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速度,为啥惹众怒了?

科技变革如沧海桑田,市场翻覆如一日千里,如何成功推出新一代车型,既能激发新车主的热情,又能减轻老车主的失落感,同时避免自身陷入被动的困境,这是任何智能汽车企业都必须面对的挑战,更是牢牢要掌握的课题。

极氪速度,为啥惹众怒了?

文 / 七公 

众声喧哗,极氪被架在舆论的“火堆”上。

事情是这样的。在8月13日晚结束的极氪2025款新品发布会上,2023 年12月27日上市的极氪007、2024 年2 月27 日上市的极氪001,迎来了它们的2025款车型。

然而,由于2025款极氪001的推出,距离2024款极氪001问世仅过去5个多月,且增配降价,招致部分老车主的“声讨”。

一时间,“一年三换代,背刺老用户”、“三年磨一剑,一年磨三剑”的段子挂满互联网,极氪的为难和纠结也攀到了“顶峰”。

这事儿究竟该怎么看,《节点财经》觉得还有必要说道说道。

01 25款的极氪新车,让老车主“破防”了?

划重点:我们先来看2025款极氪001和2025款极氪007的进阶之处:

均标配浩瀚智驾2.0系统+两颗英伟达0rin-x智驾芯片+激光雷达,算力和智驾水平大幅提升;搭载自研的第二代金砖电池,从10%的电量充到80%,只需要10分钟,堪比手机快充;均升级智能座舱为ZEEKR AI OS,更聪明,更主动。

据悉,浩瀚智驾2.0实现端到端驱动情景,包括感知端到端和规控端到端,两者串联并深度耦合,整体拔高车辆的交互博弈能力和路径规划能力,能够驾驭超30种复杂场景,通过率高达95%。    

极氪速度,为啥惹众怒了?

可以说,该两款车型切实补齐了极氪过往被吐糟的智能化短板。

除此之外,售价下探,更是真金白银的送福利。

对于潜在的“等等党”来说,现在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配置更高、性能更强的极氪001和极氪007,内心必然是雀跃的;但对于今年才购买了2024款极氪的车主来说,自己的新车转眼就成了“旧款”,滋味肯定不好受,“破防”、“背刺”之感溢出胸腔。

随着事态的继续发酵,这种情绪迅速从个别车主的抱怨,演变成了线上的广泛讨论,在社交媒体、汽车论坛以及直播间内,关于极氪的讨论量激增。

有网友称其为:“十分神奇的现象”,更有网友戏谑为:“你甚至可以在2024年买到23款、24款、25款三款极氪001,三代同堂了属于是。”

说实话,遇到这码子事,换谁都要吐口老血,30万元的大物件说“ALL OLD”就“ALL OLD”了?但作为消费者,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产品的推陈出新,而非一味地追求最新。

“吐故纳新”是万物的常态,也是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和能量,各行各业亦如此。还是那句老话:“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观念要变一变了。

举个例子,新款苹果15一发,老款苹果14就得掉价;家电更甚,前脚搬出门,新鲜感都没过,没准都没开始启用,后脚就要吞下“贬值”的苦果。逐渐向快消品属性过渡的电动车其实也一样,昨天和今天,今天和明天,它的状态多多少少都有区别。    

故而,在这股愤怒的洪流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哪家品牌的车都会迭代啊,这可不是全盘否定极氪的理由”,“没有更新换代,行业怎么前进?生活怎么蒸蒸日上?”

极氪听到、看到也理解这股怨气。为此,其承诺今年年底将为Mobileye方案的极氪001老车主同步推送城区NZP功能,并奉上1万元的限时增换购尾款抵扣的关怀补贴,也就是目前在售的 Mobileye 方案和浩瀚智驾 2.0 方案之间的差价。

但面对网络上大量的造谣、P图、捏造事实等恶意攻击行为,极氪也不忍让,公司法务部在震惊之余,发文称已固定相关证据并报警处理,还提供了线索举报的邮箱。

极氪速度,为啥惹众怒了?

图源:微博

02 极氪速度的考量?  

站在第三方视角,《节点财经》比较好奇的是,极氪的推新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又凭什么这么快?

归根结底,汽车是百年工业文明的璀璨果实和先进科创活动的集大成者,“快”是内在自然禀赋。老车主们的行动也是对这一论断的直接反馈。

极氪背靠吉利集团,坐拥30年的造车经验和成熟产能,近些年更是研发出全球首个纯电架构——SEA浩瀚架构,亦是业界极少数完成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厂商,即围绕整车全生命周期,从电芯原材料、电池包、CTB电池技术到电驱、电控,再到生产制造、渠道铺设,上下游全面、自主可控。

本质上讲,是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赋予极氪快速上新的底气和实力。

极氪001车型研发总监叶瑾瑜表示:极氪001是在今年4月才计划切换至浩瀚智驾2.0平台,原先预计在今年年底推出,但自研团队进度很快,第一阶段的开发提前三个月就完成。

极氪速度,为啥惹众怒了?

同时,外界的呼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此番极氪的改款。安聪慧坦言:2025款是在今年2月份新001上市以后,征求了市场和用户的反馈,开始确定开发的。

换句话说,2025款极氪001和2025款极氪007的亮相,是供需双方“协议”后的水到渠成,更是最大公约数的体现。    

但不可否认,这对部分老车主造成了伤害。或许有人会问,极氪为什么不能等一等呢?8月卖是卖,12月卖不还是卖吗?

不妨说回到极氪的“苦楚”,一切又始于新能源车愈演愈烈的“内卷”。

尽管2024年以来,广汽、奇瑞、长安等诸多车企掌门人呼吁减少车圈减少非理性、无边界的竞争,但实际上,话归话,做归做,各方角力的烈度仍在加剧。

极氪速度,为啥惹众怒了?

极氪时下销售的4款车型里,极氪001(猎装)、极氪007(轿车)、极氪X(小SUV)、极氪009(高端纯电MPV),真正走量的,扛业绩的,还是最早孕育的极氪001,占到销量的六成以上。

我们都知道,“一条腿”走路不稳当,长期还会影响躯体健康,于企业也是相同的道理。极氪急需能在酣战中保持稳定火力输出的士兵,极氪X和极氪009因为定位的原因明显难担大任,“宝宝巴士”极氪MIX还在“襁褓”中,能挑大梁的,就剩001和007两兄弟了。

“内卷”带来的“负作用”还有,燃油车时代“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五年一换代”的节奏早已不复存在。新能源车趋势下,更加考验产品的迭代速率、焕新能力,正所谓“早起的鸟有虫吃”。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就曾指出:“以前,国内的汽车企业一般是四年更新一代产品,国外可能要六年。智能电动汽车我想应该是两年更新一代,因为它是一个电子产品。”

此外,极氪年初定下了23万台的年度交付目标,大概率要在2024年达到盈亏平衡。对一家新的经营实体来说,盈亏平衡意味着战略体系稳定了,市占优势有了,外部输血的压力小了,活下去的希望大了。

有威马、游侠、奇点、雷丁等选手的前车之鉴,即便冒着“大不韪”的风险,极氪也要冲一冲。毕竟,月亮和六便士之间,六便士才是生存的前提,也是长线保证消费者利益的基石。

所以,极氪这么做,虽然失了丢丢武德,但也不算太过分。大家往长远里想想,如果品牌都倒下了,哪还有什么新车主、老车主啊。

刘慈欣在《流浪地球》里的这段话很在理: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03 国产新能源们还需要补哪些课?

从舆论态度看,老车主对极氪给出的补偿方案并不满意。

而在2022年,极氪曾自掏腰包免费为老车主升级8155芯片,一度吸粉无数。珠玉在侧后,的确容易显得极氪有点那啥。

可客观地讲,极氪仍践行了正确的做法。

据《节点财经》了解,浩瀚智驾方案和Mobileye方案在软件上的复用率几乎为0。两套方案的应用车型在底层芯片、系统布控、线束布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在系统和硬件层面根本就是两个阵营。

极氪速度,为啥惹众怒了?

肌底迥异,强行嫁接才是不负责任,不讲原则。

通盘扫描这次的舆情危机,又不得不承认,极氪于产品之外还存在弱项。安慧聪亦坦诚地表达:“可能我们做得不到位,没有做到提前沟通,未来极氪的产品会提前发布预告”。

实际上,这也是整个国产新能源车赛道“房间里的大象”,前行路上要交的“学费”和急需补课的地方,比如理想、比亚迪、小鹏等友商,之前也曾遭遇过类似的维权风波。

接下来,极氪需要知行合一的做到:认真反思市场策略和消费者关系的管理,避免“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时,提供合理的补偿方案来安抚老车主的情绪,以减轻他们的经济损失和心理负担,并采取必要措施,弥补裂痕,修复信任。

写在最后 

科技变革如沧海桑田,市场翻覆如一日千里,如何成功推出新一代车型,既能激发新车主的热情,又能减轻老车主的失落感,同时避免自身陷入被动的困境,这是任何智能汽车企业都必须面对的挑战,更是牢牢要掌握的课题。

对于那些坚定地选择电动汽车的“弄潮儿”来说,鉴于智驾技术的迅猛涌现和易颠覆性、易逝性,把握现在、享受当下变得尤为关键。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8月 16日 11:29
下一篇 2024年 8月 17日 17:18

相关推荐

  • 一块岩石,让极氪009“阻击了”埃尔法?

    撰文 / 天玑 2008年,埃尔法进入中国市场,此后就一车难求,往往需要加价几十万元才能买到,售价高达上百万元。2023年,中国车企开始发力MPV市场,推出了魏牌高山、理想MEGA、小鹏X9、极氪009,再加上早些上市的腾势D9,中国车企给埃尔法设置了一个包围圈。 不过,埃尔法的价格,依然是中国车企不敢触碰的禁区。 4月19日,极氪发布了极氪009光辉版,它…

    2024年 4月 24日
  • 北京车展开幕,上百台新车亮相;马斯克空降北京|节点Auto周报

    1、2024北京国际车展开幕,纯电大G等新车亮相 4月25日,2024北京国际车展正式开幕,今年的北京车展规模空前:全球首发车117台,其中合资车企首发车30台;概念车41台,新能源车型为278款。 奔驰带来了纯电G级越野车,新车采用四电机+四轮驱动,定位硬派中大型SUV,具备强大的越野攀爬能力。 外观方面,新车整体设计依旧遵循了G级经典的方盒子造型,展现出…

    2024年 4月 28日
  • 理想L7事故惹争议,A、B柱完全断裂,网友发问:质量不过关?

    12月25日晚,广东清远交警通报“理想L7事故”最新情况:事故造成小汽车驾驶员及一名乘客死亡,另一名乘客受伤。这起事故发生在12月21日晚,一辆粤牌的理想L7车顶被掀开,A、B柱完全断裂,主驾驶司机被衣服盖住上半身和头部,疑似已经去世。 12月22日,理想汽车官方发文回应称:碰撞事故发生时,车辆触发车载紧急报警呼叫系统,在多次呼叫用户无反馈后,工作人员第一时…

    2023年 12月 26日
  • 为什么有头有脸的车企都在研发电子电气架构?​

    撰文 / 天玑 “燃油车的智能化水平无法和新能源汽车相比”,这是很多人对燃油车的印象。燃油车在智能化上确实有过一些“黑历史”,大众在给ID系列在进行OTA升级时,曾经需要车主把车开到4S店刷升级包。 其实OTA,乃至行业热度比较高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都只是汽车的功能之一,它们都需要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电子电气架构。如果一辆车的智能化水平不高,那它使用的电…

    2024年 2月 27日
  • 哪吒失意,都是营销惹的祸?

    撰文 / 天玑 自从出道以来,哪吒就经常被拿来和小米作比较,两者都是各自行业内的价格屠夫。回顾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哪吒选择和小米相似的策略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新技术普及前,做性价比既可以俘获价格敏感客户,也能提高新技术普及率,形成正循环。 但是,小米也用自身经历证明了另一点,这条路不好走且向上突破的难度大。 2016年,小米出货量暴跌36%,成为了“…

    2024年 1月 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