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AI网文复制不出今日头条

@新熵原创作者丨Amigo 编辑丨九犁

字节跳动想在网文领域再一次复制其过去成功的经历。

十二年前,字节跳动旗下信息分发平台今日头条,便曾靠着AI算法推荐以及抓取几乎免费的海量互联网信息而迅速崛起,其以极低成本获取UGC用户生成内容,继而不断调教推荐算法,实现内容主动寻找用户,把当时依然遵循传统内容编辑分发模式的互联网几大新闻门户平台打得溃不成军。

同样是在内容领域,但不同的是,如今的字节跳动不仅希望AI取代编辑的作用,更是期待其将网文创作者取而代之。

近日,字节跳动旗下的番茄小说被爆出在作者合同中加上了AI条款,意将其旗下签约作者的作品,以及全部相关内容数据(包括作品名称、简介、大纲、章节、人物、作者个人信息、封面图等)授权给番茄小说的AI模型用以训练,且作者不得诉讼平台侵权。

如出一辙,曾经饱受今日头条之苦的是新闻内容创作媒体,如今则变成了处境更差的网文作者们,番茄小说以及其背后的字节跳动也再次成文业界“黑马”,成为全国首个在作者合同中加上了AI训练条款的内容平台。不得不说,当前网文平台的做法仍旧是过去瓜分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样子,不过眼下互联网摇身一变成了AI,高质量的数据甚至比流量更为重要,但不同的是,看似更为弱势的网文作者们却是比过去的新闻媒体平台们更加敢于打响第一枪,甚至逼得番茄小说不得不让步删除了原协议。

01

一纸协议,海量作者变敌人

番茄AI网文复制不出今日头条

就在前不久,同样发生了一起人与AI的冲突,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和武汉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的大战吸引无数人关注,其中的一个代表性观点是:“汽车取代了马车,马车车夫可以去开汽车,现在无人驾驶要取代出租车,出租车司机能去干啥?”这背后指向着一个被经常提到的老问题——AI是否会取代人类?

尤其是在人满为患,愈加内卷的网约车行业,人与AI的矛盾显得更为凸出。有网友戏称:“在伟大的新时代里,快递员、外卖小哥、滴滴司机哪个更适合有梦想的年轻人?”可以看出快递员、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已成为社会各类闲散人员的蓄水池。

据青山资本发布的《平台工人》2023年中消费报告显示,我国的网约车司机注册总数已超过1亿,而且每天仍有超过2万的新司机注册数,如果根据交通运输部对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数据的统计,2022年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同比新增达32.6%,2023年相比2022年更是增长了近5倍。

番茄AI网文复制不出今日头条

从声量上来看,此次网文作者们和番茄小说AI的大战,虽然远远不及武汉出租车/滴滴司机和萝卜快跑的关注度,但如果看行业的从事人员数量,网文作者们其实可以和快递员、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并列。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络文学平台驻站作者总数已达到2929.43万人,而且其中大部分为80后、90后,正是年富力强的阶段,是创造社会价值的主力军。

再考虑到番茄小说在网文领域独大的市场地位,此次网文作者们与AI的冲突势必爆发。据调研机构Quest Mobile数据显示,番茄小说是目前互联网上网文阅读用户最多的平台,截至2023年12月,其月活跃用户已达到惊人的1.92亿,远超二、三名的七猫小说0.9亿和掌阅0.63亿。

番茄小说一纸协议便要求作者几乎无偿将其辛辛苦苦码的内容提供给AI模型训练,让不少网文作者担心“养虎为患”,若日后网文平台的AI模型能自动生成网文,作者们被“卸磨杀驴”将再无“活路”,而可怕的是,此类可怕的猜测正在成为现实。

据网友发现,番茄小说站内已出现了疑似AI的作者“江沅说书”,该账号仅仅三个月便上架了200多本作品,更新的速度和频率异常,明显超出正常作者的范畴,普通网文作者能日更一万字已然是佼佼者,虽然番茄小说声明“没有发布过任何纯AI写作的作品,也不会违背作者个人意愿使用AI写作能力”,但数分钟就能生成上万字的AI账号显然让作者们人心惶惶。

AI到底是辅助作者们创作还是取而代之?

02

AI网文,降本增效的新利器

番茄AI网文复制不出今日头条

AI虽然搞不了原创,但是“套路”满满。在网文界,最受欢迎的往往是爆点、爽点不断,剧情密集推进的文章,这些“爽点”需要作者通过升级、金手指、穿越、后宫等等“设定”来实现,情节则更是充满套路,这导致网文按照某些固定套路设定形成了不同流派,如:系统流、无限流、种田流、灵气复苏流、凡人流等等。而固定的“套路”正是AI所擅长的,只要AI模型学习大量的套路模版网文,就能根据上述种种风格的网文提示词和规则,生成批量符合“套路”的情节。

此外,在以番茄小说为代表的靠广告插入盈利的免费网文阅读平台上,免费用户大多对网文情节质量要求没那么高,只需要“量大管饱”,由此,固定的模式和网文情节让以及对品质要求不高的用户,番茄小说恰恰有了AI网文生成的培育土壤。

番茄AI网文复制不出今日头条

而番茄小说的一纸协议,一来并没有给相关的AI训练补偿给作者们,二来,如若此后作者们发现AI使用其作品的类似情节以及人物名称,由于协议的原因,作者已无法维权。这相当于作者本应该拥有的一部分利润转手就到了平台手中。虽然,在各方的联合抗争下,番茄小说开始让步,对外表示“对于已经签署补充协议、或签约条款中包含AI条款的作者,有疑虑可以通过后台反馈,并开放通道,尽快协助解除相关AI条款约定。”

但很显然,网文平台们的初衷已然开始发生变化,从“开发能够帮助作者大幅提升写作效率与阅读体验的辅助工具”,蔓延到了在AI“供给端”来革网文作者们的命,毕竟网文平台们不仅是流量、网文推荐的裁判,也是作者们背后的金主,由平台来开发所谓的AI写作助手实在难以让“命悬平台”一念之间的网文作者们心安。

网文平台们想利用AI来降本增效,但这一刀却不可避免的将影响到创作者们的收入。据同为网文平台三巨头之一的阅文集团2023年的财报显示,其全年总收入为70.12亿元,其中内容成本为16.46亿元,包括版权及作者报酬等,占到了集团总营收的19.8%,这也意味着网文平台每年需要把其营收的五分之一分润给作者。

再来看看阅文集团各类成本的构成,除了占支出大头的内容成本,平台分销成本8.08亿元,占营收的11.1%;电视剧、网剧、动画及电影的制作成本6.31亿元,占营收的8.7%;无形资产摊销成本1.48亿元,占营收的2.9%等。公司能利用AI来大幅降本增效的,似乎也只有内容成本和电视剧、网剧、动画及电影的制作成本这两个选项了,而这两个选项恰恰就属于内容创作领域。

03

AI侵权,法律暂时还治不了平台

番茄AI网文复制不出今日头条

内容创造领域确实是AIGC泛滥的重灾区,今年三月,美国知名科技风投公司a16z统计了月访问量Top50 AI应用,其中,泛内容领域的内容编辑、内容生产、情感陪伴的AI产品应用占比加起来接近70%,而内容编辑和内容生产是AI产品最集中的赛道,两者加起来占比超过50%,这意味着全球最受欢迎的50个AI应用中有超过一半的产品和内容生成有关。

据量子位的数据,AI写作应用同样是国内AIGC领域数量最多的产品。其实不仅是番茄小说,各网文平台早已上线了各自的AI写作应用,更深层次来说这些网文平台背后都有着互联网巨头的影子,这早已不是简单的网文平台之间的竞争,是互联网时代的巨头对未来AI时代的投资押注。

如:七猫小说“AI助理”背后是百度和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阅文“阅文妙笔”“作家助手妙笔版”和集团背后的大股东腾讯控股,腾讯旗下则有着腾讯混元大模型,以及对国内大模型独角兽月之暗面的巨额投资;阿里巴巴旗下的夸克以及金山旗下办公平台WPS也陆续推出了AI写作应用;更不用说番茄小说背后的字节跳动以及豆包大模型。这也是为何内容创作领域,AI和人类创作者的冲突最为频繁也最为激烈,无论是国内外,抑或是绘画、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向。

虽然目前来看,尝试第一个吃螃蟹的番茄小说虽然在各方压力下作出了让步,网文创作者们看似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若放眼世界,人类创作者在和AI公司们的冲突中并不是时常保持胜利的一方。首先,不考虑应用人类创作者内容的公司是AI还是互联网,从版权争端上来看,内容似乎总被创新成不同的形式来进行传播,而创作者版权常常让步于技术的创新应用。

番茄AI网文复制不出今日头条

从谷歌建立的谷歌图书收集了海量实体书籍,将电子图书合并到谷歌的搜索功能中,到今日头条抓取互联网上各机构媒体的“免费新闻”,前者通过近十年的官司靠着“合理使用”的原则胜诉,后者则在平台做大后通过流量收益补偿和买下部分新闻版权,两者都以较小的代价获取海量内容。

到了人工智能时代,人与AI的冲突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是《纽约时报》与OpenAI的针锋相对;另一个则是好莱坞对AI暧昧的态度。去年12月27日,《纽约时报》起诉ChatGPT背后的OpenAI侵犯其版权,用其内容进行AI训练,并在生成结果时会生成一摸一样的“逐字摘录”,OpenAI则以“与新闻机构合作并创造新的机会”作为回应,表示此举为新闻出版商带来了流量,并有一定“合理使用”原则的公共福利属性。到目前,双方诉讼仍未有结果。

好莱坞对AI的态度则显得更为分裂,不少从业者利尽可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去使用Sora、Wonder Studio、Midjourney、Stability等AI工具,乃至创业,由此来占据先机,同样有不少演员担心自己的形象、肖像、声音被AI公司滥用,积极诉讼维护权利。可以看出,好莱坞既希望拥抱AI来大幅降低成本,也希望AI泛滥的同时牢牢抓住自身的版权利益。

当下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相关法案的制定仍在积极探索中,如近日欧盟刚刚生效了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人工智能法案》,明确提出了AI生成的音频、视频、文本和图像内容能够被检测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美国的一项提案《AIGC版权披露法案》则要求AI公司披露其训练中用到的版权作品;我国去年实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则强调不得利用算法数据和平台优势进行不当竞争和垄断。

对技术乐观派来说,此次AI版权问题或许只是新一轮新技术扩散带来的小小问题,但对成百上千万靠网文来领“低保”的网文作者来说,AI时代的一粒沙,也是重若千钧。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8月 10日 10:42
下一篇 2024年 8月 10日 10:43

相关推荐

  • 茅台又降了!

    文 / 三生  来源 / 节点财经 最近几年,白酒行业的持续调整不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而作为白酒板块的风向标,茅台的变化更是引人瞩目。“茅台又降价了!”,市场上每每出现这样的话,总会引起社交媒体和酒友圈里的热议。 近日,茅台发布了2024年度财报。从营收和净利润的数据上看,茅台仍然保持住了向上增长的趋势。但在这份年报中,贵州茅台也披露了新年的…

    2025年 4月 19日
  • 国产运动品牌能学“lululemon”的贵吗?

    文|伯虎财经 梦得 问问大家:双11大家都买了啥?对此,我的美女同事表示完全没有购物欲望,她的购物清单是,健身房再续费一年。  近几年,随着女性收入水平逐步上升,以及健身意识的提升,女性运动人群快速增长,成为运动健身的主力军。  据统计,2022年,keep女性用户数量占比为60%。连锁健身机构乐刻发布的《当代女性健身洞察报告》中也透露,2022年,乐刻的女…

    上市公司 2023年 11月 8日
  • 暑期游井喷,日薪2500招不到导游

    文|Tech星球 翟元元 陈桥辉 林京 习睿 这是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暑期旅游高峰,旅游消费迎来了井喷式爆发,旅游从业者也迎来一年之中最为繁忙的旺季。 旅行团数量与导游服务价格,最能直观反映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热度。导游,作为旅游服务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最能感知到暑期旅游热情程度。多名导游告诉Tech星球,今年暑期旅行团数量基本恢复到了2019年的水平,只要导游愿…

    上市公司 2023年 7月 6日
  • 东南亚能源转型的裂痕:美国退出JETP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 | 霞光社 顾鑫涔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大地震将这个国家撕开一条500公里以上的地下断层破裂带,并已造成上千人死亡。除此之外,地震还对周边的泰国、老挝等地造成破坏,不少建筑倒塌、交通受阻、电力中断。 面对巨大天灾,各国纷纷出手救援。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在思考,在震后重建时期,包括缅甸、泰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如何完善自己的基础设施,并实现…

    2025年 4月 10日
  • 英特尔启示录:败给台积电,也败给自己,更败给时代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论当初多么辉煌,抛弃你的时候可能连个招呼也没有。

    2023年 2月 14日