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思创张剑辉:未来10年全面发力国际化

海博思创张剑辉:未来10年全面发力国际化

文 / 四海 

来源 / 节点财经

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海博思创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2011年,敏锐捕捉到新能源行业红利的张剑辉,在北京创立了海博思创,海博思创位于储能行业中游,专注于储能系统集成、电池管理系统研发以及储能电站的开发与运营。其创始人张剑辉的来头可不小,本科及硕士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就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拥有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头顶清华系光环,海博思创在成立后获得一众清华系资本加持,如银杏天使、清控华科、银杏自清、西藏龙芯、启迪孵化器等均为其身后股东。2025年1月27日,海博思创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目前市值达到132亿。

近期,海博思创发布了上市以来第一份财报,2024年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8.44%,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刚上市的海博思创出手大方,宣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元(含税),占年度归母净利润的三成左右。作为比较,储能集成老大阳光电源去年归母净利润110亿元,拟10派10.8元,合计派发22.1亿元,占其利润总额比重约两成。

水大鱼大,海博思创的境况却也有喜有忧。

01 营收连年增长,海博思创焦虑尚存?

储能行业具备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因此本文重点从2024年全年财报来分析,仅从财务数据来看,海博思创表现不俗。

2024年,海博思创营收达到82.7亿元,同比增长18.44%,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2020年到2024年,五年时间,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翻了22倍、180倍。

拆分海博思创业务结构可以看到,储能系统集成业务是其核心增长引擎,2021年至2024年,其营收分别为6.53亿元、24.56亿元、69.27亿元,81.93亿元,占比从78.52%上升到99.1%。

根据标普全球数据,海博思创在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位居前三,其中功率规模排名第二,能量规模排名第三。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中,海博思创位居第一。

海博思创张剑辉:未来10年全面发力国际化

虽然位于储能集成领域的头部梯队,海博思创一直被诟病大客户依赖的问题,不过2024年这个现象有所好转。

根据财报,2021年-2024年海博思创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从78.16%下降到40.17%。海博思创储能系统主要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少量应用于用户侧等。根据电力行业特点,国内电力行业早已被国企牢牢把控,形成 “五大四小” 的格局,在《节点财经》看来,海博思创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持续提升市场规模,降低对大客户的依赖,表现并不差。

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资产负债率,储能可比公司平均的资产负债率不到60%。根据招股说明书,2022年到2024年,海博思创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2025年第一季度下降到64.61%。可见,海博思创在向更健康的财务结构发展。

海博思创张剑辉:未来10年全面发力国际化

但是这并不代表海博思创可以高枕无忧。

2024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到了8.90亿元,相比较2023年的1.10亿元,翻了8倍,但是应付票据却增加近10亿,有可能拖欠供应商款项增多。

与此同时,合同负债仅为5.45亿,同比减少30.75%,这代表公司未来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或许有挑战。2025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3.90%,相比较2020年则为19.54%。应收账款的增加一方面是其溢价能力进一步减弱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公司的偿债能力。综合以上数据,2025年,海博思创或许现金流上较为紧张。

02 加码出海业务,未来喜忧参半?

根据CNESA数据,预计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240.5GW,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2%,市场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面对不俗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玩家入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势必给海博思创带来一定的挑战。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储能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达4.02万家,2022年-2024年上半年两年半时间,储能产业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合计达15.58万家,截至2024年6月末,储能企业注册总数量已飙升至19.10万家。

竞争对手增多的同时,有技术有资金实力的巨头也在涌入。

比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储能电芯领域形成双雄地位,两者凭借核心技术和供应链优势,向下游系统集成领域渗透。目前,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已形成从上游锂矿资源开发、中游储能电芯制造到下游储能系统集成的完整布局。

海博思创张剑辉:未来10年全面发力国际化

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据现有项目储备情况,预计2025年两家企业在交流侧将有较大突破。这样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对海博思创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与此同时,2025年1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136号文明确取消新能源项目强制配储要求,标志着储能行业正式迈入市场化竞争的新阶段。政策红利丧失,更是倒逼储能企业从“拼规模”转向“拼技术”“拼效益”。

市场残酷可想而知,高工产业研究院表示,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整体将供大于求,储能系统集成环节较电芯环节竞争更为残酷,50%以上的储能系统企业(含大储系统、工商储系统、户储系统等企业)将被淘汰出局。未来前十名的储能系统集成商将瓜分八成以上市场份额。

赛道拥挤,海博思创难免陷入以价换量的囧境。

海博思创张剑辉:未来10年全面发力国际化

据媒体公开报道,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海博思创的储能系统销售单价分别为1.11元/Wh和0.81元/Wh,下降27.0%,公司毛利率也从2020年的24.80%下降到2024年的18.45%。

看着越发激烈的储能市场,海博思创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张剑辉曾公开指出,国内储能市场规模只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对于所有的中国企业或者说立足于长期发展的企业来说,不仅要兼顾国内市场,还要看到还有三分之二广阔的市场在海外。

据公开消息,海博思创与Luminous Energy、Clean Energy Services (CES)、AZZO、PowerSync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开发、投资运营、工程运维服务等方面,全球业务达成突破性进展。

根据2024年财报,境外收入达到了5.39亿,海外业务毛利率达到42.14%,远高于国内业务的16.85%,不过海博思创海外业务才刚开始布局,对业绩拉动目前还十分有限。

中国企业和海外竞争对手相比,无论是电池还是集成等各环节企业,在技术和供应链的成熟程度方面至少领先2~3年以上,且竞争差距在逐渐的拉大。可以预计,未来海外业务将会是海博思创的主要发力点与盈利点。

张剑辉曾公开表示,未来10年是海博思创国际化发展的开始,希望未来3到5年的时间,海外业务的规模能够跟国内业务齐平。毫无疑问,国际化进程势必关乎海博思创的可持续发展,不过,在《节点财经》看来,战略布局得失与否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5年 4月 30日 19:12
下一篇 2025年 5月 6日 19:40

相关推荐

  • 迎驾贡酒突破100亿,还需过哪些关?

     文 / 九才 作为白酒产销重地,安徽拥有多家上市酒企,古井贡酒、迎驾贡酒、口子窖和金种子酒均在省内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随着近年来白酒行业的持续调整,“徽酒四杰”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改变。 其中,长期位居徽酒第二的口子窖显露疲态,迎驾贡酒迎头赶上,取代了前者的位置。而且,势头正盛的迎驾贡酒再次喊出了冲击百亿的口号,准备更上一个台阶。 之所以说“再次”…

    2024年 5月 22日
  • 宠物医疗神话破灭

    不过即使这一愿景能够实现,也注定将会是一个比预期更加漫长的过程。

    2023年 3月 2日
  • 要交购置税了,五菱宏光MINI们如何跨越寒冬

    文|陆玖商业评论 虽然调整后的购置税政策将一些小微型车拒之门外,但从长远来看,政策变动或将进一步拉动小微型车在下沉市场的扩张。 ‍‍‍‍‍‍‍‍‍‍‍‍‍‍‍‍‍‍‍新能源购置税政策调整,谁会首当其冲?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3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这次规定的调整,再次引发公众对…

  • 2025饮料市场新纪元:养生浪潮、渠道博弈与包装重构

    文 / 二风  来源 / 节点财经  饮料赛道,是几乎每个月都在为消费者的新需求创造新产品的“高卷”行业。 消费市场环境的变动、人们饮食需求的更迭以及渠道端的升级重构,都在促使着饮料行业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重组升级,并推动着参与者们变革自身,跑步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观察饮品货架的“你来我往”,就不难发现饮料行业的品类结构正经历着显著的重塑—…

    2025年 2月 25日
  • 纯度行业最高!海尔智家再生料堪比原生

    从海尔智家再循环互联工厂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关系ESG课题,行业先行者已做出全局性的示范,而该种商业价值观和使命感,也将在ESG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和未来,为海尔智家打开新的增长窗口。

    2023年 11月 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