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刺客来了,共享神话破灭?

文|新熵 王思原

编辑|伊页

继共享充电宝悄悄成为“价格刺客”后,共享单车也有步入后尘之势。

近日,关于美团、哈啰等共享单车平台假期涨价一事引起热议。据不少用户反映,在扫码用车时会弹出一条价格变更提示称,“当前城市单车服务价格为:法定节假日起步价1.8元(含15分钟),时长费1.0元/15分钟;其他时段起步价1.5元(含15分钟),时长费1.0元/15分钟”。

按照此计费标准,假日骑车价格涨幅超过20%,一小时需花费4.8元,甚至超过了0.5L汽油。大部分网友对此次涨价颇有意见,称其“吃相难看”、“要收割了”。

对于涨价行为,美团、哈啰等平台官方也积极回应称:节假日人力成本、运维成本普遍上涨。

曾有公开数据测算,一辆共享单车每天的折旧和运维费用为2元。如果按照“人均一辆车”的理想通勤状态,一辆车每天2次骑行、单次贡献2元收入,以及最低200元的车辆投放成本来计算,一辆共享单车需要至少运营够100天才能回本。

此外,在一年中剩余的265天,这辆车还会产生至少530元的运营费用。如果以投放十万辆单车计算,平台一年要支付的运维费用就超过5300万元。

如此来看,运维确实是平台一大难题,而涨价便成了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手段。

其实回过头看,即使共享单车平台历经多轮涨价,也依然会有刚需用户留存下来,而在满足这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和维持运营成本的平衡之间,就是可持续的利润。

从行业早期通过烧钱补贴抢占市场,到如今不断涨价的过程中,共享单车的刚需用户粘性只会越来越强,因为“共享经济”带来的便捷体验和使用习惯已经形成。

一次次小区间的调价,更像是平台与用户互相试探的一个过程。平台能够筛出一部分对价格敏感且使用频率并不高的非刚需用户,同时收缩投放规模、压缩运营成本,让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真正的提升。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共享单车的涨价,并不能解决其根本性的问题——如何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共享单车平台依旧亏损,尽管经过了多轮融资和补贴战争,但仍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盈利模式。虽然靠涨价和降本能短时间内增加收入,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规模缩减,甚至可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规模小用户体验差,导致用户使用意愿下降,最后再通过涨价拉高收入,用户使用意愿更低。

因此,共享单车企业需要寻找更多商业化的方式。比如,在产品方面,可以开发更多符合用户需求和场景的车型和功能,并且做好价格段区分;在服务方面,可以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和会员权益;在合作方面,可以与商家、广告主等建立更多互利互惠的关系;在技术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运维效率和用户体验。

各行各业的共享经济平台自进入国内市场以来就不断遭遇质疑,不少专业人士都曾指出,国内的共享经济模式其实是披上了互联网外衣的传统租赁。虽然没能还原共享模式下闲置资源的再利用,但也不能因此完全否认国内共享经济解决了一些用户的实际需求。不过对于平台方来说,如何将该模式做到尽善尽美、互利互惠,仍旧是经营智慧的考验。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4月 14日 14:14
下一篇 2024年 4月 14日 14:15

相关推荐

  • 万物新生(爱回收):Q3营收40.5亿元,实现GAAP层面全面盈利

    北京时间11月20日,国内领先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纽交所股票代码:RERE)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万物新生集团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4.4%。集团non-GAAP经营利润突破1亿元(经调整,剔除员工股权激励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及因收购产生的递延成本,下同),同比增长40.9…

    2024年 11月 21日
  • “中国堡”能成为西贝的“麦当劳”吗?

    文|零态LT 杨泽  编辑|胡展嘉 运营|陈佳慧 如果说每个饮品连锁品牌心中都住着一个星巴克,那每个快餐连锁品牌心中都住着一个麦当劳。 早在2015年,西贝餐饮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就喊出了“西贝将在全球开出10万+门店”的豪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贝7年时间,投入数亿元先后尝试了西贝燕麦工坊、西贝燕麦面、麦香村、超级肉夹馍、西贝酸奶屋、弓长张、贾国龙功夫菜等…

    上市公司 2023年 10月 16日
  • 亚玛芬赴美上市,安踏全球化之梦又近一步?

    文 | 伯虎财经 梦得 日前,亚玛芬体育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申请在纽交所上市。早在去年9月就有消息透露,亚玛芬体育已经提交美国IPO文件,募集资金规模为10-30亿美元,计划最早今年年初上市,公司估值达100亿美元(超700亿人民币)。 本次IPO中的主承销商阵容也非常豪华,包括高盛、美银、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和瑞银等十余家投…

    上市公司 2024年 1月 11日
  • 霸王茶姬,用“饭圈文化”收割年轻人?

    文|新熵 樱木 编辑丨月见 “大概还需要等40分钟。”星期六的下午,霸王茶姬的热闹在商圈中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作为一家已经开业两年的老店,郑州霸王茶姬的火热还是让许多同行不解? “眷茶、coco店员都已经出来揽客了,茉酸奶,柠季等新兴品牌人也不多。”看着排号器上701的数字。许多消费者只能默默退让。 无独有偶,霸王茶姬的火热,并非个别现象,近日霸王茶姬在北京首…

    2023年 10月 12日
  • 年内最大车企IPO来了!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就在今日,港交所2025年车企IPO版图,迎来一位“重量级玩家”。奇瑞完成港股上市,截至发稿,市值1841亿港元。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22连冠”的龙头,此次上市,奇瑞汽车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回溯过往,奇瑞的I…

    2025年 9月 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