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AIGC第一股出门IPO,硬件企业搭上AI顺风车

据悉,此次IPO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通用大模型的开发,市场扩张和解决方案营销,以及潜在的投资收购机会。

港股AIGC第一股出门IPO,硬件企业搭上AI顺风车

在全球AI大潮下,港交所也将迎来AIGC第一股。

5月30日,人工智能公司出门问问正式向港交所递交申请。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出门问问成立于2012年,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具有建立通用大模型能力的AI公司之一。2014年,成为极少数具备软硬件集成能力的AI公司。2020年开发出通用大模型“UCLAI”,并且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全栈式的AIGC应用程序。今年,出门问问宣布将进一步升级迭代大模型为“序列猴子”。

出门问问的业务可分为AI软件解决方案和AIoT解决方案两大块。起初,出门问问的主营业务聚焦于AloT解决方案上,定位是一家智能硬件公司。推出的AloT智能硬件设备包括AI智能手表TicWatch、AI智能跑步机等。

彼时,国内智能硬件领域竞争激烈,而出门问问的智能硬件产品并未形成明显优势,销量较低,公司甚至传出裁员新闻。2019年,为增加营收,公司选择拓展SaaS服务业务。2020年,出门问问开始布局生成式AI,终于在2022年底等到由chatgpt掀起的AIGC大风口。

2020年至2022年,出门问问AIoT解决方案营收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83.0%、85.0%、39.4%;AI软件解决方案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则分别为17.0%、15.0%、60.6%。因新旗舰产品推出延迟,旧产品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阶段,2022年,出门问问来自AloT解决方案的营收占比大幅下滑。

目前,在AI软件解决方案上,出门问问已经针对内容创作者推出的产品矩阵包括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AI写作助手“魔撰写作”以及AI数字人“奇妙元”。

灼识咨询行业报告数据显示,中国AI市场规模已由2018年的84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31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7%,预计于2027年将达到1150亿美元,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2%。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出门问问营收分别为2.65亿元、3.98亿元、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亿、-2.05亿、-9.86亿元;毛利率则能分别达到30.12%、37.49%和67.20%。因软件服务一般较硬件销售毛利率更高,2022年公司毛利率大幅提升,也与AI 软件解决方案业务提升占比有关。

关于出门问问究竟是一家智能硬件公司还是一家AI软件服务公司,公司创始人兼CEO李志飞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坚定表示:“我们主要做的是AI,接下来不做硬件。”这位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曾任 Google 美国总部机器学习与机器翻译的专家,认为公司此前做硬件是为了让AI技术有更好的场景落地。

团队的专业背景也曾让出门问问收获不少知名创投机构投资,真格基金、红杉中国、海纳亚洲、Google Ventures以及大众汽车集团都是出门问问的投资人。值得一提的是,出门问问自2017年后再也没有进行新的融资。

单纯的智能硬件已是红海一片,无法再吸引资本投入。chatgpt平地一声雷,给了出门问问新的增长机会。谷歌出身业内嗅觉灵敏的李志飞在2020年便开始对AI大模型进行投入,积累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出门问问也愈发清晰自己的定位,既然终端做不过别人,不如好好利用技术优势做赋能者。目前公司的B端客户已有500多家,包括春秋航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工商银行等。

当下不少企业加入到这场AIGC竞争赛中,前有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快马加鞭赶制中国版chatgpt,后有隐退的互联网老兵王慧文广发“英雄帖”进行AI创业。出门问问也需要更多弹药支持。据悉,此次IPO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通用大模型的开发,市场扩张和解决方案营销,以及潜在的投资收购机会。

作者/一灯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6月 2日 13:25
下一篇 2023年 6月 2日 22:21

相关推荐

  • 马化腾说要“收紧队形”,到底啥意思?

    6月2日,一张腾讯CEO马化腾称要“收紧队形”的微信聊天记录在互联网刷屏。

    2023年 6月 3日
  • 智谱再融10亿元,资本为何持续押注清华系大模型?

    文 / 道哥  7月2日,大模型创业公司智谱在上海举办「智谱开放平台产业生态大会」,并宣布获得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联合1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 据公开融资信息,这是智谱完成的第16轮融资。在此次上海国资入场前,今年3-4月智谱已相继引入杭州、珠海、北京、成都等地的国资战略融资,频繁的大额融资使智谱成为国内“大模型六小虎”中融资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

    2025年 7月 5日
  • 押注“黄金档”,戴珊能否复制张勇时刻?

    文|新熵 古廿 编辑丨伊页 张勇时代的阿里巴巴有两张王牌。 “大王”淘宝和“小王”天猫,前者负责流量基本盘的夯实,后者追逐品牌商业化的变现,构成了电商业务的一体两面。 如今伴随着马云“回归淘宝”的呼吁,戴珊时代的淘宝和天猫,彻底合二为一成了淘天集团。当代表着以消费升级为探索方向的天猫模式,正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存量市场,大小王的融合自然可以更好地降本增效。 可收…

    上市公司 2023年 8月 17日
  • 明月镜片的高端化走到哪一步了?

    文 | 财经无忌 萧田 中产养娃“败家三件套”中的近视配镜,正在进入中外品牌角力的新战场。 过去几年,来自江苏丹阳小城的明月镜片(301101.SZ),先后提出打造“国产镜片第一品牌”的定位,试图为国产镜片正名。 有支持者甚至认为,它将撑起中国镜片业的脊梁。 近日,明月镜片发布了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27.78%;净利…

    2023年 8月 17日
  • 退市、利好、涨停、戴帽,前南通首富陈锦石渡劫

    文|雷达财经 孟帅 编辑 | 深海 短短几天时间之内,由前江苏南通首富陈锦石掌舵的中南建设,便经历了面临退市危机、传出利好消息、公司股价涨停、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等一连串情节跌宕起伏的剧情。 4月18日,中南建设先是因股票收盘价连续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不得不发布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随后市场上传出太盟投资集团(PAG)及江苏资产等机构与中南建设…

    上市公司 2024年 4月 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