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微信分期」,腾讯求解增长新曲线?

腾讯求解增长新曲线?

提速「微信分期」,腾讯求解增长新曲线?

文 / 潮汐君

腾讯金融正行进在“蚂蚁”的老路上。

继9月份小范围灰度测试“微信分期”后,近期,腾讯又对其进行了一波规模更大的推广,有不少用户都收到了可以开通该项新业务的提醒。

潮汐榜体验发现,“微信分期”类似蚂蚁“花呗”,可用于吃饭、购物、看电影等场景,支持500元以上的付款,可分1、3、6、12期,手续费按照期数各不相同,但不支持转账、发红包等。

考虑到电商+支付已经是互联网行业最普遍的运作模式,比如淘天+花呗,京东+白条,抖音+月付,美团+月付,以及视频号如日中天的势头,外界难免浮想联翩:腾讯或在为直播带货铺路,同时蓄力金融第二增长曲线。

提速「微信分期」,腾讯求解增长新曲线?

志在直播带货?

对于微信视频号,马化腾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微信事业群最亮眼的业务是视频号,基本上是全场(全公司)的希望!”

进入2023年,为了进一步推动视频号的商业化,腾讯频频出手。

一方面,扩充视频号电商队伍,引入微信支付团队,参与交易、履约等基本功能的搭建。

随着视频号、小程序快速发育,并接过集团的增长大旗,微信体系内对信贷的需求愈发强烈。

针对电商业态,分期是完善闭环的重点之一,比起微粒贷借钱,其流程简短,操作便捷灵活,无疑更匹配,且能直接减轻用户压力,刺激超前消费,更迅猛地拉动GMV。

另一方面,自年初起,腾讯加大对视频号变现能力的建设,包括面向商家收取技术服务费,费率在1%-5%;4月,上线“达人广场”,凭借丰富的信息流和数据流,为团长和KOL们牵线搭桥,提升双方匹配效率;推出扶持达人、主播招募等相关激励政策。

提速「微信分期」,腾讯求解增长新曲线?

毕其功于一役的举动,叠加微信超级APP的粘性+直播带货“风口”,微信视频号正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据晚点LatePost独家消息,微信视频号电商今年的成交总额(GMV)在一千亿元左右。

不过,基于当下的“内卷”竞争状态,微信视频号的短板特点,腾讯想要撬动直播带货这份增量挑战不小。

众所周知,视频号是依附于微信发展起来的,这决定了其最底层的创作者生态的质量和终端消费者的状态。

据《潮汐榜》观察,大部分用户在视频号都是随手发一些自己或身边的吃喝玩乐,大部分用户浏览视频号也只是单纯解闷儿,特别是数量庞大,不怎么懂网购的银发群体,这固然带来庞大的“自来水”流量,但相较抖音、快手,其内容类型不够丰富,作品精美度、专业度稍显不足,较难形成大的影响力和购买力。

此外,视频号缺乏像疯狂小杨哥、董宇辉、李佳琦这样能聚合粉丝力量的头部主播,自然也未有破圈级案例的诞生。

据QuestMobile统计,截至2022年6月,视频号月活人数突破8亿,超越抖音的6.8亿、快手的3.9亿,晋级为国内用户最多的短视频平台;按照日活,视频号也是仅次于抖音的国内第二大短视频平台。

然而,直播带货的本质逻辑仍然是内容,也是买卖关系生存、转化互动的“土壤”。显然,视频号还得回归到第一性原理,抓住内容多做功课。

再者,在直播带货已成为互联网企业标配的当下,前有淘天、京东、拼多多,后有抖音+兴趣电商,快手+信任电商,小红书+买手电商,B站+UP主电商,知乎+知识性电商……视频号又该以何种姿态立足,或者靠什么标签抢占消费者心智?

就像一位用户说的:“已经有那么购物网站了,有没有必要再多一个视频号?”

提速「微信分期」,腾讯求解增长新曲线?

金融第二增长曲线再蓄力?

提速“微信分期”,除了瞄准视频号直播带货,腾讯其实还有另一份“阳谋”,即为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再蓄力。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刚刚结束的Q3财报电话会议中,腾讯管理层表露了对该项业务发展的态度:以一种非常谨慎的方式对待提供贷款、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选择最好的客户,确保出色的风控表现和高质量收入模式,未来希望找到更多附加值服务,为商家带来价值,并基于所创造的价值,收取一些额外的费用。

事实上,腾讯一直在低调且小心地加码金融,一边逐步丰富信贷产品矩阵,从支付到借贷,囊括转账、信用卡、提现、助贷等子集,悄悄延展增长路径;一边小步子推进,诸如微信分期、微信分付、微贷等,迄今均未全面开放。

可即便如此,腾讯在金融业务上产生的收入已不容小觑。

提速「微信分期」,腾讯求解增长新曲线?

在腾讯内部流传着一种说法,之所以将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合并展示,是因为怕别人知道前者赚太多,又怕别人知道后者赚太少;亦有知情人士告诉潮汐榜,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中,金融科技占大头,企业服务仅占很小一部分。

财报显示,2023年Q3,其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520.5亿元,同比增长16%,远高于集团整体营收增速为10%;同期,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为34%,连续十个季度突破30%,妥妥碾压网络广告,成为游戏之后的创收中枢。

更重要的是,腾讯目前对消费金融业务的探索只是冰山一角,这座“金矿”还存在很大的挖掘空间。

而在游戏、网络广告陷入“中年危机”,且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金融与企服并称的ToB业务毫无疑问将作为腾讯主要增长引擎和收入基本盘,发挥越来越核心的作用。

12月22日,因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涉及到网络游戏每日登录、首次充值、连续充值等事项,引发腾讯、网易大跌,腾讯盘中跌近15%,截至收盘收窄至12.35%,成交额超400亿港元,创逾2年最高。

这个时候,发动金融这台永不休眠的印钞机,派遣微信分期打头阵,不仅为视频号配齐“搭子”,还凭借着源源不断的交易流水,坐享手续费,似乎是一件时不待我的事情,也是一件必须行之的事情。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12月 25日 11:07
下一篇 2023年 12月 25日 21:38

相关推荐

  • 预制菜龙头安井食品为何“引众怒”?

    文 / 一灯 近几日,国内预制菜龙头安井食品成为了股民心中“人人喊打”的对象。 起因来自于一则公司计划赴港上市融资公告。1月20日,安井食品在公告中称,为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公司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此公告一出,周一开盘,市场随即给了安井食品一个跌停板,并让公司在此后三天…

    2024年 1月 30日
  • 昆仑万维“骚操作”:前妻高位“割韭菜”,去前夫公司当“债主”

    李琼此等金蝉脱壳之举,难免引发质疑,更是以一己之力带崩整个AI板块。

    2023年 6月 21日
  • 手机厂商内卷杀红了眼,能否“卷”出销量?

    文|陆玖财经 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支撑AI背后的芯片的全面更新,或将为整个手机行业带来了更多新的思路。 “金九”高端机,“银十”旗舰机,手机厂商在今年秋天又杀红了眼,卯着劲用新品吸引用户换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仅以9月来看,华为和苹果两个宿敌又是同天的新品发布会。简单而言,双方各自的亮点分别是,苹果首款AI手机;而华为则是靠外形优势,发布首款三折叠手…

    2024年 10月 9日
  • FILA还是想赚新中产的钱

    文|零态LT  李木木 编辑|胡展嘉 今年2月,作为FILA全国首家全新零售门店,FILA ICONA三里屯太古里旗舰店盛大开业。 5月1日,品牌代言人杨幂亲临太古里,出席FILA ICONA形象发布及旗舰店外立面焕新剪彩仪式,为品牌带来不小流量。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FILA旗舰店的设计风格独具匠心,巴洛克风格的墙面装饰令人眼前一亮,仿佛有几分凡尔赛宫的影子…

    上市公司 2024年 7月 26日
  • 小红书,盯上职场摸鱼人

    文|新熵  樟稻 编辑丨伊页 小红书网页版正在成为打工人摸鱼的新神器。 众所周知,由于职场的规范,员工在工作岗位上通常不能公开地使用手机浏览小红书。然而,越来越常见的现象是,员工通过电脑浏览器搜索并访问小红书的网页版,从而可以在电脑上愉快地摸鱼。 小红书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源于其高质量的图文笔记,在年轻人群体中树立了“攻略书”的心智,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

    2023年 12月 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