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业绩放缓,小熊电器需要护城河

文|伯虎财经 灵灵

01 一季度表现强势,二季度“拖后腿”

8月26日,小家电企业小熊电器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2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66%;扣非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30.9%。

不过,从二季度来看,表现就没有那么亮眼了。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25.11%;归母净利润0.72 亿元,同比增长62.96%;扣非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降6.86%。

可见,上半年的业绩几乎靠一季度在领跑。

关于上半年业绩的增长,此前小熊电器曾在业绩预告中提到,业绩变动的原因是,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公司坚持产品精品化战略和“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品牌定位,贴近市场消费需求,持续进行产品研发投入,加强品牌管理和营销体系建设,在产品、品牌、营销、运营管理方面均有提升。

二季度的表现欠佳,一方面或源于在营销上的加大投入。二季度,小熊电器的费用率同比增长5.6%,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6%。根据中泰证券分析,预计有两个主因:①高费率的抖音渠道高增;②当前消费环境下厂商竞争加剧,尤其Q2大促期间竞争更激烈,对公司投放转换率造成一定影响。

中泰证券提到,二季度小熊电器净利率环比下降6.6%,主要因为短期营销投放影响,净利率有所回落。

从整体来看,上半年小熊电器的发展趋势是向好的。但把时间线拉长来看,小熊电器的发展似乎还不够“确定”。

02 精简SKU,小熊电器的“短暂辉煌”

去几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小家电市场迎来爆火。但随着生活步入常态化轨道,小家电市场也开始明显降温。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厨房小家电零售额同比下降8.0%至144.6亿元;零售量同比下降1.5%至6788万台。其中线上渠道零售额同比下降8.2%至109亿元,线下零售额同比下降7.5%至36亿元。

行业的降温,很明显地反映在企业的业绩数据中。

2019年-2022年,小熊电器的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1.70%、36.16%、-1.47%、14.18%,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4.57%、59.64%、-33.81%、36.31%。

小熊电器小家电行业的库存量也在不断增长。

2019年底至2022年底,其库存量分别为748.38万台、858.49万台、941.95万台、1037.20万台,同比增长38.83%、14.71%、9.72%、10.11%。2022年,公司小家电行业产销量分别为4205.89万台、4023.32万台,同比增长3.20%、3.28%,库存量的增速高于产销量的增速。

对此,小熊电器给出了新的应对指南,于2022年进行品牌焕新,做“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据小熊电器2022年10月底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年公司大约缩减30%的SKU,方向上仍在加大力度做精简,淘汰无效的 SKU,替换一些低单价的SKU。

小熊电器副总经理刘奎曾表示,2023年公司预计按照20%-30%的幅度去优化。总体看仍是围绕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市场发展变化,以及技术变革等,以精品战略为牵引,推进产品、研发、生产、设计的精品化,推出技术含量更高、品质感更强、体验感更极致,客单价更高的精品。

品牌升级带来的效果十分显著。2021年小熊电器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46%、-33.81%。到了2022年,其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均由负转正,且23Q1的业绩表现也十分强劲。

中信建投曾拆解2022年7月—2023年1月期间“小熊”品牌在京东、淘系平台中Top10增量品类的增长逻辑,并得出一个结论:排除部分品类(如空气炸锅、电蒸锅等)增长是受到行业红利、平台头部达人带货等因素拉动,绝大部分品类的增长都是来源于公司SKU精简策略下的爆款打造。

如电热水壶品类,行业层面,同期淘系平台电热水壶品类销额下滑1.96%,小熊电器电热水壶产品销额同比提升131.32%,份额从2.38%提升到 5.61%。

进一步也可以看到,小熊电器2022年推进的SKU精简经营策略已经逐步兑现成效。

但也有一些业内观点认为,在精简SKU之后,产品数量下降亦会导致爆款出现的概率下降,这就要求小熊电器在产品方面需要更能洞察用户的需求和痛点,然而这并非易事。

无法忽视的是,在业绩回升一段时间后,小熊电器的成绩再次出现反弹。究其根本,小家电行业不具备较强的护城河,小熊电器也没有足够坚硬的壁垒。

03 小熊电器需要护城河

小家电的技术含量不高,同品类下不同品牌之间很难形成差异化,外观、价格成为了品牌吸引消费者的筹码。这也是小熊电器依靠颜值出圈的重要原因。

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外观和价格都无法成为品牌“护身符”。从小熊电器的发展来看,其不仅不再只靠颜值,价格也不是选择。

2020年至2022年,小熊电器分别销售小家电4513万台、3895万台、4026万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60亿元、36.06亿元、41.18亿元,据此可推算出小家电均价分别为81.10元、92.58元、102.29元。

据奥维云网数据,23H1厨房小家电产品均价同比-9.2%,说明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在这种情况,小熊电器的小家电均价在逐年上涨,可见价格至少不是其最主要的破局口。

从二季度的表现来看,小熊电器或将希望寄托于新兴渠道如抖音等平台。

新兴渠道的投入的确在带来显著增长。根据魔镜数据,23H1小熊的销售额在京东平台同增16.94%,天猫淘宝同增8.7%,抖音同增323.82%。可见随着新兴渠道的推广投放加大,平台开始起量,且增速较快。

短期来看,在新兴渠道的烧钱推广中,小熊电器将换来一定的业绩增长。但如何将这些增长变成平台更有力的竞争护城河,这或许才是小熊电器要具备的真正的增长。

毕竟,没有护城河的增长终将变成下一个破裂的大坝。对于小熊电器而言,在具备颜值的优势之下,如何始终保持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度、对爆款的研发能力,或许是其眼下最为直接的可培养的壁垒能力。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8月 29日 20:48
下一篇 2023年 8月 29日 20:49

相关推荐

  • 盒马一只手与山姆掰腕,另一只手调价“偷袭”

    文|陆玖商业评论 ‍‍‍‍‍‍‍‍‍‍‍‍‍‍‍‍‍‍‍盒马的“移山价”“斩钉价”,美团的“拔河价”…… 虽然盒马官方解释其意思是愚公移山、斩钉截铁等,但是网友“吃的瓜”,是由盒马掀起,与美团、山姆、叮咚买菜彼此间打起了价格战。 而对于竞争对手和业内人士而言,盒马此举却有别样的意义。因为,此前一直作为消费升级的典型代表,盒马开始在价格上做文章,是创立以来从未…

  • 华为突然官宣:Mate 60 Pro开售,“捅破天”技术升级

    总体来看,Mate 60系列在多个方面相比上一代都会有升级,但5G还需要再等等。

    2023年 8月 29日
  • “钉企飞”潜入双十一

    文|新熵  樟稻 编辑丨伊页 双十一期间,张鹭忙碌在位于义乌的小家电库房,眉头从未舒展开过。手机里充斥着顾客的投诉信息,给他的电商事业蒙上一层阴霾。 电商大潮不复当年汹涌,顾客满意度和物流效率成了关乎中小商家生存的双重锚点,一着不慎就可能遭遇营收下滑乃至被淘汰的局面。 张鹭匆忙登陆QQ群与物流公司客服沟通协调,想要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但群聊信息处理的效率和时效…

    上市公司 2023年 11月 23日
  • 恒力石化迎上市最差财报,盈利能力严重下滑何解?

    近日,恒力石化发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一季度报,形势不容乐观。 年报显示,2022年恒力石化实现营业总收入2223.73亿元,同比增长12.31%;实现归母净利润23.18亿元,同比下降85.07%;扣非净利润为10.45亿元,同比下降92.80%。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恒力石化净亏损高达37.68亿元,创下公司自成立以来单季度亏损最高纪录。…

    2023年 5月 12日
  • 品牌出海“搭便车”:看似捷径实则弯路

    文|霞光社 郭照川 编辑|韦伯 上一篇我们从投资人视角了解到东南亚D2C消费品牌的现状和切入逻辑《深度对话:看不懂的东南亚,理性更多还是赌性更大》,而此次我们将从一个众所周知却从未真正被单独呈现的东南亚消费品特征现象开始,分析中国消费品牌出海东南亚真正能够成功的核心关键。 首先一个关键的认知是,我们在观察东南亚消费品牌市场时,不应该把来自中国或有中国创始人、…

    2024年 5月 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