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16万起步,卖出天价的圣贝拉为何不赚钱?

坐月子16万起步,卖出天价的圣贝拉为何不赚钱?

文 / 八真 

围绕“坐月子”这件事,又有企业叩响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近日,杭州贝康健康科技集团旗下控股公司—SAINT BELLA INC.(简称“圣贝拉”)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预谋求主板挂牌。

据悉,圣贝拉是国内知名的高奢月子护理中心,拥有“圣贝拉”“小贝拉”“Bella Isla”三大品牌,分别定位为超高端旗舰品牌、侧重心理健康的高端月子中心品牌、高端月子中心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圣贝拉的服务门槛颇高,且收费昂贵,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杭州、成都等部分新一线城市,面向大众富裕群体。

坐月子16万起步,卖出天价的圣贝拉为何不赚钱?

图源:圣贝拉官网

然则,做有钱人生意的圣贝拉,其并不如外界想象的赚钱。

01 坐月子,到底有多费钱?    

被称为母婴界中的“爱马仕”,圣贝拉有足够的底气。

从招股书看,在圣贝拉坐一次月子动辄要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目前,“圣贝拉”品牌的28天超值套餐16.88万元起步,平均一天超6千;最贵的女王套餐100天84.8万,平均一天超8千。具体价格参照住宿类型(高端酒店客房、套房、独栋别墅等)、便利设施以及餐饮等因素。

可以直观对比的是,Hermès最保值、最受欢迎的Birkin 25和Kelly 25手袋公价突破9万元,Kelly 28和Brikin 30手袋涨幅突破10万元。

也就是说,在圣贝拉坐月子的“碎钞”速度,远比购买顶级奢侈品骇人。

圣贝拉招股书的数据也佐证,2021年至2023年,“圣贝拉”品牌产后护理服务房金额分别为6726元/间/晚、6740元/间/晚、6887元/间/晚。

坐月子16万起步,卖出天价的圣贝拉为何不赚钱?

图源:圣贝拉招股书

对普通打工族而言,月均工资通常就5、6千,这完全是可望不可及的天价消费。所以,圣贝拉更多瞄准名媛富婆和娱乐圈大咖,比如戚薇、唐艺昕、麦迪娜、李艾等女明星都是它的客户。

二胎宝妈瑞熙今年3月份在圣贝拉坐了28天月子,她选择的是20多万元的中等价位套餐,两个护士,24小时轮班看护。    

瑞熙向节点财经透露,圣贝拉的用户画像,经济条件至少是中产,以及追求品质生活的群体。关于中产的界定标准,她提供了一个第三方的参考: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化训练,家庭年收入50万元以上,净资产2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

除了“天花板”级别的定价,圣贝拉身后站着的一众投资机构也非常耀眼。

据节点财经了解,圣贝拉成立于2017年,迄今已完成7轮融资,包括腾讯、中国人寿、Mirae Asset、C Capital、太古地产创新基金、新鸿基、高榕资本等VC,狂揽3亿资金。

其中,腾讯持股11.6%,高榕资本持股8.3%。特别是腾讯站台,为其增益不少。

02 高端月子中心,是一门好生意吗?

虽然端出了“天花板”级别的定价,但圣贝拉的盈利情况却不容乐观。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圣贝拉的收入分别为2.59亿元、4.72亿元和5.60亿元,同期归母净亏损分别为1.19亿元、4.07亿元和2.39亿元。以此计算,圣贝拉三年累计“失血”7.73亿元。

圣贝拉解释称,剔除“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影响,2023年经调整的净利润得以转正,达到0.21亿元。

事实上,“恰饭难”并非圣贝拉一家独有,而是整个产后护理行业的常态。

比如,先一步上市的爱帝宫,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1.65亿港元、1.77亿港元,拉长时间轴看,更是亏多赚少,即便偶有结余的年份,也不过区区几百万。    

坐月子16万起步,卖出天价的圣贝拉为何不赚钱?

究其原因,看似风头无两的月子中心,内里却有着“为他人做嫁人”的无奈,庞大营收中的三分之二都用来给付产地租赁成本、酒店运营成本、护理人员成本、产后膳食成本等,最后落到自己手中的寥寥无几。

以圣贝拉为例,2021年至2023年,租赁成本分别为0.71亿元、1.23亿元和1.26亿元,占当期收入的比例为27.5%、26.1%和22.5%;

人力成本分别为0.54亿元、1.05亿元和1.21亿元,占当期收入的比例为20.9%、22.3%和21.6%;

产后膳食成本分别为2260万元、3850万元和4230万元,占当期收入的比例为8.73%、8.16%、7.55%。

坐月子16万起步,卖出天价的圣贝拉为何不赚钱?

图源:圣贝拉招股书

仅上面三项,就吞噬了圣贝拉六成左右营收,再加上使用资产折旧、原材料及消耗品、其他等减项,显著压缩毛利空间。

2021年至2023年,圣贝拉月子中心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0.6%、28.7%和34.1%。

面对业绩压力,圣贝拉也在不断开拓新的利润点。

2018年7月,圣贝拉借助月子中心的现有客户群,推出主打家庭护理服务的“予家”品牌,安排专业育婴师为0至36个月的宝宝服务,套餐价格约17.28万—38.4万元/年。

2021年10月,圣贝拉收购广禾堂食品,开始进军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供应;与此同时,其加速发力国际市场,继2023年海外首店落地新加坡嘉佩乐酒店后,又在今年5月宣布旗下旅居独栋系列BELLA VILLA入驻美国鹈鹕山度假村酒店。

03 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科学坐月子”的观念逐渐流行开来,相关需求大幅上涨,母婴专护服务因此浪大风急,尤其是禀赋刚需的“坐月子”,获得了显著的看多优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大陆月子中心的市场渗透率不足5%,而中国台湾月子中心,渗透率则高达60%以上。

考虑到两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支付体系(自费)接近,中国大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最大理论空间超过1300亿。    

坐月子16万起步,卖出天价的圣贝拉为何不赚钱?

图源:国元证券研究报告

着眼中短期,按照2019-2025年GAGR 17%预测,2025年月子中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2.1亿元,未来市占份额将超越家政月嫂,在母婴健康管理细分领域中拔得头筹。

基于宏观景气,大量涌入的玩家,不仅让赛道异常拥挤,且加剧“内卷”状态。

据统计,2013年到2018年,我国月子中心数量从550家狂飙至4050家,保守估计目前在5000家以上,也诞生了爱帝宫、静憩轩、巍阁、馨月汇、圣贝拉、悦阁等众多品牌。

但另一方面,重点照顾产妇、照顾新生儿的月子中心,进入壁垒较低,经营同质化严重,再加上人口出生率下滑,又让竞争烈度史无前例。

坐月子16万起步,卖出天价的圣贝拉为何不赚钱?

图源:艾媒咨询 

截至2022年,该行业排名靠前的企业总体市占率略超一成,市场极度分散、集中度过低,处于格局未定、群雄割据的时期,亦滋生不少乱象。

2023年12月,静憩轩在厦门、泉州的门店突然停止营业;2024年4月,悦阁上海门店“暴雷”,导致已经入住的产妇以及缴费的孕妇的权益受到侵害。

更甚至,悦阁“卷款跑路”事件还波及了圣贝拉。2024年2月,圣贝拉收购了悦子阁(上海)健康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悦子阁”)76.32%的股权,悦子阁间接持有“悦阁”实际运营主体上海蕤阁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

而就正在冲击上市的圣贝拉来说,以上种种,都是其亟待解决的难题,也往往是IPO路上的“拦路虎”。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7月 30日 23:38
下一篇 2024年 8月 2日 11:02

相关推荐

  • 海尔创牌四十年:成为世界级品牌的十点启发

    诚然,这个世界是复杂的,运转的规则和解释也是多元的,企业作为组织的一种,四十年的发展不能一帆风顺,但是在海尔内部,总有一团活火,通过用户体验迭代的价值循环和生态合作方增值分享的价值循环,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新引擎。

    2024年 7月 3日
  • 逸仙电商献礼护士节,致敬了不起的“她”

    一次公益,一份责任,未来逸仙电商将继续秉持“用科技、专业的力量,持续发现美、守护美、创造美”的公益愿景,向社会各界传递积极温暖的企业态度。国际护士节,让我们再次向最美的“白衣天使”致敬!

    2023年 5月 18日
  • 一瓶椰子水上市,钟睒睒也来打新了!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6月最后一天,泰国知名椰子水品牌IF的母公司IFBH Limited(以下简称“IFBH”)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为27.8港元/股,首日高开近58%,盘中一度涨超65%,当日总市值超120亿港元。 IFBH的上市,不仅引发了行业对港股消费行业的关注,更掀起一波打新潮。 备受关注的是,此次I…

    2025年 7月 1日
  • 科大讯飞称:公司在ChatGPT技术算法上具备四大优势

    基于多尺度层级预训练、有监督强化聚类表征、多预训练任务联合优化 框架等创新点,实现了使用业界公开模型 1/20 的参数量识别效果提升 20-30%。

    2023年 3月 16日
  • 信也科技:一年成交2000亿,日赚650万

    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虽然互金行业已沉寂多年,但域内玩家里闷声发大财的却不在少数。 近日,于美股上市的信也科技(原拍拍贷)发布了2024年财务报告:促成交易额2062亿元,同比增长6.1%;在贷余额715亿元,同比增长6.1%。 得益于底层中枢的驱动,信也科技在2024年实现营收130.66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归母净利润23.88亿元,同…

    2025年 4月 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