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运动品牌能学“lululemon”的贵吗?

文|伯虎财经 梦得

问问大家:双11大家都买了啥?对此,我的美女同事表示完全没有购物欲望,她的购物清单是,健身房再续费一年。 

近几年,随着女性收入水平逐步上升,以及健身意识的提升,女性运动人群快速增长,成为运动健身的主力军。 

据统计,2022年,keep女性用户数量占比为60%。连锁健身机构乐刻发布的《当代女性健身洞察报告》中也透露,2022年,乐刻的女性会员占比达54%。虽然男性用户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女性会员的增长更为明显。 

其实从各大社交平台的“刘耕宏女孩”和“帕梅拉女孩”也足以见得其热度。Mob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91%的Z世代女性具有运动习惯。 

当然,比用户们“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是那些活跃在一线的捕手们。在此前的那波新消费浪潮中,女性运动市场跑出了像MAIA ACTIVE这样的新锐品牌,而就在不久前,安踏宣布将其收入囊中。 

新的竞争正在打响。 

01 被盯上的女性运动市场

据 Grand View Research 预测,2021 年全球 Athleisure(运动休闲) 市场规模为 3066.2 亿美元,到 2030 年有望达到 6625.6 亿美元。 

一个更为典型、或者说让同行们眼馋的案例是lululemon。 

9月1日,lululemon交出了一份超出资本意料的好成绩,第二季度,其收入达到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8.24%;净利润3.41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在财报发出后,lululemon股价增幅超过10%。 

把时间维度拉长来看,在上一财年,lululemon全年营收同比增长三成达81亿美元,首次突破80亿美元大关。而在过去三年里,同样面对疫情的压力,lululemon的复合增长率还是能来到惊人的35.8%。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点是,2022年6月,lululemon的市值突破500亿美元,超过了德国运动品牌巨头阿迪达斯。 

如果你知道lululemon,一定会疑惑,一条瑜伽裤敢卖接近上千的价位,还卖得非常好,怎么做到的? 

首先,lululemon通过设计和品牌和瑜伽运动等轻运动进行了强绑定,这恰好迎合了女性运动的需求。据 GymSquare 统计,2021 年中国瑜伽场馆规模达到 42350 家,同 时国内出现了更多主打普拉提的工作室。一个更为人所知的案例是此前曾大火的刘畊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彼时刘畊宏粉丝中女性占比达超过 7 成,大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同时相比男性,女性消费者也呈现出消费能力提升、付费意愿更强。根据《2021 年大众健身行为 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近几年女性体育消费显著增长,2021 年 女性人均年消费额达 6362 元,同增近 50%(而同期整体体育运动者年均消费金额同增 35%至 5670 元)。 

不过真正让lululemon出圈的还是瑜伽裤的跨场景穿着。通过线下活动营销,lululemon将“健美”的审美视角灌输给消费者,潜移默化地覆盖更大的消费范围。自此,瑜伽裤不再仅仅是限于运动时的专业服装,而是女性自由展示身材的时尚单品。 

lululemon不仅会开展厅、组织门店运动、举办线下粉丝聚会,还不断把热爱生活、关爱自己等概念输出在门店标语和帆布包上。 

这也让lululemon培养了属于自己的超级用户:愿意为品牌支付溢价、愿意复购品牌产品、愿意推荐品牌产品。有多夸张,2022 年,lululemon 的营销费用为 3.3 亿美元,仅占总收入的 4%,远低于服装品牌的平均水平。因为lululemon不请代言人,品牌大使是瑜伽教练,在社群里推广品牌。 

lululemon精心打造的品牌文化也成为最牢固的护城河,得到相当部分消费者的热捧。早在2020年,lululemon突破400亿美元市值大关,而同样的市值,阿迪达斯花了68年,耐克花了46年。 

而lululemon在国内运动市场的大热,也给国内的运动品牌们带来一些新思考。 

02 巨头竞逐女性市场

瑜伽裤本身并不具备技术门槛。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各家品牌所谓的专利面料,可以通过调整混纺比例绕过,这也使得后来者争相涌入 

首先在国内运动品市场,涌现了一批小而美的lululemon“平替”品牌,比如MAIAACTIVE、粒子狂热等等,lululemon成了它们最好的老师。 

以MAIAACTIVE为例,无论是营销方式还是目标定位都和lululemon 相似,但在产品上做了差异化打造。比如,同样走大单品爆款路线,MAIA ACTIVE主打“更适合亚洲女性身材的剪裁”的路线,比如提高腰线、缩短裤长、遮小肚子,其生产的瑜伽裤产品“云感裤”“腰精裤”成功破圈。 

再比如在定价上,截止 11 月 7 日,lululemon 在天猫销量最高的瑜伽裤为 850 元,年销量为 3 万 +;MAIA ACTIVE 的爆款为 299 元(优惠后的价格,专柜价为399元),累积销量同样为 3 万 +。 

2019年,MAIAACTIVE线上销售额破亿,2021年的双十一销售额实现同比翻番,全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2022年则超过5亿元,并进入全面盈利。据久谦中台数据显示,在线上主要平台,MAIA 的市场份额仅次于 lululemon。 

不只是新锐品牌们,在女性运动市场的这片蓝海,巨头们垂涎已久。 

对于它们来说,切入女性运动品类,既能对现有产品线进行补充,又能借助原有的品牌积淀快速占领用户心智,同时为企业增长寻得增长。 

lululemon在中国市场找到了第二增长曲线,今年第二季度甚至在中国大涨60%。习惯做男性生意的安踏、李宁来说,女性生意虽是一片蓝海,但并不容易。比如,2022年李宁女子产品营收占比在20-30%,处于低水平区间,其规划是在未来的发展规模突破30%。安踏也在其最新五年计划中指出,2025年流水规模目标接近200亿元。 

早在2016年,李宁就获得了美国女性运动品牌 Danskin 在中国的独家经营权,由此切入女性服装市场,但 Danskin 的经营并未没有李宁带来理想中的增长,也没在消费者心中激起什么水花。直到2021年,发布李宁健身系列,以专业性为品牌核心定位,推出专为女性消费者设计的产品。而安踏旗下的迪桑特、FILA,安踏都面对中高端市场女性推出了产品,不过无论是安踏还是李宁,在女性运动市场,都没有获得该有的声量。 

也因此,此前安踏收购了MAIA ACTIVE后,有人再社交媒体上问道:MAIA ACTIVE会是中国版的“lululemon”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一方面,各个巨头都越发重视女性运动市场。今年6 月,耐克推出了女性运动品牌 Nike Well Collective,而在最近一次财报会上,耐克管理层提到“女性”的次数远远高于男性。 

这使得瑜伽裤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比如李宁推出“揉柔裤”“翘俏裤”,耐克推出“放空”“怒放”等瑜伽裤。而除了lululemon,国外的Alo Yoga、Sweaty Betty等品牌在电商平台的销量都很靓眼。

据业内人士透露,MAIA ACTIVE的投流成本并不低,导致今年的收入并不理想,其实其他新女性运动品牌大多存在过度依赖投流、同质化严重、营销方式雷同的问题。充分竞争的条件下,想再跑出一个lululemon的难度远远大于行业早期。 

另一方面,尽管lululemon自身所塑造的高端化形象已深入消费者心智,但低价永远是消费市场最核心的竞争力。与其做消费升级,和巨头比拼用户心智,争夺一二线的用户,不如依靠安踏自身强大的供应链和渠道优势,将品牌推向更大的市场。‍‍‍‍‍‍‍‍‍‍‍‍‍‍‍‍‍‍‍‍‍‍‍‍‍‍‍ 

参考来源: 

1、新熵:永不止步的安踏,来到lululemon的起点 

2、财经无忌:千元瑜伽裤火热,安踏李宁瞄准女性生意,能收割新中产吗 

3、未来智库:服装行业深度报告:女性运动兴起,引爆轻运动市场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11月 8日 21:02
下一篇 2023年 11月 8日 21:03

相关推荐

  • 新势力冲塔,旧势力守城:在线旅游缠斗2024

    文|新熵 Yuki 编辑丨九犁 在线旅游这块大蛋糕,在肉眼可见地越做越大。 根据文旅局数据显示,2024 年一季度,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达到 14.19 亿,同比增长 16.7%,在五一假期,全国出游人次 2.95 亿,超过疫情前 2019 年同期 28.2%。 这远未到极限,订单来了创始人沈爱翔公开表示,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仍在恢复期,文旅产业在 GDP 的占比…

    2024年 7月 26日
  • 双11彩妆销售持续升温,抖音电商国际彩妆成交额同比增长175%

    随着国潮崛起,近两年,各电商平台上的国货美妆品牌和国际品牌呈现平分秋色之势,前者增长势头尤为迅猛。不过,从今年双11初期数据来看,一些国际彩妆品牌已借助以抖音电商为代表的全域兴趣电商平台找到了新的生意增长点。 抖音电商官方数据显示,10月8日至10月20日,平台国际彩妆成交额同比增长175%,支付用户数同比增长90%,订单量同比增长100%。其中,货架场景的…

    2024年 10月 25日
  • 蔡崇信也想上演“热辣滚烫”?

    文|雷达财经 孟帅 编辑 | 深海 年初电影市场激烈的春节档大战中,减重一百斤的贾玲在电影《热辣滚烫》中实现了自己的完美蜕变。而被外界视为互联网巨头的阿里,也想在现实生活中上演属于自己的“热辣滚烫”大戏。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阿里的变化和调整不断,近来阿里更是对非核心资产投资频繁出手、疯狂“瘦身”。 3月26日,阿里向外界官宣了撤回菜鸟IPO的消息。这意味…

    上市公司 2024年 3月 31日
  •  小米宣布科技战略升级,新一代折叠屏、仿生机器人、端侧大模型等重磅亮相

    本次发布会既是雷军一年一度的个人演讲,也是小米集中亮相技术创新成果的“科技春晚”,全面展现了雷军与小米所实现的认识突破和关键成长。

    2023年 8月 15日
  • 盒马一只手与山姆掰腕,另一只手调价“偷袭”

    文|陆玖商业评论 ‍‍‍‍‍‍‍‍‍‍‍‍‍‍‍‍‍‍‍盒马的“移山价”“斩钉价”,美团的“拔河价”…… 虽然盒马官方解释其意思是愚公移山、斩钉截铁等,但是网友“吃的瓜”,是由盒马掀起,与美团、山姆、叮咚买菜彼此间打起了价格战。 而对于竞争对手和业内人士而言,盒马此举却有别样的意义。因为,此前一直作为消费升级的典型代表,盒马开始在价格上做文章,是创立以来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