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昇3亿押注半导体背后,金字火腿「弃肉投芯」?

郑庆昇3亿押注半导体背后,金字火腿「弃肉投芯」?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当A股市场还沉浸在传统消费板块的平淡走势中时,”火腿第一股”金字火腿的一则公告打破了行业沉寂。

9月22日晚间,这家以金华火腿、发酵肉制品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披露,其全资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导体有限公司拟以不超过3亿元资金,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取得中晟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下称”中晟微”)不超过20%的股权。

郑庆昇3亿押注半导体背后,金字火腿「弃肉投芯」?

从腌制车间到芯片实验室,这场跨度超千里的跨界投资,不仅让金字火腿在公告发布的次日逆市收获涨停板,更折射出传统食品企业在增长瓶颈下的战略突围尝试。

01 交易细节:3亿分两轮注入,97倍溢价背后的技术赌局

根据金字火腿公告及后续披露的补充信息,此次跨界投资采用”分步推进”的审慎策略,《节点财经》看来,这一策略既彰显了公司布局半导体赛道的决心,也暗藏对高风险领域的风险控制考量。

根据交易方案,增资分两轮实施:第一轮注入1亿元,按照中晟微投前10亿至13亿元的估值进行;第二轮不超过2亿元的投资则设置明确前提——需待中晟微单波200GTIA/Driver芯片流片通过验证,且估值将根据届时情况重新确定。若以投前10亿元估值计算,此次增资对应的增值率高达9710%。

让一家食品企业斥资跨界投资芯片,中晟微有什么魅力?

《节点财经》了解到,金字火腿对这笔高风险投资的底气,来自中晟微的技术储备与行业稀缺性。

公开资料显示,中晟微成立于2019年,由数位美国光通信芯片设计公司核心研发人员归国创立。其核心产品聚焦400G/800G/1.6T及以上速率的TIA(跨阻放大器)、Driver(激光驱动芯片),应用于AI算力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高端场景,恰好填补了国内100G以上高速光模块电芯片的国产空白——该领域长期被Broadcom、Maxim等海外巨头垄断,国产率几乎为零。

技术优势之外,中晟微的团队配置与资源背书成为重要加分项。公司现有5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具备20年高速射频芯片研发经验,已与国内主要光模块厂商建立合作,并获得萧山区政府产业基金、赛智伯乐等机构投资。更关键的是,标的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壤中已作出承诺:中晟微是其光通信芯片业务的唯一总部及未来上市主体,上市前不会投资同类业务主体,这为金字火腿的投资安全性提供了一定保障。

郑庆昇3亿押注半导体背后,金字火腿「弃肉投芯」?

不过,亮眼的技术储备尚未转化为市场业绩。财务数据显示,中晟微2024年营收仅20.49万元,净亏损3882.61万元;2025年前7个月营收增至51.11万元,但净亏损仍达2037.42万元,净资产为3981.96万元。这种“技术强、营收弱”的现状,使得金字火腿在公告中不得不提示:“存在业绩未达预期及后期计提减值准备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跨界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在金字火腿业绩退坡的背景下,战略布局的必然结果。

02 业绩困局:主业增长乏力,转型阵痛持续

金字火腿的跨界冲动,根植于传统主业持续承压的现实困境。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这家以金华火腿为核心产品的上市公司,近年来正遭遇营收波动、盈利承压的双重挑战,即便推出多元化举措,仍难掩增长瓶颈。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业绩呈现“波动下滑”态势。2022年至2024年,金字火腿营收分别为4.45亿元、3.14亿元、3.4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02.88万元、4006.3万元、6217.3万元,营收在2023年出现显著下滑,净利润则呈现“V型波动”而非稳定增长。2025年上半年业绩进一步恶化,营收1.7亿元,同比下降14.73%,归母净利润2292.04万元,同比下滑25.11%,创下近三年同期最差表现。

业绩承压的背后,是多重内外因素的叠加冲击。

从行业环境看,食品行业周期性波动加剧,猪肉价格“过山车”式变化直接影响成本控制。尽管公司拥有大型冷库,可通过“低买高储”平滑波动,但2024年以来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仍挤压了利润空间。同时,消费疲软导致市场需求收缩,传统肉制品面临“量价齐跌”压力,而预制菜等新兴赛道又陷入同质化竞争,难以快速形成增量。

郑庆昇3亿押注半导体背后,金字火腿「弃肉投芯」?

从内部经营看,公司战略调整多次遇阻,核心业务增长动能不足。作为基础业务的火腿产品,虽保持行业领先的市场占有率,但面临消费场景单一、年轻群体接受度不高等问题。为破局,公司近年推出酱香腊肉、减盐咸肉等新品,甚至尝试火腿冰激凌、火腿饼干等创新品类,并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能5万吨的“数字智能产业基地”,试图通过智能化提升效率。但这些举措见效缓慢,尚未带来规模化的营收增长。

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此前的产能扩张计划已出现折戟。

2021年启动的“数字智能化立体冷库扩建项目”,原本计划服务原料储存与冷冻贸易,但因“周边冷库竞争加剧、自用需求下滑”,于2024年8月宣布终止,成为战略误判的缩影。冷库项目的终止,不仅反映出公司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不足,更暴露了传统业务拓展的局限性——在消费升级与行业竞争双重压力下,单纯的产能扩张已难以驱动增长。

尽管业绩承压,金字火腿仍具备跨界投资的财务基础。据2025年中报,金字火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15.93亿元,总资产26.74亿元,负债仅6150万元,资产负债率低至2.3%,充裕的现金流使其具备持续对外投资的条件。

这也是新实控人敢于斥资3亿元跨界半导体的重要底气,公司在公告中直言,此次投资是“为更高效利用闲置资金,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03 跨界狂人:从食品到多领域,创始人的冒险基因

金字火腿此次跨界芯片,并非首次“出圈”。

自2010年上市以来,公司创始人团队及历任实控人始终带着“冒险基因”,从食品加工到金融、医疗、科技等多个领域,留下了一串充满争议的跨界足迹,而新实控人郑庆昇的入主,更是将这种跨界特质推向新高度。

郑庆昇3亿押注半导体背后,金字火腿「弃肉投芯」?

在2025年实控人变更前,金字火腿的跨界尝试以“零散出击、多败少成”为特点。2014年,公司涉足小额贷款业务,成立义乌市金字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试图通过金融业务对冲食品行业周期风险,但受监管政策收紧影响,该业务规模始终有限,最终于2020年剥离。2016年,公司以购买股权及增资方式取得中钰资本51%股权,高调切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然而不到两年便因“业绩未达预期”转让股权,跨界金融以失败告终。

最引人关注的跨界尝试当属对浙江银盾云科技的投资。

2023年,公司以4.01亿元增资浙江银盾云科技,布局GPU算力集群,试图抓住数字经济风口,但未满一年便转让股权,此次短暂的科技投资被市场解读为“跟风炒作”,暴露了公司对新兴领域的把控能力不足。频繁的跨界试错,使得金字火腿陷入“主业不精、副业不兴”的尴尬境地,也让投资者对其战略稳定性产生质疑。

2025年郑庆昇的入主,为金字火腿的跨界注入了新的“冒险因子”。与前任管理层的“零散跨界”不同,郑庆昇的布局与其个人资源深度绑定。公开资料显示,郑庆昇出生于1956年,深耕房地产与汽车销售领域多年,现任福建挺虎置业集团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上海阿斯顿马丁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在实业运营与资本运作方面经验丰富。

入主金字火腿后,郑庆昇迅速将个人资源与上市公司平台结合。其子郑虎作为“90后”高管,不仅担任金字火腿副总裁,还兼任两家半导体子公司法定代表人,成为科技跨界的具体操盘者。这种“父子搭档”的管理模式,使得半导体投资决策效率大幅提升——从7月成立专项子公司到9月敲定中晟微投资,仅用两个月时间便完成从0到1的突破。

虽然郑庆昇的产业横跨房地产、教育、汽车等多个行业,但直到收购金字火腿,他才有了首家上市公司。需要注意的是,郑庆昇所持金字火腿7.66%的股权已经被质押,占其所持股份的63.94%。

对于金字火腿而言,此次投资的成败取决于三个关键节点:一是中晟微的技术转化能力,能否将800G芯片的量产优势转化为实际营收,1.6T产品能否如期落地;二是投后管理的有效性,如何在缺乏行业经验的情况下实现对标的公司的有效赋能与风险管控;三是主业与副业的平衡度,能否在布局新兴业务的同时保障核心业务的稳定发展。

《节点财经》看来,从更广阔的行业视角看,这场跨界投资也折射出传统企业转型的普遍困境:在熟悉的行业里增长乏力,在陌生的赛道上风险丛生。正如一位食品行业分析师所言,”火腿企业跨界芯片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是否具备穿越行业周期的耐心与资源整合能力。半导体行业的回报周期以年计,而食品企业习惯了季度性的业绩反馈,这种节奏差异可能成为最大的挑战”。

这场”火腿+芯片”的跨界冒险,究竟是传统企业的破局良方,还是又一次盲目跟风的投资尝试,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题图由AI生成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9月 26日 21:32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2日 15:04

相关推荐

  • 亿航智能欲做“空中特斯拉”,股民:大忽悠

    不过,股民担心的是就算亿航智能拿到适航证,“空中飞车”也完全是一个陌生市场,用锂电池提供动力的多翼机谁敢坐?

    2023年 1月 30日
  • 本地生活竞争白热化,美团组织架构再调整

    美团又迎来一次业务结构调整。 节点财经获悉,今日(3月19日)上午,美团宣布启动新一轮业务负责人的轮岗计划。根据该计划,公司副总裁魏巍将接任到店餐饮事业部的领导职务,而外卖履约平台的新任负责人将由章若愚担任。同时,校招出身的薛冰则成为外卖事业部的新任掌门人。 据悉,此次轮岗计划涉及的三位新任业务负责人均为美团内部培养和晋升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公司内部经历了广泛…

    2024年 3月 20日
  • 质疑东方树叶,理解东方树叶

    文|伯虎财经 灵灵 喝东方树叶已经成为中年男人觉醒的象征性代表,多么有意思。 似乎被中年男人喜欢上的消费品,往往都能相对更加稳地站住脚跟。毕竟,在消费链里,男人被排在了最底层。能让他们掏腰包的消费品,某种程度上市场价值应该是已经经受了极为严苛的考验。 被中年男人喜欢,这对于东方树叶来说,不知算不算好消息。但东方树叶确实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经得起考验的价值。 01…

    上市公司 2023年 9月 28日
  • 三问货拉拉,同城货运平台上市背后的三个疑点 | 港股观察站

    “要通过人、车、货、路、仓的数智化改造,实现物流效率的提升。”

    2023年 6月 10日
  • 1 月销量点评:问界问鼎,极氪上升,传统车企反攻!

    撰文 / 天玑 1月是汽车消费的淡季,在新能源市场,一些品牌1月的销量环比走低,有几家头部的降幅甚至超过30%。即便如此,今年1月的新能源市场还是不缺看点。 问界夺冠 从诞生第一天,AITO问界就被市场给予了非常大的期待。在今年1月,AITO问界终于不负众望,以32973辆的成绩夺下了新势力的销量第一名,并创下了品牌的销量纪录。 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去年9月…

    2024年 2月 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