金价也应声下跌,美元再度走强。市场上又开始出现一种声音,美联储降息的步伐将放缓,甚至可能掉头再度加息。

回头看A股,这次要重演「519行情」?

其实,美联储来这么一手,背后不排除是看到中国A股突然暴涨,全球资本纷纷看多中国资产,自己乱了阵脚。非农数据的离谱程度,已经足够让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颜面扫地。

但是,我们国家是在美联储9月份降息50个基点之后,才放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肯定有着对美联储后续货币政策的考量。现在,美联储已经是骑虎难下,降息已成大势所趋,短期不可能逆转。

所以,后续政策可以保持乐观的态度,我国的宏观政策调整一向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开弓没有回头箭。

如果你心里还是没有底,可以继续保持观察。其中,财政政策的具体执行是核心观察指标,比如赤字率的上调、特别国债的增发等,都可能成为10月政策的窗口期。再有就是房地产政策的优化,最后是促进消费的政策的落地和铺开。乐观估计,后续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增强,为消费市场提供新的活力。

对此,10月7日,高盛发布了一篇题为《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看涨中国股市的十大理由》最新研报,从宏观政策转向、中国资产估值、企业盈利前景、美联储降息等多个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

高盛是外资投行中的领头羊,此时发布这种研报,已经表明这一轮行情不会轻易转向。

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就要观察后续行情的另一面,即经济基本面是不是开始好转。这是行情能不能进一步走强,冲向6000点甚至上万点的关键。

03 3600点,还不是顶点?    

对于经济基本面,我们只有一个态度,肯定向好。

如果没有达到目标,政策面就会持续刺激,直到好转为止。因为很明显,我们国家已经将股市选择为拉动经济、盘活资金流动性的主战场。而在这个战场上,没有别的选择,就是必须拉起来。

这并不是盲目的无脑自信,因为遍观世界各国,从欧洲到中东,从非洲到美洲,在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后,全球资本还能找到比中国A股更好的价值洼地吗?

答案是,没有。

而且,即便中国经济处于调整期,但GDP增速仍保持在5%左右,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在全球局势动荡战火纷飞的大背景下,中国有足够的实力保证自身安全稳定的持续发展。

这里值得关注的还有一点,9月25日,也就是本轮行情启动后的第二天,我国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了一枚东风-31AG型洲际战略导弹。

回头看A股,这次要重演「519行情」?

这可以被视为中国向全球资本发出的邀请函,告诉国际资金不要有顾虑。

所以,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这一轮行情能持续多久?具体的时间没有人能够预测,但可以肯定是,这将是一轮历史级别的大行情,3600点远不是顶点。

如今,A股的总体市场估值依然处于低位,而投资人的热情已经被彻底点燃,跑步上车成为主基调。

我们不做具体的板块和个股推荐,而选股在目前也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别被狂飙的牛市甩下车才最重要,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行情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未来,短期内技术面也许可能会有所调整,但大盘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

上车,拿住了,牛市很容易被甩下车。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10月 7日 09:38
下一篇 2024年 10月 9日 09:52

相关推荐

  • 2024年,直播带货困与解

    文|奇偶派 我们越来越发现,在很多以前的大主播直播间买东西,好像捡不到便宜了。 “今年双11想买个扫地机,有一款扫地机蹲点付尾款加上各种减免价格3913元,买完又逛了逛京东,发现同款只要3699元,还送十全十美礼盒和2L清洗水,那个主播直播间只自带配件套盒和一瓶清洗水,当时就在直播间退款了”,冯紫涵描述了今年双11在某头部主播直播间的踩坑经历。 冯紫涵感觉,…

    2024年 1月 1日
  • 网易市值反超美团,丁磊“闷声发大财”

    文|雷达财经 莫恩盟 编辑|深海 继拼多多美股市值超过阿里之后,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头部梯队再次迎来洗牌。之前稳坐互联网大厂市值TOP 5宝座的网易,近日成功超过美团、前进一个位次,拿下中国市值第四大互联网公司的新荣誉。 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由丁磊掌舵的网易可以算得上是国内互联网的元老级玩家,丁磊凭借网易还曾一度摘得中国首富的桂冠。今年第三季度,网易交出了一份…

    上市公司 2023年 12月 19日
  • 博瑞医药董事长“试药暴瘦”言论被监管关注,康惠制药、百花医药也被警示

    文|雷达财经 章蕴琪 俞琛 编辑 | 深海 近期,A股减肥药板块大热,不少企业凭借尚在研发阶段的GLP-1类减肥产品就实现股价大涨,博瑞医药就是其中之一。 据中国证券报,在10月12日公司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袁建栋表示,其亲自试药,体重从91公斤降到76公斤,减重30斤。当时博瑞医药工作人员公开回应称,个体情况不能代表临床试验数据。 不过,在“董事长亲自试药”…

    上市公司 2023年 10月 20日
  • 良品铺子18载:以用户为核心,开启自然健康新零食新篇章

    良品铺子18岁了。18岁是成人礼,如果将企业比作一个人,18岁是TA成熟的年纪,也是开启无限可能的新起点。 18岁的喜悦一定要和最好的朋友们分享。8月24日,良品铺子邀请部分“黑钻”会员来到良品大厦做客。在这里,良品铺子向挚友们讲述18年里的成长故事、心智大单品背后的研发故事,以及全新升级的品牌主张“自然健康新零食”背后的洞察。在这里,品牌挚友们也送上了自己…

    2024年 8月 28日
  • 顺丰能否翻盘“逆风局”?

    文|陆玖商业评论 ‍‍‍‍‍‍‍‍‍‍‍‍‍‍‍‍‍‍‍较高峰市值6000亿元跌去三分之二的顺丰,正在打响新一轮的市场守擂战。 8月28日,顺丰控股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43.66亿元,同比下降4.38%,这也是自2017年上市以来年度中期营收首次出现下滑。 从业绩看,顺丰控股似乎不差钱——上半年顺丰控股净利润41.76亿元,同比增长…

    2023年 9月 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